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寧畲族山村:昔日偏遠貧窮 如今舊貌換新顏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圖為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山頭畲族村高畲雷家自然村民族文化廣場。 雷曉峰 攝

中新網九江12月22日電 題:江西武寧畲族山村:昔日偏遠貧窮 如今舊貌換新顏

作者 嚴慶

冬日暖陽下,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門口,民族文化廣場乾淨整潔,畲族同胞們正伴著聲聲鑼鼓舞起稻草龍;扶貧基地裡,一株株吳茱萸藥材苗、尖慄苗正迎風招展,低改油茶林開滿漫山的山茶花。昔日偏遠貧窮的山頭畲族村,如今舊貌換新顏,成為城裡人節假日嚮往的「世外桃源」。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東林鄉山頭畲族村位於武寧縣西部山區,是該縣最偏遠的一個民族村,距縣城80餘公裡,距集鎮約8公裡,轄8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共有346戶1155人,其中少數民族146戶417人。

圖為江西武寧東林鄉山頭畲族村舞龍隊。 雷瑋 攝

「十三五」期間,該村整合各類資金500餘萬元,新建了畲族展示館、旅遊公廁,打造了扶貧車間和扶貧產業基地,新農村建設、亮化工程實現了全覆蓋,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村內道路實現硬化全覆蓋、飲用水安全率、廣播電視入戶率達100%。

尤其是高畲雷家自然村的特色村寨,已成為山頭畲族村乃至東林鄉的一張名片,2018年成功入選九江市鄉風文明村鎮,2020年更是成為九江市首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十三五」期間,山頭畲族村共新修(擴寬、維修)水泥路8.2公裡。「以前,村裡的小孩子都要送到很遠的地方去讀書,現在我們村幼兒園和一、二年級的小朋友基本都在這讀。上學路近了,安全隱患和費用都降低了,現共有20個小孩子在這讀書。」武寧縣東林鄉山頭畲族村村委會主任雷曉峰說道。

村民要發展,關鍵靠產業。山頭畲族村兩委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積極選取產業方向,在民族精準扶貧資金和對口幫扶資金的支持下,打造了民族扶貧車間1個、吳茱萸中藥材基地200畝、尖慄60畝。

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山頭畲族村村民採摘吳茱萸。 雷曉峰 攝

「感謝這麼好的政策,不但給我家分紅,還給我提供了生態管護員的工作,每年有20000元收入。平時還能在村裡吳茱萸基地打零工,再加上其他的政策福利,日子真是越過越好。」貧困戶程德輝在東林鄉山頭畲族村榨油坊2020年股東分紅大會上說道。

在吸納當地貧困戶和富餘勞動力務工勞作增加收入的同時,山頭畲族村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強了造血功能。自此,該村形成了山上有油茶5700畝、吳茱萸200畝、板慄(尖慄)近3000畝、蜜蜂1500箱,地上有榨油坊1個的生態農業。

如今,走進山頭畲族村,感受到的是和諧的文明鄉風。在打造特色村寨,帶領村民脫貧奔小康的徵程中,該村積極引導鄉風文明建設,成立山頭畲族村高畲雷家紅白理事會、高畲雷家鄉賢志願服務隊、老年福利基金會,並結合鄉風文明制訂了切合實際的村規民約,從而進一步激發出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此外,該村還投入資金打造了畲族鄉村文化記憶館,在村鄉風文明園繪製了2600多平方米的鄉村文化牆,使其成為村民接受道德教育、感受文化薰陶的新課堂。

飲水工程提升、渠道維修加固、道路硬化、教學點設施設備新增改造、產業發展等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猶如一股股暖流溫暖著大地,引領著畲族山村繼續走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上。(完)

相關焦點

  • 留住「鄉愁」的鄉村旅遊 讓西班牙小山村「舊貌換新顏」
    新華社記者 郭求達攝旅遊業不僅為山村留住了人口,也讓這裡「舊貌換新顏」。同在歐洲之峰腳下的波特斯村村民向記者介紹道,村裡曾經靠畜牧業維生,髒亂不堪。自從旅遊業成為主產業後,波特斯村家家戶戶修葺房屋、打掃街道,讓整個村莊煥然一新,如今這座童話般的小村莊,已經絲毫看不出舊日貧窮落後的痕跡。
  • 26張圖片 記錄老小區「舊貌換新顏」
    創城惠民生,居民幸福指數大大提高26張圖片 記錄老小區「舊貌換新顏」 黃河小區大門內西邊豎著兩塊展板,展板的主題分別為「舊貌換新顏」「創城惠民生」,上面共有44張圖片,其中10張為小區改造過程以及施工現場圖片,26張是小區改造對比圖
  • 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
    12月16日,為期半年的解放路大中修改造工程全部結束,解放路整體形象舊貌換新顏。解放路修建於2004年,運行15年來,車流量大、重型車輛較多,導致坑槽、裂縫、網裂等各種道路常見病害相繼出現。原標題: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值班主任:田豔敏【來源:舜網-濟南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貴陽:省府路石板街舊貌換新顏
    貴陽:省府路石板街舊貌換新顏     12月13日,記者在省府路改造現場看到,經貴陽市市政工程管理處道橋管理所緊張施工,省府路石板街舊貌換新顏
  • 四川稻城:藏寨然央舊貌換新顏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 香港回歸20周年 灣仔舊貌換新顏
    香港回歸20周年 灣仔舊貌換新顏 (4/7) "← →"翻頁
  • 仁和苑小區舊貌換新顏
    原標題:仁和苑小區舊貌換新顏近日,記者到古城區西安街道文匯社區仁和苑小區採訪時眼前一亮,整個小區規範整潔,乾淨衛生,經過創文整改及實施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工作,小區舊貌換新顏。仁和苑小區是麗江市主城區開發建設較早的商品住宅小區之一,也是麗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掛聯小區。
  • 深圳新名片:南頭古城舊貌換新顏
    有17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舊貌換新顏,成為城市新名片。昔日城中村,今日已成為市民遊客全方位了解深圳歷史、體驗嶺南文化的首選去處。見習編輯 連博(作者:讀特記者 劉羽潔 文/圖)
  • 舊貌換新顏,沿河深山有個3D彩繪網紅村
    最近,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高峰村村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壁畫在網絡引起了關注,這些漂亮的壁畫不僅僅裝扮了山村,更印證了高峰村在東西部協助扶貧中逆襲的一步步腳印。高峰村結對兩年 貧困村整村脫貧兩年前的高峰村是典型的國家級一類貧困村和貴州省深度貧困村。
  • 黃葛古道舊貌換新顏
    而今,黃葛古道和黃桷埡老街舊貌換新顏,充滿生機,重新綻放了它古老又神秘的魅力。 遊客在畫有曾經老街舊貌的壁畫前拍照。 古道石板路不寬,卻陡峭如雲梯,數百年光陰的打磨,每一塊石板都寫滿故事,置身於鬱鬱蔥蔥的參天樹蔭下,兩旁原來破舊不堪的老屋,如今正在改造成古韻盎然的傳統川東民居建築
  • 望都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城市舊貌換新顏
    望都縣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城市舊貌換新顏 2020-10-16 1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0年老房,舊貌換新顏!
    50年老房,舊貌換新顏!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50年老房,舊貌換新顏!》
  • 南山區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
    掃碼進入 深圳Plus 視頻《南山區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居民消費「放心來,安心回」》 深圳晚報記者 李超 通訊員 李佳純 陳龍隨著南山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老舊市場「舊貌換新顏」。乾淨有保障的市場環境,讓轄區居民真正「放心來,安心回」。 市場定位極具南山特色 走進華僑城綜合市場,深晚記者看到,市場內標識清晰,蔬菜區、鮮肉區、水產區區隔分明,每個區域的商戶將菜品整齊擺放,市場經營井然有序。
  • 看「紅軍村」舊貌換新顏!
    如今有500餘人在這裡居住,他們都是烈士的後代。在宣布脫貧當天,村民華輝平貼上一副對聯:昔日破舊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銘謝黨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江西瑞金華屋村居民華輝平在自家房前留影這一副對聯銘記著百姓對好政策的感激深情話語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舊貌換新顏 昔日「黑水河」邊遇見今日江海...
    昔日麻園河。如今,這裡卻成為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河道寬了,水也不黑不臭了。晚上吃完飯,一家人過來公園裡轉一轉,沿著河邊的人行道散散步,很舒服,很開心。」楊先生說。變化的不止永明社區口袋公園附近的麻園河。
  • 城市品質提升「在行動」 黃桷埡老街舊貌換新顏
    {"title":"城市品質提升「在行動」 黃桷埡老街舊貌換新顏", "url":"https://www.cqcb.com/yxzx/video/qita/2020-01-06/2083376.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xzx/video
  • 天水清水縣梁山村:脫貧路上舊貌換新顏(圖)
    原標題:清水縣梁山村:脫貧路上舊貌換新顏(圖)  【編者按】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  (資料圖梁山村舊貌)
  • 舊貌換新顏!鍾落潭地鐵便民廣場正式開放!
    舊貌換新顏!鍾落潭地鐵便民廣場正式開放!如今,歷時近5個月,1.3萬平米便民廣場已經初綻新顏。文 | 陳淑嫻圖 | 陳淑嫻 陽雄志 羅旻力通訊員 | 曾結嫦圖編 | 楊元翱原標題:《舊貌換新顏!
  • 雷州客路鎮鄧宅寮村:老區村莊舊貌換新顏
    近年來,在順德勒流扶貧工作組的幫扶下,又建起籃球場、文化公園等,使革命老區村莊舊貌換新顏。    村莊發生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後,大家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守護著村莊的美麗。一些身體硬朗的老人,自發參與村裡衛生大整治行動,每天義務為村裡打掃衛生,清理垃圾,樂此不疲。
  • 喜看中洲公園舊貌換新顏(內附中洲公園門票)
    喜看中洲公園舊貌換新顏(內附中洲公園門票) 2018-12-1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