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現收費情緒宣洩室
摔碗掀桌砸酒瓶 這樣你能宣洩嗎
砸酒瓶
■早報記者 李菁 莊麗祥 實習生 吳漢陽 文\圖
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面罩,手持「狼牙棒」,對著面前的顯示屏、玻璃瓶一通亂砸來宣洩情緒……近日,泉州出現了首個收費情緒宣洩室,引來不少年輕市民關注。
收費情緒發洩屋現身泉州
日前,記者來到了位於市區的這家情緒發洩屋。在這裡,市民可以通過擊打粉碎玻璃瓶、顯示器,摔碗,枕頭大戰,打棒球,拳擊,在星空房裡冥想和在沙灘房裡看電影來宣洩情緒。
據了解,在這裡單人摔一筐啤酒瓶的價格是100元,摔個碗5元,摔一個顯示器90元,打15分鐘棒球80元,掀桌子一次50元,還有拳擊套餐等。剛剛開業,這家情緒宣洩屋已經成了不少市民朋友圈和抖音裡的打卡地。
「早幾年就已經有開設情緒宣洩屋的想法了,但當時通過市場調查,我覺得大部分泉州人還不願將情緒宣洩擺到明面上來,所以等到今年才開業。」情緒宣洩屋的老闆王先生告訴記者,此前他在日本待過幾年,情緒宣洩屋在國外很流行。近兩年,網上也有不少砸東西的「暴力屋」視頻,點擊率很高,他通過諮詢心理專業的朋友加入了幾種「溫和」的模式對「暴力屋」進行了改良,開設了這間情緒宣洩室。
因為情緒宣洩屋裡有砸玻璃瓶、摔碗等「危險動作」,所以客人在宣洩前必須籤一張免責聲明。「摔、砸之前,必須穿上防護服、雨靴、戴上防護頭盔和手套。如果客人在宣洩過程中將這些保護設施脫掉導致發生意外,我們是不承擔責任的。」王先生說。
開業幾天,情緒宣洩屋已經有不少喜歡嘗鮮的市民前來體驗。「大家更多的是抱著休閒娛樂的心態來的。」王先生說。
枕頭大戰(受訪者提供)
部分社區和學校設置情緒宣洩室
據了解,情緒宣洩室最早出現於歐美和日本的企業中,通常設有橡皮假人、沙袋等,供員工打砸,發洩情緒。近年來,國內不少社區及高校的心理諮詢中心引進了這類宣洩室,泉州此前便有數個免費的情緒宣洩室。
早在2012年,豐澤區源淮社區率先建立了全市第一個心理諮詢室。當時,心理諮詢室裡供人發洩負面情緒的宣洩室勾起了不少附近居民的興趣。宣洩室裡有橡皮人,戴上手套,擊打橡皮人,可以宣洩壞心情。另外,宣洩室裡還有鑼、鼓、宣洩球等供大家擊打。
另外,我市部分中小學也已經設置了配套有情緒宣洩室的心理輔導站。城東中學便建立了豐澤區第一個心理輔導站,在心理輔導站裡,擁有「心理諮詢室」「情緒宣洩室」「沙盤遊戲室」和「音樂放鬆室」等,學生可以單獨心理諮詢,也可以通過情緒宣洩室舒緩學習壓力。
專家:情緒宣洩
「當代年輕人在生活中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壓力,包括工作壓力、經濟條件等方面。」黎明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葉彥琪表示,除了物質生活上的壓力,年輕人的思維更解放、自由,容易產生人生意義的困惑,形成部分難以解決的思想問題。「情緒宣洩室作為遊戲和宣洩結合的產物,就比較符合當下年輕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釋放壓力好的方法。」
「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上,情緒宣洩室更多的內容並不是簡單的『砸東西』。」葉彥琪介紹,「簡單地毀壞東西」只是情緒宣洩室中常見內容,通過設置宣洩沙包、布置架子鼓等打擊樂器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最重要的是在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的陪伴、引導下,有目的性地釋放情緒,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介入。」
業界中有不少觀點認為,一味地通過暴力宣洩的途徑釋放情緒,而缺乏專業人員的陪伴和引導,將有加強個人暴力處理事情的可能性,甚至養成應對壓力的不良習慣。也有心理諮詢師認為,市民在發洩時,應該發洩的是一種情緒,而不是攻擊具體的目標,比如把攻擊對象當成自己的朋友、同學、同事等是不可取的。
生活中有許多合適的宣洩方式,可通過運動、與他人訴說等相對穩定、長期的良性宣洩機制,來緩解緊張的情緒。「如果個人心理困擾比較嚴重,還是要尋求正規醫院的心理醫生幫助,進行規範的心理疏導。」葉彥琪說到。
砸電腦顯示器
把心裡不爽的人名字寫在碗上狠狠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