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首都貧困帶:一條馬路相連 界碑內外兩重天

2020-12-15 和訊

    2005年8月17日,亞洲開發銀行資助的一份調查報告首次提出「環京津貧困帶」的概念。

  冬日,暮色初降,由北京駛往河北赤城縣的大巴在八達嶺高速上隨汽車長龍緩緩而行,大多數乘客沉沉睡去。但很快,他們先後醒來,緊緊抓住前排座椅的靠背離開北京地界後,通往赤城的低等級公路讓汽車上下顛簸、左右搖晃。

  這段180公裡本可縮短為110公裡的旅途清晰折射出北京與赤城的差別:一個是雄心勃勃急於跨入「世界城市」行列的現代都市,一個是仍然存在「走泥路」、「住舊房」、「沒新娘」的「環首都貧困帶」上的國家級貧困縣雖然赤城縣南接延慶、東鄰懷柔,與北京唇齒相依,山水相連,近的雙方的雞都可以互相串門,對面誰家吵架都聽得一清二楚。然而,北京一方的富庶優越與河北一方的愁苦與困窘,卻不是邁過作為界限區隔的那座小橋、那道田埂、那塊界石、那副橫杆就能改變的。

  2005年8月17日,亞洲開發銀行資助的一份調查報告首次提出「環京津貧困帶」的概念:在國際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圍,環繞著河北的3798個貧困村、32個貧困縣,年均收入不足625元的272.6萬貧困人口。如果以150公裡的直線距離計算,與北京接壤的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保定三市就有25個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謂之「環首都貧困帶」,名副其實。

  如今,6年過去,「環首都貧困帶」不僅未能縮小與北京周邊郊縣的貧富差距,反而愈加落後,嫉妒與不滿廣泛存在。

  從東京到上海,從巴黎到倫敦,從紐約到芝加哥……綜觀全球,依託特大城市的輻射能力而形成特大城市經濟圈/帶,是全球區域發展中引人矚目的現象。在中國,無論是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還是廣州、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都是特大城市經濟圈的典型代表,在長三角或珠三角城市群內部,經濟發展水平差距不是非常大,但在環首都經濟圈裡,卻出現了這樣一個環首都貧困帶。北京何以孤獨地繁榮著?

  然而,龐大如北京這樣的城市,又決然不可能孤零零憑空生長出來。那麼,北京與周邊地區的聯繫、互動機制是什麼?這種機制如何影響、塑造其周邊地區的發展?「環首都貧困帶」如何走出貧困?

  1.一界之隔,窮富雲泥

  不僅僅是赤城與延慶,灤平與密雲之間,淶水與房山之間,也都存在這類似的情況:一條馬路緊相連,一個界碑兩重天

  12月19日中午,赤城縣新華大酒店,火紅的彩虹門映出喜氣洋洋,一場婚禮正在熱鬧地舉行,彩虹門下卻聚集著十來個特殊的「客人」討喜錢的乞丐!

  「最多的時候,有次婚禮去了70多個乞丐。」赤城縣委一位官員有些慚愧,又有些憤怒地說。

  這矛盾而諷刺的情景,殘酷地刻畫出赤城貧困的一面。

  據赤城縣扶貧辦主任李貴忠介紹,截至2010年底,該縣有170個貧困村,貧困人口8.5萬人,佔全縣農業人口的34.6%。縣境內至今未通火車,沒有一條高速公路,120個村未完成「村村通」工程。不少貧困群眾還是住舊房、沒新娘、種「棒棒」(玉米)、曬太陽。有些土坯房,夏漏雨、冬透風;糧食基本上是靠天收,災年只能靠救濟為生;不少群眾平日連豆腐都吃不起;上醫院看病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果按照今年11月30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確定的2300元的新貧困線,赤城只有4個鄉高於這個標準。」李貴忠說。

  赤城南部4個鄉鎮與北京的延慶接壤,甚至延慶的一部分村莊就是從赤城划過去的,父母戶口在北京、子女戶口在赤城的現象並不罕見,至於赤城姑娘嫁到延慶的就更多。也因此,這裡的人們對北京與河北貧富差距之大體會最深。

  赤城縣東卯鎮四道甸村與延慶縣千家店鎮花盆村依界為鄰,兩村自然條件相同、風俗習慣相近,人口相差不多,產業結構均以農業為主,前者2010年的人均收入僅為1100元,後者則已達8500元,前者僅相當於後者的13%!

  「剛解放時,我們這邊比緊鄰的北京郊縣日子要好過。」赤城扶貧辦一位官員介紹,雖然赤城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但土地比延慶多,能填飽肚子,延慶的姑娘都往過嫁,「現在人家誰還往這嫁?」

  赤城縣郭家夭村,原有37戶95口人,現在村裡常住的只有40多人。其中30歲以上、至今還沒有娶上媳婦的村民就有12個。也因此,當地流傳著「山綠水清風光好,只見大哥不見嫂」的笑話。相反,赤城人都希望自己的姑娘能嫁到北京。

  在赤城一個叫做二炮的村子,一戶高姓人家嫁到北京女兒的幸福生活曾讓村裡人羨慕不已。「人家高家閨女年下回娘家,一家子是開著桑塔納窗體頂端來的,人家閨女給帶的禮品都是講究的,亮晶晶的瓶瓶,透透亮的罐罐;人家給爹媽錢,一給就是幾千元……」

  對於官員們而言,最直觀的是工資收入比較。李貴忠說他的月工資是2200元,「只相當於延慶一個村支書的工資水平」。

  這樣對比鮮明的例子,似乎無處不在。「連北京那邊的樹栽的都比赤城多!」赤城扶貧辦一位官員說,延慶那邊村支書的工資比赤城鄉鎮書記的都還高,「人家都不知道『扶貧辦』是幹啥的」。

  巨大的差距,引起了當地幹群的心理不平衡。赤城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幹部告訴記者,和毗鄰縣區巨大的收入差距,對當地群眾心理影響很大。因為羨慕毗鄰地區農民的富裕生活,一些深山區低收入群眾非法種植罌粟,且屢禁不止;個別不法分子甚至跑到鄰近縣區偷盜、搶劫,擾亂社會秩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首都地區的和諧和穩定。

  不僅僅是赤城與延慶,灤平與密雲之間,淶水與房山之間,也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一條馬路緊相連,一個界碑兩重天。

  更糟糕的是,整個「環首都貧困帶」與北京周邊郊縣的差距在過去十年都在拉大。

  據統計,2001年,「環首都貧困帶」25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GDP、縣均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京津遠郊縣區的1/3、1/4、1/10。而到2009年,首都周邊這25個貧困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反而不足北京周邊縣(區)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戶裡窮、村裡空、鄉鎮背著大窟窿;行路難、吃水難、脫貧致富難上難」成為真實寫照。

  2.缺乏產業調整自主權

  作為落後地區的張家口,因為地處北京旁邊而使得其產業結構調整的節奏根本不是自主的,只是配合北京的調控節奏,導致舊的產業去了,新的產業卻沒來

  赤城縣發改局一位負責人認為,赤城和延慶的差距主要在政府轉移支付等各項政策方面,「延慶享受北京的政策補貼太厲害」,「赤城和延慶存在明顯的政策鴻溝」。

  比如,同樣是「村村通」工程,北京每公裡補助35萬元,而河北僅補助3.5萬元;同樣是護林員,延慶的月工資能到1800,而赤城只有五六百;延慶的孩子上學、老年人坐車,都是全免費,赤城174個村公路都不通;同樣是交醫保,報銷上限不一樣……從就學就醫到養老就業,差別無處不在。

  「這導致緊鄰北京的幾個鄉鎮動員參加醫保的工作開展起來很困難。」一位曾擔任東卯鎮副鎮長的官員說,「人家是要給的補貼都給全了,咱這兒是沒錢補。」

  2010年,赤城全部財政收入為6.3億元,延慶9.9億元,差距不是太大;但赤城可用財力為5.7億元,延慶卻高達60億元!

  另一項讓赤城乃至整個河北省官員、學者感到不平的是,包括赤城在內的「環首都貧困帶」25個貧困縣都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屏障為了保證首都的供水和生態環境,而被限制開發。比如,在這些地方山區全面禁牧,嚴格控制高耗水農業,大規模關停高汙染企業等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些地區和周邊地區發展差距拉大,脫貧致富困難。

(責任編輯:HN025)

(責任編輯:蘇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相關焦點

  • 環首都貧困帶:北京依然在孤獨地繁榮著
    這段180公裡——本可縮短為110公裡——的旅途清晰折射出北京與赤城的差別:一個是雄心勃勃急於跨入「世界城市」行列的現代都市,一個是仍然存在「走泥路」、「住舊房」、「沒新娘」的「環首都貧困帶」上的國家級貧困縣——雖然赤城縣南接延慶、東鄰懷柔,與北京唇齒相依,山水相連,近的雙方的雞都可以互相串門,對面誰家吵架都聽得一清二楚。
  • 深圳銀湖山,尋找福田、羅湖、龍華、龍崗的界碑
    整個銀湖山有一條水泥馬路,從三九花園一直通向坂田綠谷。走馬路固然很輕鬆,但是由於沒有大樹遮擋,在炎熱的夏天確實是一個考驗。這次我們選擇走與公路並行的山脊小路,雖然要難走一些,但是太陽是曬不到的,同時還可以路過兩個「三區界碑」,更不用說後半段有野路可走。
  • 2020三界碑環穿
    薊北三界碑薊北三界碑緊臨黃崖關長城隘口,距得一山莊約有六、七公裡。駕車行至長城腳下的石炮溝村,西向轉彎後沿蜿蜒山間公路行大約一刻鐘,便可到達三界碑腳下的甘澗村,三界碑天津一側登山的始發地。三界碑山峰海拔約600米,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交匯之地,三地交匯處築有五、六米見方的烽火臺,臺中央豎有一石碑,三稜形石碑面上分別寫有「北京、天津、河北」,其文字朝向標識著所屬地域。津冀、京冀間建有城牆,均為石板壘砌而成,京津間有一道山梁小路通往三界碑。
  • 「環首都經濟圈」升溫 「貧困帶」變「經濟特區」
    隨著京冀高層互訪加密和區域合作緊鑼密鼓的洽談,「環首都經濟圈」概念持續走熱,有望升格為「國家戰略」。        >>環首都經濟圈價值解讀【戰略專題】10月以來,河北省相繼提出圈定13個縣(市)區建設環首都經濟圈、圍繞首都建設三個新城等規劃。
  • 通州通馬路升級改造開工、竣工時間定了……
    據此前「通馬路(京哈高速~京津高速)道路工程環評二次公示」顯示,通馬路(京哈高速~京津高速)將拓寬改造,規劃為城市快速路,全線採用高架和路基相結合的形式。   預留首都機場第二高速主線接入段:  樁號K4+100-K5+400為預留首都機場第二高速主線接入段,規劃中預留首都機場第二高速主線位於通馬路東側,與通馬路共用紅線寬度
  • 青海旅記2:環青海湖公路看小羊過馬路,水井巷夜市逛吃逛吃
    ,等待小羊過馬路人一生都渴望經歷一次灑脫的自駕或者騎行旅程,環青海湖就是最美的路線之一。環青海湖公路總長在360到400公裡左右,按照平均每天100公裡左右的騎行速度,大約需要4天時間。當年文成公主遠嫁行至這裡,看到山的東西兩重天,而傷感思念家鄉。感傷過後,文成公主將兩面陪嫁的石鏡,一面扔在東,一面扔在西,毅然西行,於是後人便將赤嶺稱作日月山了。登上日月山眺望,遠處的山嶺蒼茫一片,九月底的青海,秋草衰黃,山頂寒風吹著經幡譁啦啦作響,人在山頭待了一會便覺得手和臉凍得生疼。山頂有白犛牛合影拍照,在西藏和青海都一樣的,看見白犛牛不要隨意拍照,收費的。
  • 河北淶水:「麻麻花」花開 環京貧困山村蛻變
    徐巧明 攝中新網保定7月25日電 題:河北淶水:「麻麻花」花開 環京貧困山村蛻變作者呂子豪 徐巧明從北京出發,一個多小時車程,劉先生一家三口入住河北省淶水縣三坡鎮南峪村依山而建的精品民宿「麻麻花的山坡」6號院時,院內,小竹林和核桃樹上掛著氣球和彩帶,山楂汁、玉米糕、蒸南瓜、西瓜、鮮桃配搭的茶點,早已擺上桌。
  • 河北淶水:「麻麻花」花開 環京貧困山村蛻變
    徐巧明 攝中新網保定7月25日電 題:河北淶水:「麻麻花」花開 環京貧困山村蛻變作者呂子豪 徐巧明從北京出發,一個多小時車程,劉先生一家三口入住河北省淶水縣三坡鎮南峪村依山而建的精品民宿「麻麻花的山坡」6號院時,院內,小竹林和核桃樹上掛著氣球和彩帶,山楂汁、玉米糕、蒸南瓜、西瓜、鮮桃配搭的茶點
  • 河北4市13縣電話區號年底成010 環首都經濟圈浮出,一體化逐步推進
    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勇接受《國際金融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昨日上午,河北省政府與北京市政府達成了共同建設環首都經濟圈的一攬子協議,京冀正式聯手打造環首都經濟圈。環首都經濟圈浮出水面        根據京冀政府達成的共識,雙方將用3到5年時間,實現打造環首都經濟圈目標。
  • 上海最出名的馬路,這裡曾經藏龍臥虎,「一條馬路,半個中國」
    馬路的稱謂源自於歐洲,19世紀末中國的上海、廣州等沿海港口開埠,歐美列強在華興建租界,把西方的馬路修建方法帶到了中國。馬路是一個城市的脈絡,而上海的馬路則代表上海的發展與變遷,譜寫著百年的歷史。上海的馬路作為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不少依舊保留著東、西方兩種文化碰撞的特殊符號,鑲嵌著東、西方兩種文明互相包容的印跡。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便是其中的典型。這些馬路是建築文化在城市發展中的演繹,和上海城市的特點密切相連。這些永不拓寬的馬路是展示上海城市發展脈絡、延續城市文化的物質載體,它們集中體現了上海城市的精華和神韻,濃縮了上海的歷史印象。
  • 兩國之間界碑誰出錢,兩國界碑有一定距離,中間有稀有物礦怎麼辦
    在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國與國之間都有國界線,在這些國界線上都會有界碑,界碑是用來分辨兩國界線的標誌。這個界碑又分單立界碑、雙立界碑和三立界碑,就拿我國來說,又分為基本界碑和輔助界碑,其意義各不相同。不用說國與國之間,哪怕是在農村,老百姓分個農田都還會設立界碑,界碑的作用就代表著自己的那塊土地不容別人侵犯。
  • 河北環首都經濟圈將建經濟特區 政策優勢超深圳
    新華網石家莊11月12日電 (記者王民)在11日舉行的「河北省環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座談會」上,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勇表示,河北省建設環首都經濟圈,將在環繞著北京1000公裡、2.7萬平方公裡、13個縣市區範圍內,建成政策上比當年深圳更優惠的經濟特區,具體是重點規劃打造五個帶,最終把環首都經濟圈建成發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
  • 河北將建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
    河北將建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 2015-10-26 19:49: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河北近日召開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建設規劃編制會議。
  • 導遊說這是中國唯一放錯的國界碑,網友:純粹胡說八道!
    廣西的德天瀑布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德天瀑布位於歸春河遊,是一條橫跨在中越兩國邊境線上的瀑布,如今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常年遊人如織,很多廣西的旅行團都會來這裡參觀。在德天大瀑布的上遊有一塊國界碑,是中國廣西界的界碑,很多旅行團的導遊都會帶遊客來這裡參觀。
  • 中國這個地方離越南首都河內只有300多公裡
    在中國境內,有一個十分繁華的通商口岸,這就是東興口岸,位於中國廣西,這裡距離越南首都河內只有300多公裡,距離越南下龍市只有一百多公裡,過去越南人和廣西人在這裡交往十分頻繁,事過境遷也是如此。如今很多中國遊客都習慣從這裡出境去到越南旅遊。
  • 環首都旅遊圈需要深耕細作
    深耕環首都旅遊圈,已成為河北省旅遊業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手握一張王牌,背靠巨大市場,河北如何依託豐富資源,做出一個環首都區域的旅遊產業「大蛋糕」?筆者認為,關鍵在優化旅遊產品供給、深化旅遊業態融合、強化區域旅遊合作。旅遊產品是發展旅遊業的核心要素,而河北旅遊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呈現出「大資源、小產品」的局面。
  • 香港和深圳相連的中英街:「一街兩制」見證百年來的滄桑巨變
    在香港和深圳山水相連的沙頭角古鎮有條小街,小街雖長不過250米,寬不足4米,卻與德國柏林圍牆、朝鮮三八線、越南賢良橋一併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的4條分界線,它就是中英街。遊客在界碑前拍照留念。相傳中英街原本是條小河,河中間埋有界碑。
  • 西歐部分地區遭遇惡劣天氣 西班牙馬路裂開一道大口子
    當地時間3月2日,西班牙太陽海岸地區的一條柏油馬路因山體滑坡裂開一道大口子,把司機困在了開裂馬路的兩端。(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中國日報網3月5日電(潘一僑)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地時間3月2日,西班牙太陽海岸地區的一條柏油馬路因山體滑坡裂開一道大口子,把司機困在了開裂馬路的兩端。  據當時拍攝的視頻顯示,一位男子仍不失幽默地朝對面穿雨衣的男子大喊:「這裡是空心的。」幸運的是,沒有人因馬路裂縫而受傷。不過該地區的公共運輸受到了影響。
  • 探尋威海:市區唯一一條以人名命名的馬路,貫穿東西,不忘國殤
    很多人對威海的印象是空氣良好、適合養老、海鮮管飽,其實威海還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故事要從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條馬路講起。熟悉威海的朋友可能比較了解,威海有條美得不像話的網紅路——環海路。而主城區大多數馬路是以城市名字來命名,比如青島路、天津路等等,走遍威海就像走遍了中國各地,其實在威海眾多的道路中有一條就顯得有些特別。
  • 雲南一改 「山裡山外兩重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強的先導作用,特別是在一些貧困地區,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在山區半山區面積佔到94%的雲南省,近年來「溜索改橋」工程徹底結束了山裡百姓依靠溜索往來的歷史,曾經出行困難的村民們也由此走進了「大橋時代」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