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嶺有座「韓國廟」,韓國人不遠千裡來朝拜!還有神秘祭天台

2021-02-18 小漁的行旅日記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和我一起,走走停停看西安。

昨天小漁為大家介紹了「西安最後一個古村落」南豆角村,具體內容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遊記冬遊西安,西安最後的古村落,70年前曾經繁華無比,如今時光在此凝固,其實距離南豆角村不遠的終南山子午峪內,還有一座千年道觀。這座道觀十分特別,觀內碑文幾乎都是韓文,人們稱它為「韓國廟」,還有一座神秘的祭天神臺。

它便是——金仙觀。金仙觀位於子午峪內大約5公裡處,從子午峪保護總站出發,步行快則半個小時,慢則一小時就可以抵達。如今保護總站也有了擺渡車,單程10分鐘就到金仙觀下,交通已經十分便利,即便是普通遊客也能輕易抵達。就是這個已經不再遙遠的地方,在千年之前曾是古人逃離喧囂、寄情山林的秘境所在。

從峪口進山,沿著曲折盤旋的山路前行,峰迴路轉間之間一座石質牌坊出現眼前,金仙觀三個金色大字躍入眼帘。金仙觀是一座道觀,石牌坊兩側「出世修真不避世,居塵得道也離塵」的楹聯,頗有道家灑脫、豁達之韻。細品之下,令人忘俗。

過牌坊後,遠遠看見一塊巨大的石頭矗立於山間,石頭旁有座遇仙橋,橋下是潺潺流水。最惹人注目的,還是大石頭上「金仙觀」三個大字。不僅有漢字、還有韓文。我們遊覽景區時,常常見到景區標誌牌上會有多種語言的文字介紹,但這座藏於終南山內的千年道觀,又並非景點、遊客也很少,怎麼會有韓文呢?

這就要從金仙觀的歷史說起了。金仙觀是道教全真派道觀,始建於唐代景雲元年(710),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了。金仙觀是為了唐睿宗的女兒(也就是唐玄宗的妹妹)西寧公主出家修道而建,第二年公主改封「金仙」,所以道觀也改名為「金仙觀」。

一個世紀之後,唐朝有位叫做金可記的新羅人(即今韓國、朝鮮)來到長安留學,拋棄了入朝為官的仕途,而隱居子午峪金仙觀中修道,直到終老。金可紀的學生崔致遠和李靖,二人回國後開始在韓國傳道。從此中國的傳統道家文化開始在韓國發展。於是,金仙觀也被韓國人尊為韓國道教之祖庭。

據說,來到西安長安區子午鎮附近,說到金仙觀或許有人不知道,但說起「韓國廟」,那就人人皆知了。遊覽金仙觀時,我發現這座「韓國廟」裡真的隨處可見韓語的碑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方豎碑,是韓國道教協會會長崔炳柱題寫的「韓國道教祖庭」。這方石碑,也道出了金仙觀的千年中韓文化交流的人文底蘊。直到今日,很多信仰道文化的韓國人還不遠千裡來到西安金仙觀朝拜。

寫這篇遊記的時候,我在網上專門查找了金仙觀的相關信息。得知子午古道廢棄之後,因為山洪暴發等種種原因,金仙觀的主體建築在上世紀50、60年代已經蕩然無存了。如今我們見到的這座道觀是在2006年重修而成的。

不過不知道是否是沾染了終南山的靈氣,我來參觀時,覺得這裡古色古香,頗有韻味。在冬日暖陽下,我靜靜地站在主殿門前,感受到一種人文之氣噴湧而出,心頓時也安靜了下來。

很多遊人不知道的是,金仙觀還有一處神秘的祭天神臺——玄都壇。玄都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文帝時期。當時漢文帝在秦嶺終南山子午峪建了一座神壇,是專門用來祭天的地方。後來,在終南山修道的隱士們利用這個祭壇,修建了眾多道觀,成為子午峪道教文化繁盛的發端。

穿過「韓國道教祖庭」石碑後的月洞門,有一條兩邊長滿竹子的隱蔽小路,順著這條路爬行,就能到達玄都壇(其實道觀的另一側有一條險峻的山路也能上玄都壇,不過太險,普通遊客就不推薦了)。大概金仙觀並非景點,所以沒有任何指示牌指引,所以很多不了解歷史的遊人就會錯過了。

遺憾的是,我來這天雖然天氣晴朗,但登上玄都壇的山路背陰處有很厚的積雪,非常滑。為了安全起見,我在距離玄都壇頂很近的地方折返,並未領略這座群山之巔祭天神壇的魅力,只能下次再來造訪了。

遊覽了一圈,感覺這座千年道觀可遊玩之處很多。如果你喜歡道教文化,自然能感受良多;如果你喜歡爬山觀景,這裡非常適合登高望遠。雖然我沒有登頂玄都壇,但站在高處俯瞰子午古道時,依然感受到秦嶺終南山的壯美;如果你喜歡攝影,這座依山勢而建的古道觀,周邊蓊鬱的山林,琉璃金頂的建築,鱗次櫛比的大殿……簡直是天然的取景器,隨手一拍,都可能是大片。

最後,小漁說一些使用信息吧。金仙觀沒有門票,就位於子午峪內5公裡處。從秦嶺子午峪保護總站既可以步行進來,也可以乘坐擺渡車,擺渡車往返10元錢。

從西安抵達子午峪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自駕遊直接導航即可(車不能開進子午峪了,只能停在保護站的停車場);自由行可以從地鐵二號線韋曲南站乘坐334路公交車,到北豆角村下車,步行導航即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進子午峪需要刷身份證。有時間的話,來這裡逛一逛還是挺好的。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相關焦點

  • 藏在西安秦嶺裡的神秘古道觀,處處刻著外國文字,到底什麼來頭?
    西安自古是帝王之都,面朝西安的秦嶺北麓也沉澱出豐富的人文底蘊。行走秦嶺,即是一段自然旅程,也是一段人文之旅。在西安周邊秦嶺的各個峪道內散落著眾多古寺、道觀。其中一座風光秀美、底蘊深厚的千年道觀,卻處處刻著韓國文字,令初次造訪的遊人心生疑惑。
  • 韓國人怎麼過端午? 新浪直播:韓國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最著名文化慶典之一,2005年,韓國成功將其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相同的名字和紀念日,「端午成韓國人的了」這一說法也在中國引發巨大爭議。韓國端午和我們的端午節真一樣嗎? 6月9日,端午節當天,新浪新聞實地直播(地址請點擊連結)韓國江陵端午祭,來感受一下現場: 韓國傳統上稱「端午」為「上日」,意思為神的節日。而江陵端午祭也圍繞著廣泛流傳的神話人物展開。所祭祀的神靈包括「大關嶺山神」、「國師城隍」等12位神話人物。在民間,最著名的神話傳說是關於「國師城隍」。
  • 探訪大秦嶺深邃神秘之美 秋冬交替的黑河國家森林公園令人陶醉
    ,不但可以體驗最先進的vr遊戲,還有茶室,廚房和ktv,這裡的客房也是按照星級酒店標準設計的,如果能在森林裡來一場派對,那該是何等的有趣和歡樂。群山環抱的青山綠水中,有座形似仙鶴獨立、一柱擎天的陡峭山峰名叫龍角峰,龍角峰峰巔之處有一寺廟,周圍都是懸崖峭壁,橫空出世非常震撼。此處驚豔四方的龍角峰景點,吸引著大量紛沓而來的遊客。據傳說,遠古時期,黑龍在此現身戲水,探頭仰望長空曬龍角,化身此峰。後人為紀念黑龍保佑一方平安,修廟祭拜,久而久之這個美麗的故事也就流傳了下來。
  • 古老的貝子廟上有一座敖包山,為何人們紛紛來此虔誠朝拜
    在慕瀟桐久居的小城——錫林浩特,有一座穿越百年時空的廟宇——貝子廟,貝子廟的背面有一座聖潔的小山——敖包山。 一半是記述,一半是臆想,慕瀟桐用充滿靈氣的文字來輕觸這座廟宇和小山的歷史故事。在有這座城市之前,這山與這廟,在數千喇嘛晝夜不停的誦經聲中,努力向彼此內裡生長,直至最終融合在一起,形成鍾靈毓秀的錫林浩特,它故事從此開始,一路向南奔去,兩翼直指東西,屢經風霜雨雪,終成草原明珠。
  • 秦嶺這座顏值很一般的「小山」在西安的地位不一般 魅力獨特
    秦嶺這座顏值很一般的「小山」在西安的地位不一般 魅力獨特陝西這座山身高、顏值一般 但是比較熱門 很有名秦嶺是陝西夏季旅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小峪口幾十個,各有風光,附近的小城小鎮和鄉村也都以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環境
  • 韓國的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有什麼不同?
    今天,小板慄為大家介紹 韓國的端午祭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所以每個地方的習俗都帶有些地方特色,呈現些許不同。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受端午文化影響的國家分別有韓國、通過表演來表達民眾的心聲。最初是祈求村落風調雨順,糧食能有收成,後來也為了表達底層庶民與貴族之間的社會矛盾。韓國女人會進行蕩鞦韆比賽,男人會進行摔跤比賽。據說,女人在蕩鞦韆比賽中奪得第一,就可以獲得一個金戒指,男人在摔跤比賽中奪得第一,就可以獲得一頭黃牛。除此之外,還有射箭、投壺、漢詩創作比賽。
  • 《裝臺》取景地:西安秦嶺最後的古村落,神秘石像只有腦袋沒身子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今年冬天電視劇《裝臺》火了,這部講西安話、吃西安美食、取景西安城市角落的作品,也引發了很多西安人的懷舊情懷。今天小漁將帶大家去探訪《裝臺》的取景地——一座藏在秦嶺腳下的古村落。它就是——南豆角村。南豆角村位於西安長安區子午峪的峪口,被譽為「西安秦嶺最後的古村落」。
  • 天台和花臺——九華山的登山朝拜路
    花臺是朝拜九華山的頂點,從九華鎮虎形山坐景區車到鳳凰松,從這裡可以選擇坐索道直上天台,但步行登山不乏看點且並不難。佛教名山,一路自有大小寺廟,頗可品味——   閔園尼庵群和鳳凰松:這是九華山人文與自然結合最完美的地方,各尼庵規模都不大,但數量眾多,夾一條小街分布。前有茶園菜地、後有高聳的天台峰,黃牆黑瓦掩映在一片綠色中,若還有一片藍天,色彩配合十分舒適養眼。
  • 浙江這座小縣城,日韓遊客奔赴千裡過來朝拜祖師爺,只因為這座廟
    且不說國內遊客絡繹不絕,就日韓的外國遊客,便有不少不惜千裡來此,不為杭州不為其他,僅僅只為了前往這座小縣城朝拜。天台,這座小縣城便是本文的主角,位於浙江台州。面積不大,若非小編提起,或許不少人對它印象全無,但若是提起它在歷史上的地位,那可謂是響噹噹!五百羅漢現身證道之所、徐霞客遊歷之後在此開始決定寫遊記、濟公的出生地……最讓遊客絡繹不絕的,當屬天台國清寺。
  • 西安秦嶺下雪啦,雪後這麼多神秘的腳印,你知道是什麼動物的嗎?
    #城市故事#這個冬天西安人民盼望下雪已經很久了,2019年的最後一場雪會還會不會來?其實在西安秦嶺山裡已經下過好幾場雪了,而且一場比一場大。西安秦嶺前兩天又下了一場雪,雪後很多人都徒步進山,拍雪景、滾雪球、打雪仗,觀賞雪後的美景,享受冰雪帶來的樂趣。在秦嶺山裡欣賞雪景的同時,在人跡罕至的峪口裡,我發現雪地裡有很多神秘的痕跡,可以肯定這些痕跡不是山民和遊客的腳印,應該是某些動物留下的。
  • 韓國贈送慶州犬抵達西安 十一將亮相秦嶺動物園
    韓國贈送一對慶州犬抵達西安,十一將亮相秦嶺動物園。近日,由韓國慶尚北道贈送給陝西省的友好禮品動物——一對慶州犬乘航班抵達西安。【相關新聞】陝西與韓慶尚北道結友好關係 婁勤儉金寬容籤約今年4月,陝西省與韓國慶尚北道正式締結為友好省道關係,作為中韓友誼的象徵,韓國慶尚北道向陝西省贈送了一對韓國第540號天然紀念物——慶州犬。負責接收這對友好禮品動物的秦嶺野生動物園,依據慶州犬的習性精心挑選了生活管理間及展出活動場,並專門配備了優秀的主管飼養員和獸醫師。
  • 西安秦嶺小眾冬遊地,能訪古能爬山能玩雪,全程無門票,一天來回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和我一起,走走停停看西安。元旦假期,又恰逢陽光燦爛的好天氣,怎麼能不出去逛逛呢?不想在市內的景點裡人擠人,那不妨來看看這條秦嶺小眾旅遊線路,沿途有古村、古林、古觀、古道,能賞景能玩雪能訪古,非常適合休閒遊。最重要的是,即便是自由行,一天也能輕鬆打個來回。
  • 西安冷門秦嶺盤山路,20公裡串起兩座古鎮,還有絕美秋景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這短短的21公裡,不僅串起了西安秦嶺裡葛牌、輞川兩座底蘊深厚的古鎮,還讓我們感受到了絕美的秦嶺秋色,可以說是一趟超值的自駕體驗了。唐朝大詩人王維曾經在輞川隱居過十多年,使得這座秦嶺小鎮聲名在外。如今輞川鎮中還保留著一棵王維手植銀杏,而且恰好就在藍葛公路的路邊。我們當然也沒有錯過,去拜訪了這棵1200多年的秦嶺古銀杏。眼下已是銀杏最美的時間,一樹金黃的美景為我們此次旅程又增添了幾分顏色。
  • 秦嶺北麓一縣城,重拾舊稱升級為西安鄠邑區,山水光華熠熠再現
    它,是陝西關中大地的一顆名珠,西安周邊的衛星城,富甲川陝大地,曾以高考升學率屢屢創新高而聞名陝西。它的名字叫戶縣,如今已經升級為西安下轄的鄠邑區。它南依秦嶺,北接渭水。有秦嶺的地方,又怎麼少得了風光無限的美景呢?如此優越的地理條件,又怎能不孕育出諸多優美迷人的風光美地呢?快來瞧瞧,戶縣的這些絕勝美地,你可曾錯過?
  • 西安秦嶺最「神秘」的山,位於終南山風景區,簡直是隱居聖地!
    眾所周知,秦嶺是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風光美如畫,地大物博,更是有著有著「七十二峪」的美譽。其中最著名的山,大家都知道是五嶽之中的華山,那麼大家知道秦嶺最「神秘」的山是哪座嗎?這座山就是翠華山,它位於終南山風景區,距西安市區非常近,風光美如畫,但是卻非常安靜。
  • 秦嶺北麓生態帶,西安周邊踏青、爬山線路在這裡!
    秦嶺是華夏文明的龍脈,自古以來有無數文人墨客抒寫著對秦嶺的感懷,有眾多宗教大師隱居秦嶺,秦嶺的主要山峰終南山、太白山和華山就位於陝西境內。如果說黃河是母親河的話,秦嶺便是父親山。巍峨的秦嶺橫跨在西安南線,源源不斷地向古都西安輸入著新鮮空氣,古老的西安依靠著父親山寬厚的肩膀,傳承著中華文明……每年的春天到深秋都是秦嶺的旅遊旺季,踏青、植樹、爬山、穿越、採摘、垂釣……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周末或者節假日,去秦嶺度過一個快樂的時光,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 西安、商洛交界,秦嶺深山有座明清古鎮,60%是客家人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距離西安城區一個半小時車程的秦嶺腹地,有一座深山古鎮。這個鎮子藏在四面環山的山坳坳裡,卻發生過許多傳奇的故事。時光荏苒,古鎮只剩一條老街留存,人氣卻依然不低,吸引著眾多遊人爭相前往。它就是——【葛牌古鎮】。【葛牌古鎮】位於西安藍田縣城以南48公裡處,距西安市82公裡。
  • 來右玉,還有座廟非常值得你去看看(一)
    緊臨殺虎口的馬營河村,有座明代著名的樂樓,樂樓對面有座廟—五聖廟,五聖廟是在原有基礎上修建的,位於村東南,廟宇坐北朝南,由正廟、配殿、偏殿及鼓樓鐘樓等組成,是右玉縣僅存的一座廟宇建築群。 ——作者王彩蜜
  • 藏在秦嶺的西安「最大」寺廟,從山腳到山頂,全是它的地盤兒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在西安秦嶺終南山的周邊,散落著眾多古寺名剎。它們有些因為因緣際會,為遊人所熟知;但大部分則藏於深山默默無聞,唯有遊人偶然經過時,方知其背後竟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底蘊。
  • 行走西安秦嶺,小山村家家戶戶喝的山泉水,外人來接僅限兩桶
    先不說自駕遊,在地鐵二號線韋曲南站的公交站隨意坐上一趟環山公交車,不出半個小時車程,便能遠離城市喧囂,進入秦嶺終南山的懷抱了。秦嶺賦予西安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蘊,往往讓簡單的短途旅行也充滿著驚喜。子午峪曾是西安通往陝南、川蜀的一條古道,西漢高速開通後,這裡失去了交通屬性,但成為西安周末休閒遊的好去處。小漁曾經多次探訪子午峪,去過【金仙觀】(韓國道教祖庭)、上過【玄都壇】(西漢文帝祭天神壇)、探訪過【南豆角村】(西安最後一個古村落),還試圖翻越【小五臺—五道梁】(子午峪經典穿越路線)……每一次來,都能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