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冰川消失的速度驚人
在過去的很長時間,格陵蘭島和南極冰蓋的補充與喪失都是相對平衡的。但是隨著近半個世紀全球顯著升溫,目前冰川開始「入不敷出」了。
近二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用衛星遙感、實地監測的方法關注這些極地冰川的變化,發現它們消失的速度是驚人的。從1979年到2002年,格陵蘭冰川融化的速度增加了16%,並且格陵蘭冰蓋邊緣的冰川正在快速退縮:2001年-2005年,格陵蘭東部的Helheim冰川每天退縮20米-33米,Kangerdlugssuaq冰川在上世紀90年代每天平均退縮13米,而2004年-2005年它每天退縮36米。
同時,近來不斷有從冰川邊緣斷裂下來的冰山打破歷史尺寸紀錄,2010年8月,又有一塊260平方千米的冰山從格陵蘭西北的巨大冰川———Peterman冰川上斷裂下來,至此,Peterman冰川與海相遇的冰架部分已經消失了四分之一。在南極,還有科學家通過衛星觀察到整個沿海冰架轟然崩塌的情景。
馬子馭說,「關於冰川的消退我有切身的感受,在此次作為『極之美』探險隊參加北極考察的路途中,我們乘坐的『50年勝利』號破冰船開到了距離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的冰川與北冰洋相遇的斷面前,這時探險隊長告訴我們,船上的GPS已經顯示我們航行到了陸地之上,而事實上我們還在北冰洋裡。這是因為幾年前的舊版電子地圖是按照當時冰川與海面相接的地方繪製的海岸線。如今,當時的『海岸線』已經隨著冰川而退去,『50年勝利』號在地圖上卻顯示我們已經離開了北冰洋。」
還好,目前正在消退的冰川只是這些巨大的大陸冰蓋的邊緣。如果整個格陵蘭島上的285萬立方千米的冰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7.2米,那將是場會淹沒幾乎所有沿海大城市的災難……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件事不會在2030年發生。照現在的速度,整個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還需要好幾個世紀。2030年我們有可能看到的景象,只是北冰洋在夏天沒有海冰———海冰本來就是海水凍起來的,它的融化不會影響海平面的高度。但是,海冰的消失會對氣候的變化產生深遠影響。地球表面有將近7%的表面積常年被海冰覆蓋,它們隨著冬夏交替在南北極此消彼長。然而,最近半個世紀裡,這些海冰正在顯著變薄、變少。2007年9月,北冰洋海冰創下了最低面積紀錄,比1979年-2000年的平均9月海冰面積少了41%。
北極冰川消失是喜是憂?
北極冰川的消失,會給北極帶來什麼影響?
最近,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的阿蘭·坎普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表明,未來在夏季無冰的北冰洋,可能充滿生機。他們從北冰洋的洋底泥土取樣,發現這些泥土中留有恐龍時代的生態線索———硅藻的痕跡。硅藻是一種相當低級的海藻,接近食物鏈的最底端。這說明在過去,北冰洋裡的生物應該是相當豐富的。同時,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人們曾發現過禽龍的化石。
這些資料讓人們看到,北極也曾經是個動植物茂盛的地方,如今滋生這些生命的土壤依然存在,一旦覆蓋在上面的冰層消失,這片土地完全有可能重新煥發生機。
實際的情況真是如此嗎?
冰川融化或許有「新移民」到來
北極冰川融化會對物種產生許多影響:
影響一:
現有物種如北極熊可能面臨生存困境。
馬子馭對此表示:「不管未來這些生物繁衍得多好,這無法也不能替代現有物種可能消失帶來的損失和缺憾。」北極的象徵物———北極熊的遭遇就令人同情。
馬子馭剛剛結束了北極之旅,他對北極熊的近況作了詳細說明:北極熊的主要食物來源是浮冰上的海豹,它們的活動空間主要在浮冰上。在北極的夏天,海豹群遠離了海岸,隨著殘存的小塊浮冰在北冰洋深處活動。如果沒有連成一片的浮冰「鋪路」,北極熊根本到不了足夠遠的地方抓海豹。如果說沒有浮冰,而要靠遊泳去追捕獵物,對於遊泳速度不如海豹的北極熊來說,更是個挑戰。
「其實北極熊的食物———海豹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馬子馭介紹,這還要從北極圈區域內的大塊海冰說起,冰塊中有不少微小的生物,例如一種單細胞藻類,它們是磷蝦和螃蟹的主要食物來源,而磷蝦和魚又是鱈魚的美食,鱈魚則是海豹的「最愛」……如果浮冰縮小,海水裡的營養物含量就會降低,也就養活不了數量龐大的磷蝦群,這影響層層遞進,屆時整個食物鏈上的生物都會瀕臨絕境。
事實上,根據科學家的觀察,這一食物鏈已變得日漸脆弱:變暖的北極,對北極圈內的魚類分布將產生深遠影響,北極鱘魚、鱗魚、鮐魚、金槍魚、鳳尾魚和沙丁魚等紛紛南遷。北極熊目前的狀況也已不容樂觀。根據近年來對北極地區北極熊種群的追蹤調查,19個種群中8個處於衰退狀態,3個維持現狀,1個正在壯大中,其餘7個種群則暫未追查到詳細情況。雲集了8個考察站的挪威新奧爾松,四五年前還能每年發現10~12隻北極熊,如今則一隻也看不到了。
影響二:
冰川融化後的北極或許有「新移民」到來。
不過隨著氣候變暖,在這裡也會出現更多的新生命:有的是從緯度較低的北冰洋邊緣海區域擴展遷移來的「鄰居」,也有的則可能是滋生出的新物種。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計劃科技處研究員、博士後導師何劍鋒介紹,白令海是太平洋北部的邊緣海,與北冰洋相通。由於近年來北冰洋海域冰川融化,白令海的海洋生態系統已經發生了變化。
「相比較海裡的藻類,冰裡的冰藻往往體積較大,有的長達幾米,海冰融化後,冰藻沉降到海裡,但由於沉降速度較慢,還沒等沉到海底,就被以浮遊生物為生的魚類吃掉,這導致了處於海洋中上遊的生物食量加大、數目增多,而深海生物,如螃蟹、海參、比目魚的食量減少。」世界上最大漁場之一的白令海漁場,也可能出現北移。
何劍鋒表示,來自深海的水中含有大量營養鹽,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過去,白令海地區產生大規模的「上升流」。被「泵」上來的深層海水中,攜帶了豐富的營養鹽,可以持續供養大量生物,在白令海形成了巨大的漁場。而隨著海水溫度的升高,「這漁場會有北移的傾向。」而作為北冰洋的巴倫支海,棲息在這裡的鯨類們可能獲得更廣闊的家園。馬子馭補充說,在巴倫支海生活的藍鯨、長驅鯨和座頭鯨,如果冰川融化,它們在緯度上的分布將會提高。
影響三:
沉睡了14萬年的病毒可能「醒」來。
還有一些「沉睡」在北極厚厚冰層下的「不速之客」也會被驚醒。不過它們對於其他生物而言,可能意味著疾病和災難。美國俄亥俄州博林格林州立大學斯科特·羅傑斯教授是極地冰芯微生物考察、科研計劃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他的實驗室一直在對冰芯微生物進行研究。早在2007年,他就在研究冰芯樣本時發現了已在冰層中存活了近14萬年的病毒毒株。他猜測,這類微生物會在適合其生存的冰中蟄伏,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在蟄伏期,這些微生物處於「自我儲存」的狀態,冰芯的環境對它們的保存相當有利。等到冰層消融,這些病毒將有可能擴散到更廣闊的地區,人類、水生物或其他生物,都有可能淪為這些病毒的宿主。遇到對其缺乏免疫能力的宿主,這些微生物便會急速擴大種群,在宿主的種群中傳染開來。
海平面上升會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北極冰川繼續融化,也會對人類帶來許多影響:
影響一:居住地變化。
小島有的會被吞沒,有的會升高。
如果北極冰川消失,會不會引發海平面上升?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不過首先,「我們有必要弄清冰川消融與普通的海冰消融之間的區別。」南京大學地理信息科學系教授柯長青解釋說,海冰就是浮在海水裡的冰,就好比一杯水中冰塊那樣,海冰融化基本不會造成海平面的上升;而冰川是在陸地上的,厚達幾百幾千米,如果冰川融化漂到海洋裡,則會造成海平面的上升。
觀察北極圈一帶愛斯基摩人的生活,或許能預見到冰川融化的巨大影響。據美國媒體的報導,位於北極圈的阿拉斯加州,人們的家園已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當地的小島薩裡切夫原本長4.8公裡,寬0.8公裡,而現在,這個小島一半面積已被海水淹沒。阿拉斯加213個原居民村莊中,有184個遭到了水淹。村民們說,現在海面上經常可見厚達1米的冰塊,這些是從冰川融化後掉進海裡的。當地人還表示,有專家警告過他們,說小島5年內便會消失。
影響二:災難增多。
冰川融化可能引發大洪水或甲烷洩漏。
此外,柯長青還指出了山地冰川融化帶來的另一潛在威脅:引發洪水。
全球環境保護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調查研究報告《氣候對北極影響的科學研究》指出:「如果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沒有得到緩解,到2100年,海平面很可能上升1米以上,這意味著將會造成沿海地區的大洪水,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將受到直接影響。」另一方面,英國裡丁大學的大氣科學家理察·艾倫認為,隨著世界變暖,強降雨將會出現得更加頻繁,因為溫度升高讓存留在大氣中的能量和水蒸氣增多。「在強降雨下,將會發生更大的洪水,損壞更多的莊稼,造成更大的破壞。」屆時,當越來越多的暴雨遭遇越來越高的海平面,大洪水出現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
另一個更驚人的結論則是由阿拉斯加大學北極生物學會的沃爾特得出的:暖化導致氣溫上升北極冰蓋融化,北極海底甲烷就會釋放出來並進入大氣,北極海底至少蘊藏著四千億噸的甲烷。如果甲烷完全釋放並進入大氣,足以殺死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甲烷是最有分量的溫室氣體之一,其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甲烷使空氣中氧氣含量大量降低,使人窒息。當空氣中甲烷達25%-30%時,就可引起頭痛、頭暈、乏力、呼吸困難和心跳加速,甚至窒息死亡。
沃爾特在一份自然科學學報中提到,北極永凍土層的融化以及隨後導致的甲烷的釋放是「正在滴答出聲的定時炸彈」。
(據《現代快報》)
近年來,關於兩極冰川正在融化消失的報導越來越多,而相對於南極的冰川來說,北極的冰川似乎更為脆弱,有科學家預測,到2030年夏天,北冰洋將不再有冰存在。聽到這個消息,人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災難即將來臨:海水倒灌、洪水滔天……
但是,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卻提供了一個相反的答案———生機勃勃。
為什麼北極冰川消失後反而生機勃勃?北極冰川消失會對地球帶來什麼影響?
最近,果殼網編輯、美國華盛頓大學植物生態學碩士馬子馭剛剛從北極考察回來,對於北極正在發生的變化,他有著切身的感受,北極的冰川是否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他在北極都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