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照
今日上映的《雪國列車》因其「韓國導演」、「國際製作」、「末日科幻」三大標籤而備受關注,而其在歐美的上佳口碑更令人們增添期待。雖說從配置上看來,本片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大片,可當你看完全片之後,你會發現它是一個異類。
簡單的來說,很多好萊塢式大片都是「看時很爽,看完空虛」,《雪國列車》這部非主流好萊塢大片卻恰恰相反:看時迷惑、發笑甚至生氣,看完後你卻會熱情地跟夥伴們討論劇情和主題。
奇怪的意象:為什麼是條魚?
冰天雪地中,一輛永不停止的列車,每年繞地球一周。列車上住著尚存的人類,但末等車廂和頭等車廂之間卻是不可逾越的階級鴻溝。於是,「美國隊長」扮演的柯蒂斯帶著末等車廂的居民向頭等車廂突進……在其中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中,統治階級的武裝力量在出手前,拎出了一條魚並將其剖殺——為什麼是魚?是導演覺得「殺魚」的舉動很具威脅性,抑或別有隱喻?這個情節令很多觀眾百思不得其解。一位觀影的媒體人猜測:「這個奇怪的意象很可能是製片樸贊鬱的主意,這傢伙在韓國是『巫師級的導演』,他的電影裡總是充滿各種各樣奇怪的符號和隱喻。」
還有令人抓狂的「蟑螂餐」製作場面—無數蟑螂經過攪拌,化身成為一條條黑色發糕,而不知情的飢餓人群還在一旁大嚼大咽。這很可能也出自樸贊鬱的個人口味,如果你看過樸贊鬱的片子像《蝙蝠》,你就會覺得「蟑螂餐」已經很克制了。
奇怪的主角:他到底想幹啥?
主人公柯蒂斯從表面看是個經典美國英雄的代表:英俊、強壯、智慧、極富魅力。但是,隨著情節發展,這個中心人物卻出現了各種「脫軌」。比如,他一路勇敢戰鬥,卻在到達終點時莫名崩潰大哭。比如他能面對好友被殺卻頭也不回,但當他發現列車引擎要靠童工來維持時卻突然發瘋將列車摧毀……這個情緒失控的主人公讓很多觀眾感到困惑,他們問:「這人到底想幹什麼?
《雪國列車》中沒有純粹的好人或壞人。事實上,每個角色都有奇怪之處。現實感強烈的末等車廂居民、超現實感十足的頭等車廂居民;柯蒂斯其實曾經吃過人,壓迫底層的大BOSS卻懷有維護人類種族延續的善心……有些矛盾顯然是法國的漫畫原著、東方的導演監製、好萊塢的製作團隊,這三者風格「調和」的結果。但正是這一點令《雪國列車》區別於普通的娛樂科幻大片,尤其受到歐洲觀眾的喜愛。
奇怪的結局:為什麼他倆活?
一部開頭追求「自由」的影片,最後卻走向了「人車俱毀」。最後畫面中展現的是僅倖存兩人—其中一個是韓國女主角,這點觀眾大多理解為「導演是韓國人嘛」;另外一個則是之前被抓去做童工的黑人小男孩,他在結局之前甚至沒幾個鏡頭。一位男性觀眾表示:「從翻車鏡頭開始,我就開始焦慮:人類怎麼辦?」另一位女性觀眾表示:「這是人類延續要靠『姐弟戀』的節奏?」
但是觀眾也承認,正是結尾的不同尋常令他們對探討這部影片更有興趣。「幾乎每部電影都用結局來告訴你一個道理,但是《雪國列車》並沒有這樣做。」一名電影記者表示,「這讓我覺得這部電影更有深度了。」導演名片奉俊昊有多紅?千頌伊的媽媽都拿他來捧女兒
奉俊昊,韓國電影學院第11屆出身,其代表作有《殺人回憶》《漢江怪物》《母親》等。算上《雪國列車》,奉俊昊也只拍了五部長片電影,可就這5部長片,奠定了他在韓國影壇的地位。
奉俊昊有多紅,可以用一個最近的例子來說明:在大熱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千頌伊的媽媽為了證明女兒是一線明星而向別人炫耀,「奉俊昊導演都要請她去演電影」,可見奉俊昊在韓國影視圈的地位。導演闡述
奉俊昊:揭示極端環境下的人性
第一次發現《雪國列車》漫畫時,吸引我的是「列車」這一獨特的具有電影性的空間。像一條蛇一樣蠕動著的數百個連在一起的鐵塊,還有車上熙熙攘攘的人們的樣子打動了我的心。但是在車上為了生存,人類互相鬥爭,甚至在搭載著最後倖存的人類的諾亞方舟裡,人們依然按照等級被分在不同的車廂,沒有平等可言。
為了創造出嶄新的《雪國列車》,我必須要創造全新的故事和人物。想要用語言來形容電影裡迸發出的無窮的能量與快感,但是不想單純用「打鬥」這個詞來形容,因為在那些強烈的衝突之中,包含著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喜怒哀樂。在疾馳的火車中,人類也在向前奔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