麵條別光煮著吃,上鍋一燜亦菜亦飯,面不粘菜入味,軟糯鹹香

2020-12-24 阿新美食

北方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一如北方人直爽的性格,簡單粗暴卻又令人喜愛,像中原地區的農家大燴菜、東北的鐵鍋燉菜、西北的大盤雞等,與南方清淡精緻的飯菜相比,即便沒什麼細膩的賣相卻熱情質樸、可以吃得過癮,麵條也是北方人最離不了的麵食之一,尤以山西最為顯著,到過山西的食客可以說每走兩步,就能吃到風味異彩的各種麵食,看似就是以兩塊錢一大兜的麵條為主要食材,卻各有千秋都值得細細品味,麵條的家常做法煮著吃為最多。今天阿新教您一種地道農家燜面的做法,亦菜亦飯,麵條不粘又香辣入味,一筷子下去入口軟糯鹹香,既好吃果腹又易做。

燉菜出鍋熱氣騰騰更適合秋冬吃,而燜面飯菜一鍋省事又解饞,春天食欲不振時燜上一鍋,開蓋立馬味蕾都要跳舞了,多吃一碗也不為過,記得小時候爸媽最常做的就是豆角燜面,有的地方還稱之滷麵,其中關鍵要放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丁、脆嫩的鮮豆角,多次嘗試後發現把豆角換成同樣口感清脆的蒜苔,也是別具風味。其實燜面在外面不好買,很多人自己做時麵條總是一燜就粘、不懂如何調味更好吃,地道的燜面出鍋是麵條勁道不粘連、飯菜香辣入味的。

菜燜面

【食材】:200g手工面、200g蒜苔、5g幹辣椒、1節大蔥、1顆八角、2g桂皮、1塊生薑、食用油、料酒、生抽、老抽、鹽、白胡椒粉、白糖、雞粉。

【製作方法】:

1、首先將蒜苔洗淨後切段,蔥姜切片,豬肉切成小丁;

2、鍋中倒油,油熱下入蔥姜炒香,接著下入肉丁炒出油脂;

3、然後加入1勺料酒、炒勻去除腥味,再加入1勺生抽、半勺老抽,炒勻至上色,接著下入香料炒香,倒入500ml清水;

4、待鍋中湯汁沸騰後蓋上蓋子,小火燉煮15分鐘後加入1勺鹽、少許白胡椒粉、1勺白糖、少許雞粉,拌勻調味後倒入蒜苔攪拌均勻,接著倒入手工面鋪在表面;

5、蓋上蓋子小火燜10分鐘後,將所有食材拌勻後再次蓋上鍋蓋;

6、小火燜再5分鐘,即可盛出享用。

【小提示】:

1、做燜面時儘量選用新鮮的溼麵條,口感更佳;

2、蒜苔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換成豆角等清脆的蔬菜;

3、燜面時分兩步:第一步將麵條平鋪在菜品表面,蓋上蓋子小火燜10分鐘,這一步是將麵條蒸熟口感會更筋道;第二步是將麵條和菜品拌勻後再燜5分鐘,可以使麵條充分吸收湯汁更入味。

關注阿新,每日為您用心做飯!一個因吃不起外賣而學會下廚的美食專欄原創作者,痴迷於民以食為天之「吃」的文化,好好吃飯,其實幸福就在一日三餐!如果您喜歡這篇分享,記得點讚、收藏、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蒸面,怎麼不幹不坨不粘鍋?教你大廚做法,爽滑香軟又入味,真香
    蒸面,怎麼不幹不坨不粘鍋?教你大廚做法,爽滑香軟又入味,真香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麵條只會煮著吃?學學新吃法,爽滑入味,好吃還省錢,不用買了!』麵條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主食,最家常的做法就是煮著吃了,炒一大碗西紅柿炒雞蛋,煮一鍋麵條,把麵條撈到碗裡,澆上一些西紅柿雞蛋滷,攪拌均勻就能吃了,好吃又營養。不過經常吃煮麵條,難免有些吃膩了,有沒有好吃又簡單的做法呢?當然有了,麵條除了可以煮,還可以炒可以蒸。
  • 麵條這做法,飯都不用煮了,有菜又有面,每回做一碗,三兩下吃光
    所以熱天偷懶最喜歡做的美味就是那種一鍋端,既有主食又有菜的,就不需要煮好米飯,再炒幾道菜了,一鍋燜出來啥都有了。其實偷懶並不代表就是隨便做,有很多美味就是簡單省事的同時,還同樣營養又美味的。這裡要分享的一道美味是:對蝦幹燜面。燜面的做法其實並不難,既有菜又有面,一碗全部都搞定了,還好吃。
  • 掛麵別再煮著吃了,加點白菜五花肉上鍋一燜,麵條勁道入味特好吃
    別再煮了,煮麵清湯寡水沒味道,而且太容易消化不耐飽,吃完過幾個小時就餓了,當時吃再多也白搭。炒麵呢?炒麵也不太行,炒麵火候比較重要,而且要提前煮軟,煮的時候又容易煮糊,感覺還是比較麻煩。那既然煮著吃不行,炒著吃也不行,那要怎麼吃?
  • 煮粽子,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方法對了,粽子軟糯鹹香,不夾生
    煮粽子,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方法對了,粽子軟糯鹹香,不夾生。端午節快到了,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節日。在泉州地區,人們為了迎接這個節日,早早地會做好準備。什麼餡都有,有純糯米不包餡的鹼粽,有豆沙素餡的,還有五花肉餡的,再到後來的鮑魚餡,甚至燕窩餡。不過最受歡迎的還屬肉餡的粽子,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當餡,煮出來的粽子軟糯鹹香,三層肉肥而不膩。雖說現在外面賣的粽子口味特別多,但還是抵不過自家包的粽子,有一股媽媽的味道,有一股熟悉的味道,甚至於有一種家的味道。
  • 鐵鍋雞塊燜卷子,有肉有菜亦有飯一鍋搞定,教你在家做
    鐵鍋粘卷子,有肉有菜亦有飯,一鍋搞定。 這道雞塊土豆燜卷子是我家閨女喜歡的,已經做過N次了,每次都吃光光。雞塊色澤紅潤,鮮美誘人,土豆綿軟入味,最好吃的還是那捲子,柔軟又筋道,而且沾滿了醬汁,白嘴就能吃飽。
  • 年糕吃甜還是吃鹹?這樣做既是菜又是飯,根根入味軟糯香濃
    導語:年糕不要再吃火鍋了,炒著吃即是菜又是飯,根根入味軟糯香濃菜名《蒜薹炒年糕》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據說是從蘇州傳開的。在春秋戰國時期,蘇州就有了年糕。年糕一般是在春節吃的美食,寓意年年高。不同的年糕顏色有著不同的寓意,每個地方吃年糕的時間也會不一樣,一般南方人過年和小年都要吃年糕,而北方人就不一樣了,大部分人過年吃年糕,有的地方甚至不吃。年糕的吃法多種多樣,用煮、炒、炸、片炒、湯煮等,且鹹甜皆宜。愛吃甜味的有糖炒年糕。民諺說:「糖炒炒,油爆爆,吃得嘴角生大泡」。哈哈,所以這種做法的年糕還是少吃為好。又比如:薺菜年糕。
  • 在家做蝦仁炒麵,多加一個步驟,省油還不粘鍋,麵條根根入味
    在筆者這地方,不管是在宴席還是同事朋友聚餐,都喜歡點一盤蝦仁炒麵,蝦仁吃起來鮮嫩爽滑,麵條根根入味,既能飽腹還能夠當菜,但飯店裡的炒麵吃到最後,都會覺得麵條太油膩了。其實如果您愛吃蝦仁炒麵,不如在家做,一盤成本不到10元,麵條不油膩還入味,做法簡單。
  • 排骨直接燜煮就錯了!多加一步,香嫩入味,大家搶著吃!
    沒有靚麗外表的加持,它看起來並不出眾。可就是普普通通的它,不管搭什麼一起煮,都能恰到好處地發揮自身優勢。憑藉著軟糯香甜的口感,俘獲萬千食客的胃~今天,我就拿它來做一道非常大眾的菜餚吧。土豆和排骨的搭配,沒什麼稀奇的。但放一起醬燒出來的這鍋菜,那絕對算得上是下飯菜中的戰鬥機。土豆由生到熟的過程,就是吸收醬汁醬香和排骨鮮味的最好時機。
  • 亦飯亦菜兩相宜的包菜炒年糕,放點這個比肉都好吃
    作為北方人,年糕不常吃,可也偏偏愛吃,各種燉、煮、炒,既當飯又當菜,一份下肚營養足夠。南方的年糕,感覺像北方的麵條,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包菜又名捲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大頭菜、圓白菜、包心菜、蓮花白等,包菜是餐桌上的常客,經濟實惠,無論搭配什麼食材,都是餐桌上極受歡迎的一道菜,幾天不吃總感覺少點什麼一樣;包菜和年糕搭配,飯菜都有了;材料:包菜150克,年糕3條,香菇醬40克,鹽少許,植物油適量,蔥花少許製作過程:1、準備食材,包菜洗淨用手撕成大塊
  • 茄子和麵條才是絕配,飯菜一鍋出,爽滑筋道又入味,不吃撐不罷休
    北方人喜歡吃燜面,除了豆角燜面還有茄子燜面,也就是燉茄子的時候鋪上一層麵條,利用水蒸氣將麵條燜熟,最後再混合拌勻即可。這個做法比較適合懶人,飯和菜可以一鍋出,但口感確實不錯,麵條吸足茄子的湯汁,筋道爽滑又入味,吃上就不想停嘴,每次都是不撐不罷休呢!
  • 老廣家常菜——炒糯米飯,柔韌軟糯間散發的陣陣香氣,美味!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老廣傳統菜,炒糯米飯~材料十分簡單,做出來的糯米飯香而不膩,柔韌軟糯,米香和脂香混合散發的香氣,隔著好遠都聞到~材料:糯米(圓糯米/長糯米)一碗、臘腸半根、瑤柱小許、蝦米少許、幹香菇、生抽、鹽、香菜
  • 炒麵條怎麼做才好吃?別只會加油,用上小技巧,麵條爽滑不粘鍋
    導語:炒麵條時,別只會加食用油,用上小技巧,麵條爽滑筋道還不粘鍋麵條可以經受的烹飪方法多樣,蒸、煮、炒等皆可,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多數的麵條做法都需要水煮的過程,經過煮製的麵條,即可澆面、拌麵,亦可做成炒麵,而在麵條的眾多做法中炒麵可以說是非常受到大眾喜歡的一種
  • 豆角燜面的正宗做法,麵條粘鍋,鮮香味濃,出鍋就被搶光了
    豆角燜面的正宗做法,麵條粘鍋,鮮香味濃,出鍋就被搶光了。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豆角燜面是北方人的一道特色美食,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豆角燜面對於北方人來說就是老生常談,南方人吃麵的習慣就很少。那麼豆角燜面到底怎樣做才好吃?有些人做的豆角燜面不是粘鍋就是不入味,而有的人做豆角燜面的時候,有的人直接先煮有人先蒸,其實都不對,難怪做的不好吃。
  • 這菜就適合冬天吃,和芋頭一起燜,鮮香粉糯,營養又美味,吃嗨了
    天冷最討厭炒菜了,每次炒好的菜端上餐桌,還沒有開飯呢,就已經變涼了。所以我們家冷天最喜歡做砂鍋菜了,用砂鍋來煲湯、或者是做砂鍋煲菜,冷天端上餐桌,開飯吃揭開蓋子還是熱騰騰的,吃起來特別香又很暖和。這裡要分享的砂鍋煲菜是:香菇芋頭燜鴨。主要用到的食材就是鴨肉、芋頭和香菇。鴨肉是一年四季都適合吃的肉類食材之一,冬天吃它也很滋補,鴨肉的滋補跟牛羊肉不同,屬於涼補。對一些身體弱的人,虛不受補,冬天進補一吃點牛羊肉就上火的人,選擇吃鴨肉最合適不過了,滋補不上火還有清虛火的作用。另外芋頭本身粉糯的口感,吸收了鴨肉的湯汁後變得更鮮香粉糯了,冬天吃它能量滿滿不怕冷。
  • 家常番茄雞蛋打滷面,亦飯亦菜,老百姓的最愛!
    山西太原打滷面也較為有名,趙樹理的小說中亦有描述。我做的這個面可能不是正宗的打滷面,所以大家不喜勿噴,下面御品坊美食特產館小編還是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打滷面。打滷面在晉中地區較為流行,是當地婚嫁宴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打滷面的做法多樣,風味不一,用料也多種多樣,隨用料、做法不同,亦有不同風味。
  • 夏季必吃的養心補血菜,這樣做,鮮美爽滑,亦菜亦飯多吃也無負擔
    紅米莧是夏天的當家菜,不僅口感軟糯,而且還有胭脂般的色澤,看上去就很有食慾,它的營養價值尤為突出,一直被人們譽為長壽菜,其實它還是夏天必吃的補血養心菜。今天分享這道米莧羹,是一道非常鮮美爽滑的家常菜,小時候吃的最多,以前都是用麵粉勾芡成厚厚的糊狀,可以當主食又當菜,我用的是紅薯粉勾芡,和麵粉相比,口感更爽滑,而且吃起來也不那麼的膩。加入了香腸和大蒜子提味,入口鮮美爽滑,亦菜亦飯,吃多了也沒負擔。
  • 黃豆別燉豬蹄了,教你1新吃法,黃豆軟糯入味酸又甜,簡單的美味
    導語:黃豆新吃法,不煮粥不燉湯,軟糯入味酸甜可口,簡單美味比肉香黃豆的烹飪豐富多樣,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食物,其不僅可以加工成各樣的豆製品,而且還能做菜吃,要數燉豬蹄最為多,不過對於黃豆這樣的好食材,當然不能僅限於這簡單的烹飪,黃豆除了可以燉豬蹄
  • 煮麵條,別再開水下鍋了!牢記6點,無論啥面爽滑筋道,不粘不坨
    煮麵條,別再開水下鍋了!牢記這6點,無論啥面爽滑筋道,不粘不坨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煮麵條,別再開水下鍋了!牢記這6點,無論啥面爽滑筋道,不粘不坨!』麵條是一種常見的主食,不管南方北方,幾乎家家必備。
  • 別再點外賣啦,黃燜慄子雞在家照樣做,香甜軟糯,超級下飯!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想做這道菜完全是因為想吃慄子,慄子被稱為腎之果,有補腎健脾,益胃平肝的功效,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好吃!香甜軟糯,慄子香溫潤甘甜,如果不是為了吃慄子,誰耐煩去做這黃燜雞?為了吃慄子,雞還是要有的,最好是選三黃雞整雞。因為老婆更喜歡雞腿肉,所以我選的是大雞腿肉,請菜市場大叔剁塊就好啦!
  • 在香港就能吃到最地道的灣灣美食,滷肉飯、牛肉麵、鹽酥雞……一網打盡!
    做法、調味極富臺南風,偏甜,主要藉助臺灣醬油膏、壺底油、油蔥酥、麻油和滷水包等調味料做到傳神,用料講究,米酒用臺灣公賣局唯一認可的紅標米酒, 味道特別香醇;豬油自家鮮炸,帶誘人的甘香。其中滷肉便當印象最深刻,滷水拼盤包括金錢牛展,滷了兩天,筋肉分明,入口帶嚼勁;豆腐和蘿蔔滷得入味,另配滷肉飯,以五花肉手切成粒,肉腍膏爽, 灑上一點豬油,吃起來就是地道的臺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