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波波
編輯 | 股票匯
疫情影響之下,剛剛擺脫虧損泥潭的美團盈利曲線劃上了暫時的休止符。
5月25日,美團發布2020年的一季報,報告期內美團實現收入167.5億,同比下降了12.6%,期內虧損達到15.8億元,同比擴大10.2%,經營活動現金流也遭受重創,淨流出達到50億,同比擴大52%。
美團的佣金收入減少了13.7%至86億元,虧損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交易用戶購買頻率下降導致訂單量同比減少以及臨時佣金返還和豁免政策以及訂單組合變化,引發變現率出現下降,部分被平均訂單價值同比增長14.4%所相抵消。而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9%至919.5百萬元,原因是活躍商家數量有所增加。
可以說,疫情打斷了美團在過去四個季度都超過40%的收入同比增速,這也是美團在去年二季度實現盈利後,首次陷入虧損。
壹
雙支柱「受挫」
事實上,疫情對美團造成了什麼具體的影響,在這一季的財報顯示得最為直接。
財報數據顯示,美團一季度實現收入167.5億元,同比下降12.6%,是近兩年來的首次負增長。畢竟,從2019年8月上市以來,美團的營收增速幾乎都保持在40%以上,2018年的三季報更是一度達到了97%。
從各項業務來看,酒旅和外賣兩大支柱業務幾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餐飲外賣業務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比下降11.4%,虧損同比收窄54%,餐飲外賣交易額達到715.04億,同比下降5.4%,交易筆數達到13.74億次,同比下降17.3%。
餐飲外賣業務數據下降主要是因為疫情導致大量餐館暫停營業,消費者也不敢外出就餐,影響外賣訂單表現,但餐飲外賣業務在交易筆數同比下降了17.3%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交易額同比僅僅減少5.4%的成績,總體還是不錯的。
酒旅業務實現營收30.95以奧運,同比下降31.1%;國內酒店夜間數為4200萬間,同比下降45.5%。這個數據實屬無奈,畢竟疫情限制人口流動,人們沒法到店和外出旅遊、商務活動等,導致這塊業務看起來有點「脆弱」。這是O2O自身面對疫情的局限性所導致的,沒法改變的。
不難看出,疫情對美團的兩個傳統業務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數據出現了不小得下降,但相對於其他企業來說,美團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還是較好的。
貳
新業務新增長
儘管傳統業務在疫情期間受挫並面臨較嚴峻的挑戰,但美團的非餐飲類的新業務需求卻出現了明顯增長,收入依然在保持上升。
美團一季度新業務與其他的收實現了42億元,比2019年同期的40億元增長了4.9%,主要是由於美團閃購以及小額貸款業務收入增加所導致的,部分則因為被網約車和B2B餐飲供應鏈服務減少所抵消。
與此同時,疫情也讓美團的線上服務、在線運營等被廣大消費者和商戶廣泛接受並使用,大大加快了供給側數位化進程,為美團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在餐飲外賣、酒旅業務雙雙下滑的情況下,以生鮮蔬菜、共享出行為代表的新業務卻逆勢增長。數據顯示,美團新業務和其他部分的收入達到42億,同比增加4.9%,超過了餐飲外賣和酒旅業務營收增長。
美團在財報中也提及了一季度平臺模式下推出菜大全品牌,賦能傳統農場數位化運營。而在財報電話會上王興也曾表示過買菜業務會是美團非常關鍵的業務板塊,隨著消費者線上買菜需求的增長,未來這個板塊將具有更多的機遇和想像,所以會持續在這個領域投資。
目前,美團旗下除了有美團買菜、小象生鮮等生鮮業務外,還加碼共享充電寶業務,加快共享電單車業務布局,未來或許將為新業務的營收貢獻力量。
從美團一季報整體來看,儘管一季度業務有所下滑,但無論是營收還是淨虧損規模,都是比市場預期好的,特別是經過調整後的淨虧損,同比大幅減少近8成,這在疫情對經濟造成全面衝擊的背景下還是挺出色的。
除此之外,從疫情下用戶數和活躍商戶數同比增長就可以看出美團業務的堅韌程度嗎,每筆訂單均價的同比增長,也可能是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多了很多正餐消費,這對於後面消費習慣的養成是有利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股票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