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儘管口罩還沒有回到「想買就買」的自由階段,但似乎也不太遠了。
2月29日,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但普通人距離實現「口罩自由」――想買就買不需要定時搶購――似乎還需要一段時間。
1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範圍內迅速蔓延,而比疫情蔓延速度更快的,是口罩恐慌。
確認案例的爆發式增長遇上快遞和電商放假的春節假期,共同造就了這場大恐慌。
2月初,字母榜記者加入了一個口罩搶購信息分享群,僅僅幾個小時,群內人數就增加了300多人。除了這樣的微信群,在豆瓣小組,在虎撲論壇,隨處可見分享口罩信息的帖子。
有人定了一個又一個鬧鐘,就是為了不錯過每一次口罩上架的時間。有人以前只知道淘寶京東,為了搶口罩,新下載了十幾個各類電商APP。有人為了買到靠譜的口罩,不僅研究口罩相關標準和辨偽方法,還逐一深八每個新上架的口罩品牌。
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口罩儼然成為了某種「抗疫符號」。
江西豐城的一位老師因為沒戴口罩跑步被強制隔離14天,儘管不止一位專家表示過,在空曠的室外或者空氣流通良好的室內,不需要戴口罩。
一些城市的公共運輸,以及便利店、藥店等公共場所,要求必須佩戴口罩才能使用或進入。
對於普通人來說,面對沒有特效藥的新冠肺炎,口罩,是他們最後的心理安慰。在口罩最難買的日子裡,一些人甚至在明知道是假冒偽劣產品的情況下,懷著「聊勝於無」的心理仍然選擇了購買。
中國是口罩原材料以及口罩生產大國。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副所長吳雪明曾撰文稱,「全球口罩50%是中國生產的,全球另外50%口罩生產商的原料很大一部分是從中國進口的」。
根據中國紡織網數據,2018年各類口罩產量為45.4億隻。雖然疫情發生突然,導致口罩產能一時無法跟上,但只要工廠恢復作業,產能就可以迅速增加。事實也確實如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口罩產能可以迅速恢復,口罩焦慮卻無法立刻消除。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全國通過各種貿易方式,進口口罩13.7億隻。
除了海外華人和國外友人的捐贈,中國的代購們也在全球範圍內瘋狂搶購口罩。
這樣的情緒也反映在了股市。2月11日,隨著口罩產能的不斷恢復,口罩、醫藥板塊迎來大跌。然而,當疫情開始在全球擴散,口罩概念股們再次迎來漲停。
一些原本已經從口罩搶購戰場退役的人們,紛紛殺了回來,「萬一接下來其他國家要大量來中國買口罩呢?」。
1
「你竟然有9132和1860!」
在口罩搶購信息分享群裡,一個群友發了一張家中口罩的合影,引來一片豔羨之聲。
「9132」和「1860」是3M旗下兩款N95口罩的型號,它們都是「醫用防護口罩」,沒有呼吸閥、綠色外觀,是把它們跟其他口罩區分的典型標誌。
儘管早在1月20日,鍾南山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一般的口罩能阻擋大部分帶有病毒的飛沫進入呼吸道。
但是,面對疫情在短時間之內就從「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發展到「每日新增數百例確診」、「武漢封城」,恐慌的消費者仍然一窩蜂地湧向防護級別最高的口罩。
3M口罩早些年在中國主要用於工業銷售,尤其是針對採礦等特殊工種,2003年非典之後,3M開始進入零售市場。2013年,當北京開始被霧霾籠罩時,具備專業防塵功能的3M口罩銷量猛增,僅當年,銷售額就超過了1億美金。儘管3M旗下有諸多產品,但最近幾年,對於生活在霧霾多發城市的消費者來說,3M已成防護型口罩的代名詞。
不出意外,新冠肺炎疫情來臨,3M是最早售罄的口罩品牌之一。9132和1860是專業的醫用防護口罩,在零售市場的庫存原本就非常有限。1月21日左右,在天貓、京東等平臺的3M官方旗艦店,連其他N95級別的防護口罩也紛紛售罄,一些代理商店鋪雖然還有貨,但也因為快遞原因無法發出。
當3M的9132和1860在零售市場銷聲匿跡之後,消費者對口罩的需求迅速湧向了霍尼韋爾。
和3M很類似,霍尼韋爾也涉足了多個領域,包括航天、軍工等,口罩只是龐大業務的一小部分。
3M的N95被搶購一空後,許多用戶在論壇攻略的引導下,湧入阿里旗下的1688,一個原本以批發採購為主的平臺。彼時,1688的霍尼韋爾不僅有貨,一隻口罩的單價也只有2.5元左右。
一位在1688經營勞保類商品的店家告訴字母榜(ID:wujicaijing)記者,1月20日左右,霍尼韋爾KN95口罩的銷量開始大量增加,「兩三天賣了十幾萬個口罩,很多人一下單就是500、1000個口罩」,這位店主表示。
1月29日,霍尼韋爾方面還曾表示,針對民用需求,口罩將繼續在京東自營店上分批投放,天貓等平臺也會陸續上架。
然而,2月3日,霍尼韋爾在天貓旗艦店發布了一則針對各方求購口罩的回覆,聲明中稱,2月1日,霍尼韋爾庫存中僅存的50萬隻KN95口罩已全部裝車運往武漢。
與此同時,由於湖北地區的疫情發展速度較快,很多買了3M和霍尼韋爾口罩的消費者,都開始陸續收到店家簡訊,稱口罩被徵用,無法發貨。
疫情爆發初期恰逢春節假期,很多線上店鋪停止發貨,線下的藥店往往也只有存貨。很多人都認為「節後口罩供應會立刻恢復」,最初並沒有買太多口罩。
隨著口罩被徵用的情況越來越多,恐慌也開始加劇。論壇中,一些討論口罩儲備的帖子下面,已經有網友認為,至少要囤夠3個月用的口罩。
另一件事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口罩恐慌。
1月30日以來,湖北紅十字會因為物資分配問題引發了一系列爭議,大量的防護用品被購買並捐贈給武漢,然而一線的醫院仍然存在嚴重的物資匱乏情況。
對於買不到口罩,並且看不到疫情有明顯好轉跡象的普通用戶來說,這樣的消息,很容易加劇對口罩匱乏的恐慌。
2月初是口罩搶購最困難的階段。在生產側,各類線上線下的店鋪基本已經賣完了庫存,口罩生產商因為假期延長也沒有完全復工。在需求側,受到疫情期間交通不暢的影響,很多人春節假期之初買的口罩都還沒有寄到,而復工的日子即將到來,口罩是不可或缺的物資。
2月4日晚上,一家醫藥類淘寶店鋪預告要上一批2月15日才能發貨的普通醫用外科口罩,雖然上架總數也只有50件,仍然吸引了很多用戶,搶購火爆到連專門的淘寶代拍都拒絕接單,稱「接滿了」。
口罩上架的時間原定是24點,但店家在23:27分時突然將上架時間改為23:28,在淘寶粉絲群裡進行了通知,群外的人當晚基本都撲了空,不少人因此選擇投訴店鋪。
買口罩的店家隨後解釋稱,臨時改時間是為了防止被代拍和黃牛拍走,儘量讓普通用戶買到。店家甚至表示,第二天會再設置點庫存,並希望大家不要傳播出去,「之前的連結被傳的太多了,豆瓣微博都有宣傳,對大家不利,請大家保密」。
事實上,這種不定期上架或者上架前幾分鐘才在粉絲群裡公布購買連結的做法,在之後一段時間的口罩銷售中非常普遍,這種做法也被認為是最有效排除黃牛的方式。
但在口罩焦慮處於最頂峰時,這樣的操作模式卻引發了用戶巨大的失望和不滿。
2
一「罩」難求,將口罩行業的產銷潛力最大程度的調動了起來,一些原本在零售市場並不活躍的品牌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振德醫療可以視作一個樣本。
振德賣口罩有三大特點,一,不定時上架,在粉絲群裡也不會提前通知,甚至有時會在半夜突然增加庫存開售;二,發貨速度非常快,第一天下單,第二天往往就能發貨;三,部分地區運費比口罩本身貴。此外,很多用戶實踐後發現,振德的口罩,同一ID購買成功後,幾天之內無法再次購買。
因此,買到振德口罩的人非常多。截至2月27日,振德口罩的購買連結已經有超過228萬人收藏。很多網友甚至稱振德為「德哥」。
振德口罩從生產到上市的速度也很快,字母榜記者2月14日購買的振德口罩,顯示的生產日期是2月4日。
和3M、霍尼韋爾一樣,振德醫療的主業也不是生產口罩。
振德1994年成立於浙江,是一家從事醫用敷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收入主要依靠給海外品牌做OEM貼牌代工。(醫用敷料是醫療器械的一個細分子行業,產品包括紗布、無紡布、繃帶等醫用衛生材料。)根據財報數據,2018年,振德醫療營業收入14.29億,境內部分收入4.49億,境外部分收入9.69億。
2018年度,振德口罩等防護產品實現銷售收入5425萬元,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3.83%;2019年前三季度口罩等防護產品實現銷售收入5188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4.07%。
浙江省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表現非常突出,確診人數1000多例,死亡人數只有1例,浙江的企業也是全國範圍內較早恢復正常經營的企業。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除了振德醫療,醫用敷料行業的另外兩大巨頭,奧美醫療和穩健醫療,在口罩方面,也有亮眼表現。
和振德醫療的銷售策略不同,穩健醫療的策略是運營私域流量。
2019年7月,穩健醫療推出了「PureH2B 津梁生活」品牌,嘗試打造覆蓋美妝、個護、運動等領域的一站式零售平臺。
穩健醫療一直在「PureH2B 津梁生活」的微信小程序限量售賣口罩。最初,知道這個購買渠道的人並不多。2月初,有網友在論壇曬出在「PureH2B 津梁生活」購買的口罩後,引發了許多用戶的關注。
關注用戶變多之後,在口罩上架的時間,「PureH2B 津梁生活」的小程序崩潰了。
這段時間以來,很多人為了買口罩,下載了各種APP。而這些有口罩上架的APP,基本都經歷過伺服器崩潰的階段。
1月31日,網易嚴選原本要在上午10點上架一批口罩,但下單時,由於瞬時流量激增,系統出現了宕機。網易嚴選為了避免避免瞬時峰值衝擊,之後不再預告上架時間,只針對訂閱到貨通知的用戶進行APP內消息提醒。
「PureH2B 津梁生活」在小程序崩潰後,也改變了搶購方式,用戶需要先在公眾號領兌換碼,再在規定時間進入小程序把用兌換碼換口罩券,兌換成功才能購買。
雖然用兌換碼成功換出口罩券的概率仍然很低,但因為「PureH2B 津梁生活」是正規渠道,且能保證每天都上架,仍然得到了不少用戶的青睞。
穩健醫療靠口罩打響知名度的同時,也給旗下品牌「Purcotton 全棉時代」帶來了關注度。很多網友表示,「這次才知道全棉時代是穩健旗下的」。
穩健醫療是三巨頭中唯一沒有上市的企業。2016年,穩健醫療曾經想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但上會時未通過發審委審核。2019年底,穩健醫療再次衝擊IPO,向深交所創業板提出申請。
疫情突襲,穩健醫療反應非常迅速。1月10日,動員口罩車間380人,春節不休假,生產各類口罩。1月20日,再動員兩家全資子公司全員春節不休假,生產防護產品。疫情期間的出色表現,或許會為穩健的上市之路添磚加瓦。
而總部設在湖北的奧美醫療,是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定的醫用防護用品供應重點企業。奧美醫療的口罩產能也基本留在了湖北內部,電商平臺幾乎看不到奧美醫療的口罩。一個來自武漢的網友曾在虎撲論壇發帖諮詢奧美醫療的醫用口罩,並表示口罩是政府提供給一些超市進行售賣。
3
疫情爆發,國內的捐贈者和海外華人在全球範圍採買了大量口罩送往一線。
海外品牌的口罩在普通消費者群體中也備受關注,其中,韓國的KF94、日本的白元、三次元都是口罩搶購戰的重要目標。
KF94並不是品牌的名字,而是韓國的標準,指口罩對於平均直徑0.4μm的顆粒物過濾率大於94%。KF94接近N95、KN95的防護力度。
在3M和霍尼韋爾的N95級別的口罩接連售罄以及被徵收後,KF94就成了能在公開渠道購買的高防護力度口罩。
隨之而來的是價格的一路飆漲。韓國統計廳的數據顯示,KF94口罩疫情前售價為700韓元左右(折人民幣4元左右),疫情後價錢增長6-8倍,實體店售價2000韓元左右(折人民幣11元左右),網上售價4000韓元左右(折人民幣23元左右)。
一位虎撲網友1月份在韓國網站Gmarket下單了100個KF94口罩,加上運費約290元。而字母榜記者2月份在電商平臺購買的KF94口罩已經漲到5個/119元。
疫情期間,國內一些企業主體從韓國工廠直接購買口罩時也遭遇了諸多不愉快。據億邦動力網報導,疫情擴大之後,韓國的工廠拒絕履約之前籤訂的合同,隱瞞庫存,坐地起價。
相比於價格一路飆升的韓國口罩,日本的口罩,在價格上更為友好,大部分口罩單片價格都在10元以內,而且防護力度也非常接近KF94。
這導致了日本口罩斷貨的速度更快,2月初時,日本幾大知名品牌的口罩在電商平臺幾乎毫無蹤跡,偶爾定時上架一批,數量也非常小,大部分人都搶不到。
大年初四(1月28日)字母榜記者曾經去家附近的7-11便利店諮詢口罩,被告知當天凌晨左右會有一批三次元口罩到貨,具體時間不確定,隔天上午再去即可。然而,當字母榜記者第二天一大早趕去,卻得知那批口罩凌晨到貨上架後,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普通用戶在搶購口罩的過程中,也一直伴隨著跟黃牛和代拍機器人的競爭,激烈的程度遠超過雙十一時搶購各種大額滿減券。
曾有電商從業者告訴字母榜記者,雙十一時期,50%左右的平臺優惠券和70%-80%左右的商家優惠券都被羊毛黨搶走了,羊毛黨往往會控制上百個帳號同時下單搶購。
雙十一期間搶不過黃牛和機器人,大部分人都只是一笑而過。但涉及口罩這種防疫物資,黃牛和機器人就變成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在字母榜記者加入的口罩搶購群裡,一個共識是,定時搶購的商品,大部分都會落入黃牛手中。從群內反饋來看,真實消費者能搶到的平價口罩,往往都是不定時上架、上架前只在粉絲群內臨時通知的口罩。
2月中下旬,一家經營日本白元口罩的代理商店鋪成為了口罩搶購戰中跑出的新黑馬。因為沒有前期宣傳,該店鋪第一次上架口罩時,每個ID可購買4份30隻裝的白元口罩,連結被轉到口罩信息群後,很多人都成功拍下。隨後,這家店鋪每次上架銷售,都只在粉絲群裡提前幾分鐘通知,並且使用全新連結。
另一家口罩品牌為了防止被黃牛下單,甚至還在粉絲群發起了藏頭詩,詩中暗藏上架時間。
很多黃牛拍下口罩後在閒魚售賣,目前,在閒魚搜索「口罩」兩字已經無法顯示任何結果,很多用戶也表示,只要在閒魚看到高價轉賣口罩就舉報。
但是,這些舉措並不能完全杜絕黃牛。在閒魚直接搜索個別口罩的品牌關鍵詞,仍然有大量高價轉賣。比如下圖所示,該品牌口罩正常購買的價格是99元30個,該閒魚賣家的價格則是309元。另一個賣家甚至直接曬出自己66元購買的口罩截圖,並以300的價格售出。
能夠徹底杜絕黃牛的,只有口罩產能的增加,等到口罩不再需要搶購的那天,黃牛也就沒有了生存空間。
好消息是,原本的口罩生產商已經陸續復工,還有一批跨行業的企業投身口罩生產,據天眼查數據,1月1日至2月7日間,已經有超過3000家企業新增了「口罩、防護服「等經營範圍。其中既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等車企,也有直接從紙尿褲轉為口罩生產的母嬰品牌爹地寶貝。
2月下旬以來,賣口罩的平臺和商家也越來越多了,晚上8、9點這種黃金時間,往往同時有4、5個商家或平臺發售新口罩。
在字母榜記者加入的口罩信息群裡,關於口罩的信息正在逐漸減少,曾經一同搶口罩的戰友們,聊天的重心開始逐漸轉向食物,紛紛分享起了疫情期間買到的美味零食和水果。
儘管口罩還沒有回到「想買就買」的自由階段,但似乎也不太遠了。
來源: 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