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會館重現黃浦江轉折點 , 綠地外灘中心彰顯上海氣魄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董經說 More城讀

引子

初到上海,你也許會流連在遊人如織的的外灘,俯瞰金光璀璨的陸家嘴;

若再到上海,你會更想去那些老街老巷老洋房,看一出市井煙火,飲一壇民國風韻。

魯迅筆下的上海,是嚮往光明的戰場;

張愛玲筆下的上海,是孕育愛情的華麗寓所;

錢鍾書筆下的上海,是《圍城》裡白牆黑瓦的弄堂 ……

實拍圖

黃浦江的水,流經上海市中心,彎過兩道彎:其中一道彎,是已經成為金融中心的陸家嘴:另一道彎,則位於南外灘的董家渡。

如今,在這個滄桑而又古老的轉折點上,一處能讓人感受到萬千風情的經典之作——商船會館,在歷經300多年的歲月洗禮後,再一次成為了上海灘萬眾矚目的焦點。

商船會館古戲臺

12月22日,商船會館的修復落成,正是綠地控股集團對整個董家渡城市開發更新的起筆。以商船會館為中心的城市文化軸,輔以300米超高樓為中心的城市景觀軸,一曲昇平,再度開啟董家渡輝煌。

實拍圖

重塑江南文化

再現百年外灘

「一城煙火半東南」,曾經繁華的董家渡,有眾多歷史遺留下來的遺蹟,商船會館則是這些遺蹟中歷史最為悠久,且最能代表江南文化而又最能體現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作。

商船會館,始建於1715(清康熙54年),是由上海周邊的沙船業眾商集資興建。商人從海路湧入上海,因南船不能直接北上,需要在上海轉換成沙船才能繼續前行。

沙船成為明清兩代上海對外的主要交通運輸工具,在上海從手工業城市進展為商業城市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船會館是上海歷史發展的「活化石」,它是上海「以港興市」的見證,經歷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例如,清道光、鹹豐間海運漕糧、同治初年籌辦江南製造局等,均借商船會館作辦公處。

1850、1860年代沙船商人實力達到頂峰,商船會館實力也躍居上海各會館、公所之首;民國初年,上海縣「城自治公所」董事在商船會館設立平價局等等。

商船會館修繕落成揭幕

1959年,商船會館列入「上海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上海市市標,沙船成為其中重要元素之一。

沙船,儼然成了上海崛起的一個標誌。

上海的繁榮離不開航運,而上海航運的起點,就在如今這座被綠地集團修繕一新的百年老建築----

商船會館裡,客商、貿易、文化,承載的是整個江南商人的商道及其重要的記憶。

十二月的上海已進入落葉隨風的冬季,而這座擁有305年歷史的老建築在綠地集團的傾力打造下,卻在這凜冽的寒風中迎來了它生命中的又一個春天,以靚麗的身姿宣布著它的強勢回歸。

商船會館文化聯盟成立

整個修繕過程,綠地控股集團始終秉承著匠人思想,一絲不苟,克服重重難關,最大限度的保留會館的歷史底蘊與細節,讓這一經典的商船碼頭江南文化再次煥發青春。

四大俱樂部落地外灘

緊隨其後,「商船會館文化聯盟」的成立也將「江南文化」推向了更廣闊的領域。

滬劇表演藝術家在百年戲臺前演出

崑曲王子張軍在300年前的戲臺前表演

不論時光過去多久,在風中感受上海的風情,尋覓過去的痕跡,倚靠在外灘邊遠眺的情感,都是令人無法割捨的上海魅力所在。

實拍圖

董家渡的新故事中,承載著的是世人對於過去的繁盛的回憶,商船會館的修建落成,是綠地對於這些寶貴的歷史遺蹟進行的保留創作,老街道留下了,老建築也煥發了青春。

實拍圖

那些曾經被歷史大潮淹沒了的印記,如今又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被融入了新的建築群體中,這是綠地控股集團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希翼。

商船會館的古戲臺

全球資本匯聚

執首城市未來

當代藝術家傑克遜曾經說過:「當我們想起任何一種重要文明的時候,有一種習慣,就是用偉大的建築來代表它。」

如果「商船會館」代表的是那段曾經輝煌的歷史,那麼整個綠地外灘中心則向世人展示了今日上海的飛速發展。

綠地外灘中心效果圖

在這個超級綜合體裡,7棟總部辦公整體形象完成,300米超高層、240米次高層以及兩棟150米塔樓正在創造外灘新印象。另外,還有「7×24小時」高端購物中心、超七星級奢華酒店和海珀外灘系高端住宅的加入,讓金融辦公、商業零售、文化娛樂、居住配套等功能有機的組合在一起。

綠地外灘中心還將打造近千米的綠色空中連廊,將各個樓棟與外灘濱江步道巧妙串聯,構建一步一景的行人漫步空間,引領外灘生活升級。

綠地外灘中心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綠地外灘中心的建成刷新了外灘的數個記錄:

120萬平方米超大規模綜合體,相當於三個國金、三個BFC的體量,超乎想像;

300米,即將建成的外灘超高層新地標的高度,在天際建築匯聚的外灘脫穎而出,再一次刷新城市天際線;

稀缺紅利,在外灘金融集聚區的核心區域內,董家渡板塊之上的另一個豪宅產品,已經所剩無幾,綠地外灘中心海珀外灘系高端住宅的出現,無疑成為塔尖圈層追逐的焦點。

綠地外灘中心

除了這些外在可見的優勢,綠地外灘中心可以給予大眾的,還有其專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實現「一城一帶」戰略規劃,而特別打造的上海首個「24小時核心引擎」。

在這裡,你可以實現與東京、紐約、倫敦、巴黎、法蘭克福的「零時差」對接。

每一分每一秒,只要你需要,你就可以馬上了解到來自全球各地的最新時尚資訊、金融數據以及潮流動態。真正實現「人在家中坐,世界手中握」。

在這裡,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24小時,不再只是上海的24小時,更是整個世界的24小時。

在這裡,隨著人保等一系列享譽全球的企業意向籤約入駐,到聯合華為打造上海市中心極具示範引領作用的智慧化產業園區,全球資本巨頭向這裡匯聚,既讓24小時的全球化金融中心含金量不斷提高,也讓綠地外灘中心的區域價值步步攀升。

綠地外灘中心效果圖

百年經典之作

只為Ta而守候

百年歷史看上海,上海歷史看外灘,能在外灘擁有一套理想的住宅,是每個卓而不凡的人心中的夢想,稀缺的地段決定了外灘住宅的稀有性,好房子可遇而不可求,綠地控股集團海珀外灘的橫空出世,給了世人一個理想的選擇。

前臨黃浦江,後靠老城廂,這樣的黃金地段是專為成功人士打造的理想居住地,是專屬於那些站立於金字塔尖的人群。

姑且不提它本身自帶的巨大商業體系,就看看它周圍的鄰居們:上海老城廂的代表城隍廟就在咫尺之間,號稱南濱江新天地的老碼頭也是舉步就到,更不用說一路之隔的無敵江景了。

出則一世繁華,入則大隱於市,目之所及,既有那永不停息的一江春水,又有那靜立百年的歷史人文,詩意的棲居,理想的生活,這就是海珀外灘。

綠地外灘中心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個不夜城,華燈起,車聲響,歌舞昇平……」

婉轉的歌聲,伴著外灘涼涼的夜色,將這十裡洋場點綴成一片流光溢彩,繁華至極。

從現在開始,外灘不再只有滄桑百年的萬國博覽會,也不再只有浦江對岸的城市新貴,綠地外灘中心, 將成為世人矚目的外灘新焦點。

老的建築與新的高樓,歷史遺蹟與潮流科技,是綠地外灘中心在這裡用濃墨重彩繪就的一幅創世傑作,也必將成為外灘下一個百年經典。

【免責聲明】:黃浦房管(2019)預字0000203。本資料為要約邀請,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等協議為準。

【版權聲明】

1. 本文為More城讀原創作品,轉載可以,歡迎分享,但請告知。2.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第一時間刪除。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關注

原標題:《商船會館重現黃浦江轉折點 , 綠地外灘中心彰顯上海氣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經過4個多月修繕,綠地外灘中心上海商船會館落成
    經過4個多月修繕,綠地外灘中心上海商船會館落成 澎湃新聞記者 劉暢 2019-12-23 07:05 來源:澎湃新聞
  • 煥彩重生的商船會館
    商船會館,對上海人而言是一個神奇的傳說。商船會館是上海第一所同業會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小南門外馬家廠北(今黃浦區會館街38號)興建。商船會館佔地近20畝,規模宏大,號稱「極締造之巨觀」。會館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正門額上刻「商船會館」四個大字,兩側偏門額分別刻「海晏」「河清」。大殿為歇山頂雙合式建築,神龕祀天后。
  • 外灘又一幢古建築修繕後回歸 305歲商船會館明天開放
    明天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申城78處文物建築將免費對公眾開放,其中有著305年歷史的商船會館在完成重新修繕後,也將首次亮相。這座當年上海248座會館中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型制最為豪華的會館,將以原汁原味的風格重新喚回人們對黃浦江畔老碼頭的古老記憶。
  • 外灘商船會館修繕落成 上海城市更新傳承歷史文脈
    新華社上海12月27日電(記者鄭鈞天)近日,象徵著曾經上海繁榮景象的人文建築地標——外灘商船會館重新修繕落成。這意味著,這一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建築將重新煥發光彩。外灘商船會館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華的會館之一,由當時上海及周邊的沙船業眾商集資興建,用於集會、議事、看戲等。作為上海及周邊沙船業商行團體的所在地,商船會館記載著上海航運發展、客商貿易及文化往來的厚重歷史,對上海港初期的形成、興起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也是上海「海納百川」城市精神的重要歷史見證。
  • 300年商船會館修繕落成 江南文化地標回歸外灘
    位於南外灘董家渡的商船會館經過半年多的精心修繕,這座有著305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地標近日正式回歸,古老的歷史建築再度煥發新生。外灘商船會館始建於1715年,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由當時上海周邊的沙船業眾商集資興建,用於集會、議事、看戲等。
  • 外灘商船會館花園: 一個被時間封藏的「人間煙火」
    除了經典的萬國建築外,外灘令人稱道的,繞不過豫園。作為典型的明代私人園林,豫園已經跳出江南私家園林的私享性質,成為上海的地標景點,元宵的燈會、各類花展、畫展,還有地道的上海小吃,中外遊人如織,本地人也徜徉其中。好消息是,另一座中式典範園林商船會館花園,與數百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一起,作為一張的新的城市名片,與豫園兩大江南園林交相輝映。
  • 上海305歲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喚回黃浦江畔老碼頭記憶
    中新網上海6月13日電 (王笈 康玉湛)位於上海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的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6月13日,滬上78處文物建築向市民免費開放,這座承載著上海航運厚重歷史的商船會館,也迎來了修繕後的首次對公眾開放。6月13日,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 張亨偉 攝   商船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乾隆、嘉慶年間擴建,光緒八年(1882年)重修;同治初年曾作為在南市籌辦江南製造局(今江南造船廠)辦事處。
  • 商船會館與輪船招商局
    當年輪船招商局最近,在南外灘觀賞了始建於清初的商船會館,又趁興到外灘端詳了落成於清末的輪船招商局大樓,不禁思緒萬千……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放「海禁」。由於上海「襟海帶江」,為我國水路交通之要衝,翌年在這裡設置江海關(也稱江海大關)。乾隆《上海縣誌》記載:「自海關設立,凡遠貨貿遷,皆由吳淞口進泊黃浦;城東門外,舳艫相銜,帆檣比櫛。」為了「聯絡同鄉、同業感情」,上海和周邊的船商聯合在黃浦江邊「董家渡馬家廠」(後為會館街38號)籌建商船會館,並於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基本竣工。
  • 上海305歲商船會館修繕完畢,800平方米動用近60名工匠,未來考慮開放
    從設計到施工共花費兩年時間商船會館位於董家渡核心區域的綠地外灘中心。這是一處清代江南風格建築,飛簷戧角起翹較大,整體造型輕盈。「商船會館的現存建築只有戲臺和大殿,而這兩座建築單單修繕設計方案就耗費了近一年半時間。」
  • 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6月13日,地處上海外灘黃浦江畔,有著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在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據悉,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
  • 「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亮相上海商船會館
    7月4日-7月5日,「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在上海商船會館舉行作為上海最大的會館,商船會館曾經見證著上海航運的百年榮光。海派文化自此而起,也影響了一代代上海人。如今,代表著上海精神的申花,也將它的榮耀綻放於此。
  • 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1/7)
    /7) "← →"翻頁 6月13日,地處上海外灘黃浦江畔
  • 遺產日首日,到商船會館溯源上海城市發展史
    門頭上的大方磚上有立體的「商船會館」字樣。商船會館,位於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它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遺產日首日,等待參觀商船會館的市民。
  • 新修商船會館一瞥
    而會館弄在外馬路到中山南路之間,是因原泉漳會館而得名的,原名泉漳會館街。一街一弄,差了一站多路,走是要走一會兒的。今年1月1日元旦放假一天,想起前幾天有朋友問起商船會館是否已經修好了,於是就坐車來到董家渡路以南的原會館街,看一看上海最早的會館——商船會館,現在怎麼樣了。
  • 上海最古老會館修繕完畢
    本報記者 戚穎璞歷經半年修繕,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商船會館」於12月22日正式落成。這是上海最早建成的會館,擁有300多年歷史。記者昨天從建設方綠地集團獲悉,商船會館將具備一定公益性質,未來考慮開放。
  • 上海:擁有305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記者孫麗萍)飛簷凌空、藻井華美,大殿正門高掛「國泰民安」匾額……擁有305年歷史的上海首個同業會館——「商船會館」經過保護性修繕,13日首次對上海市民開放,接受預約參觀。商船會館被譽為上海歷史的「活化石」,其落成比上海正式開埠(1843年)還要早128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今天的黃浦區會館街38號位置興建了這一恢宏會所。它佔地近20畝,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擁有神廟、戲臺、廂房、議事廳等,豪華程度一時無二。
  • 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商船會館作為上海最早建成的會館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已經305歲了去年年底>它剛剛完成修繕如今,首次對外開放更具有不一樣的意義↓↓↓商船會館位於外灘董家渡核心區內,是上海最早成立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也是當時上海建築面積最大、建築格局和形勢最為豪奢的會館之一。
  • 建信人壽入駐綠地外灘中心 外灘金融集聚帶發展再提速
    12月31日,作為上海「一城一帶」核心功能區之一的外灘金融集聚帶再添「生力軍」,中國建設銀行、綠地控股共同宣布,中國建設銀行旗下建信人壽以55.5億元籤約購入綠地外灘中心T4辦公樓,建信人壽及建行相關業務機構將入駐綠地外灘中心。作為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建行與綠地攜手提前為上海「十四五」新戰略落地探路。
  •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關於華夏講堂華夏講堂由上海華夏文化創意研究中心與黃浦區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舉辦。黃浦區是上海中心城區,文化遺產豐富,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海派文化孕育地、江南文化交匯地,是展現上海近代文明、城市發展、城市生活、地域文化交流的具有鮮明特點的歷史街區。
  • 百年外灘新活力:人保入駐綠地外灘中心,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今年年初,綠地集團成功收購位於上海外灘金融集聚帶重要位置的黃浦董家渡項目(已更名為「綠地外灘中心」)。至今不足半年,綠地充分發揮自身資源、資本優勢以及綜合開發運營能力,快速推進這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地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