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裡的新豐村:村民富了、笑了

2020-08-28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吉網

初秋時節的吉林省延邊州汪清縣羅子溝鎮新豐村,綠水繞青山,谷穗沉甸甸。

走進新豐村,柏油路平坦乾淨、紅瓦房整齊牢固。路邊,院內,處處鮮花,村落彷如置於花的海洋。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精氣神十足。請跟記者的鏡頭,看一看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高集團) 精準幫扶給新豐村帶來的可喜變化。

鏡頭一:趙老穩收穫蜂蜜

58歲的趙憲貴是位養蜂人,為了保證蜂蜜質量,當蜂蜜濃度達到42度時,他才開始收穫,所以他被村民叫做「趙老穩」。2013年他因為供孩子讀書被列入貧困戶,隨後他開始養蜂,第一書記來了以後,不僅幫忙為他提供蜂箱 ,還幫他解決銷路。2017年他成功脫貧,如今的他已經走上了致富路。

趙老穩今年增大投入,也讓產量翻倍,趙老穩估計,今年的收入將近10萬元。

鏡頭二:周振福對養雞收入充滿期待

院子內,村民周振福正在吃著自己種的西瓜,看著自己養的土雞,臉上笑開了花。「去年,吉高集團給我家發了20多隻雞雛,等雞長大後,他們又幫忙銷售,我家的收入多了將近2000塊錢。今年,他們又送來了雞雛。我和老伴精心飼養,今年還能賣不少錢,這對於我們這些勞動能力弱的老人來說,可是一筆可觀收入。」

周振福說:「吉高集團還對我家的房子做了『暖房子工程』。村裡統一建設彩色邊柵、太陽能路燈,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鏡頭三:吳英菊帶著婦女排練廣場舞

吳英菊,是村婦女主任,在村裡的廣場,她正帶著婦女在為一場演出排練舞蹈。「我們現在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們的腰包鼓了,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們也過起了城裡人的生活,秧歌舞起來,生活美起來。」

吳英菊說:「吉高集團連續2年出資組織開展『草藝編制』技能培訓,帶動農村婦女利用農閒時間發展『炕頭經濟』,巧手編出幸福花,開闢新的增收致富渠道,姐妹們忙活得可高興了。」

鏡頭四:小朋友說空氣裡都瀰漫著花香

吳嘉歆今年9歲了,開學上二年級。她是個健談的孩子,而且開朗樂觀。吳嘉歆說:「以前我們村路有些坑窪, 爸爸開車送我上學時,顛簸的路讓我暈車,挺難受的。但是現在村裡的路是瀝青的,平坦、舒適、乾淨,我再也不暈車了。我們村種滿了鮮花,空氣裡都瀰漫著花香,每天的心情都可好了。」

據悉,新豐村位於汪清縣羅子溝鎮政府西南10公裡處,是吉高集團負責的包保幫扶村。村內耕地面積496公頃, 林地面積327公頃。現有4個村民小組,在冊農戶183戶、487人,常住人口129戶、409人,黨員19名。群眾主要以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通過精準識別全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0戶174人。

往日的貧困村已經舊貌換新顏,全面展現出了一幅「新農村、新產業、新發展」的美麗畫卷。

輸血很主要,造血更關鍵。吉高集團把幫扶重點逐步轉移到產業項目長遠發展上,累計投入資金565萬元,協調地方政府為新豐村出資498.13萬元,使村內各項產業項目、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生產生活條件等均有了極大改善。

建立健全鞏固脫貧成效穩定脫貧、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協調資金200萬為新豐村建設光伏電站扶貧項目 ,每年能為村內集體經濟增收近20萬元。

在種植業項目上,吉高集團投資種植4000顆大榛子林,利用閒置庭院發展庭院種植280棵大秋果樹,對農村傳統種植結構的轉變起到引領示範作用。

脫貧摘帽不是新豐村的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濤 文/圖

相關焦點

  • 新豐村開展迎新春潔美家園義務勞動
    又是一年即將過去,馬上就要迎來新春佳節,村民們都陸續開始打掃庭院,準備乾乾淨淨過年。為了使村莊更加整潔美觀,新豐村村委決定開展迎新春潔美家園義務勞動,新豐村的黨員、村民代表以及部分村民在百忙之中積極參加此次義務勞動。
  • 灣沚新豐村謀劃打造農旅示範樣板
    三灣是新豐村的一個村民組。村裡正在進行人居環境提升行動,水泥路面已鋪設完成,公共廁所也已建成,村口廣場上正在搭建文化廣場和鄉村大舞臺。村內不見雜草雜樹,也沒有亂搭亂建。三灣隔壁是前灣和後灣,村裡專門鋪設了一條休閒散步的小徑通往這兩個村。「村裡去年6月就開始了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第一輪主要是清理雜樹雜草、亂搭亂建等。今年又進行了第二輪提升行動,所有費用都是村民集體出的。」
  • 安吉苕溪明珠新豐村
    新豐村,憑藉著南臨遠古的上馬坎舊石器文化遺址,西傍千年流淌的西苕溪水文化的區位優勢,孕育了賦有其濃厚地方特色的鄉土文化,閃爍著安吉北部土鬥區平原璀璨的人文歷史光芒。  新豐橋,古今一脈相承  新豐,以境內原有「新豐橋」得名,現為溪龍鄉新豐村,村以橋名。據舊志記載,宋代時這裡叫「新豐裡」,屬梅溪鄉管轄,明清時期劃歸順零鄉。由此推斷,原新豐橋始建年代為宋朝,乃至更早。
  • 村莊綠了,村民富了
    種韭菜是辛苦事,天熱時晚上要給韭菜葉灑水,每天凌晨兩三點鐘,村民們要起來割韭菜,然後回家分揀洗淨,再運出去賣。綠油油的韭菜,已成為許多村民致富的法寶,承載著村民們奔向小康的希冀。據統計,現在韭菜種植戶人均純收入達21800元。村民們形象地說,我們的小康是「種出來的小康」。  2019年,田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
  • 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森林裡飛出了「綠富美」
    9月4日上午,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華豐村村民高桂梅指著鳳凰茶廠裡的茶園告訴記者,過去只會守著這片好環境,現在學會了利用這份好資源,「村裡林下經濟搞得火熱,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本來就不衝突!」村民劉光明介紹說,「平時由附近村民過來打理,每年增收幾十萬元。」
  • 梨花點點引客來 北藥種植富農家
    種北藥 黨員先打樣時值初春,新豐村村道西側的地頭種植的北藥已播種完畢,村支書譚訓勝正忙著指揮村民進行一些收尾工作。不苟言笑的他說到這裡,嘴角上揚,會心地笑了笑。 鎮政府扶植一部分,村裡自籌一部分,在鎮政府的扶植下,村支書譚訓勝帶領村裡十幾位黨員利用200畝耕地種上了蒲公英、水防風、平貝等中藥材。按譚支書的話說,「成敗就在今年」。村裡留下的大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思想傳統守舊,寧可種大田守著那點可憐的收入,也不敢不願嘗試新鮮事物。
  • 扶貧|村子靚了,生活美了,村民笑了
    > 武漢市社會各界積極開展 消費扶貧 捐資助學等 形式多樣的活動 鞏固脫貧成果 把溫暖送到 貧困群體身邊 黃陂區伏東村:村子靚了 生活美了 村民笑了
  • 海南周刊 | 日本攝影家富井義夫鏡頭下的世界文化遺產
    鏡頭攝攬全球  一走進展廳,一幅拍攝於1987年的中國長城首先映入眼帘。畫面中,蔚藍的天空下,重巒疊嶂,橫亙在山脊上的長城順勢蜿蜒,直至遠處。30多年裡,富井義夫多次來到中國,拍攝這裡豐富的文化遺產,在他的鏡頭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這樣的歷史古蹟,也可以欣賞到麗江古城、傳統福建土樓這類人文建築集群,還能夠看到南方地區極具特色的喀斯特地形景觀等。
  • 猴子到村莊裡搗亂,結果被村民們五花大綁,懲罰的方式讓人笑噴!
    猴子到村莊裡搗亂,結果被村民們五花大綁,懲罰的方式讓人笑噴!一些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們常常會闖入村民們的家中,不光會有兇猛的野獸會來到人類的居住地覓食,調皮的猴子也是常客,一隻猴子到村莊裡搗亂,結果被村民們五花大綁,懲罰的方式讓人笑噴!
  • 朱家莊村:森林鄉村新面貌 大棗增收富村民
    朱家莊村:森林鄉村新面貌 大棗增收富村民朱家莊村:森林鄉村新面貌 大棗增收富村民 武邑縣龍店鎮朱家莊村是鎮裡有名的富裕村,也是正在開發中的旅遊文化村,這個村子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 丹寨:「甜蜜產業」豐收富村民
    丹寨:「甜蜜產業」豐收富村民秋收時節,丹寨縣揚武鎮幹改村的100多畝哈密瓜迎來豐收季,瓜農們搶抓晴好天氣開展採摘目前幹改村的哈密瓜最高畝產達到了5000多斤,年產值預計超過200萬元,產量好、價格高、不愁銷,哈密瓜成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
  • 浙江湖州安吉縣魯家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讓農民富起來笑起來
    再看如今的魯家村:2011年成功創建美麗鄉村精品村,2013年發展家庭農場,2017年被納入國家首批15個田園綜合體項目之一,村集體資產從2011年的負債150萬元到如今的總資產1.2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1年的1.9萬元增長到2016年的3.3萬元。
  • 「香菇產業」紅了自己,富了村民
    &34;紅了自己,富了村民文/薛潤平 插圖/劉豔龍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臨縣城莊村走在了全縣的前列。年出菇26萬斤,年加工菌棒50萬棒,毛利潤130多萬/年,吸收城莊村及附近村民30餘戶50多名勞動力就業,許多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人員年均收入可達2萬元以上。在他的帶動下,城北周邊鄉鎮紛紛成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60多家,集中連片生產,產量、產值逐年跨越發展,產品遠銷上海、福建、陝西、河南等地,韓保保成為全縣食用菌產業&34;。
  • 村莊靚起來 村民富起來
    臨近中午,永泰鎮大觀村村民張雪平忙著張羅午飯,她將洗菜水、刷鍋水倒入門前的排汙溝,「以前一到夏天蒼蠅蚊子滿天飛,現在,生活汙水倒入排汙溝,進入村裡的汙水處理站處理,環境好多了。」一個個村莊的變化,得益於樟樹市實施的美麗鄉村示範創建活動。「這些年,市裡從產業發展、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入手,市財政每年投入5000餘萬元獎補資金,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 樂清這些地方,變美了,村民也富起來了!
    樂清市嶺底鄉湖上垟村村民林銀旺,開上了擺渡車,作為最早參與漂流項目建設的村民,他見證了村莊一日日的變化。在幾十公裡之外的龍西、大荊,同樣依託旅遊項目的帶動,村莊變美了,村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        即使暑期「餘額不足」,這幾天正江山峽谷漂流的遊客量,依舊保持了人均500多人次的高「上座率」。
  • 樂清這些地方變美了,村民也富起來了!
    樂清市嶺底鄉湖上垟村村民林銀旺,開上了擺渡車,作為最早參與漂流項目建設的村民,他見證了村莊一日日的變化。在幾十公裡之外的龍西、大荊,同樣依託旅遊項目的帶動,村莊變美了,村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即使暑期「餘額不足」,這幾天正江山峽谷漂流的遊客量,依舊保持了人均500多人次的高「上座率」。
  • 樂清這些地方變美了,村民也富起來了!
    樂清市嶺底鄉湖上垟村村民林銀旺,開上了擺渡車,作為最早參與漂流項目建設的村民,他見證了村莊一日日的變化。在幾十公裡之外的龍西、大荊,同樣依託旅遊項目的帶動,村莊變美了,村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盤活水:峽谷漂流激活村莊活力即使暑期「餘額不足」,這幾天正江山峽谷漂流的遊客量,依舊保持了人均500多人次的高「上座率」。
  • 電視劇穿幫鏡頭笑的肚子疼
    電視劇穿幫鏡頭笑的肚子疼當初看這段感覺沒什麼,現在再看我已經笑了一天了!大家演技都太好了!原標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夜華是多久沒洗澡了?電視劇穿幫鏡頭笑的肚子疼老師,嬛嬛她作弊!原標題:《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夜華是多久沒洗澡了?
  • 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6日電題: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新華社記者王雪冰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鎮三蘇木村的「魚悅農家樂」院落裡,遊客們的歡聲笑語讓這裡顯得格外熱鬧
  • 笑到肚子疼的穿幫鏡頭:古代的幼兒園我忍了,魯智深的紋身掉色了
    笑到肚子疼的穿幫鏡頭:古代的幼兒園我忍了,魯智深的紋身掉色了!穿幫鏡頭1霍思燕扮演的是七公主,她這個時候和董永已經在一起了,還說要給孩子們辦幼兒園,沒有聽錯吧,在古時候就有幼兒園了?穿幫鏡頭3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金庸小說中那個柯鎮惡吧,他其實是一個瞎子,但是他自己卻有一句臺詞,是讓大家看他眼色行事,很多人反應過來之後簡直笑出眼淚,編劇都是這麼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