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認識南海好功夫 向世界展示南海精氣神

2020-12-07 佛山日報

世界功夫看中國,中國功夫看佛山。功夫是佛山的一張國際名片,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一批佛山籍武術大師享譽全球。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提起「佛山」,似乎總離不開「功夫」二字,而「佛山無影腳」更是刻在人們記憶深處的文化符號。

作為一代宗師黃飛鴻與葉問的故裡,南海既是嶺南武術的展示窗,也是佛山武術的聚光燈,武術文化積澱深厚,習武強身蔚然成風。

11月27日,「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發布暨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開館活動在西樵鎮舉行,引發各方高度關注,登上新浪微博熱搜。

打造「功夫之城」品牌IP,推動武術產業融合發展,南海此舉可謂適逢其時。當前,廣東正縱深推進「雙區」建設,南海肩負打造廣東省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樣本、為佛山高質量發展扛大鼎的時代使命。以功夫文化為媒,強化功夫文化輸出,為南海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凝聚城市向心力打通了新路徑,也為全區重振「殺出一條血路」的改革勇氣、激發捨我其誰的使命擔當注入強勁動力。

建館培根 讓功夫魅力可觸可感

南海好功夫,樵山來論武。

在11月27日舉行的「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發布暨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開館活動上,「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吉祥物「南仔」首次亮相,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正式對外開放。

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位於西樵鎮飛鴻館。飛鴻館佔地面積27畝,計劃打造成「南中國武術中心」。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以嶺南功夫文化及佛山龍獅文化為展示內容,旨在打造中國最好的功夫文化體驗式博物館,分為「南武堂」「龍獅會」「功夫劇場」三大核心展館,外加LED互動區「山水對話」及「功夫文創商店」等配套,總面積2000平方米。

「南武堂」展區主要介紹嶺南武術的發展脈絡以及在清末民國時期繁榮的盛況,集中展示了黃飛鴻、鴻勝館、佛山精武會、葉問、李小龍等五大嶺南武術IP,突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嶺南武術精神的當代意義。

「龍獅會」展區為龍獅主題研學遊平臺,分為龍舟及醒獅的文化和運功、手工體驗等展區,是一個讓參觀者動腦動手的「龍獅樂園」。

「真是個周末遛娃的好地方。」上周末,家住禪城的霍小姐得知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新開館,馬上帶上全家人來嘗鮮。她表示,展館裡AR、VR和雷達互動的遊戲讓兒子玩得不亦樂乎,同時還了解了佛山傳統龍獅文化,全家人也順便遊覽了西樵山,一舉多得。

「功夫劇場」則是一個大型沉浸式功夫故事體驗空間,市民可以完全置身於由投影穹幕構成的360度環形劇場中,並可與之互動,聲光電結合,給人以穿越時空的視覺震撼。

「功夫和科技在這裡相遇,讓功夫的魅力可觸可感,讓功夫的美感又潮又酷。」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西樵鎮黨委委員鄺倩表示,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不僅是一座場館,更是為全世界喜愛南海功夫文化的人們埋下一個「根」,將優秀的南海文化向外輸送。

活動當日,南海功夫遊精品線路同步發布。5條南海功夫體驗遊精品線路,覆蓋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黃飛鴻獅藝武術館、西樵山、葉問紀念館、九江雙蒸博物館、吳家大院、康園等景點。

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開館儀式上,「南海好功夫」吉祥物「南仔」與佛山武術代表人物扮演者合影。

品牌賽事提升功夫文化影響力

位於南海桂城的全民健身體育公園成為市民周末的熱門打卡點。今年8月起,每逢周六,這裡都會舉行佛山功夫角之南海專場,市民可以免費觀賞詠春拳、洪拳、蔡李佛拳等武術表演。

「功夫角」搭建起一個常態化的舞臺,將展演地點廣泛分布在公園、村居、商場、校園等,供武術團體和武術愛好者展現武術技藝,致力打造成南海武術文化對外展示宣傳、對外交流推廣的窗口,並通過武術協會和校園的結對,讓傳統武術文化在校園當中生根開花。這一經驗自2017年在南海始創後,目前已經在全市推廣。

除惠民活動外,南海一直以來還非常重視搭建各功夫門派的專業交流平臺,西樵獅王爭霸賽、南海武術大賽、佛山功夫角之南海專場表演、世界詠春拳大賽、世界洪拳大賽,黃飛鴻獅王爭霸賽、武術進校園大賽等品牌賽事層出不窮,擴大了南海功夫文化影響力。

今年72歲的大瀝「打女」陳金女剛剛在「南海功夫網紅海選」決賽中以9011票獲得人氣冠軍,成為年齡最大的功夫網紅。她是黃飛鴻第五代弟子,練習洪拳40餘年,目前夫妻兩人一起在大瀝潘村洪拳館免費教徒。

「黃飛鴻是我的榜樣,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洪拳、喜歡功夫。」雖已年過古稀,但陳金女仍身強體健、聲音洪亮、出拳強勁,長期練功是她長壽的秘訣。

南海具有深厚的武術文化積澱,武林名人輩出,民間習武成風、長盛不衰。據官方統計,目前南海區共有233間武館、2700多支武術醒獅隊,涵蓋詠春拳、洪拳、蔡李佛拳、太極拳、龍形拳、白眉拳等54個代表性拳種,65所中小學設有武術醒獅隊,超6萬人參與武術傳播和傳承。南海武術叢書《我是武者》講述14個拳種、50位武術師傅的習武故事,《武館圖錄》講述南海各門派拳種武館的分布及介紹。

「我爸從小就教我,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家住桂城的張先生說,和父親一起練功是自己甜蜜的童年回憶,黃飛鴻等電影功夫明星則是所有男生兒時追逐的英雄夢。

黃飛鴻第五代弟子、72歲的洪拳傳承人陳金女在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內展示武術動作。

構建品牌IP 激活功夫產業新動能

2019年,《王者榮耀》中的角色——魯班七號,披上「獅舞東方」皮膚,受邀擔任醒獅非遺推廣大使,開創國內先河。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中旬,「魯班七號」微信指數提升66%,「醒獅」微信指數提升30%,百度指數提升21%,有效提升了以醒獅為代表的南海功夫在《王者榮耀》玩家中的認知度及好感。

「順應時代潮流,我們積極利用新媒體推廣南海功夫,打造功夫網紅。」南海區武術協會會長王冠藝介紹,今年舉行的首屆南海功夫網紅海選,通過抖音、快手、微視等網絡平臺發布參賽選手短視頻及圖片資料,共獲得4.5萬多人投票及點讚,累計訪問量高達35萬人次。

創新文化場景,激發產業動能。近年來,南海加快建設文化導向型城市,積極探索「功夫之城」品牌IP,通過舉辦多樣化的品牌營銷,進一步構建完整的功夫文化旅遊產業。

依託深厚的功夫文化,目前,南海現代影視產業鏈逐步健全完善,擁有中央電視臺南海影視城、香港國藝影視城兩個大型影視基地。借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之機,南海將推進央視南海影視城二期750畝土地資源開發和西樵山國藝影視城二期、三期約450畝地開發,通過大力發展影視衍生產業,串聯央視南海影視城、國藝影視城、宋城·西樵山嶺南千古情等文旅園區,融合嶺南電影人物IP、嶺南美食文化等,打造具有濃厚嶺南文化與粵港澳影視體驗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

圍繞佛山打造「世界功夫之城」,去年南海承辦2019中國(佛山)大灣區功夫電影周,共有40多部、超過80場功夫(動作)電影輪番上映,眾多功夫電影界大咖齊聚一堂。

未來,南海計劃以網際網路平臺作為線上宣傳主陣地,以「南海有功夫嗎?南海有什麼功夫?南海功夫有什麼好玩?」三大維度作為切入點,結合南海的武人、武館、武事等獨特資源,用新媒體形式賦能南海功夫文化。

打造新載體 展示南海改革精神

心懷家國、鋤強扶弱的黃飛鴻,大隱於市的一代宗師葉問,這兩個銀幕上經典的佛山武術戲劇形象,集合了人們對武林宗師的美好想像。

快意江湖,武德為先。一個被浪漫化的武林已經不復存在,但是武術精神卻長遠留存。

葉問第三代弟子、詠春大師董崇華說,南海功夫從不講究花拳繡腿,很少表演性套路,一招一式全從實戰出發,簡潔有力,力求致用務實。

這些都成為植入南海人骨髓的文化基因。

40多年來,南海人以「海納百川、敢為人先、團結奮進、腳踏實地」的精神,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和魄力,書寫了廣東「四小虎」歷史輝煌,鍛造了高質量發展的「闖將」「幹將」——連續7年躋身全國縣域綜合實力百強榜前三,三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好功夫在粵語中也是有實力、好成績的意思。」南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黎妍表示,傳承發揚功夫文化是時代交給南海的歷史使命,打造「南海好功夫」新名片,推動武術文化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這只是一個起點,未來還要把「南海好功夫」品牌擴展貫穿到南海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工作中,助力南海高質量發展。

誠如黎妍所言,「南海好功夫」不僅是武術文化本身,它還是南海精神的具象展示,是新時代南海向世界彰顯文化自信、改革銳氣的新載體、新場景。

「改革創新,是南海黨員幹部最鮮明的特質。」面對機遇和挑戰,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多次激勵全區上下要以奮鬥姿態再創幹事創業火紅年代。當前,南海正處於賽龍奪錦、爭先進位的機遇窗口期,面對攻堅城鄉融合改革為廣東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探路、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扛大鼎的使命召喚,南海迫切需要鍛造一支敢為人先、敢打必勝的「南海雄師」,在改革再出發中實現「二次騰飛」。

因勢而謀,聲動武林。可以預見,「南海好功夫」驚豔世界的不僅僅是拳腳功夫,更是攻克「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的改革實招,以及「近者悅、遠者來、居者安」的幸福內涵。

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內,參觀者擺出武術動作拍照留念。

文字|佛山日報記者崔藝文 通訊員吳小清

圖片|佛山日報記者周春

相關焦點

  • 讓世界愛上南海「真功夫」
    接下來,南海區將繼續激發南海功夫文化新動能,推動武術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南海打造成高質量文化導向型城市,助力南海城市影響力提升,讓南海成為嶺南武術的「展示窗」、佛山武術的「聚光燈」。多年來,南海參加省、國家、世界性武術賽事榮獲40多枚金牌,醒獅比賽榮獲近100枚金牌,舞龍比賽榮獲20多枚金牌。西樵獅王爭霸賽、南海武術大賽、佛山功夫角之南海專場表演、世界詠春拳大賽、世界洪拳大賽等眾多武術品牌賽事和活動讓功夫之城展現出巨大魅力。通過多年積累,龍獅和武術文化已經成為南海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牌,代表南海登陸多個國內外重大舞臺。
  • 南海將打造「功夫之城」城市IP!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等你來「踢」館
    之後,南海將圍繞「南海好功夫」打造城市形象品牌新名片,推動南海打造成高質量文化導向型城市,助力南海城市影響力提升。 「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IP發布 11月27日上午,「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發布暨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開館活動在西樵鎮舉行。
  • 日本向亞洲各國展示存在感 想讓南海問題國際化
    日本向亞洲各國展示存在感 想讓南海問題國際化 2016-04-11 08:23:19(上接第一版)日本共同社10日詳細報導了安倍政府對於此次會議的諸多心願,其中的核心是要將朝鮮與中國的軍事動向變成會議主要議題,喚起歐美國家對東亞局勢的關注,並向亞洲各國展示「日本的存在感」。
  • 潮武國慶·味極中秋——南海影視城第三屆功夫美食節開幕
    展現嶺南文化精粹,擦亮佛山「功夫之城」的名片,2020年國慶期間,南海影視城推出了「潮武國慶·味極中秋——南海影視城第三屆功夫美食節」,在落實防疫工作的基礎上,第一天即引來超高人氣,千人齊聚影城,慶中秋、賀國慶、賞功夫、品美食,度過愉快的十一假期!
  • 世界超模助陣 「世界南海海鮮節」開幕
    四川在線記者 向宇不僅僅只有進口海鮮,才是高端海鮮。近日,首屆「世界南海海鮮節」,在西南知名高端海鮮自助品牌「宴御海鮮姿造」舉辦。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海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僅2019年中國水海產品出口就超過200億美元。南海是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南海水海產資源極其豐富,是劍旗魚、燕窩、石斑魚、蝦蛄(富貴蝦)等的主要產區。本次海鮮節所選用食材要求堪稱「貢品級」,代表「國產海鮮」的最高標準。據悉,位於成都桐梓林上善國際的成都店也將同時舉辦「世界南海海鮮節」
  • 大幅面豎版地圖發行 同比例展示南海諸島
    6月23日,雷宜遜展示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綜合新華社、湖南日報報導你知道中國版圖是南北更長還是東西更寬嗎?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詳細標示島嶼、礁盤信息眾所周知,在原來的橫版地圖中,右下角南海諸島僅作為插圖,只有主圖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只能標註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大的島嶼、島礁,讀者無法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啟「雲」逛展 直播展示南海漁家文化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4月26日消息(記者 蘇靚)4月26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舉行《做海——南海漁家文化展(海南)》展覽,通過線上直播向網友展示南海的文化遺產、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講解員介紹。
  • 紀碩鳴:中美在南海對峙 改變世界五大格局
    那麼這種的對峙,不管未來南海怎麼發展,起碼在南海這個問題引發出世界大概有五大格局的一種變化。,那麼中國就派出了中國的海軍不少艦船就是用威勢警告跟蹤的方式,甚至於美國有人在網上都曬出說,中國的艦船包圍了他們,這到後來就是最近美國和菲律賓軍事演習在南海的軍事演習,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他取消了中國的訪問,取消了中美的軍事交流,登上了航空母艦在有爭議的南海當中巡航,向中國示威,中國也不示弱,馬上就公布了中國的國防部軍委副主席範長龍在南海登島的一些照片。
  • 從中國功夫之鄉到世界製造業之都,到底什麼才是佛山真正的招牌?
    佛山人如何在新時代展示自己的精氣神?一、世界的佛山說佛山是世界的佛山,不是吹牛逼。如果說北京在全球代言了中國正統官方文化,那麼佛山就是國際舞臺上中華民俗文化中的北京。相對於北京、西安以中華傳統文化名城代言中國,上海、深圳以國際現代都市閃耀全球,佛山在全世界的影響,更多的是以民間文化標籤的形式存在,並且這種文化標籤,更加具體,更加形象,更加鮮活,更接地氣。
  • 百種海洋生物「登陸」武漢科技館 可覽「南海之美」
    本報訊(記者陳曉彤 通訊員譚琛)「美麗的南海碧波萬頃、島礁星羅棋布,它見證過鄭和船隊的遠航壯舉,流傳著海上絲路的傳奇故事,中國文明從這裡走向了世界。」7月7日,「南海之美——海洋生態與保護主題展覽」在漢口江灘武漢科技館開展,百種海洋生物在館內展出,為武漢市民展現生機盎然的南海海洋世界。展覽現場,被布置成海洋氣氛的藍色展廳裡陳列著數十個水族箱,樣貌奇特的海魚在五彩繽紛的珊瑚中穿梭,形態各異的貝螺在燈光的烘託下散發著光澤。開館不到半小時,便吸引了近百位遊客參觀。
  • 威海南海新區吹響創新攻堅衝鋒號
    南海新區創新發展三年攻堅推進大會上,明確了三年攻堅戰的「三部曲」。隨即,一股「首戰即決戰」的精氣神升騰在全區人的心中。三年三級跳,信心源自哪?威海南海新區在之前的開發建設中,走過了一段比較艱難的歷程,經歷了金融危機、銀根收縮、體制束縛等各種困難。
  • 地圖看世界;南海美濟島與南海東門島
    南海海域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巖礁。其中屬於中國領土的有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海有豐富的海洋油氣礦產資源、濱海和海島旅遊資源、海洋能資源、港口航運資源、熱帶亞熱帶生物資源,是中國最重要的海島和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等熱帶生態系統分布區。
  • 新專家:中國若在南海成功卻失去世界大洋將可悲
    但有一件事情似乎確定無疑:中國將在未來10年或20年內崛起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曾預測,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將在2019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曾說過:「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因此,中國須在成為世界頭號國家之後承擔更多責任。這是不可避免的。未來10年,隨著其崛起,中國將受到世界的格外關注。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展主題直播 呼籲「保護南海」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南國都市報海口4月23日消息(記者 蘇靚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展「保護南海」主題直播,邀請講解員楊娜講述南海生態故事,呼籲人們愛護家園、保護南海,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出貢獻。
  • 解放南海諸島,唯此一著!
    隨著大國爭霸的序幕拉開,南海問題越來越難以解決,因為為了制約中國,美國自己不僅頻頻涉足南海,而且開始拉更多的小弟介入南海。如澳大利亞有人叫囂,發動全面戰爭 才能把中國趕出南海,還有法國、印度,都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施壓。可以這樣說,南海問題越國際化越難解決,在目前世界各國還沒有關注南海之前,迅速解決南海問題是最佳辦法。
  • 南海味道醉香江!
    其中,廣東省非遺項目南海藤編傳承人現場展示南海藤編技藝,「這些南海藤編作品既傳承南海歷史文化,又頗具創意,很棒!」來自香港的黃澤記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家昇連連點讚。本屆香港·佛山節以「佛山製造 中國功夫」為主題,內容豐富,包括美食旅遊展、非遺文化互動展等。今日下午,第三屆香港·佛山節主題展現場啟動儀式舉行。
  • 新版中國地圖發布 南海諸島與大陸首次同比展示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11日從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全景展示中國陸海疆域的地圖——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近日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推出。這套地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提供了更直觀有力的證據。
  • 館窺南海:南海三大博物館群崛起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即將到來,記者獲悉,博物館日當天,南海各大博物館策劃、組織了豐富的線下線上展覽、活動。其中,「樵山石——解碼南海博物館建築」在南海博物館開展,「名貴木雕展」在福厚博物館揭幕,力求讓市民共享文博盛宴。 南海的博物館之城建設,再次迎來「換擋提速」。
  • 這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觀音神像:南海觀音
    昨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靈山大佛的一些狀況,今天小編就接著昨天的話題,和大家共同了解一下我們世界上最高的一座觀音神像,能建築好真是世界性的奇蹟。我們都知道佛教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信佛的朋友也是非常的多,香火非常的鼎盛。
  • 歷史典籍中的南海
    「漲海」是古代中國人對南海的泛稱,「崎頭」是古代中國人對島礁、灘、沙洲的泛稱,這是當時或以前中國人對南海及南海諸島原始性的地理認識。三國時,吳國派朱應和康泰遠航南海,訪問扶南國(柬埔寨古代國家),康泰在其所著《扶南傳》中提到「漲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盤古,珊瑚生其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