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農曆十月十二已立冬
但炎熱的廣東才慢慢走入深秋
「秋深,菊廋,蟹肥」
毛蟹隨著爽朗秋風
悄然爬上了千家萬戶的飯桌
毛蟹
又稱「河蟹」「螃蟹」,常穴居於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間活動,每年秋季常洄遊到出海的河口產卵,而產卵的時節正是毛蟹最肥美的季節。
中山板芙
這片被西江與石岐河穿過的大地
河網密布
大片的泥岸為毛蟹提供了
近乎完美的棲息地
夜幕降臨
毛蟹試探著地想洄遊到河口產卵
然而等待它們的是捕蟹人的蟹籠
天剛亮
忙活了一夜的蟹農
帶著大自然的饋贈來到市場
一隻只飽滿又生猛的毛蟹
在蟹籠裡嘶啦嘶啦地爬著
就像在焦急地等待著人們的挑選
怎樣才能選到一隻好毛蟹呢?
一
看有沒有打氧
因為有的小販會將毛蟹養在水箱裡,充著氧氣,雖然好幾天死不了,但是蟹慢慢消耗自身的養料,很快就瘦了,一煮就剩空殼了。
二
看蟹的活力
把蟹翻過來,看蟹腳的反應,越快的越有活力。
三
看蟹的肚臍
翻過蟹翻過來,公蟹的臍是三角,母蟹的臍是圓的,使勁按下肚臍,捏不動的說明蟹子裡面比較肥,有肉,一下子就捏動的或是捏著比較軟的,說明蟹子肉少殼子空,肥美的蟹的臍甚至微微翹起來,表示它已經成熟了。母蟹膏多肥美,公蟹肉多油多。
四
看蟹腳的關節處
如果可以隱隱的看到淡淡的黃色,就證明這隻蟹「爆膏」。
五
看蟹的重量
最後剩下毛蟹二選一,就看蟹的重量。同等體型的毛蟹,越沉的越肥。
說到這裡,還冒著熱氣的蟹汁
仿佛已經在牙縫間流過
充滿了整個口腔
中山人怎麼吃毛蟹?
01
吃蟹首選的吃法想必是原只清蒸,但清蒸的講究可不少:
1.把毛蟹放到冰水裡冰5-6分鐘,把蟹凍暈。這樣可以防止防止鮮活的毛蟹蟹在鍋裡掙扎,保存整隻蟹的完整性,避免掉蟹腳導致鮮味的流失;
2.蒸的時候要把毛蟹翻過來蒸,蟹殼對著鍋底。這樣可以保證蟹汁不流走;
3.蟹膏柔滑香甜,吃蟹必須快、準、狠!掀開蟹殼,馬上喝下緊鎖在殼裡的「頭啖湯」;
4.清掉毛蟹兩邊的黑黑的蟹鰓,「吧唧」一下把毛蟹的身體掰開兩邊蟹膏呈半流質狀態膏脂飽滿散發誘人清香,立馬吃吃吃!
02
如果說原只清蒸吃的是毛蟹的鮮,那麼毛蟹燜雞吃的就是毛蟹的「惹味」。
1.整雞切塊,毛蟹掀蓋。
熱油下鍋,姜蒜爆香,放入雞肉,炒至斷生,小火慢燉,放入毛蟹,繼續慢燉,待雞的雞味與毛蟹的鮮味在沸騰濃汁的咕嚕聲中融合到極致,撒上蔥花,便有種如毛蟹在岸邊看著奔騰的西江的澎湃感~
2.熄火上瓦煲,趁熱開吃。
吃毛蟹燜雞一定要蘸著湯汁吃。此時的毛蟹經過雞汁的烹煮,既鮮又香,雞肉也充分吸收了毛蟹的鮮味,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高境界,無論是毛蟹還是雞肉,一放進口中,這刻味蕾跳動,齒頰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