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菜子湖溼地昔日獵鳥「天堂」 而今獵鳥人變為護鳥人

2021-01-11 安徽門戶網站

菜子湖溼地的美景以及東方白鸛

又是一年候鳥遷徙的時節,宜秀區菜子湖20.29平方公裡的溼地上,迎接來5萬多隻遷徙越冬的候鳥。在這片距離最近村莊只有200米左右的溼地上,人和鳥是怎樣和諧共生的?一年又一年,溼地周邊的村莊發生了哪些改變?12月1日,記者走進菜子湖溼地,結識了曾經以獵鳥為生、如今變為護鳥人的當地農民王軍,聽他講講人與鳥的故事。

獵鳥人變形記

冬日的清晨5點,天地間還是漆黑一片,家住羅嶺鎮姥山村的村民王軍已經騎著自行車趕到了菜子湖溼地附近,先是爬到觀鳥臺上用望遠鏡巡視一番,然後打開手電筒四處巡邏。「按照我們多年的經驗,獵鳥的最佳時機是早晨和傍晚,因為這時鳥的警惕性最差,容易獵獲,所以這也是巡邏的最主要時段。」王軍說,現在溼地周邊獵鳥、捕鳥的已經很少了。「下半年正是農閒,我們每天在湖邊一帶巡邏好多次,一旦在水面發現可疑人物,便會立馬上前一探究竟,發現盜獵者會立馬制止,並聯繫林業部門處理。」王軍笑著說,還有個原因就是,村裡很多從前的獵鳥者都變成了護鳥隊成員,打鳥的人自然就少了。

王軍(前者)和隊友在巡邏

2009年以前,王軍除了在家務農以外,每年11月到來年3月都以獵鳥為生。「我從七、八歲開始,每年冬天跟著大人出去打鳥,那時沒聽說過『環保』這個詞,根本不懂打鳥有什麼不對,周圍獵鳥的人很多。」說起獵鳥的技術,王軍那時在村裡排得上名次,號稱百發百中,最多時一天打鳥一百多隻。直到 2009年冬,村裡當時的書記找到了王軍和其他幾個有名的獵鳥人。「連續一個星期,老書記每天上家裡來做我的思想工作。剛開始我不能接受,大半輩子吃飯的手藝,說不幹就不幹了,還真不甘心。」王軍說,他最終還是聽了老書記的規勸,放下獵槍,佩戴了溼地護鳥隊的袖章,為的就是書記的一句話——「菜子湖那麼美,我們不能自己破壞自己的家園!」

農民當上鳥類講解員

「我們菜子湖20.29平方公裡的溼地,吸引了白頭鶴、東方白鸛、白鷺、鴻雁等眾多候鳥和留鳥在此棲息,其中白頭鶴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球分布數量為1萬隻以上,在菜子湖越冬的白頭鶴數量約佔全球該物種種群數量的3%。」上午10點左右,王軍在溼地旁邊碰到了幾位從城裡過來觀鳥的客人,他耐心地給觀鳥的客人講解棲息在溼地上的鳥類品種,還熱心地帶著客人們選取最佳的觀鳥和拍鳥地點。

「現在菜子湖溼地有了名氣,每年這時很多人來看鳥、拍攝鳥。我們得負責這裡的秩序,既不能讓別人驚到鳥兒,也要讓遠來的客人看好、拍好。」王軍告訴記者,他從來沒有研究過鳥類知識,憑的都是口口相傳的經驗。前不久他還接待了幾個從澳大利亞過來觀鳥的客人,「我講的內容有翻譯告訴他們,幾個澳大利亞的客人還直衝我豎大拇指呢。」

鳥兒和人的距離拉近

傍晚6點鐘,再次巡視一遍湖泊周邊後,王軍和隊友們搬來了鳥食要到溼地周邊去餵鳥了。他們在距離鳥兒棲息點40米左右的位置將鳥食撒出去,大群鳥兒撲閃著退開,但很快便又回到撒食的位置開始進食。

「你以為這40米的距離容易嗎?鳥兒是有靈性的,如果普通遊客想要靠近,大約走到距離鳥群200多米遠的時候,鳥兒全都飛開了。只有我們每天餵食的人,可以多靠近他們100多米。」王軍告訴記者,當年為了老書記的一句話他放下了獵槍,但這麼多年讓他心甘情願不收分文地幹起護鳥的活兒,憑的全是感情。和鳥兒們相處久了,每年秋末初冬的時候,王軍就盼著它們過來,看它們在溼地自在地過冬,心裡始終是美滋滋的。

記者在菜子湖溼地附近看到,這裡的草地上有著一道一道的痕跡。據說,前些年冬天湖水退去以後,當地農民會在草地上開挖,種上農作物等待來年收穫,但現在看來,這裡早已被草坪逐漸取代,再也不會有人在溼地的附近動土了。「我們只用了5年,就能比普通人多靠近鳥兒100多米,再過5年會不會可以再前進20米,甚至更多。動物和人是一樣的,你對它好,它對你也就好,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延伸閱讀

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我市宜秀區羅嶺鎮,20.29平方公裡的溼地吸引了白頭鶴、東方白鸛、白鷺、鴻雁等眾多侯鳥和留鳥在此棲息,其中白頭鶴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球分布數量為1萬隻以上,在菜子湖越冬的白頭鶴數量約佔全球該物種種群數的3%。被列為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東方白鸛,全球分布數量僅為3000隻左右,在菜子湖越冬的種群數約佔全球該物種數的5%。在菜子湖分布的白琵鷺、鴻雁的數分別約佔全球該物種數的19%和13%。此外菜子湖還是內陸湖泊中黑腹濱鷸重要遷徒和越冬地。

10月28日下午3時,中央電視臺和國家林業局聯合在菜子湖溼地進行的《候鳥遷徙》現場直播活動開播。現場報導組首次在央視新聞頻道介紹了菜子湖溼地的基本情況和保護現狀,展示了其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壯觀的越冬水鳥場景。央視《候鳥遷徙》現場直播活動重點關注的物種是白頭鶴。劉惠子 張箭

相關焦點

  • 菜子湖溼地2011年被列為全國溼地保護區之一
    菜子湖溼地2011年被列為全國溼地保護區之一 2012-01-13 17:26:2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世界環境日,帶你走進安徽安慶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
    安徽安慶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前,一群溼地保護志願者和園林專家來到安徽安慶>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及溼地科普宣教館參觀學習,與安慶市菜子湖溼地生態保護協會王三益會長交流暢談,了解了溼地公園在生態保護與恢復、科普宣教等方面的情況,為菜子湖溼地保護所取得的成效而點讚。
  • 鳥類的天堂
    本報記者 李偉鋒 數百隻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東方白顴在東洞庭湖裡悠閒地覓食,一群白鶴「譁」地一聲從湖面上飛過……在東洞庭湖鳥類保護站裡,一幅幅照片展示了東洞庭湖裡鳥與人和諧相處的情景。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趙啟鴻介紹,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9萬公頃,是鳥類的天然樂園。
  • 寧河區以案為鑑打擊非法獵鳥 38路「地毯式」突擊嚴查
    原標題:愛鳥護鳥 天津在行動 寧河區以案為鑑打擊非法獵鳥 38路「地毯式」突擊嚴查昨日,我市媒體報導東麗區、寧河區發現並查處三起非法收購、出售、馴養國家三有鳥類案件,引起各方高度關注。……一天下來,檢查組突擊嚴查了七裏海溼地周邊鎮村、餐飲飯店、集貿市場、廢棄廠房、農田角落、野外林地等單位和場所,並將持續開展地毯式排查。
  • 保護候鳥專項行動:8人非法獵鳥被拘
    8人因非法獵鳥被拘在此次候鳥保護專項行動中,普洱市寧洱縣森林公安局查獲了一起非法狩獵案件,8人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今年8月底,寧洱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電話舉報稱,有人在當地用彈弓打鳥,值班民警立即前往現場。
  • 【生態文明@溼地】溼地深處護鳥人
    候鳥遷徙的季節,王建民忙著拍鳥,忙著護鳥,忙著為自己熱愛的溼地保護和候鳥保護事業付出滿腔熱忱。  像王建民這樣的護鳥人全國各地都有,他們雖標有著不同形式的護鳥行動,但目的是一致的:做溼地中鳥兒們的保護屏障。  失望過,灰心過  生態保護這條路並不好走,不止身邊的同行者,王建民自己也灰心過。天津曾經吃野味成風,遍地開花的野味餐廳令志願者們束手無策。
  • 松花江邊的護鳥人(2)
    新華社照片,吉林市(吉林),2020年4月20日松花江邊的護鳥人4月20日,任建國在向市民普及鳥類知識。冬去春來,進入4月下旬,在吉林省吉林市長白島溼地公園越冬的3000多隻水鳥,陸續飛往俄羅斯西伯利亞等地,只剩下十幾隻綠頭鴨留在公園。依舊守在松花江邊陪著它們的,是「江城護鳥人」任建國。年逾花甲的任建國在松花江邊義務照顧水鳥20多年,水鳥從幾十隻發展到幾千隻,長白島也從一個小沙洲變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溼地公園。
  • 烏梁素海護鳥人(2)
    新華社照片,呼和浩特,2020年4月5日烏梁素海護鳥人4月4日,烏梁素海溼地水禽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工作人員嶽建強駕駛快艇巡護候鳥(無人機照片)。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的烏梁素海溼地,是歐亞大陸鳥類遷徙的主要通道,現已成為我國疣鼻天鵝等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從每年3月下旬開始,疣鼻天鵝等候鳥在烏梁素海溼地集中產卵、孵卵,保護人員在這一時期加強巡邏防護工作,隨時監控它們的生活狀況,確保它們順利產卵。
  • 黃河岸邊護鳥人
    多年來,黃河保鴇人這支志願者隊伍以「一個都不能少」為口號,通過志願巡護、入戶普法、環境宣教、協助警方出擊等多種渠道,儘可能讓飛來越冬的大鴇等鳥類能夠一隻不少地在來年春季安全返航北方。志願者們的努力得到了當地林業部門、森林公安的大力支持。黃河邊的這群保鴇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社區生態治理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中的作用。
  • 吃得飽待得美 七裏海成候鳥天堂
    近年來,經過大力修復保護,位於寧河區國家級古海岸與溼地自然保護區、有「京津綠肺」之稱的七裏海溼地成了候鳥天堂,鳥兒們吃得飽、待得美,甚至在這兒安了家。近年來,寧河區加大七裏海溼地的修復保護力度,全力推動十大工程實施。目前,溼地核心區內工程已完成,其他工程正在有序推進。通過拆除清理核心區內全部230處違章建築、遷出處理核心區及周邊全部856座墳塋、封堵通往核心區全部34條道路、流轉核心區全部6.8萬畝土地、流轉緩衝區5.56萬畝土地、興建49公裡環海圍欄,實現了核心區封閉管理,為鳥類營造靜謐棲息環境。
  • 戒殺故事~獵鳥取樂烤鳥吃,墜崖而死被鳥吃
    他也一定認為人力壯無比,人可以吃鳥,鳥不可能吃人。所以阿基也就這樣一直打獵下去,可能他福報還沒用完,所以業報還未到來。  果報這一天,終於到來。某日當阿基如平常般,騎機車在烏來公路邊找尋獵物,發現有鳥蹤,停下機車,便拿出十字弓,小心翼翼躡著腳,準備展開獵鳥之際,由於眼睛只顧專心看樹上,盯住其獵物,結果走到一處山崖邊時,一不留神,整個人懸空,掉進山谷中,說時遲,那時快,山谷下正好有一株颱風颳倒大樹,經過風吹日曬,樹幹腰折成一尖尖的像叉戟一樣,阿基正好不偏不倚地身體插到這枯木,叉木把阿基整個腹部破肚而過,阿基便倒掛在叉物上,像極了他以前烤小鳥,
  • 從拍鳥人到護鳥人 他成為自然生態的守護者 □文/李波 圖/武晉洲
    他不僅是拍鳥愛好者,更是一名護鳥鬥士。他是——「追風的獨行俠」。他的鏡頭,尤其是鳥類遷徙棲息和繁殖的歷程,見證了孝河溼地正逐步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7年前,當時還在北京工作的他回孝義時,看到孝義水域出現成群結隊的水鳥,立刻被這優美的「水上精靈」吸引。
  • 鄱陽湖畔新一代護鳥人:把候鳥當家人 每月巡護1000公裡
    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七個重要溼地之一的鄱陽湖,被人們譽為「珍禽王國、候鳥天堂」「白色長城」,每逢候鳥遷徙季,鄱陽湖畔的鳥群或展翅起舞,或嬉戲追逐,姿態萬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美風景線。2020年11月起,大江網、信息日報推出《候鳥回家》系列策劃之對話護鳥人,聚焦鄱陽湖畔的候鳥守護者,向世界詮釋4600萬贛鄱兒女「追清逐綠」的不懈努力。今日推出的是鄱陽湖畔新一代護鳥人林發榮的故事。
  • 昔日鹽鹼白茫茫,而今遊客捉蝦忙
    溼地四面環山,周圍高內部低,是一處封閉的盆地。溼地南北長12公裡,東西長6公裡,水域面積4.3萬多畝,屬於西北典型的季節性鹹水沼澤。區域內不但存有珍稀旱生、超旱生、鹽生植物種類資源,還是大雁、天鵝等十餘種野生鳥類遷徙的中轉站,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
  • 鸚哥嶺識鳥人
    1986年出生的符建靈是白沙南開鄉人,大專畢業後,他曾輾轉於海口、三亞等地務工,直至2013年返鄉當上了護林員,自此紮根深山。一個機緣巧合,他跟隨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鸚哥嶺開展為期一周的鳥類調查,自此,就迷上了熱帶雨林裡的這些「小精靈。」
  • 松哈大溼地秋季護鳥專項行動拉開帷幕 | 綠會志願者行動
    松哈大溼地秋季護鳥專項行動拉開帷幕 | 綠會志願者行動 2020-08-13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國旅遊攻略之順天灣 鳥類和愛鳥人的天堂(圖)(2)
    pfA瀟湘晨報網順天灣pfA瀟湘晨報網  順天灣:鳥類和愛鳥人的天堂pfA瀟湘晨報網  順天灣位於韓國南部海岸,是韓國自然奇觀之一這裡的濱海溼地以動植物種類數量驚人而著稱,尺寸驚人的金色蘆葦甚至比人還高。順天灣溼地有約140種候鳥來來往往,吸引了無數愛鳥人士前往。順天灣有大量鶴類(包括韓國象徵丹頂鶴)、雁類和天鵝。每日開放時間是從早上8點到日落時分,人們能看到大片蘆葦在風中搖蕩,海水倒映著日薄西山的壯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