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故宮博物院吉祥物「壯壯」、「美美」亮相,迅速引起網友圍觀。其實,陝西多家知名博物館也有自己的吉祥物,而且造型和名字與「壯壯」、「美美」比絲毫不遜色,其中不少吉祥物還有文物原型,造型更是萌萌噠。
陝歷博
「唐美麗」以唐三彩女立俑為原型 「漢英俊」以漢代儒家學子為原型
「大家好,我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唐美麗姑娘,來自大唐長安,生於書香門第。父親在朝為官,生性豪放,寄情山水,幼時隨父親遊歷了大唐的萬裡河山,愛男裝,愛馬球,也愛葡萄酒。」這就是陝歷博的吉祥物唐美麗。除了她,還有一個男版形象吉祥物「漢英俊」,光看這倆名字,就知道他們有多自信。
陝歷博有關人員介紹,「唐美麗」成型於去年初,當時出於對外宣傳和交流活動考慮,決定挑選典型的具有代表意義的館藏作品作為吉祥物。因為館內最主要的館藏都是周秦漢唐時期的文物,而唐朝又是古代中國最強盛、最開放的時代,因此就以唐代女陶俑作為吉祥物原型。
之所以叫「唐美麗」,則是因為陶俑「生」於唐代,加之女俑面容、舉止端莊大方,故起了這個「形神兼備」的名字。
「唐美麗」以唐三彩女立俑為原型,經過獨特構思,用各種圓形簡練地表現細節:紅色圓點的嘴巴,土黃色圓形的三彩釉,粉紅色圓形的臉蛋,褐色圓形的頭飾,典型唐代特色的髮飾、服裝,給人親切、可愛的印象。
男版吉祥物「漢英俊」則以漢代儒家學子為原型,頭佩方巾,身著漢服,粉紅色圓形的臉蛋,凸顯漢代特色的髮飾、服裝。給人風雅、可愛之感,凸顯文景盛世兒女的風貌。
半坡博物館
健美的半坡姑娘「小鹿」帶你做回「瘋狂原始人」
「大家好,我是從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裡穿越而來的半坡姑娘,讓我們一起鑽木取火,搭建原始房屋吧。快來西安半坡博物館找我,一起做回『瘋狂原始人』。」
這就是半坡博物館的吉祥物「小鹿」姑娘,她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愛吃小米、愛勞動、愛尖底瓶,更愛和族人一起去打獵,她不是女漢子,但是很健美,而且永遠十八歲。
據半坡博物館有關人員介紹,半坡遺址向人們呈現的是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先民生產與生活情況,在吉祥物的設計上,形象就以原始人的造型呈現,而「小鹿」攜帶的尖底瓶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典型水器,泥質紅陶,杯形小口,細頸,深腹,尖底,可以肩背手提。遠古時期,半坡姑娘就是腕戴陶環,身著麻布裙衫,提著一隻尖底瓶,行進在取水的路上,來到河邊後,蹲下,投入尖底瓶在河中取水。
「小鹿」名字的來源則是半坡出土的一個鹿紋彩陶盆,盆上面有很多鹿紋的紋飾,所以就把吉祥物小姑娘叫「小鹿」了。
西安碑林博物館
形似烏龜的吉祥物「西西」是龍的兒子贔屓(bìxì)
「大家好,我形似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著石碑,我是龍的兒子贔屓(bìxì),我是守護者,也是見證者。」以上這段文字,是西安碑林博物館吉祥物「西西」的自我介紹。據了解,贔屓是神話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贔屓形似烏龜。人們常見到有些石碑下面有個烏龜,這就是贔屓。因為贔屓與碑林博物館的形象比較符合,所以就被選定為吉祥物。之所以叫他「西西」,取的是「屓」的諧音。
據《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屓贔、螭吻(chīwěn)、饕餮(tāo tiè)、蚣蝮(bā xià)、椒圖、金猊(ní)、蒲牢、狴犴(bìàn)、睚眥(yázì)。
漢陽陵博物館
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立 美女「姍姍」就這麼美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跽(jì)坐端正,低頭微笑,姣好的面容,流行的墮馬髻,漢代女子就是這麼的典雅與優柔」,這就是漢陽陵博物館的吉祥物「姍姍」。
漢陽陵博物館有關人員介紹,「姍姍」的形象來源於漢陽陵出土的珍貴文物塑衣式彩繪跽坐女俑,具有典型的漢代女子特徵,端莊、美麗、大方。而起名「姍姍」,主要是展現漢代女子那種姍姍走來的儀態呈現出的美感。此外,漢陽陵曾推出過漫畫書《姍姍帶你遊漢陽陵》,其主人公名字就叫「姍姍」,故此得名。
其他博物館
西安博物院、秦陵博物院暫時都沒有吉祥物
華商報記者採訪中了解到,西安博物院和秦陵博物院目前還沒有推出自己的吉祥物。但在今年5月博物館日舉行的「歡樂博物館」活動中,這兩個博物院也都展示了設計的卡通形象,分別是「樂知妹妹」和「秦智」,雖然並不是博物院的吉祥物,但形象都頗萌。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卡通形象「樂知妹妹」,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形象,齊胸襦裙雙丫髻,額頭花鈿圓圓臉,喜歡吃三秦套餐,愛好傳統文化,天真善良淳樸厚道,形象來自唐代仕女俑。
秦陵博物院的「秦智」以秦俑為形象,剛毅自然、沉穩平靜,頗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氣質,「身經百戰才能臨危不懼,始皇有了我才能一統天下」是他的寫照。
市民建議
推出多元化吉祥物產品
2013年,臺北故宮博物院在社交網站貼出一款「朕知道了」紙膠帶,引發網友熱議,其紙膠帶也廣受顧客喜愛,引起不少遊客搶購。
雖然這些吉祥物、卡通娃娃都很萌很可愛,但華商報記者發現,其在運用上,多還停留在紙上,有些博物館的人員也不清楚這些吉祥物,而且均沒有對這些形象進行大量的開發。採訪中,不少市民建議,博物館應多推出多元化吉祥物產品,讓遊客看得到、「帶得走」。比如,可以將吉祥物應用到各種各樣的紀念品中,可以製作適合孩子的毛絨玩具,還可以設計成背包、手提袋等產品。
新聞連結
認識一下故宮的吉祥物
故宮吉祥物形象,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分別叫「壯壯」和「美美」。「壯壯」是一隻金黃色的龍的卡通形象,身著黃色龍袍,雙手握拳。龍首側向一邊,大口微微張開,大大的眼睛顯露出威嚴的神情。「美美」是一隻鳳的形象,白色皮膚、藍色羽毛,身穿黑黃藍的暗色調的鳳袍,色彩搭配得很和諧,尤其是胖胖的大臉盤加上兩條細長的鳳眼顯得十分嫵媚。
「壯」體現龍特有的力量,以形容明清紫禁城這座當今世界現存規模最大、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築群給人們心理上的震撼感受。鳳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美」的體現,代表「美中之美,結合眾美」,象徵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180多萬件古代藝術珍品所傳達的中國傳統美學內涵。
故宮吉祥物設計始於去年9月,歷經近10月,數易其稿後方正式定稿,吉祥物身上的服飾、補子、朝珠、龍帽、鳳冠都經過專家考證。因日前亮相的吉祥物穿著清朝服飾,許多網友對此表示不解。故宮博物院方面表示,身穿清朝服飾並非「固定形象」,未來將推出身著明朝等其他朝代服飾的吉祥物形象。
華商報記者周豔濤
新聞延伸
這些博物館曾徵集過吉祥物
故宮有「壯壯」、「美美」,咱陝西多家博物館也有吉祥物,國內或國外的眾多博物館是否也有吉祥物呢?
昨晚,編輯通過網絡搜索發現,國內的浙江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中華慈善博物館,都曾通過媒體或網絡公開徵集過吉祥物方案。搜索中並未發現國外哪家博物館有吉祥物的公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