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36氪啟蒙教育專題」系列文章將涵蓋整個啟蒙早幼教市場的項目盤點、產品分析、創投觀察、研究報告、趨勢判斷,希望為關注該領域的投資人、創業者及從業者,提供更加聚焦、價值濃度更高的乾貨和思考。
本文是專題中的一篇,以新東方在線旗下一個相對成熟的兒童英語品牌「多納學英語」為產品案例,嘗試對其產品研發思路、課程內容的遊戲化設計等方面做一些拆解,希望以點帶面,從中管窺整個早幼啟蒙賽道的變化和趨勢。
多納創始人陳婉青是新東方在線兒童產品事業部的總經理,同時也是一位具備15年網際網路教育經歷的「創業者」,對整個在線教育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兒童和家長的深層次需求都有比較深的理解和把握。
採訪中陳婉青帶給我的一點最大感受是,小到產品的UI設計、大到業務上的戰略調整,她思考的起點永遠是「需求」,終點永遠歸結到「用戶價值」。在體驗產品時,我能感受到這種「以終為始」貫穿到了產品設計的很多細節當中,希望這篇分析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行業背景:兒童啟蒙市場快速下沉、二三線成復購主力
兒童啟蒙教育的市場規模近幾年處於加速擴張期,需求不斷被放大。現階段,付費人群/意向購買人群主要集中在北上廣、山東、廣東等一二線、沿海地區。
但從趨勢來看,整個兒童啟蒙市場在以非常快的速度下沉,尤其是二三四線城市的復購率大於一線城市。基於微信生態的產品在觸達下沉用戶的過程中速度更快、效果更精準。
36氪曾經報導過的波比英語、彩虹堂英語、YiYi英語等都是基於微信生態主打下沉市場的啟蒙英語品牌。
針對這一市場變化,「多納學英語」創始人陳婉青分析,一線城市選擇的品類較多、對單一品類復購的忠誠度低,二三線城市的需求一旦被激發起來,忠誠度更高。從多納這兩年的數據來看,在多納目前覆蓋的全國市場中,福建、海南、遼寧等二三四線省市佔比快速上升,復購率達到80%以上。
相比於一線城市,下沉市場的用戶對產品力的敏感度相對較低,更傾向選擇性價比高、甚至價格低廉的品牌。那麼,多納APP如何與一些基於微信輕課程、客單價更便宜的產品競爭?
陳婉青表示,英語啟蒙等低幼產品的進入門檻低,但持續門檻高。
下沉用戶對產品的好壞的確沒有特別強的分辨能力,所以很多初創項目會選擇瞄準下沉用戶、用短平快的產品切入,短期內確實滿足了家長嘗鮮的需求,基於微信觸達下沉市場的效率也很高。
但從長遠來看,當這些品牌在推出更高客單價、更系統性課程的時候,是否還有更好的轉化和復購,才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初創公司在前期就需要當心的,因為起量快、增長快的「幻覺」,會容易讓人停不下來,忽視「產品力」在終局的決定性作用。
市場痛點:啟蒙早幼市場的「個性化」需求遠沒有被滿足
陳婉青表示,根據多納的調研,目前市場上50分的產品「供大於求」,80分的產品十分稀有。在好產品的標準上,產品品質、教育理念、服務體驗是一方面,「個性化」是另一個重要方面。
在線教育的本質是網際網路對於整個教育行業的改造,網際網路把教育市場的需求壓扁,打破了地域限制,這決定了不同地域代表的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對「好產品」的定義也千差萬別,比如一二線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目標是出國,但三四線家長更多考慮的是應試提分。
當下,「標準化」似乎成為了網際網路產品的一個關鍵詞,但標準化一定意味著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而「教育」產品,又恰恰對「個性化」的要求很高。
特別是聚焦到兒童啟蒙市場,市場被打開、需求旺盛,但供給端卻還處於滿足「標準化」需求的階段,遠遠沒有解決好「個性化」這個問題,因此對於初創項目來說,機會還很多。
產品思路:「老品牌」如何去解決新的「個性化」需求?
關於多納整體的產品體系,陳婉青根據不同家長的需求總結為三個層面:
第一類是免費產品,主要針對「嘗鮮」式家長——寶寶較小,對線上網際網路輕學習的認可度不高,但又充滿好奇,因此會試用多家產品但不願一開始就付費。這類產品的主要「使命」是培養這一群體的信任和習慣、為日後爭取到這些潛在用戶儲備「流量池」。
第二類針對付費意願高、對網際網路產品相對信任的家長,這也是多納最核心的目標受眾。
具體來說,多納的思路是大致分出兩條產品線,一條線是高客單價(1000元左右)、多場景、重服務,針對的是忠誠度高、願意在單一品牌上長期、系統學習,渴望一整套完整解決方案的家長。另一條線主打低客單價(199元)、將成熟短平快單品(如圖書出版物)進行高頻推送的策略,針對的是習慣「貨比三家」或「自主搭配」的家長。
第三類是「多納外教學堂」,模式為在線外教小班課,客單價在1.5萬元/年,針對的家長人群是:孩子已經完成啟蒙階段基礎學習,希望進入到更加系統化、有服務支持的「重學習」模式當中。
遊戲化設計:啟蒙產品如何平衡「好玩」和「有用」?
每個產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有其「歷史任務」。陳婉青表示,多納在早期發力做增長的階段之後,開始更關注留存、活躍、付費、復購等指標,將更多精力放在用戶服務和產品體驗上。陳婉青認為,產品體驗的核心是產品到底給用戶帶來了什麼價值,用戶深層次需求究竟是什麼。
眾所周知,教育產品要抓兩端人,作為購買決策主體的家長和作為產品使用主體的孩子。
啟蒙產品,孩子的核心訴求是「好玩」,解決方案就是「遊戲化」;家長的核心訴求是「有用」,包括「要解脫自己」、「要明確的教學效果」、「要物超所值」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對應的解決方案就是設計系統性、高互動的課程以解放家長、設計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對應測試讓學習效果可視化、設計組合式的價格策略讓家長感受到高性價比。
其中,遊戲化的課程設計是決定所有啟蒙產品體驗的關鍵,最大的難點在於「尺度的拿捏」——遊戲不夠好玩,孩子不喜歡;過於好玩,孩子沉迷。
陳婉青的一個分享是:回歸到用戶價值,作為遊戲化設計的那杆標尺。
陳婉青認為,啟蒙英語產品對於孩子的價值在兩方面:開拓視野+英語學習。基於這兩個核心價值,多納遊戲化設計的核心聚焦兩點:「場景還原」+「反覆練習」。
——將英語學習融入到生活、大自然、海洋等各類場景中,再進行反覆練習。例如學習「Peach(桃子)」這個單詞,首先把孩子置於廚房切水果的場景中,在將桃子切成好幾瓣、再裝盤的一系列動作設計中,反覆出現單詞和讀音。又如對於顏色的學習,讓孩子種下不同顏色的種子,黑色的種子長出包公的臉、黃色的種子長出太陽等等,讓孩子對「具體顏色-具體場景」建立感知。
而對於家長來說,作為父母的核心訴求在於「對孩子教育的投入和產出」。
因此在家長參與度方面,和很多親子互動產品不同,多納對家長的要求僅僅是「督學」+「分享」——用督學滿足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管理中並有所付出」的心理,用分享滿足家長「教育後對自己教育成果的認可和成就感」。
業務策略:從啟蒙英語延伸到「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
除了啟蒙產品「多納學英語」外,新東方在線在2018年正式推出了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多納外教學堂」。
相比於專注做少兒英語小班課四五年、又有各方資本加持的品牌來說,剛試水不久的「多納外教學堂」將如何突破?
陳婉青認為,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還遠遠沒到競爭格局確立的階段,原因在三方面:
第一,技術教研仍處於打磨期——這一業務模式從出現到發展不到5年,各家的平臺技術、課程研發均在高頻迭代;
第二,家長的需求在迭代——從最初認為外教的作用主要是「陪聊」,到對系統化學習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
第三,孩子的需求在迭代——更加追求「平等交流」和「知識性成就感」。陳婉青特別指出,團隊在分析續班率最好的樣本後發現,老師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更注重平等對話,把孩子當朋友,而不是把孩子哄的很開心;學生更在意新知識和新進步帶來的成就感,而非分數。
這三方面共同決定了完整的產品體驗,但不論是哪一方面,市場上的大小品牌均處於早期探索和迭代階段,並沒有拉開絕對差距。
對於多納啟蒙英語「向上」做外教小班課的優勢,陳婉青總結為三方面:
最後,陳婉青分享了多納在探索中經歷過一個經驗教訓:不要頻繁用大促的方式製造單月「幾千萬」營收的漂亮數據,這不僅意味著下一階段極高的退費率,也不利於建立用戶對品牌穩定的認知和信任感。
關聯閱讀
新東方在線陳婉青:千萬級家庭用戶流量增長法則
————————
我是36氪分析師施安,如果你對「多納學英語」這款產品有任何意見建議、或者對啟蒙教育市場有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歡迎交流(186004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