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雄師」亮劍出徵!南海攻堅城鄉融合發展為廣東探路

2020-12-26 佛山在線

佛山日報訊 記者陽樺 通訊員南宣報導:攻堅城鄉融合,「南海雄師」亮劍出徵。昨日,南海召開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工作推進大會,提出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著力點,探索以縣域為單元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以此重構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為廣東乃至全國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示範經驗。

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以土地制度改革為核心,肩負21項重點任務,省委、省政府對南海賦予創新國土空間規劃管理機制、探索以縣域為單元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8個方面的改革權限。方案明確提出,允許實驗區直接複製省其他實驗區已獲批權限,強化改革成果系統集成,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南海將在中心城區集體土地自願申請轉國有徵地模式,工商資本與農民、集體合作共贏模式,「工業標準用地」等方面探索建立新的機制,構建城鄉空間集聚、城鄉土地節約集中利用、城鄉產業高質量發展、城鄉生態品質同步提升等方面的新格局,為粵港澳大灣區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探索新模式,為新時代廣東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經驗示範。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廣東四小虎之一的南海走出了一條在集體土地上快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路子。時至今日,土地利用碎片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布無序,成為制約南海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最大瓶頸。而這樣的問題在廣東乃至全國都存在。作為改革先鋒,南海區曾先後承接80多項國家級改革試點任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南海「三塊地」改革為今天的城鄉融合改革創新奠定了基礎。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準一些,久久為功。

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不僅要解決南海的個體問題,更要為廣東和全國探路。「省改革辦將會同南海及時總結提煉典型經驗做法,進行複製推廣,形成南海改革品牌。」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莫曉春說。

改革基因深植南海,改革成就南海,打破高質量發展路上的制約仍需高舉改革旗幟。「實驗區既是改革創新的『試驗田』,也是賦能南海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我們要以實驗區建設引領推動南海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說。

原標題: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著力點,重構生產生活生態空間

南海攻堅城鄉融合發展為廣東探路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南海雄師」亮劍出徵,探索開創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3.0時代
    9月27日,南海召開全面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工作推進大會。作為改革開放的「闖將」「幹將」,廣東「四小虎」之一的佛山市南海區再次亮劍出徵,將以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著力點,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試點為契機,以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突破口,科學合理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推動城鎮、農村、產業和生態合理分區、相對集聚、協調發展,促進城鄉全面融合,攻堅城鄉融合改革為廣東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探路。
  • 打造精銳「南海雄師」 助推佛山高質量發展
    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區長顧耀輝攜全區領導幹部虛心學習,力爭為南海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引思考」「攢經驗」。這正是佛山市南海區在城鄉融合探索中「摩拳擦掌」的一個縮影。就在前一天,擬投資超50億元的「中國文藝青年小鎮與自然教育營地」落戶南海西岸,昔日的「南海西伯利亞」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鄉村文旅小鎮,以高品質文旅產業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
  • 一線淬鍊幹部 鍛造南海雄師
    (資料圖片) 6月5日,南海區召開黨員幹部「守底線、強擔當、提效能」作風建設推進會,啟動年輕幹部掛職培養「442」三年規劃,首批選派208名幹部到基層鍛鍊和掛職培養,選派平均年齡為歷年最低,選派規模為歷年最大,以激勵全區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為,勇當推動南海高質量發展的改革尖兵。
  • 南海國際會展中心明年上半年投用!會展經濟為城鄉融合探路!
    會展中心以安全產業為主題,集會議展覽、 酒店餐飲、企業總部、產業孵化、 商務配套等多元業態於一體,將打造佛山市標誌性的會展綜合體。現場,南海國際會展中心與廣東會展組展企業協會、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鳳池經濟聯合社等8家單位籤下合作協議,不斷豐富整體業態 。
  • 讓世界認識南海好功夫 向世界展示南海精氣神
    打造「功夫之城」品牌IP,推動武術產業融合發展,南海此舉可謂適逢其時。當前,廣東正縱深推進「雙區」建設,南海肩負打造廣東省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樣本、為佛山高質量發展扛大鼎的時代使命。以功夫文化為媒,強化功夫文化輸出,為南海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凝聚城市向心力打通了新路徑,也為全區重振「殺出一條血路」的改革勇氣、激發捨我其誰的使命擔當注入強勁動力。
  • 一年投入15億元建設安全可靠電網,南海供電這樣為南海發展保駕護航
    作為改革「闖將」,佛山南海正在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力爭建成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範區,這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和廣闊空間。在各類營商要素中,「獲得電力」是營商環境再升級的關鍵要素。
  • 品質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今後五年南海目標定位定了!
    報告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如期完成,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獲批建設、全面啟動,13個千畝以上連片改造項目加速推進,新增產業載體489萬方,永勝村在全市率先啟動舊村整村改造。同時,南海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地區生產總值邁過三千億元大關,連續六年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區第二名。
  • 品質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今後五年南海目標定位定了
    報告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如期完成,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獲批建設、全面啟動,13個千畝以上連片改造項目加速推進,新增產業載體489萬方,永勝村在全市率先啟動舊村整村改造。同時,南海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地區生產總值邁過三千億元大關,連續六年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區第二名。
  • 【城鄉融合看南海】全面推進一島兩湖十裡片區建設!丹灶未來怎麼走...
    仙湖氫谷/佛山日報記者毛蕾攝01做好「融」的文章:推動「三集中、兩活化、兩提升」目前,廣東省委除了批准南海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外這些區域基本上就是昔日的「廣東四小虎」,有著改革創新的基因。而南海以城鄉融合為課題,這是珠三角地區的「困惑」所在,使命重大。
  • 三龍灣南海片區聚焦創新驅動發展
    會議強調,全區上下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密結合起來,科學謀劃南海「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紮實步伐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 【城鄉融合看南海】改造萬畝工業園、推動四大片區建設!大瀝全力...
    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是新時期省委、省政府賦予南海的歷史重任。在南海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城鄉融合發展專題學習會的次日,大瀝鎮以一場大會,作出了自己的回應與承諾。如今,《大瀝鎮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先行區實施方案》已正式印發。方案指出,大瀝將促進城鄉全面融合發展,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探索新模式,為新時代廣東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經驗示範。
  • 以電為階 提速鄉村振興 南海供電局多措並舉打造高質量發展「電力...
    張宇暉攝□信息時報記者邱作霖許月映通訊員李丹笛陳玲王勁濤記者從南海區人民政府獲悉,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批覆同意南海區創建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這是目前全省首個省級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而作為南海區的中心區域——桂城,肩負著建設這一試驗區的重任。
  • 威海南海新區吹響創新攻堅衝鋒號
    4月1日,威海南海新區召開創新發展三年攻堅推進大會,全面吹響了創新攻堅衝鋒號。走過歷時11年的打基礎、強功能、拉框架階段後,南海新區邁向了創新突破的新階段: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南海新區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南海新區著力建設富有特色的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濱海新城,著力打造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成為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
  • GDP3000億元新起點 南海七大鎮街主官談發展
    2019年7月31日,南海獲批創建廣東省唯一的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為全省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提供新鮮經驗。這無疑是南海改革攻堅、解決問題的一柄利刃。劍尖的方向,瞄準高質量發展。聚焦南海基礎不同、發展定位不同七個鎮街,桂城著力打造三大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片區、九江加速培育醫用衛生產業、西樵聚力打造產業發展新西樵、丹灶建設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獅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高地、大瀝爭當城市治理促發展典範、裡水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標杆鎮。近日,南都記者採訪了南海七大鎮街的「一把手」,圍繞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命題,看「七個小分隊」如何「勁往一處使」?
  • 佛山南海桂城愛車小鎮今日動工
    據悉,該項目系採用南海在全國首創的「混合開發」模式進行改造,即「國有+集體、住宅+產業、出讓+出租,以產業開發為主、住宅開發為輔」的土地複合利用方式,通過引入社會資本跨界共建,連片改造為融合住宅、商服、生產等功能齊備的綜合性項目。在2月底吹響攻堅村改的衝鋒號後,愛車小鎮動工更進一步加快了南海中心城區的舊改速度。
  • 威海南海新區:產教融合助推創新發展
    站在創新攻堅發展新起點上的南海新區,堅持把科技引領和平臺建設牢牢抓在手上,依託北交大(威海)、山東鋁業職業學院等高校資源,著力搭建創新平臺,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實現了「育人鏈」和「產業鏈」的無縫對接。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學生從『先學習再工作』轉變為『邊工作邊學習』,在學生培訓中開展『訂單式』『互動式』合作,為南海新區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人才支撐。」山東鋁業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山鋁學院自入駐南海新區以來,緊扣海洋經濟發展主題,積澱形成一整套產業人才教育培養新模式,突出企業需用人才的提前對接、度身培養,使學院成為「金藍領」的鍛造之地。
  • 南海丹灶:廣佛極點「客廳」發展再提速
    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丹灶還以建設大灣區廣佛極點「客廳」為目標,致力把大金智地打造成為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通過導入優質教育資源,完成交通路網,不斷推動公共配套升級,城市升值,讓「城產人文」融合發展的場景在大金智地片區逐步成為現實。
  • 魅力南海:古老的,也是年輕的
    南海也是一座年輕有活力的城市。南海將通過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再造一個南海奇蹟。為此,這座城市一直在努力著……桑園圍走進世界視野魅力南海,這周因為古老的歷史,再次走進了世界視野。位於南海區和順德區境內的佛山桑園圍入選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廣東乃至全國獨具特色的水文化標誌。佛山桑園圍始建於北宋徽宗年間,近千年來發揮著灌溉、防洪排澇、水運等效益,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繁榮,至今仍保障著6.2萬畝農田的灌溉供水和防洪排澇安全,見證著滄海桑田的變化,使珠三角一躍成為最富庶之地。
  • 威海:產城融合 活力南海
    原標題:產城融合 活力南海今年以來,威海南海新區緊緊圍繞全市「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部署要求,緊扣「產城融合、產城一體」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新區新城「新」的優勢,以產業化推進城市化,以城市化加快現代化,推動產業與城市良性互動、互促共榮。
  • 廣Point|裡水「網紅」花市,南海城鄉融合改革創新的成功範本
    同時,更是南海城鄉融合改革創新探索過程中,一個得到社會驗證的成功範本。 習俗:粵人好花,祈求全年安康 南粵大地,氣候溫暖,四季百花盛放,自古就有花城之稱的廣州更是在明代就衍生出「花市」的新春習俗。之後,花市延展到廣府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