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鬼音樂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黑人們更加想走出那個「巴比倫」

2021-01-11 人類那些事兒

11月29日,在模里西斯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宣布,將牙買加的雷鬼音樂(Reggae Music)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而跟雷鬼音樂一同被列入名錄的,還有愛爾蘭曲棍球、日本來訪神傳統、哈薩克育馬人的春季儀式、喬治亞摔跤、約旦的as-samer舞蹈。

在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雷鬼音樂,從上個世紀開始,雷鬼音樂就已經開始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開始傳播,包括如今流行音樂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雷鬼音樂的影響,並且雷鬼音樂還在商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雷鬼音樂是一種由斯卡(Ska)和洛克斯代迪(Rock Steady)音樂演變而來的牙買加流行音樂,也譯作雷吉,雷蓋。

而如果純粹這麼說,可能還是有大多數人可能無法對雷鬼產生太過客觀的看法,換個說法,雷鬼音樂最早的時候只是牙買加地區的地方民俗舞蹈音樂,而在進化過程中慢慢演變,融入了多元素的不同音樂風格,例如美國爵士、黑人說唱、布魯斯(R&B),最明顯的曲風特徵就是極其豐富的打擊、電吉他反拍切分、還有人聲和聲。

在更多的時候,人們會把雷鬼音樂當成是一種對於社會發洩出自己觀點的音樂,慢慢的,雷鬼音樂已經不僅僅是在音樂上傳承下來的文化,更多的承載的東西變成了一種思想。

雷鬼之父—鮑勃馬利

發源於牙買加的雷鬼音樂,由於種族的歷史原因,殖民、奴役和黑人的大流散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雷鬼音樂裡歌詞的經典主題,雷鬼樂的代表人物鮑勃·馬利在《Survival》中的一首歌《Africa Unite》裡唱的就是隨著奴隸買賣流落到世界各個地方的黑人對於回到祖先土地的渴望。

歷史上的黑人大流散,跟猶太人的大流散有著很多相通之處,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在很多年之後的今天,不管是在美國的還是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域的國家生存著的大量黑人,對於雷鬼音樂的喜愛和探索都不會減少太多。

來源於這種喜愛,在將說唱元素和電子樂、爵士與黑鬼樂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帶來的更多的就不僅僅是純粹音樂上的鑽研。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雷鬼樂手更多時候只是作為巴比倫思想的傳承者,他們的源頭來源於塔法裡教運動,這場宗教運動是發自大眾的,而不是作為官方權威性舉行,他們將非洲看為流散黑人的以色列,渴求著有一天黑人能回到非洲,而在這種思想下,他們更加厭惡殖民者強行加上的文化。

而要抵制一種文化,更多是時候是衍生出另一種文化來做抗爭。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在雷鬼樂中,體現出個歌詞意思大多都是在懷念過去,批判殖民者,只是在中國人看來,由於文化和種族上的差異,很容易誤解成對於失戀男性的撫慰,就像no woman,no cry,沒有女人就不會哭?

不,它在牙買加英語中的意思是「不,女人別哭。」

也如同在黑豹裡強大起來了的瓦坎達,主人公在告訴一個一起住在貧民窟裡的女性,讓她停止哭泣。

在雷鬼文化的教導裡,一切都會好起來。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4-12-05 21:23:565日發布消息說,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黃大仙信俗、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和古琴藝術等4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功列入國務院日前公布的第4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成功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拳得到全世界認可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年前中國首次提出這一申請。一名研究人員說,將太極拳列入文化遺產名錄「將有助於這項運動被推廣到更多地方」。
  • 中餐正式被列入荷蘭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荷蘭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中心宣布,中餐正式被列入荷蘭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疫情之下,世界各地的中餐業者都面臨巨大的挑戰,對於荷蘭中餐業來說,這可謂是一個帶來希望的好消息。其實,中餐文化隨著華人第一代移民登陸荷蘭,便已在此落地生根,通過三代華人移民共同努力,一起讓中餐通過不同形式發揚光大。1920年,荷蘭第一家中餐廳Gouden Muren在鹿特丹開業。在荷蘭,每一間中餐館的背後都是一部華人的心酸奮鬥史。如今,荷蘭傳統中餐廳,已經與鬱金香一樣,成為了荷蘭人寶貴的文化遺產。
  • 惠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小金口麒麟舞
    與其它地方的麒麟舞不同,惠州的小金口麒麟舞加入「沙仙和尚」這一人物,表演更加詼諧幽默,以講故事的形式表現「沙仙戲麒麟」「沙仙訓麒麟」「麒麟送吉祥」3個情景,環環相扣,形象生動。他不僅是小金口麒麟舞隊的隊長,還是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項目「小金口麒麟舞」代表性傳承人。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曾燕青帶領隊員們不斷創新,從傳統的單只麒麟,變成兩隻、四隻、六隻、八隻,甚至在2010年的省運會上出動了三十隻麒麟進行表演。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談新聞裡經常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到底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文化遺產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先說說文化遺產。該委員會是政府間組織,由21個成員國組成,每年召開一次會議,主要決定哪些遺產可以錄入《世界遺產名錄》,並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 為什麼還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什麼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覺得這個命題太大了,真不好回答。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的範圍很廣,國家用來公布名錄的分類就有十個大類,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醫藥、戲曲、曲藝、民俗。
  • 中秋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迎來第一個「受保護」的中秋節,專家指政府應主辦重大年節  新快報訊(欣華)與去年八月十五相比,今年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本身有很大的「不同」———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觀察」中秋節前氣氛,人們會發現:其商業氛圍濃於文化。
  • 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悉,我國經典傳統武術「太極拳」在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上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已經達到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泰式按摩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新社曼谷12月13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文化部部長伊提蓬13日表示,日前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泰式按摩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泰國方面為此深感自豪。泰式按摩在泰國傳承已有數個世紀,被視為泰國傳統醫療保健藝術、科學和文化的一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泰式傳統按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過去的泰國農耕社會。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和人工療法,它通過活動身體,幫助重新平衡患者的身體、能量和組織來治療疾病。
  • 比利時特色餅乾(Speculoos)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負責遺產名錄的國務秘書Pascal Smet在訪問Woluwe-saint-Pierre的Goossens糕點店時提到:布魯塞爾大區已將Speculoos餅乾和其他工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Pascal Smet說:"就像對fritkots和或菊苣(chicon-小苦菜)所做過的那樣,該地區正在將speculoos列入遺產清單,這樣可以永遠保護和改善它。"該協會的協調員Géry Brusselmans說"幾乎所有的糕點師都還在用傳統方子準備每年12月的speculoos:用上好的黃油和木模。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古代巴比倫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伊拉克巴比倫考古遺址伊拉克正在慶祝歷史名城巴比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遺產。伊拉克的古代遺產已經贏得了考古學家和中東專家長期以來的承認:巴比倫已被列入聯合國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其世界遺產委員會星期五投票決定,將位於巴格達以南的巴比倫列入其全球約1000處世界遺產名錄。
  • 太極拳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為什麼行?
    就在17日晚,太極拳這項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運動,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套拳法,怎麼就成了非遺?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極拳的故事。影視作品中的張三丰形象。當人們不再急於練成保家護命的「殺人勾當」,而更加需要在練成防衛功夫的同時不傷害自己甚至益壽延年,太極拳被逐漸創造出來就成為了一種必然。因此,若從源頭上說,太極拳是「中國武術自我否定的產物」:從「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轉變為「四兩撥千斤」。《太極宗師》海報。
  • 蒙古人必須知道的國家級與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5月20日,成吉思汗祭典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蒙古族四胡音樂蒙古族四胡音樂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蒙古族四胡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樂器之一,擦奏弦鳴樂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蒙古族圖瓦人「綽爾」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央廣網焦作12月18日消息(記者趙飛 河南臺記者程冰冰 付豔波)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間,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雄安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雄安新區所在三縣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各具特色的「非遺」也是雄安新區的寶貴財富。雄縣古樂:雄縣古樂是地方傳統鼓吹樂。據考證,雄縣古樂起源於宋元時代,興盛於明清時期,是民間鼓吹樂之北樂支系。
  • 日本爭取將日本酒與燒酒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源/富士電視臺海外網1月15日電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15日報導,日本政府希望在2024年,將日本酒與燒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在就提案方向進行調查研討。談及將日本酒、燒酒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由,日本政府稱這是日本獨有的、使用米麴菌的酒文化,今後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並就傳統技術整理、保護措施等內容進行調查研討。日本希望在2024年將日本酒、燒酒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早在明年(2022年)2月遞交提案。日媒稱,如果成功,將有效促進日本酒和燒酒的出口。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_新聞...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2月17日,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圖為12月5日,福建廈門市鍾宅畲族社區舉行「送王船 做好事」傳統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