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電動車十天僅賣2臺,新國標對百姓而言,真的百利無一害嗎?
電動車新規已經實施兩月有餘,對於新規的實施,有些商家表示已經快要撐不住,以前一天能賣十幾臺舊標車,在新規實施以後,十天僅僅賣出兩臺新標電動車,這一現狀讓廣大電車商家銷量暴跌,生意慘澹到幾近關門,這幾個月以來電動車市場的變化之大,可謂翻天覆地。
眾所周知,在未實行新規之前,電動車可謂是風頭正盛,作為一個簡單、輕便,用車成本低的交通工具,電車是充斥了每家每戶,但是隨著電車的增多,交通方面的壓力也隨之而來。因為沒有相關條例管束,駕駛電動車出行也沒有交規可言,紅燈隨便闖,車子隨便超,這樣一來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幅增加。
為了更好地管制電動車,相關部門推行了有關電動車的新政策,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車要同時具備車速不超過25km/h、重量不超55kg、電車的功率最大不能超過400瓦等條件,同時還要帶有腳踏,騎車要佩戴頭盔等硬性條件。那麼不滿足這些條件的舊標車怎麼辦呢?相關規定顯示,舊標車要按照相應的規定來上牌,必要的還要考駕駛證、交保險。
這一新規的實施對商家、對百姓的影響都十分之大,新標車雖說安全性增加了許多,但是速度卻變慢了,很多以電動車為謀生工具的快遞員、外賣員都表示新車的速度太慢,還不如老車;而對於商家而言,新車的造車成本比老車增加許多,一輛的成本要高出幾百元,成本高了,售價自然水漲船高,因為什麼原因商家們也都理解,但是消費者們卻不一定買帳。
據一位商家所說,在新規執行後,很多想買電車的消費者來了也只是看看,很少有人買,就算看上哪臺,試駕以後也會因為不實用而放棄購買。自己從新規執行後,兩個多月就賣了700太左右的新標車,以前一周就賣超過700臺了,最近生意更不好,10天時間就賣出兩臺,實在是慘澹!而以前的舊標車如何處理呢?商家為了不至於賠本太多,只能當作二手電車來售賣,以此來回一些本。
而新標車對於我們百姓而言,也有諸多的不便。王女士說,自己以前接送孩子,都是駕駛中型的電動車,這樣速度既快,又能載上小朋友,而新規實施後,王女士雖說買了新標車,但是新標車的性能卻遠遠不如舊標車,爬坡慢不說,載人也不方便。這些事例也讓不少車主發問,新國標對於我們百姓而言,真的百利而無一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