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中的中國古代皇帝一日三餐:竟如此孤單寂寞冷!!

2020-12-26 環球網

中國古代皇帝的夥食和就餐習慣,在今天的外國人眼中,究竟是什麼畫風?

中國人對吃飯這事兒,可有講究。光 "吃飯」這詞兒,各地的叫法各不相同。

▲圖片來自網絡

在古代,皇帝跟老百姓吃飯的叫法也完全不同。

皇帝的一日三餐叫「御膳」;皇帝吃飯這個行為叫「用膳」。

膳可以做名詞,有肉、祭祀用的肉等意思。膳還可以用做動詞,即飲食、進食的意思。皇帝因為吃的都是珍饈美味,他的飯因為美而善,故稱「膳」。也有好幾種叫法,如「傳膳」、「進膳」、「用膳」等。

▲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中國古代皇宮裡的飲食,外國人們也有一顆八卦的心。

這兩天,一位叫Marcelo Duhalde的外國人,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在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上分(tu) 享 (cao)了他眼中的國古代帝王的宮廷飲食習慣

▲圖片截取自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文章標題為:在紫禁城裡,皇帝的一日三餐真是又簡樸又冷清

▲圖片來自網絡

01

你以為貴為九五至尊,皇帝每餐都是大魚大肉?

文章一開頭,這位老外就說:古代皇帝的夥食完全不符合我的期待啊!怎麼這麼簡單清冷?

One common misconception is that the emperor routinely feasted on lavish meals.His diet was balanced, but surprisingly plain. Both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ame principle:a diet must promote health.

大家對於中國皇帝的日常飲食有個普遍誤解。你以為皇帝頓頓是豪華大餐,但事實上,他們的日常飲食很均衡,均衡到可以用簡樸來形容。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們的日常飲食都遵循一個原則:必須有益健康。

The Imperial kitchenadjusted the diet of the emperor according to the season.Lighter dishes were served in the summer with heavier, more nutritious meals in winter. It was believed that light food increased body fluids, while heavier meals created more vital energy.

御膳房會根據季節調整皇帝的食譜。比如夏天的膳食會清淡一些,冬天的膳食會更富有營養,豐富一些。因為中國人認為清淡的飲食能夠生津,補充夏季流失的體液;更豐富厚重的飲食能在冬日為身體提供更多能量。

Menus were drawn up in advancefor each meal and submitted to the inner court minister for approval.

皇帝每天的菜單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提交給內務府大臣審核批准。

▲圖片來自網絡; 身體棒棒噠~

"日理萬機"的皇帝每餐要吃些什麼?跟現代人平時吃的東西有什麼區別?

The emperor's diet mostly consisted ofpork, mutton and fowl and vegetables. All the dishes were served with coversthat were removed when the emperor took his seat at the table.

皇帝的膳食主要由豬肉,羊肉和禽類和蔬菜組成。所有裝有食物的餐盤都必須是蓋著的;等皇帝在餐桌前坐下,才能打開。

Main courses includedbird's nest soup, duck, chicken, deer tail, pork, cakes, pastries or pickles. Beef was bannedin the palace because it was considered a sin to consume animals that were beasts of burden.

主菜包括燕窩羹,鴨子,雞,鹿尾,豬肉,糕點和醃菜。但御膳不能有牛肉。在皇宮裡吃馱獸的肉被認為是一種罪孽。

Qing dynasty emperors hadtwo formal mealsa day. These were served on gold dishes or special porcelain manufactured in Jingdezhen in Jiangxi province.

清朝皇帝們每天只吃兩頓正餐!這些食物都是裝在黃金餐盤裡或是江西景德鎮定製的瓷器餐具裡。

皇帝的夥食放到今天,依舊是營養均衡,食材高貴冷豔。

02

但最讓老外費解的是: 皇帝吃飯怎麼連家人都不在場?

堂堂一國之君,吃飯竟然連個「飯搭子」都沒有?

▲圖片來自網絡

Qing emperors made it their custom toeat meals alone except during special ceremonies,without even the pleasure of family for company. Although the Qianlong Emperor sometimes invited a consort to dinner, protocol dictated that all persons, except a dowager empress, had tostand inthe emperor’s presence.

中國清朝的皇帝們吃飯有個慣例:除了特殊的慶典之外,一日三餐都一個人吃;不用家人們陪同。儘管乾隆皇帝偶爾會約一位愛妃共進晚餐,但按當時皇宮的規定,除了太后,皇帝用膳時所有人都得站著。

The empress and imperial concubines took their meals in their own palaces.

皇后和後宮妃子們只能在自己的住所吃飯。

這飯吃得,怎一個冷冷清清了得。

▲圖片來自網絡

這世上還有什麼比一個人吃飯,更孤獨的事情?看來皇帝們都是「一人食」boys~

除了沒有"飯搭子",這位老外還驚訝地發現——清朝皇帝吃飯的時間和地點都不固定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emperorsdid not have a fixed place or time to take their meals. The emperor would inform his guards when he wished the meal to be served and would sit down to eat wherever he happened to be at that time of day.

在清代,皇帝並沒有固定的地方和時間用膳。當皇帝想用膳了,他會告訴身邊的侍衛。他當時身處何處就會在那個地方附近坐下用膳。

The kitchen officials ordered eunuchs to setwhichever table was in the emperor's vicinitythe moment they were informed of the mealtime.

當皇帝想用膳了,御膳房的官員們會讓公公們在離皇帝當時臨近的桌子上,擺上膳食。

皇帝吃飯的風格,果然跟一般人不一樣啊......乘興而起,乘興而去,吃得就是一個感覺!

▲圖片來自網絡

03

這位老外還敏銳地捕捉到,中國古代帝王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

作為一朝天子,最怕的就是吃著吃著,被身邊人藥死了...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來圍觀一下古代皇帝吃飯的小心謹慎...

The emperors lived in constant fear of assassinationand could not afford to trust even their closest attendants or bodyguards, much less the officials andeunuchsin charge of meals.

中國的帝王經常活在被暗殺的恐懼中。哪怕是對身邊最親近的侍從和侍衛,他們都不會完全信任。對於負責他飲食的官員和公公們,皇帝那就更不放心了。

When the dishes were placed on the table, the emperor would takea small silver plateand insert it several times into each dish.

當餐盤被端上餐桌,皇帝會拿出一個小銀盤,然後把它浸入每道菜中,來回幾次。

▲圖片來自網絡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silver plate would change colourif the food had been poisoned.

當這個小銀盤變色了,就說明食物裡有毒。

If the emperor was in any doubt, he would command the eunuch waiting on him to taste the dishes before beginning the meal himself.

如果皇帝對菜的安全性還不放心,他會讓公公先試吃,自己等一會兒再用膳。

小編想說,這麼一道程序下來,菜是不是都涼了啊...

儘管如此小心,但歷史上被毒死的皇帝,據說還有20來位!

▲圖片來自網絡

這位老外還對皇帝用膳的餐桌用品充滿興趣畢竟中國皇宮的餐具,跟外國宮廷裡的餐具區別很大。

▲圖片截取自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It includedenamel bowls, plates and dishes, blue and white jade sunflower tureens and gold and silver thread embroidered napkins. Meals for Qing Dynasty emperors were served on gold dishes or specialporcelain.

皇帝用膳的餐具包括:搪瓷碗盤,青白玉葵花蓋碗,金銀線繡花餐巾。清朝皇帝的膳食都放在黃金餐盤或者獨特的瓷器裡。

04

這幾年隨著中國文化和宮廷劇在國外的走紅,越來越多老外對中國古代的宮廷生活方式充滿好奇。

▲圖片來自VCG

在英文版的「知乎」Quora上面,有很多關於中國古代皇帝和後宮生活的提問。

我們來圍觀一下外國人的腦洞~

▲圖片截取自Quora

還有個老外好奇,中國古代是否有皇帝娶過很醜的女人?她是誰?為什麼皇帝會娶她?畢竟皇帝擁有那麼大的權力,想娶什么女人娶什么女人。

▲圖片來自網絡

這問題還真有人回復了。讓小編笑一會兒......

▲圖片截取自Quora

當然有啊!中國倒數第二位皇帝光緒皇帝就被迫娶了自己的表姐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如圖所示,她是不是「美」呆了?

還有外國網友提問:為啥中國的皇帝們有幾千位嬪妃,而西方的帝王們只有一位妻子?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截取自Quora

也有網友好奇,貴為九五至尊,中國古代的帝王是否能隨心所欲地生活,做一切他們想做的事情?

▲圖片截取自Quora

你想好怎麼回答這些外國網友的問題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製造:這些快被國人淘汰的商品,竟成了老外眼中的香餑餑!
    今年以來,中國國際市場上出現一大怪現象:一些正在被中國消費者淘汰的商品,竟成為了老外眼中的「香餑餑」,此外,中國貨不斷在國外走紅,受到海外消費者瘋搶!連外媒都感嘆:10個美國人買的商品有9個都是中國製造。太戲劇化了!曾經老外看不起「中國製造」,如今卻使勁兒哄搶中國貨!
  • 國際市場怪象:正在被中國消費者淘汰的商品,竟成為了老外眼中的...
    今年以來,中國國際市場上出現一大怪現象:一些正在被中國消費者淘汰的商品,竟成為了老外眼中的「香餑餑」,此外,中國貨不斷在國外走紅,受到海外消費者瘋搶!連外媒都感嘆:10個美國人買的商品有9個都是中國製造。太戲劇化了!曾經老外看不起「中國製造」,如今卻使勁兒哄搶中國貨!
  • 大咖眼中的磁縣!竟如此多嬌
    草木未發,乍暖還涼,大咖眼中的磁縣!竟如此多嬌秀美山水爐峰山落日如夢如幻——睡美人山碧波蕩漾溢泉湖天寶寨景區風光天寶寨三界山多彩人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北岔口北岔口村古戲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南王莊人間奇蹟——躍峰渠(渠首)省級美麗鄉村——輝水傳統古村落——花駝村
  • 老外眼中「最美味」的中國糕點,海棠酥上榜,網友:有眼光
    老外眼中「最美味」的中國糕點,海棠酥上榜,網友:有眼光我們一說起甜點,大家應該就會想到那一個一個小巧玲瓏的精緻點心。並且一定也會想到在飯後來一份甜點,,可以解解膩,味道也是很不錯的。而我們今天來講講外國人「最愛吃」的5種中國糕點,海棠酥上榜,網友:有眼光。海棠酥海棠酥也是我國的傳統小吃,是以海棠花為原型,是一種很驚豔的糕點。海棠酥的形狀就是一朵海棠花,顏色也是非常豐富,有白色,紅色,黃色等等,很逼真而且非常精緻,活靈活現的。
  • 老外: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拿下朝鮮?韓國網友:他們兵力弱,打不過
    在很多人眼中,中國的版圖似乎從來都是如今那支「亞洲雄雞」的模樣,其實並不是那樣,早在商朝時期的中國其實規模很小,能夠有如今的版圖可以說是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打拼的結果,歷朝歷代的皇帝有的為我們開疆拓土,有的為我們守衛家園,中國能有如今世界第三大的國土,實屬不易。可是從地圖上來看,朝鮮半島這塊地圖最多也就是中國的附屬國,為何中國沒對他們下手呢?
  • p站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
    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插畫:下雨天,天空很寂寞,孤單的我在想念你
  • 韓國人說:中國古代為什麼實力那麼弱?老外評論:再弱也是你大哥
    就是面對這樣的一個國家,一個韓國網友竟提出質疑,不明白古代中國軍事力量為何那麼弱,這一說法還未等國人做出評價,老外便已回應道:再弱也是你大哥。  因世界上雖然有很多國家,不過大多數國家歷史短暫,就像超級大國美國,僅有三百多年歷史,與中國相差甚遠。
  • 實拍蝸居地下室的北漂青年男女,孤單寂寞是常態
    但是他們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之中,往往都是居無定所,沒有多少的朋友,過著寂寞孤單的日子。在這些北漂的人中,能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追逐夢想的畢竟是少數,這部分人是相對來說運氣較好的,他們至少不會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裡感到孤單。
  • 蘇軾∙《卜算子》|寂寞沙洲冷
    蘇軾∙《卜算子》|寂寞沙洲冷 2020-12-06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田馥甄孤單的唱情歌:有時候,初戀這件小事,寂寞寂寞就好
    田馥甄孤單的唱情歌:有時候,初戀這件小事,寂寞寂寞就好大家好,這裡是「紅塵陌上桑」,我是小編紅桑,今天的歌也許有的孤單有點喪,但是相信也會觸動你的心。Hebe田馥甄的《寂寞寂寞就好》這首歌2002年被選為了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中文版主題曲,收錄于田馥甄2010年9月3日的首張個人專輯《To Hebe》中,是一首抒情搖滾歌曲。每次聽這首歌我都想哭因為他曾經很喜歡這首歌,而讓我更加回憶的,是初戀這件小事。
  • 古代妃子出軌了,皇帝會如何處置?想不到她們下場如此可憐
    在古代,人們一直遵循著「男尊女卑」的制度。男人可以擁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則只能忠貞如一,如果出軌了,那後果不可設想。尋常百姓況且如此,那對皇帝來說更是不在話下,俗話說「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可是皇帝只有一人,難免會有雨露不均沾的時候,那些受到冷落的妃子,要麼選擇默默的等待,要麼就想方設法的爭寵,但耐不住寂寞的紅杏如果出牆的話,皇帝又會如何處置呢?想不到她們的下場如此可憐。首先第一種,也是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就是直接把人給殺了。
  • 中外育兒大不同 老外眼中最"雷人"中國育兒法
    在老外眼中,我們許多育兒習俗十分「雷人」;同樣許多中國家長也不理解外國人的育兒方式。到底老外的育兒方式有多「雷」?一起來聽聽這位在國外生活的中國媽媽的描述!老外來中國覺得很奇怪,怎麼幾乎所有嬰兒看起來都一樣,不管男寶女寶都剃頭。男寶寶如果趕上夏天剃頭了,還可以理解。但給女寶寶也剃頭,老外就說什麼也理解不了。寶爸就覺得剃了頭髮很難看。國外的寶寶沒有剃頭這個習慣,3,4個月的女寶寶就梳著漂亮的小辮子,別著粉粉的小發卡。男寶寶的頭髮一般梳得整整齊齊或神氣地塗著髮膠。
  • 「中國菜」現在在外國竟如此火爆,過聖誕節也要吃 老外:太好吃了
    "中國菜"現在在外國竟如此火爆,過聖誕節也要吃。老外:太好吃了馬上也要快過年了。對於剛剛過去的聖誕節。老外竟然在聖誕節的晚餐中,大量的品嘗中國菜。其實說到節日。中國也有很多關於節日的美食。比如說中秋節要吃月餅。
  • 蘇軾與「鴻」: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宋仁宗嘉祐六年,蘇軾參加皇帝選拔人才的公務員考試,以第三等(也是當時百年間最高等級)的成績通過,起點非常高,直接被授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此時的蘇軾幽人失意,如孤鴻失群,孤寂彷徨,一下子跌入到了人生的低谷。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彎彎月亮掛在梧桐樹梢,漏盡夜深人聲已靜。「缺月」指殘月,未圓之月,「疏桐」是枝葉稀疏的梧桐樹。
  • 虐心小說《妃繡掌心蓮》:恐怕,往後的日子只會更冷,更寂寞!
    【虐心小說《妃繡掌心蓮》:恐怕,往後的日子只會更冷,更寂寞!】[柒]  是後來我才知道,自我承恩那天起,蘇白便失蹤了。水鳶一直瞞著我偷偷打探他的消息。皇帝連忙握住她的手指,金口玉言道,水鳶,朕答應你,將皇子抱給水湄撫養,朕答應你,定會善待她們二人。  如此,水鳶如釋重負地閉上眼睛。  只有我看得分明,她嘴唇微微動了動,那兩個字是,蘇白。  那晚風很大,呼呼地吹進屋子,我不許宮人關上。
  • 京韻北京「和他」形形色色的老外遊客 丨北京胡同
    漫談北京『和他』形形色色的老外遊客12年前我是一名持證英語導遊。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接待英語國家的遊客。三九嚴寒,烈日酷暑下舉著小旗,帶著老外領略北京大好風光的,就是我。我的幸福來自老外遊客對中國的認可,對古都北京的懷念,短短幾天的旅程在他們的生活裡留下美好回憶。
  • 旅遊景點被「各種塗鴉」,慕田峪長城有一個辦法,老外也稱讚
    北京著實是個擁有故事的地方,這裡一座故宮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統治,送走了最後一位皇帝,末代皇帝傅儀。這裡還有一座長城,如果從出具規模開始算起,恰好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的傑作,後來歷代皇帝不斷修繕、擴建用來抵禦外敵的軍事基地。因到如今已有2000多年才成為我們眼中迤迤不絕的浩蕩工程。現代社會,長城的社會公用雖然早已廢弛,但是全國遊客都將其視為神聖之地。
  • 古代皇帝一日三餐上百道菜,吃不完的剩菜都去哪了?有這3個去處
    古代皇帝一日三餐上百道菜,吃不完的剩菜都去哪了?有這3個去處皇上用膳,那可是件大事兒。以清朝皇帝為例,每頓飯最少得一百多道菜,可以不吃,但不能沒有,為的是體現皇帝的無上皇權。皇帝一天吃兩頓,上午一頓下午一頓,飯菜都在火上煨著,皇帝一說吃飯,馬上就得端上來,晚了就得挨罰,甚至惹上殺身之禍。因此,伺候每頓飯都是誠惶誠恐的。溥儀回憶,他每次吃飯都是很多桌的菜。雖說沒有108道,但六七十道是有的。而慈禧太后,每頓固定是108道菜。
  • 老外眼中「最難吃」與「最好吃」的中國菜,只能說外國人沒有口福
    在外國人心目中「最好吃」的中國菜與「最難吃」的中國菜都有哪些?老外眼中「最好吃」的中國菜。酸甜咕嚕肉:有一些中國人去吃飯都不喜歡點這道菜,但外國人卻覺得這個很美味!老外眼中「最好吃」的中國菜。蟹肉炸餛飩:據說味道特別好吃,很多外國人都很喜歡!老外眼中「最好吃」的中國菜。
  • 古代皇帝平均年齡不到四十歲,皇帝錦衣玉食,為何壽命卻如此短?
    從秦始皇到溥儀,兩千多年的歷史當中,生卒年分可查的皇帝共有兩百人左右,然而這些帝王的平均壽命卻僅僅只有39.2歲。古代皇權社會,皇帝擁有至高無上權力,那麼錦衣玉食的他們,為何平均壽命如此之低呢?我想無非以下幾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