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挪威人"送山峰給芬蘭"慶獨立百年活動遇阻

2020-12-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 外媒稱,挪威政府拒絕了一些民眾要求將一座山峰送給鄰國芬蘭作為其獨立日賀禮的要求。

據法新社10月14日報導,鄰居芬蘭人將在2017年慶祝獨立100周年,為此一批挪威人提議將高1361米的哈爾蒂山的頂峰送給他們作禮物。

這份禮物將可以很便捷地糾正一個地理上的不協調性,芬蘭在這一地區的邊界位於這座山的高度1324米的山坡上。

在臉譜網上發起的「將哈爾蒂山頂峰送作禮物」的活動已徵集到了1.7萬個籤名。

但是一個法律方面的障礙使得這項友好的計劃被破壞。

挪威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14日在致函挪威北部城市科菲尤爾市市長的一份信中說:「這一創造性的提議贏得公眾非常積極的回應。」這位市長是送山峰作為禮物活動的倡導者。

索爾貝格說:「對此我表示歡迎,我看到了挪威和芬蘭關係密切的明確跡象。」但她又說:「兩國邊界的調整會帶來複雜的法律問題。」

而這種做法遇到的問題是難以克服的——這一崇高的送山峰作禮物的想法違反了挪威憲法的第一條:挪威王國「是不可分割也不可轉讓的」。

索爾貝格補充說:「我們會想出另外的得體禮物來祝賀芬蘭的獨立百年紀念日。」

相關焦點

  • 芬蘭即將獨立100周年 鄰居挪威欲「割讓」山峰作賀禮
    2017年,芬蘭將迎來獨立100周年的紀念日。 據界面新聞29日報導,作為鄰國的挪威為了幫鄰居過生日正在考慮調整領土邊界,把哈爾蒂山峰送給芬蘭。現在芬蘭境內的最高點是一個斜坡,甚至都不是一座山峰,越來越多的挪威和芬蘭民眾對這一想法都表示非常歡迎。
  • 英媒:挪威擬送芬蘭一座山峰慶芬蘭獨立100周年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 英媒稱,挪威正在考慮把一座山——或者至少是它的頂峰搬到鄰國芬蘭。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7月29日報導,挪威政府正在詳審如下建議,即在芬蘭人明年慶祝獨立100周年之際,把哈爾蒂山的主峰作為禮物送給芬蘭。
  • 慶芬蘭獨立100周年 挪威或移動邊界、贈山峰當賀禮
    中國日報網7月29日電(嚴玉潔)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7月28日報導,芬蘭將在2017年迎來獨立100周年,鄰國挪威正在考慮移動部分邊界,將一座山送給芬蘭。根據18世紀50年代劃定的邊界,哈爾蒂亞山橫跨挪威和芬蘭邊界,其最高峰在挪威境內。
  • 圖書館「頌歌」慶祝芬蘭獨立百年
    【新華社微特稿】祖國慶祝百歲生日送什麼禮物合適?芬蘭政治家和公眾毫不猶豫地選擇圖書館。耗時20年籌劃、耗資9800萬歐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建造的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5日將正式對公眾開放,為長達一年的芬蘭獨立百年系列慶祝活動畫上句號。
  • 在挪威的森林裡,生活著信仰薩滿教的「森林芬蘭人」
    他決定從自己生活的國家切入,而在梳理大量的文獻後,他找到了自己的拍攝對象,在與自然密切接觸的少數民族——「森林芬蘭人」(Forest Finns)。挪威東部的芬士柯根是少數民族的宿地,17世紀芬蘭人開始移居至此。這裡的人們被稱為森林裡的芬蘭人。他們多是農民,所以,需要清除大片的森林區域以彌補耕地的不足。
  • 前往芬蘭和挪威的旅程
    像芬蘭的一切一樣,它很乾淨,斯堪地那維亞很酷,只有一點點不同。赫爾辛基並不是歐洲遊客常去的地方之一,但是隨著波羅的海遊輪的迅速普及,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人來此遊玩。這個城市提供了我們在現代旅行中所期待的一切,以及吸引所有人的歷史景點。真的很棒。
  • 北歐五國-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
    談及北歐,立刻就會有浩瀚絢麗的北極光、樂此不疲的聖誕老人、廣闊壯麗的峽灣勝景等等一連串兒的美好畫面在眼前跳閃,北歐就是一個讓人浮想聯翩、心生嚮往的神聖之地,乾淨、純粹,沒有太多的世俗汙染,讓人魂牽夢縈。
  • 愛沙尼亞芬蘭瑞典挪威丹麥遊記
    車子從聖彼得堡出發,由俄羅斯芬蘭邊境進入芬蘭,直奔赫爾辛基,這個時候我還沒意識到接下來的行程,有很大的比例是在車船上度過。民俗禮儀禁忌2019年北歐遊是我十二次出國遊,不含冰島,包括東歐的愛沙尼亞。赫爾辛基芬蘭共和國,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曾被瑞典統治,也曾併入俄羅斯帝國,後宣布獨立,成為了一個永久中立國。路過西貝柳斯公園,我們來到了聖殿廣場巖石教堂,這座教堂建立在炸開的石頭中,別具風格。
  • 1918年芬蘭人「利用」這種情況,宣布芬蘭獨立!
    1918年芬蘭人「利用」這種情況,宣布芬蘭獨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許多戰鬥和事件中,其中最不被理解的是所謂的冬季戰爭,它發生在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3日的芬蘭和蘇聯之間。戰爭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早期階段,並向西方許多人展示了威脅歐洲的極權主義幽靈的危險。
  • 挪威羅弗敦/冰島地心歷險/芬蘭冰屋「深度之旅」
    百年 Pub 嘗最北啤酒,最北酒廠之一的 Mack,在極北之地開了間百年歷史的 Ølhallen 酒館,曾被 TripAdvisor 評為卓越獎。當地人喜歡在這裡喝酒聊天,他們稱沒有來過 Ølhallen 就不算來過特羅姆瑟!
  • 周末 | 北歐五國(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冰島)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生活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包括丹麥、挪威、瑞典)的丹麥人與挪威人、瑞典人同屬於維京人的後代。很多丹麥人都以自己是維京海盜的後裔為榮,維京文化在丹麥也是盛行。(憑我渣渣的丹麥語,以及零基礎挪威語,可以看懂挪威新聞網站上的一些內容。而且,很多丹麥人也告訴我他們可以跟挪威人正常交流,讀挪威語的新聞更是沒問題。)挪威人可以聽懂88%的瑞典語,73%的丹麥語;瑞典人可以聽懂48%的挪威語,23%的丹麥語;丹麥人可以聽懂69%的挪威語,43%的瑞典語。
  • 丹麥,挪威和芬蘭有何不同
    食物相似又不同丹麥挪威和芬蘭都屬於北歐國家,地理位置相近。三個國家的美食也很相似,其中挪威人吃的魚和海鮮稍微多一點,芬蘭人更喜歡漿果和森林水果,丹麥人也會吃很多魚,但是丹麥有很強的熱狗文化。挪威人更愛冒險聽說過挪威森林嗎?那是冒險的代名詞。挪威人似乎更像探險家,挪威是一個人口並不稠密的國家,很多挪威人通常喜歡去山區或森林裡探險,畢竟挪威也是維京人的後代,這中冒險的海盜精神可能與維京人的傳統有關。
  • 【義大利都靈神州旅行社】芬蘭挪威6日深度環遊 · 599歐起/人~
    ・全程酒店單間差300 歐元/人.・未明列在價格包括項目內的所有項目. 這次的芬蘭、挪威之行不是讓你奔走在繁華都市之間, 而是一次深度與大自然交流的旅程.也是挪威、瑞典、芬蘭三國的交界處。此處雄奇的山巒是芬蘭的國寶之一。
  • 年輕建築師贏得挪威新森林芬蘭人文化博物館一等獎
    博物館外部來自哥本哈根的國際年輕建築師團隊在挪威 Svullrya 市的森林芬蘭人文化博物館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獲獎方案是 「 Finnskogens Hus 」 。這個競賽是挪威第四大建築競賽。新建的博物館目的是向遊客介紹森林芬蘭人的歷史。森林芬蘭人是16世紀到17世紀定居瑞典和挪威的芬蘭移民。該團隊的方案「 Finnskogens Hus 」是森林中的一座博物館。 它由一列森林環繞,在它所在的森林和博物館的周邊之間創造了一個有趣的過渡區域。 建築與景觀之間互動展現了森林芬蘭人的歷史和文化。
  • 挪威獨立110周年:為何北歐國家的國旗長得那麼像
    1905年8月13日,挪威跟瑞典和平分手,終結了自1814年開始的共主邦聯關係,成為獨立國家。至今已有110年。雖然在政治上獨立已久,但是挪威和瑞典仍有相當多的共性,如都是高福利、高稅收國家,氣候都相當寒冷,抑鬱症都相當流行。不過對大多中國人來說,它們最大的特點還是國旗都長得特別像。
  • 芬蘭旅遊最值得買的10樣禮物,第6款最適合北漂人
    基於很多人對芬蘭的熱愛,小編特地收集整理了10樣芬蘭禮物獻給大家。如果有機會去到芬蘭,一定要買!買!買!一家企業堅持反丟棄主義,以精湛的工藝技術,打造出一批集「美貌」與「才華」於一體的實用藝術品,它就是Iittala。Iittala從裝飾性成套餐具過渡到實用、美觀的耐用品。
  • 芬蘭獨立100周年:北歐第一個共和國如何誕生
    烏拉爾語系直到20世紀中期,芬蘭的小學生都被教導他們的祖先是在大約在耶穌基督的時代從分開歐洲與亞洲的烏拉爾山區遷徙到芬蘭的。但芬蘭地區——儘管地近北極——其實早有人類活動的蹤跡。考古學家已經在芬蘭西南部發現了最早的人類遺址——大約10500年前。這些芬蘭最早的居民以狩獵,捕魚,採集漿果為生。
  • 芬蘭航空增加挪威特隆赫姆新航線和特羅姆瑟航線運力
    芬蘭航空將於2019年繼續鞏固並增強其北歐航線網絡,計劃在2019年6月與維德勒航空公司攜手開通前往挪威特隆赫姆的新全年航線,還將增加前往挪威一大熱門目的地特羅姆瑟的航線運力。芬蘭航空新航線目的地特隆赫姆地區優美的城市景象特隆赫姆是挪威第三大城市,以其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景而聞名遐邇。它為徒步及欣賞北極光等活動提供了極好的自然條件,城市裡則有充滿活力的餐飲文化。
  • 【新品】祈福新年 邂逅極光--芬蘭+挪威北極圈裡的狂歡10天之旅
    16:45【議會廣場】(外觀)不僅是市民活動的中心,也是欣賞新古典主意建築的最佳場所,被視為芬蘭的重要地標,廣場中心塑有1894年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銅像,以紀念他給予芬蘭充分的自治,還有赫爾辛基大教堂。
  • 活動 | 迎中秋慶國慶——芬蘭PENAUDIO名品欣賞會回顧
    臨近一年中秋國慶佳節團圓時,昌業音響攜芬蘭PENAUDIO(名品)、挪威HEGEL(音響哲學)等品牌,為發燒友們精心準備了一場音樂盛宴。9月25日下午,昌業音響在海印廣場四樓舉辦PENAUDIO名品欣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