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在冬至這一天除了要慶賀祭天祭祖外,南方地區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冬至吃湯圓有兩種說法,第一種為了慶祝團圓,第二種吃了湯圓添歲,也就是大了一歲。
在唐宋時就有了吃湯圓的習俗,當初冬至這一天要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這一天婦女們早早的就起來準備好祭祀的飯菜,然後再包上一鍋湯圓,等到祭祀的人們回來了,然後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吃熱騰騰的湯圓,這樣也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現在人也把湯圓當成團圓的象徵,尤其是南方的人們比較喜歡吃甜食,所以在冬至這一天會煮上一鍋湯圓。
到了明清時期吃湯圓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俗了。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根據史料記載冬至這一天吃湯圓也是「添歲」的意思,做好湯圓以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吃完以後就長了一歲,因為在古代他們認為冬至就是年尾,也就是過年了你又大了一歲。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款湯圓的吃法,配上非常有營養的紅豆、紅糖、紅棗、枸杞、也可以加入紅皮花生(五紅湯),多喝可以補氣補血,全身暖乎乎的,手腳不再冰涼,就一起看一下具體的做法吧!
【 冬至湯圓---做法簡單,補氣補血,營養美味】
【主料】紅豆 紅糖 枸杞 紅棗 糯米粉
【配料】開水
【工具】砂鍋
----【開始製作】----
小貼士:後面的總結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哦,為了使大家有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在製作步驟過程中沒有添加過多的注意細節,想讓大家更容易的看清具體步驟,所以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都寫在後面的【內容總結—製作要點】裡面了。
1.紅豆提前用清水浸泡6個小時,衝洗乾淨,放入砂鍋中,多加一些水,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燉煮20分鐘。
2.在煮紅豆期間,處理一下紅棗,紅棗洗淨去核。
3.放入去核的紅棗繼續煮20分鐘。
4.做湯圓。準備一些糯米粉放在碗中,分次少量的加入開水,邊加邊攪拌,攪拌成絮狀放至不燙手時揉成光滑柔軟且不粘手的麵團。揪一小塊麵團,揉圓,一個小湯圓就做好了。
5.在砂鍋中放入做好的湯圓,煮至湯圓飄起,加入紅糖和泡好的枸杞,再煮5分鐘即可關火。
成品圖:這樣非常營養美味的冬至小湯圓就做好了,你還不試一下嗎?
----【 內容總結—製作要點】----
1.紅豆一定要提前浸泡,否則不容易煮熟,砂鍋中一次多加些水,防止中途添水。
2.做湯圓時糯米粉要揉成光滑柔軟不粘手的麵團,如果麵團太粘,做出來不成型,軟踏踏的,如果面和得太硬,做出來的湯圓沒有軟糯的口感。
3.最後加入枸杞時不要煮的時間太長,以免造成營養流失,最多煮10分鐘就可以了。
----【結語】----
這樣做出來的冬至小湯圓軟糯Q彈,營養美味,冬至吃湯圓,長一歲,不要再吃水煮湯圓了,吃這樣的小湯圓美味、營養還漂亮,做法還特別簡單,建議你也試試哦!
大家好,我是丹姐。是一個熱愛製作美食,喜歡下廚房的寶媽,如果您看完本文後覺得對您有幫助或者覺得喜歡,可以點擊關注「丹姐小廚」,我會每天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或者好的建議給我,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