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雷宜遜展示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
綜合新華社、湖南日報報導
你知道中國版圖是南北更長還是東西更寬嗎?看慣了橫版地圖的你很容易覺得是東西更寬,但正確答案卻是南北更長。據悉,近日由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的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創的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
詳細標示島嶼、礁盤信息
眾所周知,在原來的橫版地圖中,右下角南海諸島僅作為插圖,只有主圖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只能標註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大的島嶼、島礁,讀者無法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
據介紹,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上,南海諸島按照國土面積,與中國大陸同比例尺表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表示。而且,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中,對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詳細標示,地圖中海南省、海南島以及南海諸島的地理關係及行政區劃變得更為清晰明了。
「這樣能使讀者全面直觀地認識中國全圖,不會再誤以為國家領土有主次之分,有利於國民的版圖意識和海洋意識的樹立。」湖南地圖出版社總編輯雷宜遜說。
世界地圖也有豎版
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的豎版《世界知識地圖》(南半球版)採用中科院專家設計的「廣義等差分緯線多圓錐投影方法」,沿緯線分割,更具直觀性,海域展現更完整,一覽性強。克服了傳統世界地圖上南極洲和北冰洋變形極大的缺陷,將世界的地理關係準確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據悉,豎版的《世界知識地圖》是對傳統橫版《世界地圖》的一種突破,這意味著使用了400多年的橫版地圖不再「一統天下」,在地圖製圖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豎版地圖三問
橫版地圖與豎版地圖的區別在哪裡?
地球是圓的,可以沿經線縱切,還可以沿緯線橫切。傳統的橫版地圖,都是沿經線切割,再轉換成平面圖,而豎版地圖則是沿緯線切割。
在同一開幅的幅面上,豎版地圖比橫版地圖的比例尺要小些,比如同是一全開,豎版比例尺為1:700萬,橫版大約是1:600萬,而且橫版比豎版的陸地展現得更大一些,而豎版海域展現得更直觀完整。
豎版中國地圖以前有嗎?
去年1月,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就已經推出了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中國地形》。那時推出的豎版地圖中,南海諸島和大陸的比例尺是相同的,標示了130多個主要島礁。
在此之前,地圖繪製部門的教學圖裡有豎版地圖,是教學掛圖,但裡面內容很少,面向社會的豎版地圖沒有。
為什麼說豎版世界地圖是突破?
目前國際通用的世界地圖基本是兩個版本:亞太版和歐美版。我國現在通用的亞太版以太平洋為中心,以東經150度為中央經線、西經30度為左邊經線和右邊經線。亞太版世界地圖的模本,最早是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繪製而成。此後400多年,國內的世界地圖一直沿用的就是利瑪竇設計的框架,基本沒有大的變化。
如今,湖南地圖出版社採用「廣義等差分緯線多圓錐投影方法」,繪製成南半球版世界地圖,這種地圖在社會公開發行有利於改變人們的固有觀念。事實上,豎版世界地圖早已在航空航天、科學考察等領域得到了重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