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加油、加油……」6月7日上午,深圳「塞納河」迎來首屆龍舟賽,碧波蕩漾的大沙河上鑼鼓喧天,兩岸觀眾不斷為選手們納喊助威。經過緊張的角逐,最終南山區龍舟協會一隊獲得2019南山區首屆沙河龍舟賽冠軍。比賽還吸引了多名外國選手的參與,實地感受中國傳統節日與文化。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民間體育文化賽事。端午節當天,由深圳市南山區文體局發起、深圳市賽艇協會主辦的2019深圳南山區首屆沙河龍舟賽。本次活動吸引了100多位國內外龍舟愛好者參與,在推廣賽艇龍舟運動的同時,促進中西方文化結合,搭建國際交流的平臺。
藍天白雲、碧波蕩漾,綠樹成蔭,鮮花怒放,經過水質治理後的大沙河格外迷人。比賽還沒有開始,已經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圍觀。比賽於當天上午9時正式開始,最終南山區龍舟協會二隊、深圳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鐵匠國際女子隊、南山區龍舟協會一隊進入決賽。
經過緊張的角逐,南山區龍舟協會一隊以2分10秒獲得冠軍,深圳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以相差3秒的弱勢屈居亞季,鐵匠國際女子隊奪得第三名。
南山區龍舟協會一隊的領隊告訴記者,他們的比賽隊伍成立不算太久,但經過兩周的努力訓練,沒想到能獲得首屆沙河龍舟賽冠軍,隊員們都非常意外。
在比賽中,幾位外國選手的身影特別引人注目,來自俄羅斯的選手熱裡亞告訴記者,他來深圳多年了,已經會講普通話,雖然他已經知道中國端午節的來歷,但是第一次在端午節參加龍舟賽,通過這次比賽,讓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
主辦方負責人透露,為了更好的豐富民間體育文化賽事,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今年下半年,還將再次舉行龍舟賽,讓更多的龍舟愛好者和市民能參與到運動中來。
大沙河生態長廊是南山區重大民生工程,是繼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全國首個人才主題公園之後,南山區第三張靚麗名片。
經過數年有效的水質治理,大沙河已成為深圳版的塞納河。早在2017年7月,這條河流開始有了第一條賽艇進行運動,如今已成為賽艇愛好者的打卡勝地。
2018年9月,大沙河生態長廊示範段正式對市民開放,2公裡示範段範圍從大沙河入海口至深南大道,全長約2公裡,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示範段沿途有大小看臺、景觀廊架、人行步道、自行車道、管理用房、公廁和賽艇中心等功能設施。示範段內還將設置U站、全園免費WIFI、直飲水機、母嬰室、殘疾人衛生間、自行車停放點、休閒坐凳、指示系統、廣播系統、監控系統等便民設施。
大沙河生態長廊景觀工程設計為大沙河全段,從長嶺陂水庫至入海口,全長13.7公裡,景觀設計範圍為河道駁岸至兩岸市政道路紅線,挖掘人文價值,營造多樣化的城市河岸景觀序列,形成具有城市記憶特色底蘊的城市名片,目前上遊部分也在緊鑼密鼓的施工當中。
大沙河整條河流呈倒「L」型,如一條蜿蜒美麗的「綠色飄帶」,把南山區南北兩個片區串起,構建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質。
放眼整個河水流域,大沙河西側毗鄰沙河西路,沿線有大衝公園、九祥嶺溼地公園、西麗水庫、西麗大學城等特色景觀,大沙河東側沿線有高爾夫公園、大沙河公園、居住組團、塘朗山等綠地空間。
從大沙河沿岸區域來看,它是一條「城市項鍊」,將西麗湖、大學城、高新區、深圳灣串起,是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黃金帶」。
深圳市賽艇協會坐落於有「中國矽谷」核心之稱的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基地包含專業的艇庫、上下水碼頭、室內訓練館及綜合區,擁有陸上划船機模擬器數十臺,單人艇、雙人艇、四人艇、八人艇二十餘艘,可同時滿足近百名專業賽艇人士的使用需求。此外,還設有榮譽館、接待室、更衣室及淋浴室等,功能齊全,環境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