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外賣與酒旅下滑,美團一季度虧損17億,一夜回到解放前嗎?

2021-01-11 和訊網

  作者 | 波波

  編輯 | 股票匯

  疫情影響之下,剛剛擺脫虧損泥潭的美團盈利曲線劃上了暫時的休止符。

  5月25日,美團發布2020年的一季報,報告期內美團實現收入167.5億,同比下降了12.6%,期內虧損達到15.8億元,同比擴大10.2%,經營活動現金流也遭受重創,淨流出達到50億,同比擴大52%。

  美團的佣金收入減少了13.7%至86億元,虧損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交易用戶購買頻率下降導致訂單量同比減少以及臨時佣金返還和豁免政策以及訂單組合變化,引發變現率出現下降,部分被平均訂單價值同比增長14.4%所相抵消。而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9%至919.5百萬元,原因是活躍商家數量有所增加。

  可以說,疫情打斷了美團在過去四個季度都超過40%的收入同比增速,這也是美團在去年二季度實現盈利後,首次陷入虧損。

  壹

  雙支柱「受挫」

  事實上,疫情對美團造成了什麼具體的影響,在這一季的財報顯示得最為直接。

  財報數據顯示,美團一季度實現收入167.5億元,同比下降12.6%,是近兩年來的首次負增長。畢竟,從2019年8月上市以來,美團的營收增速幾乎都保持在40%以上,2018年的三季報更是一度達到了97%。

  從各項業務來看,酒旅和外賣兩大支柱業務幾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餐飲外賣業務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比下降11.4%,虧損同比收窄54%,餐飲外賣交易額達到715.04億,同比下降5.4%,交易筆數達到13.74億次,同比下降17.3%。

  餐飲外賣業務數據下降主要是因為疫情導致大量餐館暫停營業,消費者也不敢外出就餐,影響外賣訂單表現,但餐飲外賣業務在交易筆數同比下降了17.3%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交易額同比僅僅減少5.4%的成績,總體還是不錯的。

  酒旅業務實現營收30.95以奧運,同比下降31.1%;國內酒店夜間數為4200萬間,同比下降45.5%。這個數據實屬無奈,畢竟疫情限制人口流動,人們沒法到店和外出旅遊、商務活動等,導致這塊業務看起來有點「脆弱」。這是O2O自身面對疫情的局限性所導致的,沒法改變的。

  不難看出,疫情對美團的兩個傳統業務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數據出現了不小得下降,但相對於其他企業來說,美團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還是較好的。

  貳

  新業務新增長

  儘管傳統業務在疫情期間受挫並面臨較嚴峻的挑戰,但美團的非餐飲類的新業務需求卻出現了明顯增長,收入依然在保持上升。

  美團一季度新業務與其他的收實現了42億元,比2019年同期的40億元增長了4.9%,主要是由於美團閃購以及小額貸款業務收入增加所導致的,部分則因為被網約車和B2B餐飲供應鏈服務減少所抵消。

  與此同時,疫情也讓美團的線上服務、在線運營等被廣大消費者和商戶廣泛接受並使用,大大加快了供給側數位化進程,為美團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在餐飲外賣、酒旅業務雙雙下滑的情況下,以生鮮蔬菜、共享出行為代表的新業務卻逆勢增長。數據顯示,美團新業務和其他部分的收入達到42億,同比增加4.9%,超過了餐飲外賣和酒旅業務營收增長。

  美團在財報中也提及了一季度平臺模式下推出菜大全品牌,賦能傳統農場數位化運營。而在財報電話會上王興也曾表示過買菜業務會是美團非常關鍵的業務板塊,隨著消費者線上買菜需求的增長,未來這個板塊將具有更多的機遇和想像,所以會持續在這個領域投資。

  目前,美團旗下除了有美團買菜、小象生鮮等生鮮業務外,還加碼共享充電寶業務,加快共享電單車業務布局,未來或許將為新業務的營收貢獻力量。

  從美團一季報整體來看,儘管一季度業務有所下滑,但無論是營收還是淨虧損規模,都是比市場預期好的,特別是經過調整後的淨虧損,同比大幅減少近8成,這在疫情對經濟造成全面衝擊的背景下還是挺出色的。

  除此之外,從疫情下用戶數和活躍商戶數同比增長就可以看出美團業務的堅韌程度嗎,每筆訂單均價的同比增長,也可能是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多了很多正餐消費,這對於後面消費習慣的養成是有利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股票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美團Q1財報出爐:餐飲外賣、到店、酒旅業務受衝擊
    美團的兩大主體業務餐飲外賣及到店、酒旅業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數位化或是接下來的核心打法。美團點評抓住吃喝玩樂行業當中最核心的品類——吃,而後做品類延伸,從而構建一個超級平臺。2019年,美團點評執行 「Food+Platform」戰略。目前,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仍然作為美團最重要的兩大核心業務板塊。我們先把視線拉回到2019年第四季度。
  • 美團Q1財報出爐:餐飲外賣、到店、酒旅業務受衝擊
    美團的兩大主體業務餐飲外賣及到店、酒旅業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數位化或是接下來的核心打法。美團點評抓住吃喝玩樂行業當中最核心的品類——吃,而後做品類延伸,從而構建一個超級平臺。2019年,美團點評執行 「Food+Platform」戰略。目前,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仍然作為美團最重要的兩大核心業務板塊。我們先把視線拉回到2019年第四季度。
  • 一季度,美團點評餐飲外賣筆數少了、但每單點得貴了,說的是你嗎?
    資料圖片 據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5月25日訊(編輯 郭濤)5月25日,美團點評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美團點評第一季度營收167.5億元,同比下降12.6%,經營虧損為17.16億元,同比增加31.6%。非國際財務報告標準計量下,調整後淨虧損2.16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10.49億元。  美團稱,受今年1月下旬以來爆發的疫情影響,美團所在的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在需求端和供給端都遭遇了嚴峻挑戰。
  • 美團高高在上?市值超1200億美金,但一季度卻重回虧損
    在連續盈利了三個季度後,美團又一次回到了虧損狀態,財報顯示,美團一季度經營虧損 17.16 億元,經調整虧損 2.16 億元。美團給出的解釋是「受疫情影響巨大」。上海財經大學電商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教授對市界表示:「美團業務的虧損,主要是疫情影響。
  • 月活被餓了麼反超,美團的「外賣帝國」現bug?
    美團到店酒旅恢復正增長,高星酒店短板仍需彌補 在上一季度財報裡,美團的外賣與新業務實現了雙線增長,反觀利潤最高的到店酒旅業務仍未完全從疫情中恢復,同比下滑了11.9%。
  • 美團疫後復甦:Q2扭虧為盈,外賣已恢復,酒旅及新業務有機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經歷過一季度業務下滑,重陷虧損的美團,2020年二季度開始復甦。即便 2020 年應對阿里的競爭,他不認為對美團收入端和份額產生本質的影響,利潤端當下不是影響估值的關鍵要素(成長、格局更重要),美團的外賣、到店業務未來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較好的持續性。 外賣已恢復 今年一季度,對於主營外賣和酒旅的美團而言,是一次業務層面的「黑天鵝」危機。
  • 美團點評過關了:外賣回溫、酒旅等待,新業務再發力
    餐飲外賣,正逐步回溫在上一季度的業績公告中,美團點評更新了各業務的業績呈報口徑,經營溢利或虧損取代了毛利潤或虧損,成為新的披露方式。美團點評認為,前者是經營業績的更佳指標,可更好地衡量各業務表現。公告顯示,美團點評第二季度餐飲外賣交易金額為1088億元,同比增長16.9%;營收145億元,同比增長13.2%;變現率由去年同期的13.8降至13.4%,對用戶的補貼增加以及品牌商家訂購比例上升都是主要原因。與此同時,餐飲外賣業務經營溢利和經營利潤率均轉為正值,前者達13億元,後者為8.6%——上一季度經營虧損達7.1億元。
  • 從送外賣到送萬物!美團正在撕掉外賣標籤
    01疫情下的突圍根據美團發布的財報,其外賣上半年的營收和佣金都下降了不少。財報顯示,一季度,美團營業收入168億元,經營虧損17億元,同比擴大31.6%。而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到外賣訂單及佣金收入的影響。美團餐飲外賣第一季度收入為95億元,同比減少11.4%,訂單量同比減少17.3%;佣金收入為86億元,佣金率12%。而在2019年同期,美團餐飲外賣的佣金收入為99億元,佣金率13%。疫情打破了商家和美團平臺之間的平衡,也進一步激化了美團和商家的矛盾。
  • 美團「炒股」保利潤|界面新聞 · JMedia
    美團外賣的收入增速,能否超過餓了麼將是一個重要信號。二是美團會不會再次陷入虧損。今年一季度,因為疫情,美團在連續盈利三個季度後再次虧損,三季度,美團加入社區團購大戰,新業務的擴張或將拖累美團利潤。三是社區團購能否為美團帶來增量。美團在今年7月正式入局社區團購,目前正在開展「千城計劃」,首次跟拼多多展開正面競爭,此外阿里、騰訊、滴滴都已經入局,競爭非常慘烈。
  • 酒旅下滑7成,外賣下降18%,美團股價漲了100%,憑什麼?
    美團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3%,相比2019Q4同比增長42%,跌入谷底。受疫情影響,美團到店酒旅業務增速下滑尤為明顯,從上季度同比增長38%,跌落到同比下滑31%。
  • 上漲佣金和客單價後,美團為何還虧了17個億?
    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2.6%至167.5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虧損為17億元,同比擴大31.6%,經營利潤率由-6.8%進一步降低至-10.2%;調整後淨虧損2.163億元。01被重創的本地生活服務具體來看,美團過去多年一直深耕本地生活領域,旗下業務主要分為外賣餐飲、酒旅到店、新業務及其他(買菜、共享單車、網約車等),從Q1財報來看,大部分業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以下不同程度的下滑:
  • 美團的播種與收穫
    ,餐飲外賣、酒旅甚至新業務,在剛剛過去的一個的股價飆升。1、餐飲外賣輕車熟路餐飲外賣業務顯然仍是目前的美團立身之本,也是三季度中對美團收入貢獻最大的部分,1119億元的交易額在總交易額中佔比達57.5%,為美團帶來了155.77億元營收,其中30億元為毛利。同時,外賣訂單也在這一季度增長38.1%,達到25億筆。
  • 美團Q1財報的真實面:短期挫折的長期價值
    考慮到一季度線下商業因疫情在很長時間內處於冰封狀態的現實,美團的一季度財務表現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在上一季財報中,美團已經對一季度的業績作出預警:由於疫情的影響,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將會錄得同比負值增長及經營虧損,未來幾個季度的經營業績亦會受到不利影響。  從結果上來看,在疫情對線下餐飲、旅遊業造成巨大衝擊的背景下,美團一季度確實未能擺脫虧損。
  • 美團電話會實錄:摩拜計劃更名美團單車 一季度外賣訂單17億筆
    ·一季度餐飲外賣收入為107億元,同比增長51.7%;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6%上升至14.4%。餐飲外賣業務交易總金額為756億元,同比增長38.6%;外賣訂單數目17億筆,同比增長35.8%;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同比增長2.1%;餐飲外賣變現率由12.9%同比上升至14.2%。
  • 尷尬的外賣:救不了餐飲,拉不動美團
    幾乎一夜之間,從大型連鎖到獨立餐廳,無數餐飲企業轉向外賣。在3月18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中,91.6%樣本企業在疫情期間發力外賣產品,73.2%企業嘗試拓展團餐外賣業務。然而,目前來看,蜂擁而至的「轉型」並沒有帶來理想效果。此前主打堂食的餐廳們,並不熟悉外賣的一套玩法,例如刷單、推廣、平衡滿減定價等。
  • 答卷罕現 「瑕疵」,美團還算尖子生嗎?
    到店酒旅:到店業務壟斷明顯,恢復持續強勁,近場旅遊為主的酒旅業務恢復領先行業;且高頻業務送流量,到店酒旅無論是收入與利潤均超出了預期; d. 新業務:押注本地生鮮食雜下一個賽道後,收入增長持續加速度。 連續七八個季度基本全方位無死角完美 「Beat」 之後,市場對於美團已持續往極致樂觀的方向演進,高估值之下,市場對於美團財報 「瑕疵」 的容忍度會降低。
  • 一周食品行業動態:美團高佣金再惹爭議 多家食品企業一季度預虧
    騎手成本佔收入八成,抽成過高激化商家矛盾,美團商業模式真的健康嗎?4月10日,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並涉嫌實施壟斷定價。
  • 外賣漲價了!美團Q1每筆外賣訂單平均價值同比增長14.4%
    5月25日下午消息,美團點評今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美團點評第一季度營收167.5億元,同比下降12.6%。非國際財務報告標準計量下,調整後淨虧損2.16億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10.49億元。美團稱,受今年1月下旬以來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團所在的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在需求端和供給端都遭遇了嚴峻挑戰。
  • 美團外賣的真實和謊言
    武漢地區的詹姆仕芝士排骨的加盟商周政對燃財經表示,自4月7日上線外賣平臺,首日單數為零。他對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美團外賣的佣金費率一直在漲,實在無力再額外花錢參與『競價排名』了。」他說。某全國知名連鎖餐飲是美團外賣的KA(重點)客戶,疫情前不參與付費營銷活動,如今也「妥協」了。
  • 美團-W:線上零售有望再造下一個外賣市場 維持「推薦」評級 目標價...
    評論:  三季度的財報表明美團徹底走出疫情影響,餐飲外賣、到店酒旅以及新業務各板塊迎來全面正增長,同時交易用戶與商戶數增長創新高,供需兩端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酒旅到店交易量、交易金額、收入及經營利潤均實現正向增長,營銷開支減少帶來淨利率提升,OPM:43%歷史新高。酒旅到店業務20Q3收入65億元,同比4.8%,經營利潤28億元,同比20%,OPM增至43%(20Q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