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

2020-12-11 內蒙古日報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6日電題: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

新華社記者王雪冰

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鎮三蘇木村的「魚悅農家樂」院落裡,遊客們的歡聲笑語讓這裡顯得格外熱鬧。餐廳和客房環繞著院落中央的小菜園,農家院的主人劉建軍正在為客人們準備晚餐。

2014年,在縣裡幫扶下,劉建軍在村裡開了自己的第一家農家樂。「政府給了我們很多優惠政策,又是租院子又是幫助裝修,我們只管經營就行。」劉建軍說,隨著生意越做越好,2018年他投資80多萬元新建了如今的這個農家院,家裡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每到暑期,農家樂裡面的採摘園就成了久居城市的孩子們的樂園。「小孩子願意來採摘,我這裡的遊客也就越來越多。」劉建軍說,旅遊旺季農家樂每天的收入有7000多元,2019年的純收入達到13萬元。「這個收入是我以前打工種地收入的2倍,我家的農家樂還被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評為五星級農家樂。」劉建軍笑著說。

離「魚悅農家樂」不遠的地方,兩個別致的小院引人注目,院內紅磚鋪成的小路兩旁綠草如茵,「村主任家的風箱」等貼著名字的老物件別有一番風味,由玻璃建造的陽光房裡廚房電器一應俱全,這就是三蘇木村的「岱海人家」精品民宿。

「這是我們申請專項資金打造的精品民宿,過去這裡只是兩間閒置的農房。」三蘇木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勇說,在改造民宿的過程中,他們把早年農村使用的老物件加入其中,既吸引了遊客,又使鄉村文化得到保護與傳承。

起初村民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房子交給村裡去做「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民宿,可「岱海人家」建成後,越來越多的村民來參觀。張勇說:「看到破舊的房子變了模樣,還能吸引城裡的遊客來消費,很多村民都問我能不能把自家的房子也改建一下。」

三蘇木村今年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村子南臨岱海旅遊度假區,北側直通岱海國際滑雪場及溫泉冰雪小鎮等旅遊景點,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也為村裡發展鄉村旅遊創造了良好條件。

鄉村旅遊的發展不僅讓三蘇木村的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也讓這個歷史悠久的小村舊貌換新顏。結合岱海水生態治理項目工程的實施,村裡完善了汙水管道處理系統、配建了家庭衛生廁所。依託旅遊業,村裡積極發展觀光農業和特色庭院經濟,全村共開辦農家樂、漁家樂24家,各具特色的小院也為村裡增添了新的活力。

小村的發展也是地區發展的縮影,如今,涼城縣正著力打造文化旅遊強縣。「我們在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業的同時,嚴守環保底線,適度開發山水、溫泉等資源,讓老百姓充分享受綠水青山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紅利。」涼城縣委書記王文說,2019年全縣接待遊客121萬人次,旅遊產業收入3.67億元。

現在,張勇和村民們正在謀劃小村發展的新藍圖。「我們村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4戶、229人,2019年已經全部脫貧。」張勇說,「我們計劃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合作經營更多民宿,讓更多村民能參與進來,共同增收致富。」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綠水青山高顏值 鄉村旅遊富村民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互助土族自治縣磨爾溝村緊鄰南門峽水庫,村莊沿山谷蜿蜒布局,流水穿村而過。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大對鄉村旅遊的扶持力度,把農業資源、自然生態、鄉情鄉愁與旅遊業相融合,給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賦予新的價值,鋪就了新的富民之路。
  • 綠水青山高顏值鄉村旅遊富村民
    如今的磨爾溝村,隨著鄉村旅遊發展,不僅成為環西寧一小時旅遊圈內的「網紅」旅遊點,還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過去,我們雖然守著好風景但沒錢。現在,依靠鄉村旅遊,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說起磨爾溝村的變化,村民們感慨道。
  • 揭東區:生態宜居鄉村美 產業興旺村民富
    近年來,新寮村在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宜人、文化底蘊深厚等優越條件發展鄉村旅遊的同時,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美麗鄉村,促進特色旅遊業的發展。除了玉湖鎮新寮村,揭東區還擁有不少風格鮮明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如埔田鎮牌邊村、饒平村,錫場鎮新置寨村、曲溪街道港畔社區等。
  • 平山縣西柏坡鎮美麗鄉村建設 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近年來,按照「西柏坡連片美麗鄉村總體規劃」,西柏坡鎮瞄準紅色歷史、鄉土村莊等文化元素,兼顧山水保護、紅色旅遊發展,著力打造美麗鄉村。通過幾年的努力,如今,西柏坡鎮下轄的16個行政村村容村貌都大大改觀,各個村旅遊服務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莊變美了,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走進村莊住宿吃飯、休閒娛樂。西柏坡鎮的美麗鄉村建設,不僅美了鄉村,更帶動了老區百姓增收致富。
  •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 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田野,凝聚著豐收的希望; 鄉村,激揚著振興的號角。美麗的鄉村,一直牽動著城裡人的故土情懷。為了給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吸引市民周末郊遊,該市加快推進河口村、黃草營村等鄉村旅遊示範點和鄉村振興示範點提升改造項目,挖掘鄉村資源稟賦,發展「周末經濟」「節會經濟」,成功舉辦文殊鎮第三屆鄉村旅遊文化節暨河口村首屆沙棗花節、石橋村首屆梨花節。
  • 雅安雨城:美了鄉村 樂了遊客 富了村民
    鄉村變化新 近郊遊遊新村 雅安雨城區因「西蜀天漏」而得名,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20天,森林覆蓋率達72.35%。 近年來,雨城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把「綠色」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新能源」,以建設幸福美麗鄉村為突破口,估計村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成為幸福美麗鄉村的新載體。 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不少城裡人嚮往的生活。於是,胡遠將旅遊目的地瞄準城區周邊農家樂。既要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還要離得近,一番搜索後,胡遠發現滿足這些條件的農家樂其實真不少。
  • 興仁市鄉村旅遊富了村民
    「賞山清水秀,田園風光,看苗族習俗,看苗族服飾,品苗族風情,想不到興仁鯉魚壩鄉村旅遊也是這麼有特色。」這是來自浙江金華的王先生在遊覽黔西南州興仁市屯腳鎮鯉魚壩後的感嘆。在鄉村旅遊的強勢帶動下,鯉魚村近千群眾依託鄉村旅遊,在家門口找到新的致富門路。
  • 羅源西蘭鄉磹石村:鄉村旅遊持續升溫 帶旺鄉村帶富村民
    羅源西蘭鄉磹石村:鄉村旅遊持續升溫 帶旺鄉村帶富村民 2020-11-10 11:04:31  來源:羅源縣廣播電視臺
  • 【鄉村振興】固安林城村:美麗鄉村新生活
    【鄉村振興】固安林城村:美麗鄉村新生活 2020-09-08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夏市:特色鄉村美如畫 休閒旅遊富農家
    臨夏市南龍鎮妥家村依託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積極探索「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的新路子,形成了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鄉村旅遊業呈現日漸升溫之勢。
  • 鄉村美了,村民富了——川中丘陵地區走訪見聞
    新華社成都7月17日電 題:鄉村美了,村民富了——川中丘陵地區走訪見聞新華社記者張海磊川中丘陵農村以往因發展傳統養殖,村民環保意識薄弱,導致環境髒亂差。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經過實施垃圾治理、汙水處理、糞汙利用等行動,同樣的鄉村如今呈現出另一番景象:路面整潔了,鄉村變美了,產業也得到了發展。
  • 【地評線】荔枝網評:美了環境富了口袋 ,鄉村旅遊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預計在未來2至3年,鄉村休閒旅遊業將發展成為營業收入接近億萬元的大產業,對於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意義重大。   鄉村旅遊利用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把農耕活動與休閒農業、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鄉土文化有機結合起來,能夠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發展,從而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 花開嵩明鄉村美 產業興旺百姓富
    隨著農村綜合性改革(以下簡稱「農綜改」)試點試驗工作的穩步推進,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悄然綻放出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圖景。玫瑰種植基地花開了,鄉村面貌換新顏花木掩映的人工湖、整潔的健康步道、漂亮的小廣場……正成為嵩明縣小街鎮哈前村的新面貌。
  • 金銀花:美了鄉村富了鄉民,流峪鎮金銀花種出了「花樣」
    金銀花:美了鄉村富了鄉民,流峪鎮金銀花種出了「花樣」2、 自古以來都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藥用價值以及保健作用十分廣泛。金銀花:美了鄉村富了鄉民3、 金銀花的市場需求十分廣泛,農民種植之後的效益也很可觀。
  • 譙城區十河鎮大周村:生態美景引客來 鄉村旅遊富村民
    近年來,在鄉村旅遊的帶動下,這個集花海、採摘、娛樂等為一體的小鄉村,已經成為我市具有皖北特色田園風光的精品旅遊線路。在鄉村旅遊繁榮景象之下,村民的居住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腰包也更鼓了。薛豔麗說,大周村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主要種植小麥、棉花、蔬菜等農作物,之後村裡實施產業規劃,通過土地流轉對外招商引資,吸引了多家藥企前來建種植基地,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還為村民帶來了很多的就業機會。2013年春天,大周村幾百公頃的白芍、牡丹盛開,前來的遊客讓大周村應接不暇。2015年村裡舉辦了首屆芍花旅遊節,吸引遊客6萬人次。
  • 鄉村遊富了鄉親
    鄉村遊富了鄉親——走進河間豐爾莊園感受村民的新生活本報記者 孫健 本報通訊員 李世文剛剛過去的暑期,河間市景和鎮豐爾莊園著實火了一把。李景春說,一個小村莊裡匯集著這麼多的旅遊元素,真是個近郊遊的好去處。豐爾莊園的聲名鵲起,還要從滄州舉辦的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說起。作為滄州市2017年旅發大會河間分會場精心打造的鄉村旅遊景點之一,這裡充分展示了滄州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文化魅力,成為滄州鄉村遊的一張亮麗名片。
  • 永靖鎮貓洞村:借力紅色旅遊 圓夢富美鄉村
    貓洞村村支書陳孟菊說,紅色景區旅遊火爆,村裡的人氣也旺了。事實上,眼下還不是貓洞村的旅遊旺季。每年盛夏,不少重慶遊客會像候鳥一樣進村避暑,全村1100多張床位常常被訂購一空。趁著旺季未到,貓洞村三佳客棧的老闆吳佳奇正抓緊完善基礎設施、種花補草,讓客棧更美觀舒適。「遊客來避暑,一個月每位收1000多元,包吃包住。」
  • 【旅遊】平壩區小河灣:旅遊興村民富 美麗鄉村入畫來
    【旅遊】平壩區小河灣:旅遊興村民富 美麗鄉村入畫來 2020-09-2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了鄉村 興了產業 富了百姓——我縣「接二連三」發展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建設「接二連三」遊客在玉屏桐木·紫語莊園裡合影  桐木·農業觀光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張順洪說,隨著人們收入增加、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家越來越渴望多樣化的旅遊休閒方式,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看農家景成了新的熱點。經村級大會商議,決定在桐木打造觀光農業,讓村民依靠鄉村旅遊致富。
  •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俞樹紅卓尼縣重視用先進示範典型引路來打造示範村,帶動更多村民發展鄉村旅遊嘗到了甜頭,為鄉村振興創出了一條新路子。鄉村旅遊之所以成為卓尼縣村民擺脫深度貧困,發家致富的有力抓手,典型引路的作用至關重要。「旅遊不是門票賣了多少,尤其鄉村旅遊,主要是老百姓口袋裡進了多少。」卓尼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包建衛一語道破。從貧困村到小康村五月的卓尼氣候宜人,鮮花爭奇鬥豔,陣陣花香飄過,醉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