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中美在南海對峙 改變世界五大格局

2020-12-13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習近平訪問美國,見歐巴馬互相也沒達成很多在南海問題達成很多的互相諒解和共同的一些構想,反而結束以後美國的軍方就宣布要繼續在南海巡航,這種威脅的味道就越來越濃。那麼這種的對峙,不管未來南海怎麼發展,起碼在南海這個問題引發出世界大概有五大格局的一種變化。

鳳凰衛視4月22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紀碩鳴:其實如果看美國的媒體,美國的媒體美國的學者對這個現象是講的更加劍拔弩張,甚至於有說有可能是南海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出發點,不管怎麼說,就是其實2011年中美聯合聲明確定,中美的關係是一個互相珍重,互利共盈的中美合作關係,但是現在這樣一種中美的合作關係已經被前所未有的這種冷戰這種情形所籠罩了,我就把它概括成中美之間這一段時間有三個對峙。第一個就是剛才你所說的,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軍事的對峙,就是中美的這種軍事的互相角力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下這麼嚴峻的,就是從去年的5月份開始,美國的拉森號飛彈驅逐艦就不斷的在南海附近遊弋,到去年10月27日它進入了首次進入了中國南海的駐地礁12海裡範圍,中國就馬上派出了052D那個昆明艦跟著警告威勢,那麼到後來今年3月份就更嚴峻了,就是美國派出了他航空母艦群進入了中國南海來進行巡航,那麼中國就派出了中國的海軍不少艦船就是用威勢警告跟蹤的方式,甚至於美國有人在網上都曬出說,中國的艦船包圍了他們,這到後來就是最近美國和菲律賓軍事演習在南海的軍事演習,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他取消了中國的訪問,取消了中美的軍事交流,登上了航空母艦在有爭議的南海當中巡航,向中國示威,中國也不示弱,馬上就公布了中國的國防部軍委副主席範長龍在南海登島的一些照片。

  那針鋒相對這種意味非常濃厚,這是第一。第二個在外交上也是一種對峙,就雖然中美之間非敵非友,但是運用外交這種互動的方式來斡旋兩國這種關係產生紛爭和矛盾的時候,就是通過外交手段來達成一致,或者說有些緩解,這是以前常用的,但是現在外交手段也不太作用,甚至於中國的外長到了美國,美國的原來說好的防長相見節目全部取消,那互相之間跟美國的克裡互相之間溝通和交往火藥味也非常重,中國希望美國不要只重視在南海的部署的一些雷達,也要重視南海出現了很多轟炸機甚至於這種飛彈巡航艇進入南海這種現象,那克裡就希望中國不要軍事化,不要擴島,就是互相這種交鋒的味道也非常濃。

第三個就在往往很多時候中美發生糾紛以後,兩國領袖領導人互相有個訪問,就是有個會見會談,很多問題就會緩解,你比如說習奧在莊園會談,在瀛臺晚上的漫步,都為緩和兩國關係出現了很多的一種跡象,但是近年每一次會見以後反而變成更大的問題出現了,你包括這一次習近平訪問美國,見了歐巴馬互相也沒達成很多的在南海問題達成很多的互相諒解和共同的一些構想,反而結束以後美國的軍方就宣布要繼續在南海巡航,這種威脅的味道就越來越濃。那麼這種的對峙,就不管未來南海怎麼發展,我覺得起碼在南海這個問題引發出世界大概有五大格局的一種變化。

楊娟:哪五大格局的變化?

紀碩鳴:那首先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世界的超級大國,就是在世界上很多遊戲規則都是美國制定的,儘管中國不認為自己會參與制定世界規則,也從來也否認會參與世界規則,但是美國認為中國的崛起會改變世界,會改變有關規則。那麼包括中國的一帶一路,美國覺得這個是中國向外發展擴張的對他的一種威脅,所以美國是在這個方面希望制衡中國,尤其在南海,歐巴馬提出三不,不擴建島嶼、不軍事化、不用一些比較對鄰國威爾的一些方式來處理南海問題。但是恰恰這三個中國沒有辦法按照美國的要求去做,因為中國覺得這個是中國自己的領土,我們在自己的領土範圍應該可以做我們自己任何的事情,習近平也講過,我們在崛起過程當中,我們要避免休斯狄德陷阱,就是說在大國崛起的時候,要避免和原來的大國之間的互相衝突,但是事實上美國原來的這種大權的世界遊戲規則也需要重新的擬定或者說要修改,那這是一個。

第二個南海問題就由於美國的介入,它本身是一個區域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呈現出一種國際化的趨勢,美國介入就是希望把它國際化,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那麼我們知道這一次剛剛在日本結束的七國工業國的外長會議,就有個共同聲明廣島宣言,它裡面雖然沒有提中國的名,但是對南海的有些問題就明顯的提出了一些條款,不能單方面改變現狀,就是要符合國際法律的有關規定等等,其實指向中國指向性是非常明顯。那麼這個等於是歐洲有些國家都參與到南海問題的這麼一個,這個層面上。那就使得原來區域的地域政治問題國與國之間有些領海一些爭議問題現在變成國際化了,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南海周邊國家的摩擦,就是會越來越頻繁,就是由於美國的插手,美國給予很多的支持,包括美國你比如說跟菲律賓的軍事演習,開放越南對美國的軍購等等,實際上都鼓勵這些國家和中國產生摩擦。那麼第四個,我們也看到日本他不是南海的申訴國,但是日本針對中國的各個方面在針對中國的這種傾向也非常明顯,所以最近他解禁集體自衛權以後,他兩艘自衛隊的軍艦首次經過南海到菲律賓到越南訪問。

我所在的那個潮汛雜誌,我們最近就專門寫了這些文章,就訪問了日本問題專家鄭海麟,他就提出就是說很明顯日本想通過美國介入南海牽制中國,他想做亞洲老大的這種意念非常明確,就是最終日本是想做亞洲老大。那第五個方面可能美國就通過這個方面,就中國的經濟正好處在十字路口,用南海的這樣一個牽制中國的方式,不斷的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那我們也知道中國經濟基本上目前還是世界的火車頭,如果中國經濟受阻,那意味著整個世界經濟可能會有進入到另外一次世界危機,也有一種說法,為什麼最近三月份四月份美國又加強了對南海的巡航和對中國的遏制,因為中國三月份第一季度經濟有好轉,外貿出口有一千億的順差,進入中國外資也在增加,那所以美國又有這樣一種南海的騷擾壓制的方式,使得中國無暇顧及國內的經濟,那經濟可以會受損,就五大改變。

《新聞今日談》節目在鳳凰衛視資訊臺播出【節目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日18301900

重播時間:周一至周日223023:00

想看更多金牌時評、熱點解讀、主播風採、幕後猛料?噓!悄悄加入鳳凰私享會(IDphtvifeng),讓小鳳君帶您走一走鳳凰衛視的小後門。 

 


相關焦點

  • 外媒炒作「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
    外媒炒作「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     美國軍官13日說,一艘中國海軍軍艦上周在局勢緊張的南海地區危險地向一艘美國戰艦靠近。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防部官員在電子郵件中說:「事發時間為12月5日,地點在南海的公海水域。最終,雙方船員通過駕駛臺有效溝通後,兩艦再次啟動,相互安全通過。」這名官員說,事發時中國最新航母遼寧艦「正在附近」。    報導指出,雖然這次對峙以和平方式結束,但凸顯了中美間的緊張關係。北京上月宣布在東海設置「防空識別區」後兩國關係惡化。
  • (原創)南海對峙只是中美博弈鬥而不破格局的延續
    就在「南海仲裁案」的最終判決結果出籠之前的一段時間裡,南海局勢呈白熱化,對峙的雙方幾乎劍拔弩張。在南海的一邊,美國的「斯坦尼斯」號和「裡根」號兩艘航母以及戰鬥群裡的6艘戰艦、140架飛機和超過12000人正在並駕齊驅,以宣示「自由航行」。在南海的另外一邊,從7月5日-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例行性演習」。
  • 中美戰艦南海對峙視頻曝光!
    此前,美國曝光的中國海軍一艘052C型驅逐艦在南海南沙群島附近水域主動驅離美國海軍「迪卡特」號驅逐艦的一張照片讓許多國人為之自豪,這艘052C型驅逐艦逼近「迪卡特」號驅逐艦,雙方相距僅40餘米,顯示了國家對南海主權堅定維護的決心。
  • 南海對峙加劇,中美正在滑向戰爭邊緣?
    另外,中美互撤領事館的外交降級事件,讓中美關係跌至歷史冰點,外界一度認為,美國正在為對華武裝衝突做準備。部分專家甚至已經開始公開推演中美在南海武裝衝突的形式和規模。
  • 再看看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就知道中國為什麼不怕美國威脅
    再回頭看看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就知道中國為什麼不怕美國威脅。2016年7月中美南海對峙2013年3月,在美國背後支持下,菲律賓單方面將南海爭端提交國際法庭。菲律賓自己出錢,自己找人,自己搞了一個法庭,要仲裁誰才對南海的島嶼有所有權。
  • 中美軍艦南海對峙險些相撞 外國網友急吐槽
    中美軍艦南海對峙最新消息:據美媒報導,12月5日,美軍一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在南海海域試圖接近遼寧號航母戰鬥群時,被一艘中國坦克登陸艦阻攔險些相撞,美方已經通過外交和軍事途徑向中方交涉,就中國和解放軍在公海的危險行為提出抗議。
  • 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2016年中國南海,發生了一起中美對峙事件,這場對峙的勝負,直接決定了整個亞太地區未來局勢的走向7月12日,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對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終裁決」,判菲律賓「勝訴」,否定了「九段線」,並宣稱中國對南海海域沒有「歷史性所有權」。消息一出,菲律賓高潮了,但是中美兩國卻安靜了,猶如黎明前的黑暗,靜悄悄!為什麼此時中美雙方都保持安靜,此時的美軍已實行戰時新聞管制,無線電靜默,以最大限度減少被發現的機率。
  • 外媒:五角大樓淡化處理中美南海軍艦對峙事件
    外媒:五角大樓淡化處理中美南海軍艦對峙事件   美國國防部16日試圖對一艘中國軍艦和美國「考彭斯」號巡洋艦最近差點在南海相撞一事作淡化處理。
  • 外媒:中美軍艦在南海對峙 逼停美艦為報復B52闖識別區
    13日晚,美國媒體爆出上周中美軍艦在南海對峙。正在監視遼寧號航母演習的美國「考彭斯」號飛彈巡洋艦被中國海軍坦克登陸艦逼停,險些相撞。美國已經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向中國抗議。外媒分析認為,中國軍艦逼停美艦或許是為了報復上個月美軍B-52轟炸機闖入中國防空識別區。
  • 緊張對峙,中美兩軍同時在南海布陣,菲越兩國連表態不願看到戰爭
    據日本媒體近日報導,隨著美國持續向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陷入緊張對峙局面,而軍事對峙的最前線在中國南海。美國防長埃斯珀在7月21日的演講中提及美國海軍本月兩度在南海實施雙航母演習時聲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遏制中國在南海的恫嚇行為。"
  • 臺刊揭中美南海對峙:世昌艦衝過 令美蛙人失蹤
    資料圖:世昌號國防動員艦最新一期臺灣《亞太防務》雜誌刊登了一篇「解密」中美軍隊在南海對峙的文章,「詳細講述」了中美戰艦、軍機所發生的多場摩擦的細節,報導所渲染場景的詳實程度和激烈程度令人咋舌測試無人艇引發空中對峙報導稱,1999年11月初,隸屬中國海軍大連艦艇學院訓練艦支隊的「世昌」號綜合訓練艦前往南海進行無人艇測試,首度在南海出現的「世昌」號還要利用艦載特殊裝備進行水文探測。由於這次任務開放了許多電磁頻道,因而引起美軍注意。
  • 外媒猜中國056輕護將與美瀕海戰鬥艦對峙南海
    中國海軍2月25日正式服役的新一代隱形護衛艦首艦582艦,被西方看做是中國海軍未來在東海與南海巡邏的主力。美國將於3月1日正式部署到新加坡的新概念戰艦——瀕海戰鬥艦首艦「自由」號,則擔負著「維護周邊海上安全」的重任。韓國《朝鮮日報》2月28日認為,這種任務的重疊使「中美隱形護衛艦在南海正面對峙的可能性增大」。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其後,他還談到了中美兩國今後博弈的主要看點:不再是爭奪資源、戰略要地、市場,爭奪的核心是規則制定權。而在亞太地區,中美兩極格局已經比較明顯。這一判斷,實則與他2013年的著作《歷史的慣性》中的預測一脈相承,他曾在書中寫道,到2023年,中美綜合國力將達到同一等級,世界將形成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國際格局。
  • 中美航母編隊「南海對峙」?臺媒開局一張圖,其他內容全靠編
    這在世界海軍大型艦艇的服役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充分顯示了海軍對山東艦質量的自信。在完成入役儀式後沒幾天,山東艦就突然帶著三艘護航艦艇,以航母戰鬥群的姿態離開了三亞,一時間在網絡上引發議論,而這時候臺灣媒體就跳出來了。
  • 美軍膽敢轟炸南海島礁?胡波解讀中美南海戰爭風險
    不可能說我們一次活動就能夠改變他們的看法,但是我覺得我們在三個國家進行了十一場活動,通過交流雙方澄清了很多東西,也增進了互信。這樣的話帶來幾個後果,第一個後果就會惡化整個南海的形勢,那第二個毫無疑問當然會助長東協部分國家——越南和菲律賓不切實際的期望,所以我覺得什麼時候能夠平穩取決於中美在南海的博弈,什麼時候達到相對平衡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個我覺得五到十年之內可能難以解決,因為大國競爭已經壓住了南海的爭議問題,中美之間大國競爭已經壓倒性成為南海局勢發展的主要變量。
  • 世界不會走向兩極格局,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俄外交學院院長表態
    一時間,關於中美兩國將走向冷戰的言論甚囂塵上。那麼,中國和美國是否會重演二戰後的美蘇冷戰呢?就這個問題,俄羅斯人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羅斯外交學院院長亞歷山大·雅科文科當地時間6月9日在俄羅斯《獨立報》上發表文章,就當前的中美關係和國際局勢進行了分析。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了南海對峙中國的急先鋒?
    6月4日,《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版撰文,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部署非常快速,以至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無法改變現狀,南海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航道,關係其重要的安全利益,這就決定了即使沒有美國,澳大利亞也需要獨立開展自由航行行動。在剛剛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上,澳大利亞防長佩恩暗示中國在南海霸凌其他國家,違背了國際法原則。
  • 臺媒「解密」中美戰機南海交鋒:殲8對抗F14
    中國空軍殲-8I戰鬥機美軍F-14戰鬥機本報特約記者  邱遠峰  本報記者 劉 揚最新一期臺灣《亞太防務》雜誌刊登了一篇「解密」中美軍隊在南海對峙的文章,「詳細講述」了中美戰艦、軍機所發生的多場摩擦的細節,報導所渲染場景的詳實程度和激烈程度令人咋舌。
  • 2021南海局勢何去何從?
    2020年可謂多事之秋,這一年世界各國很不太平。由於受各方面影響(包括政治因素與全球疫情),2020年各國在南海地區的爭端日趨愈烈。有網友猜測,2020年在南海地區各國集結的軍事力量已經達到頂峰。文中稱,由於近年來駛進南海的軍事力量多為美國及其小弟(日本、英國)諸國,這些國家多次派遣軍事力量航行至我軍管控海域,均被我方驅逐。但由於目前世界格局變化莫測,文章稱未來南海局勢的發展無非有三個走向。
  • 美軍把南海列入「五大危險海域」?專家:好意思?
    美專家根據前沿兵力面臨威脅和有可能誘發全球衝突的安全挑戰,列出美國海軍面臨的五大危險海域。專家:中國南海和其他四個海域沒有可比性據美媒報導,美國海軍面臨的五大危險海域包括南海海域、波羅的海和黑海海域、中東波斯灣海域、朝鮮半島海域、巴布-埃爾-曼德海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