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上線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智慧辦平臺(襄陽),率先啟動企業註冊登記智慧審批,實現企業設立登記「秒批」;
在全省率先建成襄陽不動產登記網辦大廳,從申請、受理、審核、登簿到繳稅繳費和領證,全部通過網絡自助辦理,全程無人工幹預,網上辦證時間最長的買賣雙方交易、納稅、登記一網聯辦也僅需10分鐘,不動產登記時間壓縮為分鐘即時辦理,無需等候;
出臺《襄陽市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工作實施方案》,圍繞打造規範高效的政務環境、寬鬆便利的市場環境、公平完善的法治環境等方面,提出了32項任務;
……
今年以來,我市在優化政務服務、打造寬鬆市場環境、營造公平法治環境等方面精準發力,不斷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襄陽樣本」,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政策先行 對標最優
惠企暖企頂層設計助推營商環境提升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健康快速發展的助推劑,更是城市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肥沃土壤。
今年,疫情給許多市場主體帶來較大衝擊,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更複雜,困難比以往更多。
為此,我市出臺一系列惠企暖企、含金量高的政策,與企業共克時艱,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紓困解難,包括《襄陽市「企業金融服務方艙」建設工作方案》《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加快發展十二條措施》《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若干意見》《襄陽市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管理辦法》《襄陽市推進政務服務「一窗通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等。
7月,我市圍繞「目標升級、系統升級、效能升級、減負升級、服務升級」,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標準,補短板、找差距,向先進看齊,推動改革向縱深推進,制定了《襄陽市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工作實施方案》及32個專項工作實施方案,並於當月發布實施,系統集成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3.0版方案,要求堅持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政府所有職能部門和公務員都要全心全意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用服務「軟實力」和機制保障「硬實力」,營造重商、尊商、育商、聚商的良好營商環境,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出臺,彰顯了我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和決心。
思路清,方向明,步子穩。對於營商環境的培育,在全市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大會上,市委書記李樂成強調,要堅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要求,要對標領跑者,把工作的著力點聚焦到為企業和群眾服務的一項項具體流程、一件件具體事務中,按照「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思路去定標對標。要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做到市場主體期盼什麼就著力提供什麼,真正從「有什麼給什麼」轉向「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給什麼」。
簡政便民 時限縮減
高效快捷優化營商環境「襄陽經驗」全省推廣
日前,市民曾女士來到市政務服務自助辦理大廳企業登記註冊自助辦理櫃檯前,刷身份證,點擊相關提示,紙質版營業執照就列印出來了。「我在鄂匯辦APP企業辦理頁面,找到襄陽板塊,按提示提交相關信息後,系統顯示註冊成功,電子營業執照同時生成,真的太方便了。」
曾女士享受到的「秒批」服務只是我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縮影。
市民自助辦理營業執照市民自助辦理營業執照
今年5月28日,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企業開辦智能審批,實現企業開辦登記全程「零見面、零跑動、零幹預」。該平臺整合了市場監管、公安、稅務、人社、銀行等企業開辦涉及的相關部門系統數據,實現了無人值守狀態下的智能審核,企業開辦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智能秒批「365天不打烊」。
截至11月17日,已有2740家企業通過登記自助服務一體機或者手機電腦終端,享受到從提交申請到列印領照全過程無人自動校驗審核「秒批秒辦」服務。
與此同時,我市率先在全省建成全市不動產登記網辦大廳,24小時「不打烊」,從申請、受理、審核、登簿到繳稅繳費和領證,全部通過網絡自助辦理,全程無人工幹預,網上辦證最長的買賣雙方交易、納稅、登記一網聯辦時間也僅需10分鐘,不動產登記時間壓縮為分鐘即時辦理,無需等候。大廳還融合了交易網籤合同備案、身份戶籍人口、新生兒出生、營業執照、社會信用代碼、婚姻登記、稅收、土地和規劃審批等9個部門信息資料庫信息,辦事群眾只需刷臉驗證身份,直接勾選申請表即可完成申報,不再需要提供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等一系列證明資料。
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不動產登記相關流程
此外,我市搭建了全市域不動產登記網絡系統,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兩級不動產登記網上通辦,並且全市各縣(市、區)異地可辦,申請人在任何一個縣(市、區)均可登錄全市統一網辦大廳,利用申請受理系統異地申請和籤訂合同,利用數據交換系統進行房查,利用在線支付系統繳納稅費,利用電子證照管理系統繕證發證,實現隨地可辦,讓群眾「零跑腿」。
截至11月23日,通過網上自助辦證共計88856本,線上辦件率由2019年6月的4%增至75%。
企業和群眾辦理不動產權證實現了刷臉辦,零資料;即時辦,零等候;隨地辦,零跑路。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市聚焦辦事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成本,著力深化改革,持續優化市場、政務、投資、融資和法治環境,這也使得湖北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9月發布的《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關於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第一批典型經驗複製推廣工作的通知》中,我市的「率先啟動企業註冊登記智慧審批,實現企業設立登記『秒批』」「推動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被選為典型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
多措並舉 精準服務
提升效能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就要千方百計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為企業提供良好服務,不斷提升行政效能,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復工復產以來,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會相繼召開,全市上下掀起爭當「店小二」的熱潮。各地各部門動腦筋、想辦法,站在企業的立場,為企業辦實事、謀發展,積極對接國際國內先進理念和通行規則,拿出更多符合評估規則的改革舉措,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營商規則體系,統籌協調推進目標升級、系統升級、效能升級、減負升級、服務升級,整體提升我市營商環境質量水平。
襄陽市行政審批局開設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專區
解決企業門前公交無站點的問題、解決企業資金緊張難題、解決企業原材料供應不足問題……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達產滿產,整體提升我市營商環境質量水平,我市於3月底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開展「千名幹部進千企」活動,動員全市幹部深入企業一線開展駐企服務工作,全市共組建了市、縣兩級1547個駐企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銀行機構配一名金融服務專員,共計2127名黨員幹部參加幫扶。截至目前,各縣(市、區)、開發區對屬地職責範圍內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已逐步化解涉及員工返崗、原材料的運入和產品的外運物流問題,以及企業的員工公交出行、合同糾紛、融資、用工、用能等方面的1000多個問題。
為進一步激發乾部隊伍活力,不斷補齊短板、消除痛點,提升我市政務服務效率和質量,我市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大討論活動,通過開展學習大討論,引導每一名機關幹部提高優化營商環境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市行政審批局開闢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對涉及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農業生產必需以及重要國計民生急需的項目,綜合運用區域性統一評價、「先建後驗」、容缺受理審查、告知承諾審批等舉措,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保障項目快速落地投產。
襄陽市民服務中心新設「雷鋒崗」 志願者每天回答諮詢上千次
襄陽海關充分利用信息化、無紙化辦理業務的優勢,「零接觸」線上辦理企業備案或變更等申請,為企業開通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在線查詢功能,企業足不出戶可完成查詢、下載等,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推動新一輪發展
我市以更堅定的決心和更大的魄力
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來源:襄陽日報
作者: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倩
原標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襄陽樣本」》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