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花蓮地震的陰影縈繞未散,臺灣國際性文化活動的優秀代表——臺北國際書展——依然如期舉辦,並吸引了眾多臺灣本土讀者和大量國際遊客的到來。組織有序、活動豐富、內容多元的臺北國際書展,以其創意性和國際性在亞洲各類書展中顯得別具一格。半層書店現場挑選了100多本圖書,即將上架。現精選其中若干,以饗讀者,排名不分先後:
A
書名: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
作者:金宇澄
出版社:東美出版
出版日期:2017/06/23
獲得獎項:2018臺北國際書展小說類首獎
評審團:金宇澄《金宇澄作品選輯:輕寒、方島、碗》寫的是大時代的小人物故事,蒼涼中見人性溫暖,長篇運鏡迷離整個像一部電影,短篇則充滿金宇澄特殊的「南方的憂鬱」以及對「屈辱」這件事的反思,無一不帶有一種炭筆素描的陰影,或腐乳發黴的氣味。這些短篇的藝術高度,或許只有莫言「神嫖」,「貓事薈萃」,或哈金的「好兵」,能堪比擬。創作30年的精粹,值得細讀。
B
書名:以我為器
作者:李欣倫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08/30
獲得獎項:2018臺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
評審團:作家李欣倫的《以我為器》以豐沛又生動的文字能量,勾勒出女性身體獨特的感知宇宙。本書從婚姻、生產寫到育兒,將女人的身體比喻為容器,以精準細膩文字審視女性各生命階段身體與心理的變化,從出嫁當天盛裝的身體寫起,懷孕後感官一觸即發的身體以及生產、哺乳與育兒的歷程,寫盡肉體痛苦之極限與生之歡愉。自己成為母親,可以更貼近地理解自己的母親,更理解束縛與渴望,亦是本書深沉動人之處。這是一本所有女人都要讀,連男性讀來都能心領神會的著作。
C
書名:精神病院裡的歷史學家:我經歷的瘋狂歲月,以及時代如何安置我們的瘋狂
原文作者:Barbara Taylor
譯者:黃佳瑜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7/09/06
圖書內容:芭芭拉‧泰勒是前景看好的歷史學家,卻面臨嚴重精神問題,憂鬱焦慮、恐慌、酗酒、徹底崩潰。她求助於精神分析,並自願入住芙萊恩精神病院,開啟了旅居精神病世界的歲月,也同時親身見證了精神醫療體系的改革。芭芭拉在本書誠實坦露病中各種脫序與狂想,描述在精神病院中的低調求生方式,以及數度出入芙萊恩,與病患所建立的友誼,在邁向康復的歷程,友情的恩惠戰勝了瘋狂。她以老式精神病院制度之死為背景,回顧精神醫療體系如何馴服瘋狂的心靈,而精神分析又如何釋放靈魂的活力。這不僅是個人的瘋狂歲月回憶錄,更是對精神疾病的歷史沉思。
D
書名:比海還深的地方
作者:宋尚緯
出版社:啟明出版
出版日期:2017/03/22
獲得獎項:第十四屆「金蝶獎」臺灣出版設計大獎榮譽獎
圖書內容:還來不及對世界說完的話,都沉積在回憶的海洋,遠方的浪帶來一些聲響,溫柔地震碎沉默的隔閡。詩人宋尚緯的第四本詩集著作《比海還深的地方》收錄了2015至2017年間創作的67首詩,全書分為兩部分,輯一以內心情感為創作出發點,低語傾訴的溫柔詩句與日常而生動的意象講述人與人生命碰撞時所產生的情感,諸如愛戀、遺憾、寂寞等;輯二將近年來的社會議題融入詩作之中,直白而口語的詩句裡蘊含濃烈的情感,如火山噴發前的能量蓄積,飽含著詩人對世界的關心與期許。
E
書名:Design by wangzhihong.com: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2001-2016(王志弘作品選2001-2016)
作者:王志弘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6/09/01
圖書內容:
平面設計史上第一:全書504頁,收錄211本書、572個圖像、30000字,是臺灣最具分量的平面設計師作品選,探見一個現代主義平面設計師風格的誕生與成長軌跡,以及觀察臺灣或亞洲設計的發展。
出版史上第一:全書以時間軸方式呈現臺灣2000~2016的出版及閱讀風貌,用設計記錄下二十一世紀初至今的知識饗宴,一覽臺灣近代書籍設計風格的演變脈絡。
製作規格第一:全書製作堪稱臺灣出版史上最高規格,內文使用的 VENT NOUVEAU,是日本最大紙商竹尾最頂級的塗布紙系列,由設計師暨建築師矢荻喜從郎監製,顯色佳,隨著油墨不同程度的重迭,產生出微妙的光澤差異,同時具備豐富的手感,也是原研哉的愛用紙。
現身說法第一:從不公開演說的王志弘,第一次一口氣親筆寫下100本書的發想原點與構思過程,他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大都藏在這本書裡。
F
書名:詩性的宇宙:一位物理學家尋找生命起源、宇宙與意義的旅程
原文作者:Sean Carroll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01
圖書內容:蕭恩·卡羅爾身為世界知名物理學家,提出了自達爾文以來科學典範轉移之後,幾乎沒有人可以迴避的重要問題。在本書中,他不單以卓絕智慧處理希格斯玻色子和額外維度的問題,還探討所有人類面臨的最深邃問題,面對世界的基底現實,我們該如何處理以下問題:我們身處何方?我們是誰?我們的生命是否有意義?面對這道哲學問題,作者引導我們看見過去幾百年來接連不斷的發現,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對我們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本書以極大的企圖心,試圖將人類的目標和意義,安置在科學的新世界觀中。
G
書名:挑戰資本主義:戴維·哈維精選文集
作者:David Harvey
譯者:許瑞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1/30
圖書內容:身為一名不受教條主義束縛的馬克思主義者,戴維·哈維以其創造力、洞察力與見解深具轉化價值(transformative value)著稱。《挑戰資本主義:戴維·哈維精選文集》收錄了戴維·哈維將近五十年思想旅程中最具裡程碑意義的佳作,其中可見戴維·哈維開啟了馬克思主義與地理空間的重迭思考,將空間維度納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之中,結合馬克思方法論和地理分析的獨特理路,將城市視為可利用的重要權力基地。
H
書名:月球背面的逃難場景
作者:張雍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4/29
圖書內容:唯一一位華人攝影家親臨21世紀初最震撼人心的難民現場,旅居東歐巴爾幹半島斯洛維尼亞的知名攝影師——張雍,見證歷史人性的重磅攝影散文集。
I
書名:時光的製圖學:由時間軸拉開的人類文明史
原文作者:Daniel Rosenberg, Anthony Grafton
譯者:葉品岑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8/01/06
圖書內容:第一本關於「時間軸」演變的圖文綜覽合輯。全書收錄近三百幀古今珍稀圖片、文獻,藉華麗萬象的視覺數據、珍本盡收的氣魄格局、博雅奇趣的軼聞筆觸,呈現西方文明千百年來繪錄時間的各幕風景。從《聖經》創世紀元、希臘-羅馬時代、中世紀、航海時代,乃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專研年代史及時間記述的各方奇人異士,手持一條時光軸線,代代承續傳揚,以點為始,以線為軸,最終拉拓出人類文明史的宏偉時空。本書除聚焦於西方的歷史觀點,也論及歷史事件歷程與日期、人名記錄之間的複雜關係,揭露了歐美傳統如何透過抽象思維與實體圖像,或直觀、或隱微地刻繪出「時間的面貌」。從中世紀家族樹、《啟示錄》的末日時刻預言,到鐵達尼號的求救訊號電波、馬克吐溫幽默譏諷的隨手速寫,乃至現代美術的終極應用,孜孜矻矻的年代學大師與修補匠們歷經無數次別出心裁的創意打磨,終於築起了這座「時光聖殿」。《時光的製圖學》是一篇曲折紛繁、久經遺忘的春秋故事,以史實為體、技法為用,悠然橫貫過往,接軌當下仍向前流逝的歲月光芒。
……
夜深了,先推薦以上幾本書吧:)想第一時間看到的話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搜索書名購買,2月13日來前半層書店取貨,或者等待年後快遞重新接單後寄送(不著急的話)。更多新書,歡迎至半層書店實體店或微店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