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極冰層全部消失,會發生什麼?可能是全人類的災難

2020-12-24 探索宇宙說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是一個溫度非常適宜的星球。任何一個星球,它的兩極往往都是極寒冷的地方,地球的兩極自然也是如此。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兩個區域,只不過南極和北極又有所不同,南極是一塊被冰層覆蓋的陸地,而北極則是覆蓋於海洋之上。

相對來說,北極要比南極溫暖一些,而且北極的冬季和夏季轉化也是非常明顯的。當北極夏季來臨之後,溫暖的溫度會使凍結的一部分海洋重新融化,而到了冬季之後,零下的溫度又會凍結這部分夏季融化的水。

所以,我們夏季去北極旅遊的話,會看到很多的水,而北極的這個周期性轉化已經持續了數千萬年,已經形成一個非常穩定的循環系統。可是當人類走進工業時代之後,科技的快速發展向大氣不斷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從而導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

不斷上升的溫度同樣影響到了北極的周期性變化。近幾十年來,北極海冰的總體覆蓋率正在不斷下降,每年冬季新增的海冰也在減少,而每年夏季融化的海冰卻在不斷增多。此消彼長之下,北極的冰雪正在一步步向海水轉化。

根據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人類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還在持續,那麼最理想的情況之下,未來30年北極的夏季將沒有任何冰層覆蓋,全部會融化成海水。即使是到了冬季,也會只有很少的海水會凝成冰。如果情況更遭一些,未來10年北極就有可能不再有冰層覆蓋。

可能有人會擔心,北極冰雪全部融化之後,海平面會大幅上升,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前面我們也說了,北極和南極的冰川是不同的,北極完全是建立在海上的一個超級冰川,在冰層之下就是海水。所以北極才會有明顯的冬季和夏季冰和海水的周期性轉化。

而學過物理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海冰排開的水面和它們融化成海水的體積是一樣的,所以北極冰川即使全部融化,海平面也基本不會上升。對人類生存的陸地也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影響,這一點跟南極是完全不同的,由於南極是建立在陸地上,南極的冰層之下是巖石而不是海洋。

所以南極冰川的不斷融化才會導致海平面的大幅上升。雖然北極冰川全部融化之後,不會帶來海平面的上升,但是對於地球生態產生的影響仍然會非常大,有可能會是全人類的災難,這是怎麼回事?

要揭開這個謎團,我們首先要明白地球的溫暖環境是如何來的?我們都知道,地球的溫度和陽光來自於恆星太陽,而太陽的光子輻射在沒有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前,是沒有什麼溫度表現的。原因就是宇宙是一個真空狀態,粒子的密度非常少,而溫度變化的本質就是分子的熱運動。

如果一個空間內分子太子,那麼再強大的能量也無法讓溫度體現出來。所以宇宙的背景輻射溫度才非常低,太陽的輻射只有進入地球大氣層這後,才會帶來明顯溫度的提升。所以大氣層就是地球的第一道加溫和保溫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溫室效應。

地球不斷接收來自太陽的熱量,同時也有一部分能量會被地球給反射到太空中,只有這樣,地球的溫度才能夠保持一個相對較適應的程度。由此可見,地球對溫度的反照率對於整個地球的生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反照率降低了,那地球上能夠散射出去的熱量就會減少,地球的溫室效應也就會加劇。

而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所以海洋對於反射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都明白,冰對陽光的反射是遠遠強於水的,北極大量海冰的存在,能夠反射更多的陽光。可如果北極的海冰都融化成了水,意味著地球的反照率就會下降,能夠反射的太陽光熱量就會減少,吸收的熱量就會增加。

吸收的熱量增加,反射出去的熱量減少,無形之中就會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讓全球變暖的速度加快。而全球變暖趨勢加速之後,就會作用於南極的冰川之上,這個時候南極大陸的冰川會快速融化,大量的水融化海洋,導致海平面大幅上升。

前面我們也說了,北極冰川全部融化不會造成太明顯的海平面上升,因為北極本身就是漂浮於海洋之上。可是南極則建立在陸地上,一旦這裡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可能會上升60米左右。那個時候,地球上至少三分之一的陸地會被淹滅。

人類能夠生存的陸地面積本來只有21%,這其中有三分之一還是沙漠。如果陸地再失去三分之一,那人類可生存的陸地面積會更少,這對於全人類來說有可能會是一場生態危機。而陸地的大幅減少不僅僅是生活居住缺少的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其它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糧食大幅減少,細菌病毒等有可能會頻繁爆發。

要知道,陸地面積大幅減少之後,人類就會更密集地聚集在一起,這個時候最容易引發一些病毒性的危機。而且南北極冰川融化之後,永久凍土層同樣也會不斷復甦,那裡可冰封著數不盡的各種遠古細菌和病毒,它們對地球生態圈以及人類生存的威脅可能遠大於海平面的上升。

由此可見,北極冰層的不斷消失,對於地球生態和人類的生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想要減緩北極冰層的消失,有效的方式就是減少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只有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幅減少了,地球的溫室效應才會減緩,人類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危機。

可能有人會說了,那為什麼不是徹底停止二氧化碳的排放呢?其實只要聰明一點的朋友,相信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人類的科技想要快速發展,就離不開工業的快速發展,而工業的快速發展自然少不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所以,完全停止二氧化碳的排放,意味著我們要放棄科技,放棄工業的發展。想一想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沒有了科技的快速發展,雖然暫時解決了全球變暖的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人類的危機會更加厲害。要知道,能夠威脅到地球和人類生存的可不僅僅是地球的災難,有可能還有來自於太空的災難,比如小行星撞擊。

如果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一旦未來有小行星再次向地球撞來,那人類的命運就跟6500萬年前的恐龍一樣,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強大的科技實力,才能夠應對來自太空的災難,而且科技實力強大了之後,即使地球變成一個水的世界,沒有了陸地,我們也可以建造海上城市,在其中生活。

所以,人類現在其實就是在跟時間賽跑,只要我們科技發展的速度超越了生態惡化的速度,那我們就有希望解決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生存危機。

小夥伴們,你們對北極冰川不斷融化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冰川消失,北極反而生機勃勃
    如果整個格陵蘭島上的285萬立方千米的冰融化,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7.2米,那將是場會淹沒幾乎所有沿海大城市的災難……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件事不會在2030年發生。照現在的速度,整個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還需要好幾個世紀。2030年我們有可能看到的景象,只是北冰洋在夏天沒有海冰———海冰本來就是海水凍起來的,它的融化不會影響海平面的高度。但是,海冰的消失會對氣候的變化產生深遠影響。
  • 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冰川全部融化人類能支撐多久?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科學家在本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極地環保專家梅勒博士警告說:「我們真的需要醒醒,是時候去面對氣候緊急情況了。」
  • 2030年,北極冰川會消失嗎
    那麼是否意味著,2030年冰天雪地的北極將不復存在,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呢?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之快?最近,果殼網自然控編輯馬子馭碩士剛剛從北極考察回來,對於北極正在發生的變化,他有著切身的感受,北極的冰川是否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他在北極都看到了什麼?
  • 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古老冰川1.1億平米冰層斷裂,兩座北極冰蓋消失
    科學家周一宣布,上個月在格陵蘭島東北部有一塊巨大冰層斷裂,總面積約110平方公裡。據悉,史帕特冰層近些年一直在慢慢融化破裂,今年歷史性的高溫導致冰層完全從冰川脫離。極地環保專家梅勒博士警告說:「我們真的需要醒醒,是時候去面對氣候緊急情況了。」
  • 英科考隊在北極宿營時腳下冰層突然裂開(圖)
    科考隊腳下的冰層突然發生斷裂。  中新網4月14日電據英國媒體13日報導,日前,一個英國的測量探險隊在北極遭遇驚魂一刻,他們宿營時,腳下的冰層突然發生斷裂,險些吞噬了這些科學家和他們攜帶的儀器。  報導稱,三名「卡特琳」北極科考隊的成員在該地區就氣候變化對北極的影響予以調研,  當安·丹尼爾斯和馬丁·哈特利正要在露營地支起簡易的烹飪設備時,他們腳下的冰層突然開始斷裂。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海冰融化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但隨著北極變暖加速,格陵蘭冰蓋會進一步融化,如果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7米,全球上百個海濱城市包括中國的上海和廣州都可能被海水淹沒。    假設更極端的情況,如果南極冰蓋、格陵蘭冰蓋、陸地冰川等的冰層都全部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約66米,各大洲絕大部分人口最集中、最繁榮、最發達的沿海城市都可能被淹沒。
  • 北極大火肆虐,又遭遇八萬年一遇罕見高溫,專家:恐引發未知災難
    北極圈內其他國家地區近年來也均測得歷史極值高溫。在2018年的時候,北極圈內出現罕見高溫,一度達到32℃,NASA數據顯示:過去40年裡,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研究北極氣象的學者珍妮弗預測,2040年前的某個夏天,北冰洋上的冰層可能完全消失,這比10多年前預測的倒計時一下提前了60年!
  • 如果海洋裡所有的鹽突然消失了會發生什麼?
    如果海洋裡所有的鹽突然消失了會發生什麼?   如果海水裡沒有了鹽,那麼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就大量增加了,不過,對於為日益減少的淡水資源發愁的我們來說,並不是好事。
  • 南極血紅一片,上萬隻企鵝消失,一場危及75億人的災難正在發生
    據NASA預計,到2050年北極夏季可能處於無冰狀態。許多年前,沒有人敢相信,銀裝素裹、聖潔純淨的南極和北極,積雪會融化,冰川會消失。然而,現實卻給了人類重重一擊:如果再不加以警惕和保護,南極北極冰雪消失的那天似乎已經不遠了。
  • 北極冰層融化或給海洋生物「加餐」
    網絡配圖丹麥研究人員發現,北極地區冰層融化,海洋生物可能成為受益者,緣由是冰層融化將向海中釋放大量營養物質,使北極海域「食材」更豐富。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說,今年3月,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是有衛星圖像記錄38年以來最少的一次,氣候變暖對海洋冰川的體積和分布產生了巨大影響。
  • 如果冰川全部融化,人類將可能因這3個因素滅亡
    如果南北極冰川全部融化,將會引發以下三個災難: 海平面上升 全球變暖 被冰層覆蓋的病毒「復活」 今天,我們詳細分析一下這三種災難,會不會導致人類滅絕。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北極冰層35年裡減少了95%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
  • 地震也是有級別區分,最高級的地震達10級,如果出現人類會消失
    這部影視作品相信大家都有了解過,而它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瑪雅文明的歷史在2012年後沒有了記錄。因此,人們認為瑪雅文明可能會在2012年遭遇世界末日,所以瑪雅文明才無法繼續書寫下去。而這部影視作品描述的災難,也讓我們能更深刻了解到人類所面臨這些災難的危險程度。那大家是否知道災難的危險程度是有級別的呢?
  • 研究表明:如果氣溫上升2度 9月份北極可能沒有冰
    辛辛那提大學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度,北極海冰可能會在每年夏天的9月完全消失。研究合著者、辛辛那提大學助理數學教授Won Chang說:「我們的研究目標是海冰對溫度的敏感性,9月消除所有北極海冰的全球最低溫度變化是多少?多少是臨界點?」從歷史上看,九月是北極短暫夏季之後一年中北冰洋冰層覆蓋最少的月份。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 「新北極」正在形成
    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本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北極氣候與以往大相逕庭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北極氣候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海冰面積已經縮小了31%。如今,北極海冰覆蓋範圍呈現減少趨勢,不斷突破過去幾十年的紀錄。
  • 北極的冰快化完了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觀測數據,在過去40年裡,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從事北極氣象研究的美國羅格斯大學氣候學家、美國氣象學會會員珍妮弗·弗朗西斯最新的研究結果則預測,2040年前的某個夏天,北冰洋上的冰層可能完全消失。「這可能摧毀整個北極的生態系統。」
  • 如果把企鵝引進北極、北極熊引進南極,會發生什麼?
    北極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有企鵝沒有北極熊,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把北極熊引進南極,把企鵝引進北極,它們能不能生存,會發生什麼呢? 北極的企鵝:大海雀 事實上,北極地區原本是有「企鵝」的。
  • 格陵蘭島的冰層還在不斷融化,這意味著什麼?
    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情況下發生的,但讓人唯一疑惑的點是,它的融冰量是史上最高,幾百年從來沒有見過的融冰量。如果這樣持續下去不減,氣候科學家稱,後果不堪設想。第一,擁有厚厚冰塊覆蓋,面積之大的格陵蘭島是地球一面反光鏡,它可以將太陽輻射過來部分光線給反射回太空去,很大程度上減少地面熱量的吸收,極大保護了北極附近地區冰塊不被融化。現在這塊鏡子消失了,只會使地球的氣溫快速上升。
  • 美軍核潛艇演練北極冰下作戰,透氣都怕被冰層卡住,打仗時咋辦?
    美軍演習行動雖然讓俄羅斯很不高興,但是美軍不為所動,這類演習已經進行多次,以後也會繼續進行,這本是美軍戰備活動的一部分。卡住了嗎?也許有人認為美軍的行動對俄軍構成巨大的威脅,實則不然,美軍潛艇想在北極地區活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把南極企鵝送到北極會發生什麼?專家坦言:可能會走向滅絕的道路
    提到南極的代表性動物,大家想到的應該就是企鵝了,而北極的代表性動物,當然就是北極熊了。南極的溫度要比北極低得多,南極平均氣溫都是在零下25攝氏度,甚至還出現過零下94.5攝氏度的記錄,足以見得南極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