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琳娜:翱翔在未知藝術的自由鳥

2020-12-18 千千音樂

第一次接觸到龔琳娜還是在2010年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忐忑這首歌此前雖然火了一段時間,但是一直都沒有聽過,看跨前晚會還是為了看別的明星。但是第一次聽到忐忑的時候,我立馬就傻了眼,這是一種從來沒有聽到過的音樂形式,無詞歌其實在當時已經有很多了,但是大多聽到的都是吟唱和詠嘆調,大多以美聲的形式「優美」、「快活」的呈現,大眾那個時候對民族音樂的認知還停留在《好運來》那種民美頌歌的那種認知,原生態的民族音樂其實已經被很邊緣化了,大眾對戲曲的認知更是稀少(在我的認知裡戲曲其實也屬於民歌)。

記得王珮瑜老師也發過這樣的感慨, 「看戲的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封閉,看戲的和不看戲的群體之間,溝壑越來越寬。 」觀眾越來越老,演員越來越老,劇場裡的人越來越少,唱戲的人越來越少。民族音樂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我對民歌之前也不是非常的感冒,畢竟在之前的生活中民美唱法一直霸佔著很多爺爺輩人的榜單,天天聽著頌歌確實也很難提起勁兒。這一首歌顛覆了我的認知,對於音樂而言,我更像是以為聲樂技術愛好者,一首歌在我以往的喜愛排序中通常是聲音技術>音色>曲>詞>編曲 所以聽到的第一遍我就已經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這是戲曲?這是民歌?這和我以前聽到的完全不一樣啊。

我迫不及待的去上網搜索到了這首歌的一切信息。此曲以笙、笛、提琴、揚琴等樂器伴奏,運用戲曲鑼鼓作為唱詞,融合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原來戲曲有如此之多的表達方式,各種行當各顯其態。我迫不及待的開始去聽龔琳娜的各種歌曲,弦歌,古詩詞,中國民歌這些專輯都一個不拉的聽了一遍,在最開始的時候,我是抱著一種聽技術的目的去聽的,龔琳娜的技術自然無需多說,C3-F6三個八度多的無斷層音域,重點!!!無斷層!!!溫柔,大氣,憤怒,哀愁,寬廣各種音色隨著她各地採風的學習信手拈來。在技術上真的是挑不出什麼問題(唱腔,咬字這些就不提了這是歌手的個人習慣的問題)非要說不足的地方,那你也只能黑她說音還不夠高(畢竟人家瑪麗亞凱莉還能上七呢,然而龔琳娜老師是民族歌手,一個女民歌手在不藉助美聲的唱法唱到F6已經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了,我腦袋裡也一時想不出來國內哪位民歌手用民族唱法能唱到F6,李娜在蘇武牧羊裡展示過Bb6,但是也沒有現場)。雖然不是天生大號嗓(龔老師屬於小嗓)。龔老師一直立志推廣民族新藝術音樂真的是難得可貴。

《自由鳥》這一張是在2011年出的,是忐忑火了不到一年的時候,這個時期是他們最有動力的一個時期,忐忑大火,讓龔琳娜夫婦看到了回國推廣新民族音樂的希望。《自由鳥》這一首歌是龔琳娜寫的詞,老羅做的曲,笙、笛、提琴、揚琴這些樂曲真的是老羅的最愛。很多作品裡都有謝謝樂器的「聲影」當然,效果還是很棒的。老羅的作曲功夫很強,工工整整,充滿著中國的韻味,龔琳娜夫婦一部分的歌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歌詞上,歌詞過於直白,拋開古詩詞和一些民歌在文採上確實稍弱,但是《自由鳥》這一首歌我卻沒有這種感覺,這首歌是龔老師個裡面相對簡單的歌了,沒有複雜的技術,卻充滿了自己的真心。這首歌寫的正她自己吧。龔琳娜是一個因為愛唱歌而唱歌的人,從5歲開始登臺唱歌到青歌賽拿下銀獎。前途可謂是一帆風順(當然,這和她自己在專業上超級努力的付出是離不開的),一個人幹著和她興趣愛好相匹配的工作,而且你還做出了成績,這在別人眼裡是一件多麼快樂事情啊。可是龔老師好像並不快樂,她在自傳裡也寫到過,青歌賽出來之後自己一點也不快樂,反而充滿了疑惑,名利確實能夠迷惑人心,人們往往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名利,可是大多數人最終都被名利給控制俘虜,身不由己。龔琳娜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被要求假唱,唱著一些不屬於民歌的「民歌」,天天像一個傀儡似的生活,感覺自己被控制住了,不自由了,不是一隻自由的鳥,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在夢中才能自由的飛,她開始想辦法去突破自己,去不斷的認識作曲家們,尋找自己想要的音樂,可是當時結交的大多數都是「國家隊」的人,並沒有她想要的她也產生了困惑。

好在最終,她遇到了老鑼。一句「真噁心」打醒了她的人,於是她們去了德國開始了一段新的音樂探尋之旅,在德國的日子裡龔琳娜真的成了一隻自由鳥,在山裡高歌,在林子裡放聲歌唱,在溪水邊潺潺吟唱,偶爾在音樂會給大家唱一些自己想唱的歌,雖然生活不算富裕,但是自由自在,快活!創作源於生活,源於自然,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在音樂人們採風的時候誕生出來的,龔琳娜夫婦這個時期組成的五行樂隊也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琉璃光,相思染,給古詩詞譜的曲子,有的時候確實需要沉寂,才能出佳作,如果一直在節奏快的大都市裡,可能有一些作品,它是永遠不會誕生的。《自由鳥》是寫給龔琳娜自己的歌,也是提醒她自己的最後一道防線:自由的唱歌才是初衷,不要被關在名利的牢籠之中。

《山中問答》、《走生命的路》等等其實在之前的專輯裡都已經出現過了,這裡也就不多說,都是龔老師的一些明志之作,這裡還有2首歌比較喜歡,一個是《小表妹》還有《春去冬來》

《小表妹》這首歌之前是以五行樂隊的名義發行過一次,但是和自由鳥的版本比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首先一個是技術上的不同,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很容易聽出來,特別是後面那一段民族的高腔,自由鳥版的明顯更高,更輕盈,更快活,顯得更輕鬆,五行樂隊的版本,學院派的高音特色還是非常的明顯,有點渾厚,倒不像一個小表妹,有一點小阿姨的感覺~哈哈,兩個版本在對比之後,能明顯感受到龔老師技術上的豐富和進步以及對歌曲的理解更上一層樓的把控力,感興趣的可以去聽聽,另一首《冬去春來》也是很常喜歡的無詞歌,龔老師的吟唱真的是太好聽了,而且音色非常的獨特,唱法和別的歌手真的很不一樣,如果說缺點的話就是這種吟唱唱法太費體力了,特別是到6組的時候,頗有人聲樂器化的特質。龔老師之前在全能星戰唱小河淌水還要先用饅頭墊墊肚子。冬去春來非常的悅耳,無伴奏純人聲合唱(龔老師一個人唱五個部分哦)用最自然的方式描述著萬物復甦,充滿希望的景象。私心一直希望龔老師能出一個一人獨唱的版本。那簡直死而無憾了。

整體來說《自由鳥》這張專輯是龔老師回國發展之後最有活力的一張專輯,它一方面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回國之後對於宣傳新藝術音樂的一個美好期望,雖然之後的路走的是那麼艱辛,龔老師的的作品一直飽受爭議,一直到現在都有一部分人認為忐忑這樣的歌是神經病的神曲,這裡還真的要感謝一下《全能星戰》這個節目,雖然這個節目撲街了,而且龔老師在裡面確實受到了一些不好的待遇,但還是要感謝它的出現,帶出了《小河淌水》、《戲曲忐忑》、《明月幾時有》這樣的歌曲,讓龔老師迅速被大量的人所接納。不得不說,這個節目的幫助讓龔老師被接納了速度提升了數年,如果一直依靠一邊寫神曲一遍寫高雅藝術,確實被大眾接納還是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一次上《歌手》也是讓觀眾們進一步的為龔老師吶喊,從決賽的《武魂》網上的評論和觀看量就能看出來,龔老師其實還是非常能造流量的人,如果她想的話,上熱搜其實也不是難事,不過咱家老龔在回國這麼多年了之後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專心致志的採風發展古詩詞音樂,退了在北京的房子,去大理定居。想必也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結果吧,這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在這裡也祝福一下龔老師的藝術之路越來越順利吧

做新藝術音樂真的是很孤獨的一件事,很多人嘗試了,但失敗了。龔老師還好有她的老鑼,很開心這次又吸了一批粉絲,可能路會比較艱難,但是這一次,她不會在孤單。

相關焦點

  • 龔琳娜《自由鳥》王牌節目輪播 龔琳娜周末到來
    近日,國寶級藝人龔琳娜可謂異常忙碌,無論是演出還是電視通告檔期已經安排到了明年。而本個周末將會在央視、湖南衛視和鳳凰衛視三檔黃金節目輪番播出龔琳娜的節目,勢必這個周末將會成為「龔琳娜周末」。
  • 龔琳娜在MISA丨下了山的自由鳥
    從十幾年前的那首《自由鳥》,到後來跳脫不羈的《忐忑》,再到這幾年風雅悠遊的古詩詞歌曲,在大多數人難以揣摩的音樂風格背後,是她一貫的堅持:「風格是可以被打破的,但是質量必須有保證。」今年,龔琳娜花了大量時間週遊南方山間,以採風的方式深入民間音樂。悠揚的山歌和婉轉的小調構成了龔琳娜的一日三餐。
  • 龔琳娜發行專輯《自由鳥》 收入夫君老鑼作品
    本報訊(記者 壽鵬寰)以一曲《忐忑》走紅的歌手龔琳娜,近日推出了數字專輯《自由鳥》。  該專輯由太合麥田聯合中國移動無線音樂俱樂部發行,也是龔琳娜的首張數字專輯。  專輯《自由鳥》以愛為主題,同名主打歌曲《自由鳥》是夫君作曲家老鑼為龔琳娜寫的第一首歌曲,這個作品也見證了一段浪漫愛情的開始,並開啟了龔琳娜新藝術歌曲的創新之路。  自2010年龔琳娜以「神曲」《忐忑》爆紅以來,她以自成一派的演唱風格廣為人知,歌曲《自由鳥》就集中表達了她這種天性的釋放。
  • 龔琳娜《自由鳥》是中國的聲音 不用模仿西方
    隨著龔琳娜於今年9月底在太合麥田發行了數字和實體專輯《自由鳥》之後,龔琳娜的通告和演出成直線上升的趨勢。據經紀人介紹龔琳娜的檔期已經排到了明年初。據悉這張《自由鳥》數字專輯是太合麥田與中國移動無線音樂俱樂部合作發行的首張數字專輯,其獨特的音樂風格讓歌迷喜歡有加。
  • 龔琳娜:我是一隻自由的小鳥
    :我是一隻自由的小鳥 對於龔琳娜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久違的寧靜。被導演指揮了幾乎整個歌唱生涯的龔琳娜第一次擁有了呈現自我的機會。她從小被稱為小百靈,因為「聲音像鳥一樣好聽」,她羨慕鳥可以輕鬆飛過山林、站在枝頭。想到一路走來的困頓、無奈與落寞,她以鳥自比,寫下了第一句「我是一隻自由鳥」。
  • 龔琳娜談《忐忑》:讓我能更好地做只自由鳥
    龔琳娜的音樂路,似乎該從獲青歌賽銀獎達到高峰,這個賽事是所有音樂學院學生奮鬥目標之一,但恰恰是那次獲獎後龔琳娜發現夢想破滅了,她所在的舞臺並不是她想要的,僅僅唱一兩首歌,她不滿足,她想唱一整場,但那時候,作為許多民歌歌手中的一個,即使獲了獎,也沒有任何機會。
  • 唱《忐忑》的龔琳娜,絕對是個王者!
    更讓大家嘲笑的是,龔琳娜演出時誇張的打扮,不明就裡的著裝,似乎更給她的「搞笑」增加一分。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最能夠理解龔琳娜的歌唱藝術的,無疑是她的老公老鑼。而不理解她的人,那就真的太多了。龔琳娜龔琳娜是民族樂出身,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接受過良好的音樂藝術教育。
  • 秋來大漠敦煌:陽關渥窪池百鳥自由翱翔
    九月,秋意漸濃,在葡萄豐收的古陽關下,天馬故鄉渥窪池內百鳥嬉戲、自由翱翔。這些鳥兒時而在水上遊走覓食,時而在天空中翱翔,飛向更遠的水面停留,呈現出一幅壯美的金秋塞上風情畫卷。煽動稚嫩的翅膀奔向自由的天空
  • 龔琳娜:在神話裡尋根創作新「神曲」
    龔琳娜說,這首曲子和大型交響樂隊的格局很相配,交響樂團以西洋音樂為主,而她的演唱是中式的,曲子還有很多黃梅戲、山歌等中國元素和唱法。「雷填填兮雨冥冥」,交響樂和龔琳娜的唱腔讓人感受到電閃雷鳴的畫面,還伴隨著猿猴的鳴叫。現場安可環節,龔琳娜還加唱了一曲《忐忑》,極快的音樂節奏考驗樂手們的技巧,「神曲」的魔力甚至讓指揮也跟著一起搖擺,現場氣氛直接衝上了高潮。
  • ​交響組曲《阿詩瑪》& 「山水田園」龔琳娜與樂隊
    播出時間:今晚19:30掃描下方二維碼並關注「看點直播」微信公眾號即可預約觀看直播▽曲目單走生命的路(開場曲)夢想號子春曉自由鳥他們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苦苦摸索,有過極度輝煌的商業成果,卻最終選擇放棄刻意追求「神曲」,把藝術化的歌曲創作作為終極目標,不斷探索。比起在臺前的妻子龔琳娜,老鑼和上海這座城市有更多的關聯。
  • 歌曲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賞析 龔琳娜完美演繹獲肯定
    就像藍的海雖有萬千語 不知怎麼去表白嗨 你在哪兒嗨 我看不見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你的影子已看不清我還在尋覓當初你的笑容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千年以後繁華落幕我還在風雨之中為你等候我還在土中為你守候(我為你守候)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千年以後繁華落幕我還在風雨之中為你等候(為你守候)我還在土中為你守候作為致力於中華古詩詞研究的藝術家,龔琳娜與老鑼將現代音樂融入古詩詞中
  • 今晚聽龔琳娜唱給你聽
    當代中國音樂界伉儷中,龔琳娜和老鑼是極為特別的一對。他們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苦苦摸索,有過輝煌的商業成果,卻最終選擇放棄刻意追求「神曲」,而把藝術化的歌曲創作作為終極目標,不斷探索。  今天19時30分,作為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重頭戲,「山水田園——龔琳娜與樂隊」專場音樂會將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舉行。
  • 上海夏季音樂節啟幕,當餘隆遇上龔琳娜,誰更「忐忑」?
    7月20日,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以下簡稱MISA)「如約」而至,開幕音樂會上,餘隆指揮上海交響樂團聯手實力唱將龔琳娜,開展一場交響樂與中國新藝術音樂的同臺對話。 西貝柳斯的《圖翁內拉的天鵝》《憂鬱圓舞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等西方經典,和龔琳娜演唱的《靜夜思》《山鬼》展開碰撞交流,加演曲目《忐忑》更將全場氣氛推至高潮。
  • 龔琳娜空降酷我音樂掀熱潮,炸裂《鳳皇》天音重鑄山海經
    中國新藝術音樂女歌唱家、創始人龔琳娜,多年來以天籟仙音和完美唱功獲業界及歌迷高度認可。其代表作品 《忐忑》、《法海你不懂愛》、《小河淌水》、《金箍棒》、《愛上大笨蛋》傳唱度極高,也是她和德裔作曲家老鑼多年攜手共同奉獻的中國新藝術音樂精品力作。  中國新藝術音樂是龔琳娜與老鑼多年探索並建立的一種植根中國的全新藝術化音樂形式,開中國音樂新風,讓世界感受中國音樂之美。
  • 開掛的龔琳娜:5歲登臺,20歲保送中音,沉澱15年,35歲一曲成名
    「特別」的旋律加上龔琳娜「特別」的表演風格,讓這首歌被稱為當年的「神曲」。龔琳娜也由此進入到人們的視線,在此之前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龔琳娜這個名字。懷著對龔琳娜演唱風格的好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龔琳娜是怎麼一步一步活出自己的。1975年,龔琳娜出生在貴州貴陽的普通家庭。
  • 龔琳娜不唱空洞浮誇歌 神曲躥紅也很「忐忑」
    帶領這股娛樂風潮的原唱者龔琳娜,近日接受了晨報記者專訪,她笑稱,《忐忑》的走紅,讓她也有些措手不及。  從沒想過《忐忑》會紅  說到老年版《忐忑》的演出,龔琳娜就樂了,「其實,表演前,老人們在後臺就圍著我一起唱《忐忑》,感覺太瘋狂了,他們的生命力如此的旺盛,在這首歌曲裡獲得釋放和快樂,我非常感動!
  • 自由飛翔的鳥
    在這裡,鳥兒們可以自由飛翔降落,可以坐觀青海湖日出日落,可以飛身掠過湖面捕食,可以在這裡嬉戲曬太陽…… 我們六月初來到這裡時,已經錯過了群鳥翻飛的季節據說每年的三到四月份,這裡有大量的候鳥陸續遷徙到這裡,鳥兒翱翔時遮天蔽日,呈現萬鳥空中舞、處處聞啼鳥的壯觀場面。我們來到這裡時雖然晚了一個多月,但仍然有為數不少的鳥兒在圓形孤峰般的石頭山上排成一排,靜靜地眺望著遠方。
  • 嚮往田園生活,龔琳娜從大自然中尋找音樂靈感
    上周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中,龔琳娜「山中來客」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造型一出現就讓人眼前一亮。但當演唱完《南海姑娘》和《短歌行》兩首歌之後,那極具辨識度的嗓音就再也無法掩藏了。因為,她是唱著《忐忑》、《金箍棒》等眾多經典曲目的龔琳娜。
  • 龔琳娜:中國人壓力太大 需要《忐忑》這樣幽默的歌
    這些年來,龔琳娜被外界賦予了很多刻板的印象,好像她總是那個眼珠子咕嚕咕嚕來迴轉、啊嘶嘚啊嘶嘚咯吺唱著《忐忑》的女人,其實她5歲就登臺唱歌,20歲出頭已經拿到央視青歌賽銀獎,有《走西口》《小河淌水》等非常高水平的民樂代表作,於她來講,《忐忑》是讓更廣泛的大眾知曉自己的一個作品,《忐忑》之後,有新藝術音樂長長的路要走。
  • 大理採風:跟著龔琳娜老師一起歌唱大自然
    龔琳娜取出《二十四節氣歌》,在悠揚的樂曲中,帶著大家唱了起來。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首歌是特為宋·柳永 《蝶戀花》(又作《鳳棲梧》)譜曲而成的。春天,萬物勃興,是男女相思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