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獨立100周年:北歐第一個共和國如何誕生

2020-12-18 澎湃新聞

2017年12月6日是芬蘭共和國的第100個國慶日。距今整整一個世紀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未及之處,芬蘭發表了自己的獨立宣言,宣告北歐地區第一個共和國的建立。

從瑞典到俄國

地處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是著名的「維京海盜」的故鄉。但芬蘭人的語言卻與這些鄰居們的日耳曼語言大不相同,是少數幾種不屬於印歐語系的歐洲語言。它屬於烏拉爾語系,這個語系分布在從中西伯利亞到中歐(匈牙利)的廣大地區——儘管匈牙利語與芬蘭語有「親屬」關係,實際差異卻有如英語與波斯語那麼遠。

烏拉爾語系

直到20世紀中期,芬蘭的小學生都被教導他們的祖先是在大約在耶穌基督的時代從分開歐洲與亞洲的烏拉爾山區遷徙到芬蘭的。但芬蘭地區——儘管地近北極——其實早有人類活動的蹤跡。考古學家已經在芬蘭西南部發現了最早的人類遺址——大約10500年前。這些芬蘭最早的居民以狩獵,捕魚,採集漿果為生。至於原始芬蘭語的使用者,則可能是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從東方和南方進入此地的。此後,芬蘭人的祖先還引進了畜牧業和農業。雖然囿於北極的嚴酷氣候,直到中世紀,農業(主要作物是大麥和燕麥)在芬蘭仍舊不成氣候。

在中世紀,芬蘭才算進入了文明時代。公元一千年前後,基督教馴化了野蠻的維京人(大約在995年左右,瑞典王國信仰了基督教)。這些維京人的後裔以新皈依者的熱忱投身傳播福音的事業,迅速將十字架傳入了東鄰芬蘭(有時是通過「十字軍東徵」的方式)。在此過程中,芬蘭被納入了瑞典王國的版圖。這種與瑞典之間長達六個多世紀的聯繫也在芬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直到今天,瑞典語仍然是芬蘭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

儘管直到1172年,羅馬教皇仍舊抱怨芬蘭人只有在瑞典軍隊駐紮的地方才能算是忠誠的基督徒,但基督教信仰最終仍在芬蘭站穩了腳跟。中世紀的芬蘭缺乏支持歐洲其他地方文化發展的富裕城市和皇室——芬蘭的第一座大學晚至1640年才在圖爾庫(Turku)建立。只有天主教會才有財力和智力資源將芬蘭帶入歐洲文明的大潮。

隨著好戰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介入了爭奪歐洲霸權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作為瑞典王國一部分的芬蘭竟提供了多達三分之一的新兵(芬蘭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只有五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芬蘭騎兵,因為他們的戰鬥口號叫做「hakkaa paalle(幹掉他們)」,所以被稱為「hakkapeliitat」(啥意思?)。今天,芬蘭觀眾在國際體育賽事上仍使用這個戰鬥口號來為自己的選手助威。

瑞典王國領土的變遷

最終,瑞典在戰場上遇到了無法戰勝的敵人——沙皇俄國。在北方戰爭中的1713年和1721年,俄軍就兩次佔領芬蘭——對於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帝國而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自然是最好的藉口。到了1808年,在《提爾西特和約》後的俄法短暫蜜月裡,在「西方歸(法皇)拿破崙,東方歸(沙皇)亞歷山大」的背景下,俄軍出兵進攻瑞典,迫使孤立無援的斯德哥爾摩政府籤訂《腓特烈斯漢姆和約》,並將芬蘭割讓給了俄羅斯帝國。

1808年的瑞典王國

國中之國

從1809年開始,俄國從瑞典手裡攫取了芬蘭。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他的一系列頭銜中又加入了一個「芬蘭大公」的稱號。如同哈布斯堡王朝一樣,頭銜越多,沙皇覺得越強大,越氣派。

但與其他被徵服民族被置於聖彼得堡的直接統治之下不同,由沙皇本人兼任大公的「芬蘭大公國」實際上是一個國中之國。亞歷山大一世向芬蘭人莊重承諾,沙皇政府不會破壞他們的宗教、主要法律及公國臣民「依據憲法」所擁有的基本權利。缺席的大公由俄羅斯總督代表,但在他之下是一個議會——地方自治代表會——完全由當地芬蘭人組成,沒有議會的批准,任何一項涉及芬蘭內部制度的法律都不能實施。芬蘭擁有自己獨立法律制度,宗教信仰(新教路德宗)、自己的貨幣(馬克),稅收和關稅;1878 年,甚至建立了一支獨立於俄軍的芬蘭軍隊……圖爾庫大學哲學教授A.拉古斯的口號最能描述這種「國中之國」的感覺:「我們不是瑞典人,我們永遠不會是俄羅斯人,所以讓我們成為芬蘭人。」

沙皇兼首任芬蘭大公亞歷山大一世

為什麼素來熱衷併吞領土的沙皇俄國竟會允許芬蘭這個自治的政治實體存在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軍事的考慮。對於俄國來說至關重要的是迅速鞏固自己在新佔領區的地位,消除距離首都如此之近的地方成為分離主義中心的可能性,並最終保證俄國西北邊界的安全。正是在解決以上任務的過程中產生了芬蘭自治。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芬蘭人也沒有「辜負」沙皇的一片苦心。1830年當沙皇俄國內的另一個政治實體(沙皇兼任國王的「波蘭王國」)出現暴動時,芬蘭近衛軍前去平叛,參加了華沙的祝捷閱兵式並得到了沙皇獎旗,上面寫著:「安撫波蘭有功,特予獎賞。」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此說過:「不要打擾芬蘭人,在我在位期間,在我的大帝國裡,芬蘭是惟一沒有給我帶來煩惱,讓我不滿的省份。」

在寬鬆的自治條件下,芬蘭在19世紀中葉跟上了歐洲的工業化步伐。與工業革命早期的歐洲國家一樣,紡織品引領了芬蘭的工業化進程。詹姆斯·芬利森(James Finlayson)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紡織工廠。隨後,木材加工業成為芬蘭工業的支柱。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世紀之交成為全球手機霸主的諾基亞,在它1865年最初創立的時候,所從事的主業就是生產木漿造紙。

造紙起家的諾基亞公司

但19世紀同樣是民族主義的時代。沙皇同樣屈服於法國大革命之後澎湃於歐洲的民族主義思潮:這首先意味著此前以法語為宮廷語言及日耳曼血統的羅曼諾夫皇室「歸化」俄羅斯民族,隨後以「俄羅斯化」覆蓋整個多民族帝國,以圖鞏固王朝權位。

芬蘭大公國也未能在這一浪潮中獨善其身。1890 年,芬蘭郵政事務轉由帝國內務部管理成為「壓迫時代」開始的信號。1901 年,芬蘭軍隊被解散;1910年,沙皇政府悍然宣布自己擁有頒布針對芬蘭的法律的權力,「芬蘭議會的觀點將不被考慮」,這等於背棄了一個世紀前亞歷山大一世的承諾。只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的爆發才令沙皇無暇顧及徹底取消芬蘭自治這一不急之務。

從獨立到內戰

雖然芬蘭倖免於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但戰爭仍給芬蘭人帶來了災禍:民眾的主食黑麥消費從1916年的人均157.6公斤下降到1917年的61公斤。在這種情況下,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後戛然而止。尼古拉二世的退位也使得在法理上以共同君主維繫的芬蘭大公國與俄國脫離了關係。芬蘭議會因此順理成章地宣布:「(尼古拉二世)君主的權力既已不復存在……唯有芬蘭議會有權制訂、批准和頒布所有芬蘭的法律,包括關於公共經濟、租稅和關稅的法律。」1917年12月6日,議會宣布芬蘭為獨立共和國,這一天後來成為芬蘭的國慶日。蘇俄政府率先承認了芬蘭獨立,俄國的新主人已自願無保留地承認芬蘭是一個主權國家,享有選擇自己道路的自由。到1918年1月23日時,德國、瑞典、法國、挪威、丹麥和其他一些國家也承認了這個新國家。這樣,芬蘭就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脫離了與俄國的聯合關係。在北歐,丹麥、挪威、瑞典(直到今天)仍維持著君主立憲制度,冰島雖然也是一個共和國但其成立晚至1944年。因此,芬蘭當之無愧地成為北歐——這個歐洲君主制度的最後堡壘——的第一個共和國。

芬蘭的獨立宣言

到1917年底,芬蘭議會已經立法規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系全球首個做出這一規定的國家)和普選權。但這個共和國的前景在最初卻顯得晦暗不明。政治上的劇烈分歧將全國撕裂成了「紅」、「白」兩個陣營。「紅」方控制了包括首都赫爾辛基在內的南部地區,這裡有全國主要城鎮和工業中心,以及擁有大量農民和佃農的最大的莊園和農場。「白」方雖然控制了芬蘭大約三分之二以上的領土,但由於其中大部分領土人煙稀少,因此只掌握了大約一半的人口。雙方在軍事實力上也幾乎勢均力敵:在1918年2月底,「紅」軍約有四萬人,4月底升至約六萬五千人。同樣是2月底,「白」軍有四萬五千人左右,到四月底上升到七萬左右。當時滯留在芬蘭的俄軍仍有大約四萬人,不過這些毫無鬥志的士兵只想儘快回家,在撤離過程中,「數千支步槍,大約三十支機關槍、一些小口徑野戰炮」落到了芬蘭的「紅」軍手裡。

紅白對峙的芬蘭

而芬蘭的「白」軍則有一位傑出的軍事領袖:卡爾·曼納海姆(Carl Mannerheim)。此人被廣泛認為是芬蘭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的祖先是一位德國商人海因裡希·馬林(Heinrich Marhein,1618-1667年),後來這個家族歸化了瑞典並將姓氏改為「曼納海姆」,後來又成了芬蘭的望族。卡爾·曼納海姆年輕時加入了沙皇俄國的軍隊,並以戰功升至中將軍銜,因此他可以說是當時最懂得戰爭的芬蘭人。回到芬蘭後,曼納海姆受命領導「白」軍,大本營設在靠近瑞典邊界的瓦薩。這裡也是芬蘭「白」方的臨時首都。這個政府的規模小得可憐,從來沒有超過26名官員,整個政府只有三個房間,而曼納海姆成為唯一的權威。

曼納海姆

戰爭過程本身乏善可陳。2月中旬,「紅」軍滿懷著希望向北部發動了總進攻,但幾乎剛一開始就由於缺乏訓練與精幹的指揮官而全線停止前進。隨後優勢就轉到了「白」軍手中。到了1918年4月,德軍站在「白」方一邊介入了芬蘭內戰,4月12日,9500德軍從西北進攻赫爾辛基,德國海軍則從海上封鎖了這座城市。保衛芬蘭首都的「紅」軍只有7000人,不是實戰經驗豐富的德國人的對手。第二天赫爾辛基就宣告易主。捱至5月中旬,「白」軍已經控制了整個芬蘭。

戰後的芬蘭城市

有人認為,德軍幹涉芬蘭內戰「決定了內戰的結果」,但曼納海姆堅稱「解放的工作,可由我們自己的力量開展」(他本人反對邀請德軍進入芬蘭)。不過公正地說,假若沒有德軍參戰,再僵持幾星期的話,春季解凍之後的江河、湖泊將成為難以逾越的防守屏障,構成「白」軍主體的農民也需要回去進行春播,如此一來,戰爭的結局或許就會有所不同了。

「白」軍士兵

無論如何,短暫的內戰就此宣告結束,「紅」、「白」雙方加在一起傷亡大約兩萬人——對於這個今天仍然只有550萬人口的小國而言已經足夠血腥。瓦薩政府以勝利者的姿態回到了赫爾辛基,最終創立了今日的芬蘭共和國。

參考文獻:

Jason Lavery:《The History of Finland》,Greenwood ,2006

(芬蘭)奧斯莫·尤西拉 塞博·漢蒂萊 尤卡·奈瓦基維合著 張衛華譯《芬蘭政治史 1809-1995》,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相關焦點

  • 芬蘭慶祝獨立100周年
    12月6日,人們聚集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大教堂前慶祝芬蘭獨立
  • 回眸世界歷史,第一個黑人共和國是如何誕生的?
    呂海峰 話說,只要我們簡單地回眸一下世界歷史,就會發現,公元1803年的11月29日,世界上的第一個黑人共和國——海地終於通過了《獨立宣言》,並於公元1804年的1月1日正式誕生。那麼,這個黑人共和國是如何在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上誕生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 習近平出訪芬蘭:中國—北歐合作新典範
    新華社赫爾辛基4月3日電題:應芬蘭共和國總統尼尼斯託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4日至6日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訪問北歐。此訪將提升兩國關係水平,拓展務實合作,把中芬關係打造成中國-北歐合作的新典範。  今年是中芬建交67周年。
  • 獨立僅103年,北歐小國芬蘭是如何在大國夾縫,實現逆襲致富的?
    芬蘭,國土面積僅有33.8萬平方公裡,這和我國雲南省差不多大,然而人口不足550萬,甚至比雲南省會昆明市還少了100多萬。她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不多。芬蘭是世界高度發達國家,人均產出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世紀初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評為世界技術最發達國家,誕生了諾基亞手機這種世界知名品牌。
  • 背景資料:芬蘭共和國
    背景資料:芬蘭共和國 來源:新華網 2010年03月26日02:20   新華網北京3月25日電  背景資料:芬蘭共和國
  • 英媒:挪威擬送芬蘭一座山峰慶芬蘭獨立100周年
    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 英媒稱,挪威正在考慮把一座山——或者至少是它的頂峰搬到鄰國芬蘭。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7月29日報導,挪威政府正在詳審如下建議,即在芬蘭人明年慶祝獨立100周年之際,把哈爾蒂山的主峰作為禮物送給芬蘭。
  • 北歐小國芬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芬蘭是北歐的一個土豪小富國芬蘭是一個位於歐洲北部的小國家,其東部與俄羅斯接壤,北部與瑞典和挪威接壤,南部則與愛沙尼亞隔海相望,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比我國雲南省小一些(雲南面積39萬平方公裡),屬於北歐五國之一。芬蘭雖然是個小國家,但是憑藉著諾基亞和桑拿浴,芬蘭在世界上也是廣為人知。
  • 芬蘭如何從瑞典、俄國手中獲得獨立?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芬蘭的獨立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編輯:Thomas位於北歐的芬蘭,人口不足一千萬,卻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在各類生活水準排行榜上常年居於世界前列。
  • 芬蘭即將獨立100周年 鄰居挪威欲「割讓」山峰作賀禮
    2017年,芬蘭將迎來獨立100周年的紀念日。 據界面新聞29日報導,作為鄰國的挪威為了幫鄰居過生日正在考慮調整領土邊界,把哈爾蒂山峰送給芬蘭。現在芬蘭境內的最高點是一個斜坡,甚至都不是一座山峰,越來越多的挪威和芬蘭民眾對這一想法都表示非常歡迎。
  • 習近平抵達赫爾辛基 芬蘭戰機升空護航
    原標題:習近平抵達赫爾辛基 開始對芬蘭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新華社赫爾辛基4月4日電(記者 李驥志 李建敏)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赫爾辛基,開始對芬蘭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抵達芬蘭,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當習近平乘坐的專機進入芬蘭領空時,芬蘭空軍2架戰機升空護航。當地時間下午5時55分許,專機抵達赫爾辛基萬塔國際機場。
  • 芬蘭航空西安航線五周年 北歐四國旅遊局來陝推介
    核心提示: 4月3日,芬蘭航空西安—赫爾辛基航線開航五周年慶典暨北歐四國推介會在西安舉行,會上,來自芬蘭、瑞典、丹麥、挪威的旅遊局工作人員對本國的特色旅遊線路和景點做了推廣,表示對西安市場充滿信心與期待。
  • 「千湖之國」北歐芬蘭,留學生最喜歡的4所高等院校
    芬蘭共和國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
  • 挪威獨立110周年:為何北歐國家的國旗長得那麼像
    更加離奇的是,挪威的國旗還和丹麥、芬蘭、冰島非常類似,設計款式也如出一轍,都是豎槓偏左的十字形。為什麼這麼多國家的國旗都如此相似?這是一個巧合嗎?北歐諸國的國旗,從左至右分別為芬蘭、冰島、挪威、瑞典和丹麥。
  • 「世界上最幸福」的芬蘭,在北歐國家中為何如此特殊?
    而芬蘭,則在幸福感爆棚的北歐團隊中排名榜首,也是世界最幸福的國家(沒有之一)。不同於其他北歐四國的是,芬蘭人不僅不屬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也不屬於北歐維京人後裔,更在歷史上長期處於大國的邊緣地帶,是個不折不扣的另類北歐國家。
  • 北歐音樂地圖:芬蘭與芬蘭頌
    ▽船尾入畫的芬蘭國旗12月6日是芬蘭建國日,明年是芬蘭建國100周年,所以今天我們的新系列「北歐音樂地圖」就講講這次三國之旅中最重要的國家:芬蘭。打開你熟悉的世界地圖,芬蘭不算太難找——順著俄羅斯巨大的國土面積往西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與它接壤的那個國家就是;如果你再仔細看看緯度,它幾乎被北極圈一劈為二——也就是說這個國家一半的土地,一年只有一天(極晝極夜啊)。另外,傳說中它是聖誕老人的故鄉。關於聖誕老人有很多傳說,既然我們這期要說芬蘭,那就提一版與北歐相關的:傳說聖誕老人出現在數千年前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 奧地利隆重紀念第二共和國成立60周年
    新華網維也納4月27日電(記者宋國城)在全世界迎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奧地利各界代表300餘人27日在首都維也納市中心的霍夫堡宮舉行儀式,隆重紀念奧地利第二共和國成立60周年。  奧地利總統菲舍爾在致辭中再次向納粹統治時期的受害者,特別是為反對納粹統治而獻身的奧地利人表示敬意。
  • 芬蘭:最另類的北歐國家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啟程前往芬蘭進行國事訪問早在差不多兩年前,也就是2015年10月份,中芬兩國建交六十五周年大慶上,兩國官方和民間、媒體、和各大商團都曾掀起過追溯兩國友好歷史的小高潮。而且習主席這次訪芬前,在芬蘭《赫爾辛基時報》發表題為《穿越歷史的友誼》的署名文章,更是有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 老賈帶你領略北歐五國風光
    這次老賈將帶大家領略北歐風光,這次將看到的國家有丹麥、挪威、芬蘭、冰島、瑞典。世界上第一面國旗便是1219誕生的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瑞典王宮前的換崗儀式04芬 蘭芬蘭共和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成為一個
  • 北歐五國-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
    由12世紀起,是芬蘭的地區(語言上屬芬蘭-烏戈爾語族)開始融入瑞典,形成了瑞典王國;而 冰島、 法羅群島、 設德蘭群島、 奧克尼群島、 格陵蘭和大部分 蘇格蘭和 愛爾蘭則屬於 挪威。所有北歐五國跟隨宗教改革並接納路德宗。
  • 外媒:習近平訪芬蘭 北歐國家努力贏得中國的關注
    4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赫爾辛基,開始對芬蘭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芬蘭政府代表、農業與環境部長蒂利凱寧等在舷梯旁熱情迎接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新華社記者蘭紅光 攝當地時間4月4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對芬蘭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外媒刊文稱,習近平主席在芬蘭受到熱烈歡迎,中國作為經濟夥伴的吸引力正在上升。彭博社4日的報導稱,在歐洲最北端,習近平正受到熱烈歡迎。跟北歐大部分地區一樣,芬蘭的繁榮依賴運轉順暢的全球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