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黴雨!

2021-01-12 期風至

六七月份這個梅雨一來呢,大家的心情、大家的狀態、大家處理的衣服都是溼噠噠,是人呢是懶洋洋的,然後你有的時候打開櫥櫃啊】或者家裡面有一些經常不動的東西,你就會聞到一股潮溼,有一點點發黴的。而且其實你仔細去觀察一些家裡的這種粉刷過的牆,有的時候甚至會看到就長出那種黴斑,哎呀會非常的噁心。那其實關於。梅雨作為江南一帶的人還是比較習慣的,知道每年到這個時候他都會來,雖然不喜歡,但是知道他永遠是在這個時候會來的。

咱們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梅雨。那為什麼會有這麼一段時間要集中的會一直在下雨呢?它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你就說這個梅雨的形成原因啊這個問題又似乎問大了啊,基本上是屬於氣象學的本科論文範疇了。只能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了。那就是我們知道冷空氣和熱空氣的碰撞,它會產生對流天氣,那這種對流。天氣呢就會產生降水,就是冷和熱的一個效應吧。每年的這段時間呢,在我國南方它的這個熱空氣的勢力範圍呀會逐漸的增強,那他會一步步北上,

但是在這個時候呢,盤踞在北方的冷空氣,也就是在我們冬天給大家造成寒冷感覺的這種冷空氣,它的勢力呢還是比較強大的,他們就撞上了。對了,就是互不相讓,那它們就會在我國的長江中下遊一帶啊產生激烈的交鋒。那如果我們把冷熱空氣比作是兩個軍隊的話,那這個時候呢他們兩股勢力是旗鼓相當,而且各自的後勤保障都非常的強,所以呢誰也不肯撤退,於是呢就在江南打起了陣地戰。這樣呢他們打仗的結果呢就是我們江南這一帶綿延不斷的持續降水,每年的這個時候呢,大家也就得忍受這一個月的梅雨了。

你剛說到這個長江中下遊一帶會產生激烈交鋒,就會下雨,對吧?那具體是哪些地方會出現呢?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尤其是電視上的天氣預報,一般來說呢上海、安徽大部,江蘇大部,河南東部,然後什麼湖北的中東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這樣一圈地方,它會形成一個非常典型的梅雨帶。這個就是梅雨會影響的範圍了。

那是梅雨只有中國才有。什麼還是說世界上其他的地方也會有類似的天氣呢?梅雨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氣候類型啊,其實我們從它的這個英文譯法就可以看出來,它的英文呢是Pm grain season,布蘭特ren C Z,翻譯過來就是李子雨或者是梅子雨季。這很直白,其實大家就可以理解了,這就是根據中國的語言的定義來進行翻譯的。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在英語世界它是沒有梅雨這種現象的。但是呢並不是等於說只有中國有梅雨,其實在日本的南部和韓國的南部也是會出現同樣的情況的。而且呢因為同屬於漢文化圈,在當地呢他們也是把它叫做梅雨季的。

這個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不難理解,就是因為這個梅雨帶不僅僅是在我國才有形成,或者說我們到了東海它就斷了,其實它是一個完整的一條長長的帶狀。它會同時覆蓋到韓國的南部和日本的南部整個梅雨帶,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可以說呢梅雨是整個東亞地區特有的一種氣候現象。日本有一個很有名的作家叫德富蘆花啊他有一個關於梅雨的作品,叫梅雨時節,寫得很棒啊,叫空氣顯得濃厚而凝重,炊煙也潮溼而難以升騰,只能夠化作霧靄匍匐而行。仔細聽一聽品品的話,很傳神。

相關焦點

  • |梅雨|梅雨季節
    >其中13-15日、17-18日有強降雨過程總結一下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們可能要這樣度過了鞋子溼,鞋子溼,鞋子溼完襪子溼襪子溼,襪子溼,襪子溼完褲子溼褲子溼,褲子溼,褲子溼完衣服溼衣服溼,衣服溼,衣服溼完鞋子溼如果不想隨時隨地做個「潮人」那麼另外梅雨季節要注意
  • 江南的梅雨
    這時的梅雨猶如那位「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穿著古典的旗袍,撐著油紙傘,旖旎在窄窄的雨巷。這時靜靜聽滴滴答答的雨打在古老的琉璃瓦上,打在一塊塊青石板上,打在朦朧的窗戶上,都似乎在寫著平平仄仄的韻律,「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水光瀲灩,清香悠遠,瀰漫成漫天纏綿的煙雨,輕輕揮灑著江南的水墨丹青,雨聲悄然,由遠而近,由近又遠,拂過耳際。
  • 從古至今,被吐槽和偏愛的梅雨「那些事兒」……
    古人眼裡的梅雨,什麼樣? 被吐槽的梅雨...... 梅雨季裡, 氣溫高、空氣溼度大, 百物極易受潮黴爛, 因此,梅雨也被稱為「黴雨」。
  • 話說梅雨
    吳冠中作品(局部)  名字:梅雨與黴雨  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現在我國江淮流域到韓國、日本列島一帶。此時,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由於長時間時雨時晴高溫高溼風弱天氣,使得家中器物容易發黴,民間亦稱為「黴雨」。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梅雨季節氣候特點表現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時數少、高溼多雲以及風力較小。
  • 關注2014梅雨: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印象裡江南一帶甚是多雨,當江南梅雨時節時,整個江南被籠罩在綿綿細雨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江南在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狹義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遊以南的吳語區。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遊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我們一起來關注下2014江南梅雨季節吧。
  • 梅雨形成原因科普 武漢、杭州、上海、南京梅雨季節時間
    近期長江流域的氣象部門,都在盯著一件大事——不是世界盃,是梅雨。浙江省氣象臺宣布6月17日入梅,上海氣象臺也隨後宣布6月20日入梅。16日以來,湖南、江西、浙江多地遭遇了強降雨,按照新標準,這就是江南梅雨,而長江中下遊沿岸的梅雨也即將在24日以後到來。梅雨,是什麼?脾氣秉性是怎樣的?需要注意什麼?請看下面分解:1、梅雨是個啥?
  •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要注意什麼?
    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在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臺灣、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間都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
  • 話說梅雨 江南地區進入梅雨期
    吳冠中作品(局部)  名字:梅雨與黴雨  梅雨是東亞夏季風向北階段性推進的獨特產物,是東亞地區獨特的天氣氣候現象,是中國季風性降水中最為顯著的雨季  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現在我國江淮流域到韓國、日本列島一帶。此時,正值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由於長時間時雨時晴高溫高溼風弱天氣,使得家中器物容易發黴,民間亦稱為「黴雨」。柳宗元《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梅雨季節氣候特點表現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時數少、高溼多雲以及風力較小。
  • 梅雨溼衣,亦詩意
    梅雨,也有人稱之為「黴雨」,因其時空氣溼度較大且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埤雅》上就說:江湘二浙,四五月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柱礎皆汗,蒸鬱成雨,謂之梅雨,沾衣敗汙。不過更多人還是願意將其稱為「梅雨」,不僅因此時恰逢江南梅子黃熟,更因「梅」之一字充滿美感與詩意。也即因此,「梅雨」也成為了人們關於江南詩意想像中一個重要的意象。既有詩意,自然有詩。
  • 話說梅雨 哪些年份遭遇過「暴力梅」?
    儘管人們熟悉它,但仍不免有很多疑問:梅雨是怎樣形成的,入梅對多雨的江南意味著什麼,駭人聽聞的暴力梅與枯梅到底是什麼,科學家是如何對梅雨進行監測預報的,人們應如何防範梅雨可能會帶來的不利影響?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從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入手,為大家詳解梅雨。
  • 你若安好,一定是看了這份梅雨季節小攻略【荔枝說】
    雖然江浙滬的人民早就對梅雨的到來習以為常,但這終究是個惱人的傢伙。潮溼的空氣不僅會讓家具和衣物生黴,也會讓人身體燥熱精神不振。  2015年6月,南京暴雨全城看海:一天潑下百個玄武湖 有房有車不如有船  但也不是每年都有明顯的梅雨天氣,有些年份梅雨就像來去匆匆的過客,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停留十來天以後,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
  • 梅雨來襲溼邪重及時調整衣食住行化溼氣
    天氣潮溼總是下雨,進入梅雨季節之後,不僅僅是人們的身體非常的難受,其實,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畢竟梅雨襲來的時候,就容易是實習進入人們的體內
  • 2017上海入梅時間、出梅時間 上海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上海入梅時間、出梅時間 上海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上海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上海典型梅雨一般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陰雨,一般開始於5月中旬,為期約半個月。入梅:連續5日平均氣溫超過22℃,有4天為雨天才算是入梅,出梅:反之,連續5天姘居氣溫超過30℃,且不下雨,就代表著出梅了。
  • 好天氣還有三四天 梅雨季節正向申城「逼近」
    由於這一時期正是江南梅子黃熟季節,故稱「梅雨」。又因這時空氣溼度大,百物容易黴爛,因而又有「黴雨」之稱。  梅雨期間,在地面天氣圖上在江淮流域及日本西南部一帶常表現出一條略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準靜止鋒。在準靜止鋒附近常伴隨著一條狹長的降水雨帶,雨帶南北寬度約有百餘千米至數百公裡,東西長數千公裡。上海常年平均梅雨期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為期3周左右。
  • 「梅雨」是什麼時候,你可真不一定知道!
    進而把一個自然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及梅雨、三伏等特殊時期。二十四節氣,以及梅雨季節等一系列的劃分,對古代的農業生產和生活都由特別重要的指導作用,是中華文明流傳下來的的瑰寶,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實不光是古代,這些劃分在現代也有現實作用。比如說,梅雨。
  • 2017年的梅雨季節,什麼時候到來?
    梅雨季節是一個讓人們極為厭煩的季節,給農事管理帶來了很多困擾,「梅雨季節」這個詞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語。2017年的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在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臺灣、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會出現持續天陰有雨的氣候現象,由於正是江南楊梅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此時段便被稱作梅雨季節。
  • 生活地理:江淮梅雨的地理成因、分布與詩意
    梅雨持續時間比較長,一般從6月上旬入梅,到7月中旬出梅,持續時間一個月左右,由於降水多、光照少、空氣溼度小,家中衣物、器物容易發黴,因此,也叫做「黴雨」。梅雨的形成原因在中國,梅雨多出現在江淮地區的夏季,和夏季風的活動有關。我國東部地區為世界上典型的季風氣候區,分布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 梅雨來襲,溼邪趁機作祟,做到這幾點,趕跑溼邪!
    每年的六月中旬至七月中上旬前後,長江中下遊地區便進入到「梅雨」季節,由於此時正是江南楊梅的成熟期,故稱為「梅雨」。此時氣溫偏高,氣壓偏低,常常連綿陰雨,空氣溼度往往都在80~90%以上,衣物等容易發黴,因而有時亦把「梅雨」稱為「黴雨」。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有時還有局部強降雨,民諺云:「雨打黃梅頭,四十五日無日頭」。此時,溼邪便趁機作祟,侵入人體,人們常出現精神不振、食慾不佳、口中甜膩、手腳發脹、頭暈發昏、大便溏薄等症狀,這些都是溼重表現。
  • 為日本梅雨季節最好準備 如何晾乾衣服和居家抗菌
    梅雨季節(日語漢字:梅雨,羅馬發音:tsuyu或baiu)是日本每年五月下旬、六月的自然氣候現象。根據您居住的地方,梅雨期間可能會有各地差異。儘管您可能早就在自己長大的國家習慣梅雨季節的溼度、天陰細雨和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