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秋盡江南蟹正肥
雖然國慶七日假期已過
但真巧是大閘蟹膏紅肉肥的日子
蟹膏金黃流油,蟹肉飽滿鮮甜
光是說說就已經饞得嘴痒痒了
初秋,當以食蟹為最隆重之事
各位,大快朵頤的日子到了
說到大閘蟹大夥最熟悉的莫過於陽澄湖大閘蟹
但其實與陽澄湖相隔不遠的太湖
才是大閘蟹開山之祖、群英薈萃之地
據《太湖備考》載:
「出太湖者,大而色黃,殼堅,勝於他產,
冬日益肥美,謂之十日雄。」
陸遊更有兩句詩今天仍被「蟹粉」們傳頌
「蟹肥暫擘饞涎墜,酒綠初傾老眼明。」
可譯為:
「剛動手擘開肥蟹時,饞得口水淌了下來,
持螯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了起來。」
如此直白,如此寫實啊!
太湖與陽澄湖相隔不遠
終年水土肥沃,魚蝦豐腴
太湖的湖底屬於軟底湖
裡面有著豐富的淤泥與水藻
這恰好給了蟹苗更好的成長空間
太湖大閘蟹以個大肉緊、油足黃多而別於陽澄湖蟹
人們比喻陽澄湖蟹為「閨閣傳秀」
而太湖蟹則是「剽悍健兒」
太湖大閘蟹中以東山大蟹最為滋味
東山鎮是位於太湖之中的一座半島
三面環水,氣候宜人
享有「中國太湖蟹之鄉」的美譽
「季季有果,月月有花,天天有魚蝦」
是東山特產的真實寫照
太湖的水有兩種顏色
綠色的是鹹淡水
藍色的是淡水
而東山大蟹還真會享受
在太湖的淡水中成長
到了繁殖的時候又轉移到鹹淡水之中
這樣生養出來的大閘蟹肚子白色乾淨
蟹膏粘嘴鮮美
東山大蟹還有個傲嬌的名號
「勵志的蟹」
因為它們一生要經歷
17520小時總共20次脫殼方能成型
對了
這種東山大蟹挑食程度可不比你們低呢!
剛出生的時候還好服侍
吃的是藻類,雜魚以及蝦
這些太湖裡多的是
可五個月之後就不一樣了
除了藻類和糠蝦
還要吃蟹農專門煮好的玉米
以及專門投放的小魚
哎喲,成本可不低啊!
東山人最會吃蟹了
鮮活的大蟹
簡單洗刷
用粗麻線或是草繩將蟹綑紮
放蒸架上蒸煮
這是最簡單的吃法
煮熟後的大閘蟹呈現金黃的顏色
散發著濃濃的蟹香
無比誘人!
脂膏豐滿純正,肉質玉白爽嫩
蟹黃晶紅油潤,入口鮮香溢甜
都怪我
把話說得太直接了
傳說中的高人吃完蟹肉
把蟹殼拼回來還是一隻蟹
那麼在家中只有筷子和剪刀簡單的工具下
如何將大閘蟹吃到「一絲不掛」?
先吃蟹腿:大腿兩頭剪開,用它自己的小腿,正好可以插進去把肉頂出來
二吃蟹鉗:掰下小鉗,大鉗子裡的肉,挑出來吃
三吃蟹鬥:打開蟹蓋,加上姜醋汁
四吃蟹身:注意蟹的心、肺、腮不能吃
關於如何優雅的幹掉一隻大閘蟹
建議大家可以看看之前的推送
都說東山人會吃蟹
來看看東山人吃東山大蟹的各種吃法
▲清蒸蟹
原汁原味,好吃,容易做。
主料:螃蟹;配料:蔥、薑末、海鮮料汁;
清理,用刷子洗盡泥沙;蒸鍋加水,放入薑片,將洗好的螃蟹放入籠屜,蒸20分鐘;將薑末混合攪拌海鮮料汁,蘸料食用。
▲醬炒蟹
主料:小螃蟹;輔料:油、甜麵醬、青辣椒、蔥姜蒜、鹽、白酒、糖;
小螃蟹洗淨,刀切一半;蔥姜蒜切末,辣椒切碎備用;油熱後,將辣椒和蔥姜蒜爆香,倒入小螃蟹翻炒,加一勺白酒,一勺鹽不斷翻炒;等螃蟹變紅,加甜麵醬炒熟,加一勺糖翻炒均勻,出鍋。
▲蟹粉炒芙蓉三鮮
蟹拆出蟹黃待用,再把蝦仁粒、澳帶粒、菜粒加入雞蛋清、花奶、蟹粉、姜沫一起在鍋裡滑炒至熟即可。
鮮滑的蝦仁配以蟹黃清香味,令人齒頰留香。
▲醉蟹
膏黃具足的大閘蟹,讓八年陳的紹興酒、廣東的醬油、夠年份的老陳皮、八角、花椒、配料包調味後,芳香無腥,蟹味鮮美,細細品嘗味道有著不同的層次變化,鮮得舌尖都止不住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