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舊貌換新顏 昔日「黑水河」邊遇見今日江海...

2021-01-14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永明社區口袋公園和旁邊的麻園河邊成為休閒好去處。


治理前的龍溪河部分河段成了「黑水河」。


治理後的龍溪河成了休閒好去處。


昔日麻園河。


治理後的麻園河。


永明社區口袋公園位於高新區(江海區)東海路與麻園路東南邊角位處。過去,這裡曾是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旁邊麻園河的黑臭河水令附近居民頭疼。「以前,都不願意從這裡走。又髒又臭。」附近小區居民楊先生說。

如今,這裡卻成為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河道寬了,水也不黑不臭了。晚上吃完飯,一家人過來公園裡轉一轉,沿著河邊的人行道散散步,很舒服,很開心。」楊先生說。

變化的不止永明社區口袋公園附近的麻園河。昔日因為黑臭而被當地人戲稱為「黑水河」的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隨著近年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開展和沿河環境品質提升,如今和永明社區公園一樣,河水變清了,臭味沒了,河岸綠了,成為附近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黑水河」再現清水流

「村裡人都說我們這裡的河是『黑水河』,又黑又臭。」禮樂中心河附近居民梁伯說,「我們年輕的時候,夏天都是在河裡遊泳的。前些年,水黑了臭了,沒有人敢遊泳了。我們這裡有扒龍舟的習俗,因為河水太髒,有些人都不願意扒了。」

高新區(江海區)內河流縱橫交錯,水系發達,水體眾多,全區共有97條河流。隨著近年城市化發展進程加快,和禮樂中心河相似,麻園河、龍溪河等都遭到嚴重汙染,河道兩旁雜草叢生,影響了城市市容市貌,也影響到附近居民生活。3條河流也被列入國家黑臭水體整治監督平臺。

2016年以來,高新區(江海區)制定「一河一策」實施方案,採取「六個一」工作機制,找準黑臭水體的「病根」,一個個問題著手解決,全力推進麻園河、龍溪河及其支流、禮樂中心河及其支流黑臭水體全域治理,累計投入治水工作資金共16.6億元。2018年12月,麻園河治理實現「初見成效」。2019年6月,龍溪河治理實現「初見成效」。2019年9月,禮樂中心河黑臭水體整治項目、龍溪河支河(石咀河、中路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相繼進場施工。2019年12月,麻園河、龍溪河治理實現了「長制久清」,禮樂中心河治理實現「初見成效」。2020年8月,禮樂中心河治理實現「長制久清」。

為實現河道的「長制久清」,高新區(高新區)黑臭水體的水環境治理主要從控源截汙、水體修復、河長制三個方面實施控制。為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該區還進一步完善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切實加強排水管理,逐步提高城鎮汙水處理效能。

「現在河水又清了,不黑不臭了。」看著治理後的禮樂中心河,梁伯說,「小魚小蝦也多了起來。我就在想,說不定很快我們又可以在河裡遊泳了。」

沿河散步成了居民新時尚

在黑臭水體治理中,高新區(江海區)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的目標,達到「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的綜合效應。此外,還結合鄉村振興、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等工作,對沿河周邊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實施「一河一品」景觀提升改造。「增設岸邊人行道,在合適的地方建公園等等,都是為了提升景觀,讓河不僅變清、變美,還要能被附近居民享受到。」江海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昨天(11月11日)上午,雖然已經接近9點,在江海區江南街道聯星村一帶的麻園河岸邊人行道上,仍可以見到附近居民散步的身影。

「現在過了散步的高峰期,早上7點來鍾,晚飯後7點多鐘,這裡散步的人更多。」家住江海區江南街道聯星村的趙姨說。自從麻園河水變清,岸邊有了綠化帶、人行道後,用嬰兒車推著孫子在麻園河邊散步,成為趙姨每天的習慣。

「以前這裡的水都渾濁不清,還時不時看到垃圾在上面漂。河邊又沒有人行道,誰願意過來散步?躲都躲不及。」趙姨說,「這兩年,可是真的大變樣啊。水清了,河裡乾淨了,再也聞不到臭水的味道。又修了人行道,我們村裡很多人都習慣在河邊散步。」

黑臭水體舊貌換新顏。經過近年的奮戰,曾經那條又黑又臭又窄的麻園河消失了,翠湖灣那個象徵著傷疤的棚蓋不見了,麻園河以景美水美的姿態出現在了沿河百姓期待的眼中。曾經那條隱身在繁華鬧市雜草中的「黑龍」龍溪河,更是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貫穿整個禮樂片區的禮樂中心河也猶如舊枝發新芽,慢慢恢復了青春的狀態。

隨著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完成,一些昔日曾被人嫌棄的地塊也成為「香餑餑」。不少河段邊都已經建起,或者正在建設新的居住小區。生活在麻園河、龍溪河、禮樂中心河附近的居民紛紛為今天的新環境點讚。

文/圖 嚴建廣 城管宣

相關焦點

  • 高新區(江海區)生態蝶變 「臭水河」變成「景觀河」 群眾享水清岸...
    麻園河水、岸同治,舊貌換新顏。即便是秋冬時節,位於高新區(江海區)的龍溪河岸也人氣不減,市民走在水岸綠道,只見碧波蕩漾,不時有魚兒翻動水面,泛起漣漪。藍天白雲下,河水倒映著綠樹繁花,也反映出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綜合整治的成果。
  • 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一河兩岸成了親水樂水的好去處 高新區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渠底的石頭在水中隱約可見,渠中不時有成群的小魚遊過,渠邊栽種的梭魚草、水生美人蕉等植被奼紫嫣紅
  • 高新區(江海區)全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未來擬打造水岸生態...
    整治河湧、投入巨資進行汙水處理、建設截汙管網……2017年起,高新區(江海區)正式向黑臭水體宣戰,明確提出在2020年底前麻園河、龍溪河、馬鬃沙河要基本消除河水黑臭現象,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讓水生態功能得到基本修復。經過三年攻堅,如今,3條城市河流的蛻變,在完成汙染防治攻堅戰既定目標的同時也印證了高新區(江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取得的成效。
  • 【我的城市在成長】昔日黑臭水體 今朝潺潺清流 聊城城區黑臭水體...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葉晨雯 通訊員 曹彬) 「在現場調研時,我們發現聊城城區青年渠、青周渠等黑臭水體整治效果已初步顯現。」9月9日,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李紀剛在接受採訪時說。  青年渠水城華府段黑臭水體、青年渠魯化路二乾渠至花園路段黑臭水體、青年渠濱河實驗小學南鄰黑臭水體3處黑臭水體分別位於青年渠的上、中、下遊,以前非汛期大部分河道呈幹水狀態,由於溝渠附近為居民區,大部分生活汙水直接排入溝渠,匯水區域內也未實現雨汙分流,雨天雨水夾雜汙水直接排入河道,加之水體本身自潔能力弱,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 鞍山三條「臭水溝」舊貌換新顏
    (資料圖)靈山明溝、東鞍山礦山高中明溝和太平明溝三條臭水溝曾經給附近居民帶來了很大苦惱……昨日,記者從鞍山市住建委獲悉,如今三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的竣工,這標誌著鞍山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也提前三年完成了國家要求的在2020年底前消除黑臭水體的工作目標。兩項汙水截流工程的完成,使汙水排放總量日減少1.5萬噸。
  •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番禺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擾民問題解決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番禺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擾民問題解決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趙雪峰  2019-07-08 自去年白泥塘及周邊區域臭氣擾民問題被國務院大督查第十九督查組督辦以來,番禺用半年多的時間解決了水塘黑臭水體及臭氣嚴重擾民問題,併合理利用白泥塘旁邊空地建設休閒小公園,為轄區群眾增添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場所。
  • 五年治水顯成效,霞浦 「母親河」 舊貌換新顏
    然而,由於早些年疏於治理管護,三河上遊因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積;畜禽無序養殖,大量畜禽排洩物直排河道,穢物漂浮、河水發臭,嚴重影響防洪排澇和水體環境,「母親河」失去了往日的「風採」。
  • 舊貌換新顏!老舊小區如何變為拍照「打卡地」?
    小區舊貌換新顏據了解,此次改造工作將老舊小區的硬體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改造,總共整理線路16000米、粉刷牆面16萬平米、新鋪路面26000平米、新建廣場20個、新建長廊4個、新建木亭12個、改造車棚16個、改造大門23個、改造圍牆3700米。這些硬體改造進一步提升了小區居民的居住品質和幸福指數。
  • 江西武寧畲族山村:昔日偏遠貧窮 如今舊貌換新顏
    雷曉峰 攝中新網九江12月22日電 題:江西武寧畲族山村:昔日偏遠貧窮 如今舊貌換新顏作者 嚴慶冬日暖陽下,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門口,民族文化廣場乾淨整潔,畲族同胞們正伴著聲聲鑼鼓舞起稻草龍;扶貧基地裡,一株株吳茱萸藥材苗、尖慄苗正迎風招展,低改油茶林開滿漫山的山茶花。
  • 江海這10個老舊社區改造進行時……有沒有你家?
    江海這10個老舊社區改造進行時……有沒有你家?社區居民馮先生把車停進臨時停車場後,步行幾分鐘回家。據了解,老舊社區改造是高新區(江海區)全面落實市容環境整治行動、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今年,該區持續推進10個老舊社區改造,目前已完成橫坑村巷道及三線整治,正在實施江南街道仁美社區、禮樂街道中福社區、外海街道墟鎮和石鶴利社區等改造工作。
  • 深圳新名片:南頭古城舊貌換新顏
    有17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舊貌換新顏,成為城市新名片。昔日城中村,今日已成為市民遊客全方位了解深圳歷史、體驗嶺南文化的首選去處。見習編輯 連博(作者:讀特記者 劉羽潔 文/圖)
  • 大連:黑臭水體治理全面推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精神,大連市進一步加大了河道治理的力度,全力積極推進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2015年底前已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工作,並編制黑臭水體整治計劃,通過《大連日報》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名稱、整治的責任人和達標期限以及進展等相關情況。
  • 高新區(江海區)召開黨委會議
    高新區(江海區)召開黨委會議 2020-12-08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株洲陳埠港:黑臭水體 變身公園
    陳埠港這個昔日的黑臭水體如今已經變身公園。陳埠港是天元區主要城市內港之一,以前因為雨汙分流不到位、河西汙水處理廠能力不足,導致大量生活汙水經陳埠港溢流進入湘江,造成水體黑臭
  • 江海樓市十年逆襲路
    江門與之相似,曾被視為居住環境較差的江海區,在江門中心城區(蓬江、江海)樓市中所佔的比重已越來越大,而今年更是成為了拍地的主戰場。8月底,江海區連續拍出兩塊「高價地」,10月18日又有一塊「靚地」將開拍,江海樓市有望再上新臺階。江海樓市近十年的蛻變,既有外圍因素,也有自身因素。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兩三年,它將迸發出更大的生機。
  • 江門高新區: 抗擊疫情盡顯「江海製造」本色
    其中,江海區經濟促進局和江門高新區鐵金剛機械有限公司、業偉成機械廠兩家企業在感謝名單之中。。這兩家獲點名表揚的企業,只是眾多江海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抗擊疫情的縮影。  據悉,此次接到國務院緊急任務的江海企業有10餘家,江門市多快好省機械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據該企業副廠長黎鋒介紹,按照原生產計劃,復工後企業將投入到生產戶外運動服裝複合膠帶的任務中。
  • 南寧全面打造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 249.7 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黑臭消除或基本消除率達到 100%,長制久清的河段有 27 段;南寧市、桂林市、賀州市正在全面打造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 株洲陳埠港:黑臭水體 變身公園
    陳埠港這個昔日的黑臭水體如今已經變身公園。陳埠港是天元區主要城市內港之一,以前因為雨汙分流不到位、河西汙水處理廠能力不足,導致大量生活汙水經陳埠港溢流進入湘江,造成水體黑臭。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持續整治,陳埠港已經完成截汙、清淤、生態修復等各項治理任務,並將調蓄池建設成為雨洪公園,集排澇調蓄、徑流控制、初雨收集、景觀營造等功能為一體。
  • 黑臭水體變形記│下橋河:從黑臭粘稠到清澈如初
    東莞市建成區新發現的12條黑臭水體,已納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整治工作由東莞市水務局統籌,屬地鎮街實施。目前,12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初見成效」階段整治工程措施,連續多月的水質檢測結果均顯示為「消除黑臭」,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檢測結果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實現長治久清。
  • 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
    12月16日,為期半年的解放路大中修改造工程全部結束,解放路整體形象舊貌換新顏。解放路修建於2004年,運行15年來,車流量大、重型車輛較多,導致坑槽、裂縫、網裂等各種道路常見病害相繼出現。原標題:解放路整修完工舊貌換新顏值班主任:田豔敏【來源:舜網-濟南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