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法商家趁疫漲價受處罰 口罩油米成投訴熱點

2020-12-19 網易新聞

近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月24日至3月15日,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投訴、舉報和諮詢2026件。其中,投訴1151件,舉報863件,諮詢12件,涉及大米和口罩價格問題的投訴舉報505件,餐飲行業在疫情期間違規聚餐經營84件,其他1425件,目前已處理1527件。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大市民對與疫情相關的口罩、油米等的投訴、舉報、諮詢,市市場監管局主要領導多次指示,要在第一時間轉辦處理,回應市民關切問題。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在春節假期期間加班加點,第一時間轉辦、督辦。目前與疫情相關的投訴、舉報、諮詢都得到及時處理。

案例1

2月4日,有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稱,其在普寧市一藥店花24元買了2包口罩,該款口罩的日常售價為5元/包,故該市民認為藥店哄抬口罩價格。

接到舉報後,普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該藥店進行現場核查。經查,在該店經營場所內未發現被舉報的商品口罩,該店店長稱口罩已售完,同時向執法人員提供一份情況說明,稱該店銷售的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規格是10個/袋,1元/只,由於進貨價格不斷上升,銷售價格根據公司規定合理浮動調整為1.2元/只。該店向執法人員提供的調貨單顯示,口罩的進貨價格為1元/個。基於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執法人員向該藥店發放《價格提醒告誡書》,提醒告誡該店要明碼標價,不得跟風漲價,經告誡後仍出現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的,將依法予以從重處罰。

案例2

2月1日,有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稱,其通過某微商購買普通一次性口罩78元/50個KN95口罩600元/60個,但淘寶上售賣的普通一次性口罩價格為70.4元/400個,KN95口罩84.5元/60個,該市民認為上述微商的售價過高不合理。

接到舉報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空港分局組織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核查:1月29日,當事人在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情況下,擅自向來其快遞收發點寄口罩的客戶購進一次性口罩(50個/盒)及KN95(60個/盒)各1盒,其中一次性口罩購進價68元/盒,KN95購進價580元/盒,購進口罩共648元,並拍攝小視頻後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銷售。至案發之日止,銷售一次性口罩1盒,銷貨款78元,銷售KN95口罩1盒,銷貨款共600元,總銷售款678元,總獲利30元。當事人未依法核准登記並領取營業執照利用微信銷售口罩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的規定,構成了《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所指的無照經營行為。執法人員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無照銷售口罩的違法行為(應當依法辦理註冊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經營),並對當事人作出罰沒430元的處罰。

案例3

1月27日,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稱,揭陽產業園一家藥店存在口罩惡意漲價的行為:N90口罩一個賣8元,一包10個賣80元,舉報人原價退貨後,該店又轉手將口罩12元/個賣出去。

接到舉報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產業園分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該藥店進行現場核查。經查,市民舉報情況屬實,當事人存在未明碼標價及哄抬價格的行為。責令當事人改正未明碼標價及哄抬價格行為,並作出罰沒人民幣2萬元的處罰。

記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間,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巡查,深挖線索,重拳出擊,依法從快從嚴打擊哄抬價格、製售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全力維護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秩序。接下來,市場監管部門將緊盯群眾舉報及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持續加大對疫情防護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生產流通領域全鏈條監管,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消費維權熱點問題及相關案例
    二、涉疫情消費維權熱點問題  從各地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看,涉疫情投訴熱點問題有:  (一)合同退訂問題突出  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大部分消費者被迫改變消費計劃,或者部分經營者無法正常提供服務,導致合同類糾紛增多。
  • 湖北對醫用口罩亂漲價說「不」 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將從重處罰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近日多個地區的醫用口罩熱銷,在電商平臺上甚至出現了斷貨現象。與此同時,一些商家卻趁機賺起了「黑心錢」,囤積口罩,大肆漲價。口罩一夜之間都成了「奢侈品」。今日,湖北省市場監管發布監管警示,對醫用口罩亂漲價行為說「不」。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將從嚴處理。
  • 順德區市監局案例曝光:維修汽車私換零件 不法商家被處罰
    案例一:維修汽車私換零件 不法商家被處罰【案情簡介】2019年2月14日,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大良分局收到群眾投訴某汽車銷售公司對其車輛提供維修服務時,把保險公司批覆更換的原裝進口零件偷換成原裝國產零件,涉嫌欺詐消費者。
  • 郵寄口罩到日本:疫情期間如何寄口罩去日本?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風暴席捲全球,已經擴散至全球超過148個國家和地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中,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截至東京時間17日10時30分(北京時間9時30分),日本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835例。全球疫情擴散升級,「一罩難求」的局面在海外多個國家重新上演。
  • 電商平臺不準漲價 口罩賣家把運費調到300?多地出手嚴打
    近日,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渠道的口罩售價出現上漲甚至脫銷情況。  1月21日晚間至1月22日早間,主流電商平臺淘寶、蘇寧易購、拼多多、京東等已陸續發布通知,不允許平臺在售的口罩漲價。
  • 電商平臺不準漲價 口罩賣家把運費調到300?多地嚴打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電商平臺不準漲價,口罩賣家把運費調到300?多地出手嚴打近日,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渠道的口罩售價出現上漲甚至脫銷情況。有商家將快遞費設置為300元。一位淘寶方面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已經關注到有商家在春節期間漲快遞費,在以往的春節假期,有些商家會將郵費漲到幾百元,但商品價格可能才幾十元,言外之意是商家不接單了,但今年春節情況比較特殊,平臺已經在和商家溝通了。」
  • 電商口罩供不應求:有商家邊「馳援武漢」邊漲價一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電商口罩供不應求:有商家打出「馳援武漢」,有商家漲價一倍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不斷演進,作為個人重要防護設備的口罩開始在各大電商平臺呈供不應求之勢。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發現,在淘寶和京東兩大電商平臺,3M、霍尼韋爾等品牌N95級口罩普遍顯示「缺貨」,有的自營商家將原本150元左右的口罩提價至400元左右,有的自營商家則一邊打出「馳援武漢」一邊將口罩提價。
  • 6角口罩賣1元被罰4萬? 湖北洪湖已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
    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冠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和處理的指導意見》,該藥房違反兩條規定:一是「公共衛生一級響應期間,與疫情相關的醫用商品、防護消毒商品等一律不得漲價;二是所售商品無參照原價,購銷差價額超過15%的,構成哄抬價格行為。」報導消息和聲明出來後,在網絡上引起較大爭議,不少網民留言認為,一塊錢的口罩在「一罩難求」的當下完全是「良心價」,處罰哄抬物價不可理解。
  • 口罩一小時漲3.5倍 10個運費500元
    湖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將從重處罰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表示,近期,受突發疫情、春節客運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商品特別是口罩等醫用商品價格出現波動,給群眾生活和疫情防控造成影響。
  • 疫情期間亂漲價 大潤發被罰50萬元 貴州侗潤堂藥業被罰180萬元
    為突出抓好市場價格監管,持續加大對防疫用品、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價格監管力度,維護好市場價格秩序,2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疫情防控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案件(第七批)。本次共曝光5起違法典型案件,其中包括大潤發超市在出售農產品過程中使用低價招徠客戶、高價結算的方式構成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
  • 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疫外」課題:當消費熱潮遭遇疫情衝擊
    後因疫情封路無法出行,消費者每張機票只收到320元退款。為此,投訴要求全額退款或少扣手續費。3、酒店退訂難春節期間,也是消費者出行的旺季,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改變出行計劃,只得取消酒店預訂。相關消費糾紛主要有:一是不同地區疫情防控措施有時間差,已經啟動疫情管控措施地區的消費者無法出行,未啟動管控措施地區的酒店不理解,拒退定金或預付款;二是在國家出臺管控措施的情況下,部分民宿平臺或民宿經營者仍拒不退定金或預付款;三是消費者已經入住酒店,疫情期間酒店漲價,或以昂貴价格變相拒絕消費者續住。
  • 大量假口罩進入市場,多人被處罰
    來源:國際金融報上海市民羅先生憤怒地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你說搞笑不搞笑,我買到一袋口罩,生產日期是2020年2月6日,可是我買的時候才1月27日啊,口罩咋還搞起了穿越?」在舉報之後,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這家藥店進行了罰款處罰。
  • 一棵白菜63元 口罩價格翻十倍?相關商家遭300萬重罰 更有甚者被行拘
    原標題:一棵白菜63元,口罩價格翻十倍?相關商家遭300萬重罰,更有甚者被行拘 摘要 【一棵白菜63元 口罩價格翻十倍?
  • 被口罩波及的紙尿褲:在漲不漲價之間瘋狂摩擦
    關於此次調價,貝樂熊在調價通知中這樣解釋:「受疫情影響,原材料成本上漲,超過公司成本核算的材料價,工人上崗受到限制,工資成本增加,加上物流停運......」而這只是開始。「原材料上漲,紙尿褲即將漲價,大家多囤貨!」「疫情期間,紙尿褲原材料上漲,XXX品牌承諾不斷貨、不漲價」「我們從未斷過貨,老闆承諾不漲價」在部分紙尿褲品牌漲價、斷貨的現象下,不漲價、有現貨也成為一部分紙尿褲品牌近期的宣傳重點。
  • 湛江一男子利用口罩詐騙15.3萬,獲刑兩年!
    3月11日,霞山區人民法院適用速裁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了一起口罩詐騙案,以合同詐騙罪判處被告人黃某有期徒刑兩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並責令其退賠被害人的損失。該案從立案到宣判歷時4個工作日。
  • 疫情中抬物價蔬菜最高漲了近7倍,滬公布十大消費者侵權案例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虹口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了行政處罰。案例點評:誠信是商家經營之本。本案中,當事人通過暗藏「機關」的磨粉機短斤缺兩,一味追求經濟利益,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 疫情期間的口罩「焦慮症」
    在需求側,受到疫情期間交通不暢的影響,很多人春節假期之初買的口罩都還沒有寄到,而復工的日子即將到來,口罩是不可或缺的物資。2月4日晚上,一家醫藥類淘寶店鋪預告要上一批2月15日才能發貨的普通醫用外科口罩,雖然上架總數也只有50件,仍然吸引了很多用戶,搶購火爆到連專門的淘寶代拍都拒絕接單,稱「接滿了」。
  • 江西省上饒市市場監管局通報10起疫情期間各類違法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西省上饒市市場監管部門堅決貫徹上饒市委、市政府和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堅持有訴必應、有案必查,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從嚴從快查辦一批哄抬物價、假冒偽劣等違法案件,嚴厲打擊了部分經營者的不法行為,有力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秩序。
  • 2020國慶長假期間的熱點和槽點
    疫情穩定之後,等來了中秋加國慶,相信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那麼今年國慶的哪些地區或景點較為受大家追捧呢?為此,小編整理了9月30日至10月8日的微博數據,為大家梳理下國慶長假期間的熱點。今年長假旅遊有哪些熱門?
  • 口罩上海行動!對家樂福擬做出200萬元處罰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丘眉「口罩作為這一次醫學防疫基本防護用品之一,最近我們注意到市民排隊購買口罩的一些情況。」這是1月30日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劉平透露的信息。近期,上海市經信委一直在排查上海市口罩生產情況。經過初步統計,上海市共有口罩及輔料等生產企業17家,經過督促動員,已經全部復工,總體產能正在加快釋放。節前每天產量大約在40-50萬隻,1月27日(年初三)就恢復到80萬隻,1月28日已經上升到110萬隻,1月30日,上海市產量預計超過140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