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溫馨的真人動畫片,開頭結尾穿插原著的山水畫風格的插畫,非常懷舊,但是電影的畫風更加鮮豔明快生動。據說彼得兔在英國大名鼎鼎,應該跟我們的孫悟空葫蘆娃差不多等級,英國的小夥伴一定會為之瘋狂,不過不知道北美的票房會如何,反正我看的周五的午夜場是沒人的,我一個人包場,這對首映來說不知道算不算尷尬。說回電影本身,總體感覺誠意十足,精美的畫風讓人賞心悅目,電影插曲和配樂也非常棒。
那四隻鳥的rap和舞蹈讓我印象很深刻。每次看動畫片我都希望把配音演員和動畫人物匹配上,但是大姐和二姐還有棉尾兔長得根本一毛一樣,實在區分不出來,兔子居然還分雙胞胎也是醉了。作為輕微潔癖和強迫症的我,看見小動物把屋子弄的一片狼藉,我看著很不舒服,有點同情男主和他grand uncle,但是不至於把兔子拿來做三明治那麼殘忍。這裡peter rabbit本質上是個小偷,這樣歌頌它,我持保留態度,價值觀似乎有點錯亂,會不會教壞小孩子。
《彼得兔》故事系列的雛形是作者波特給兒時的家庭教師安妮·摩爾(Anne Moore)生病的孩子們寫的幾封「圖畫信」,後來在摩爾的建議下,她把這些信擴展成了23個故事,描述了在英國鄉村生活的小動物,並自己動手繪製了插圖。其中的很多故事都以她自己的寵物為藍本,例如,她養的一隻兔子就叫作「吹笛手彼得」。
我是養兔子的,所以我知道兔子天性就是這樣的,我家的很多東西都被兔子咬爛了,其實兔子主要是吃草的,蔬菜水果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零食而已,如果你每天願意給一點點給他們,他們就不會想電影裡那樣大肆的掠奪菜園的,雖然兔子的某些行為看起來是對小孩有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最後他們也都主動道歉了,給了故事一個完美的結局。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不是小孩也應該學會的道理呢,有誰不會犯錯呢。連我們大人都會忍不住犯錯,又怎麼能說小孩就不行呢,只要是知錯能改就是好的。兔子們最後不是也靠自己的努力挽回了男主嗎。
對於動畫片就愛不釋手的我!這種將動物擬人化的影片不僅僅適合小孩子看,讓對動畫片有誤解的大人們也愛不釋手!總體感受:爆笑!電影中比得是一隻倔強頑皮勇敢的兔子,帶著使命想要奪回菜園子,因為他覺得那是他父母的地盤,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他不顧一切,任性妄為,有勇有謀,與男主人公鬥智鬥勇,雖然在正義的軌道上越走越遠,但最終善良的內心打敗了仇恨,他主動承認錯誤,同時繼續和男主相愛相殺,擁護他們共同喜歡的女主人公,溫馨又搞笑!這種類型的片子期盼國內也能出產幾部,不用大場景大製作明星效應,就簡簡單單一個故事簡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