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端午佳節,風光無限,如夢如幻,一見鍾情。」從今天起,萬眾期待的端午節小長假終於開始了,在這三天裡你都有哪些安排呢?
開頭的詩句我們或許有些陌生,其實它來自一首描寫端午節的外國民歌。
外國人也過端午節?實際上,端午節雖然源於中國,但如今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重要節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一看,外國人是怎麼過端午的。
龍舟賽成全球熱門運動
在一片鑼鼓喧天聲中,各隊參賽選手坐在以龍為造型的賽船內有節奏地在水上揮槳前行——這個場面出現在美國紐約的科羅娜湖上。
不要以為端午節在國外只是華裔的專利,在美國,端午節甚至比春節、元宵節和中秋節還廣為人知。在紐約、舊金山、波士頓等大城市,龍舟節早已成為一年一度最大的夏季戶外運動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臺。
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國際龍舟節上,參賽健兒奮力角逐。(新華社)
而自從多倫多、溫哥華首次舉辦龍舟競渡以來,加拿大人便對這項運動著迷起來。很快其他城市也紛紛效仿,各自組隊輪番舉辦自己的龍舟競渡。不知不覺中,這個不折不扣的「舶來」活動已成為加拿大各城市夏季最風靡的全民運動。
不僅在美洲,龍舟運動在歐洲也相當流行。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義大利許多龍舟選手都知道龍舟是來自中國的古老傳統,雖然說不清楚「屈原」的名字,不過他們知道是為了紀念一位中國愛國詩人。法國人和英國人也都表示,龍舟在他們國家「很具有吸引力」。
隨著時間推移,龍舟運動一直在擴大著影響範圍,甚至成功進入非洲。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導,首屆烏幹達龍舟賽於2017年舉行,烏幹達也是第一個舉辦端午節龍舟賽的非洲國家。烏幹達旅遊部門的官員表示,希望將龍舟賽作為一項每年舉辦的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參加。
在有的地方,龍舟運動還有「別名」,比如在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衝繩,當地每年端午節前後也有划龍舟的活動,稱為「爬龍船」。
粽子的新「內涵」
端午節的活動如果只是賽龍舟,那未免太辛苦了些。沒錯,比賽完能來幾個粽子刺激一下味蕾,那就再好不過了。除了龍舟,端午節的傳統食物粽子也流行海外,並且衍生出不同的做法。
來自加拿大的珍妮特·摩爾正在包粽子(新華社)
在泰國,粽子的「內涵」非常豐富:它們的餡料通常是一片香菇、一個鹹蛋黃、一塊甜芋頭、一片中式香腸、幾片豬肉、若干花生米、若干炒熟的蝦仁再配上泰國特色甜品白果。
據西班牙埃菲社報導,在墨西哥瓦哈卡,粽子是用粘玉米面加上各種輔料後再用玉米葉子包裹起來的;而在越南,粽子是正方形的,寓意「天圓地方」。
中國傳統節日影響世界
端午節在國外如此受歡迎,離不開中國對於傳統節日和文化的重視。
2008年起,國家調整法定節假日,將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中華傳統節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假日。
對此,美聯社2009年刊文說,更短的假期意味著,很多中國人會放棄出遠門的打算,一些觀察人士說,這也激發了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報導還引述非遺專家劉魁立的話說:「儘管中國人一直在慶祝傳統節日,但這項新規定讓這些傳統節日變得越來越有意義了。以往人們只能逛逛街,現在有了更多時間來掛花燈、逛集市,或者學做包粽子之類的傳統食品。」
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和民族認同的載體,也為世界更好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良好契機。拉美社刊文稱:比起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人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給人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而且對世界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影響。從筷子到太極拳,無不體現著這股強大的力量。(文/餘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