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在經過長達半個世紀搜集研究船隻的15000多個樣本後,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描繪出地球海底的第一張電子地圖,揭示了深海盆地遠比之前預想的更加複雜。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們在經過長達半個世紀搜集研究船隻的15000多個樣本後,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描繪出地球海底的第一張電子地圖,揭示了深海盆地遠比之前預想的更加複雜。上一張完整的地圖是20世紀70年代手繪的。這張發表在最新版地理學上的地圖提供了世界上海洋深度的新見解——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的70%——也揭示了它是如何受到氣候改變的影響的。至關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海底並不是由泥土覆蓋,而是被「複雜的微體化石殘餘物拼綴物」覆蓋。
最新海底地質地圖
為了強調這一數據之龐大,首席研究員阿德裡安娜·杜特凱維奇(Adriana Dutkiewicz)博士與澳大利亞國家信息通信技術(NICTA)大數據專家合作,使用特殊算法繪製了這張交互性地圖。
「冥王星冰凍表面的近期圖片非常壯觀,但是揭示地球深海平原隱藏的地質學秘密的過程也是同樣充滿驚喜。」研究合作作者、NICTA的西蒙·奧卡拉漢(Simon O'Callaghan) 博士這樣說道。
最新海底地質地圖
雖然研究人員近期嘗試了使用衛星數據建立地球表面圖像,但這種方法——船隻發出的聲波束——被證明更加精確。杜特凱維奇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主要益處在於提高我們對氣候變化的理解。
「為了理解海洋的環境變化,我們必須更好的理解海底地質記錄裡保存了些什麼。」 杜特凱維奇博士說道。「深海海底是一個墳墓,它包含了名為浮遊植物的微型海洋生物的殘骸,浮遊生物在陽光照射的海洋表面較為常見。這些殘骸的組成可以幫助解譯在過去海洋針對氣候變化是如何作出回應的,我們迫切的想要理解海洋的應對方式。」
這還為「旨在更好理解海洋碳循環的工作原理和歷史」的海洋研究鋪平道路,杜特凱維奇博士補充說道。有些人懷疑它還有助於石油勘探。北美洲大部分地區,尤其是西側,被大量的矽酸泥包圍,後者是由浮遊植物外殼組成的沉積物。
最新海底地質地圖
澳大利亞的地形成為這一項研究的重點,因為數據很快反駁了很多科學家們自認為是正確的事。他們發現海底非常複雜深邃且被微化石殘餘物所覆蓋。根據這幅地圖——它顯示澳大利亞附近有淺藍色光環——海底主要是由鈣質軟泥組成,即自由漂浮有機物組成的鈣碳酸鹽。研究小組目前將調查這一部分海底與表面水之間的關係,從而理解其中的重要性。「澳大利亞的最新研究可以進一步調查環境變化對硅藻生產力的影響。」 杜特凱維奇博士這樣說道。
「舊地圖表明澳大利亞附近的南大洋大部分被泥土覆蓋,而我們的地圖顯示這片地區其實是複雜的微體化石殘餘物拼綴物。南大洋的生命遠比我們之前預想的更加豐富多彩。」
這張數字地圖產生於2014年一項裡程碑式的研究,當時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使用衛星建立了山巒——「海底山」的印象圖,這些海底山位於海底沉積物下方幾英裡。但2014年這項研究缺少被埋葬的地質構造的信息。之前未被發現的特徵包括南美洲和非洲之間的大陸連接,以及1.5億年前非常活躍的墨西哥灣海底山脊的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