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退休老人,除了每月領取一筆退休金外,還要省下一些錢,存入銀行。一方面,除了養老金之外,老年人還要存上一筆錢,以備不時之需,老年人平日開銷不大,存錢主要是為了看病之用。萬一患上什麼疾病,有錢可以獲得及時醫治。此外,老人們還要存上一些錢,等到腿卻不便,實在做不動時,就要去養老院請護工照料,這也需要支出一大筆錢。
而問題是,老人應該存多少錢,才能獲得衣食無憂的生活呢?對此,有專家認為,如果老人有退休工資4000元,那麼另外再有2-30萬存款,萬一生病了就可以拿出這筆存款及時醫治。隨著我們國家的醫保體系的逐漸完善,將來的老人即使得了重病,其報銷的比例會上升。所以,現代老人有20-30萬留在身邊以備不時之需,就可以了。如果人老了,實在做不動了,需要護理時,可以最終通過「以房養老「的形式,住在養老院裡面,以安度晚年。
不過,也有人覺得,現在的老人比較節儉,一個月4000元養老金,外加2-30萬存款,也足以應對不時之需了。但是像現在的90後,再過幾十年,都要到60歲退休了,但他們很可能難以做到衣食無憂。這既有現在年輕人不習慣存錢,老了也根本存不下錢。另外,幾十年後的物價水平,就算有2-30萬肯定遠遠不夠晚年應對不時之需的。而想要讓老人真正過得「衣食無憂「那必須要有100萬存款才行。
那麼有100萬存款真的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嗎?通常我國老人的平均壽命是75歲,退休後能享受15年的安逸生活。如果100萬除以15年,再除以12個月,相當於平均每月有550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4000元,總共有9500元。9500元收入在現在來講,肯定會生活得不錯。但對於現在就大手大腳的年輕人來說,現在收入9500元也不會夠用,往往還要透支消費,未來幾十年後的9500元收入就更不會夠用了。
而我們認為,隨著養老金的不斷增加,未來幾十年後,人均養老金會遠遠超過4000元,但並不一定每個人都有100萬存款。也不用把這筆錢分攤到每個月去吃老本,更聰明的辦法是,以大額存單的形式存在銀行裡面,三年期的利息肯定超過4%以上,平時可以吃吃利息,而到老了走不動了,這100萬再貶值,也可以請很長一段時間的護工照顧你,這樣才可以安度人生最後時光。100萬存款這個本金最好不要去動,動了之後,會越來越少。
如果是現在的老年人,有份養老金,外加2-30萬存款,就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了。但是如果是90後要退休之時,恐怕根本存不下幾個錢了。如果只有養老金,身邊沒有一點現金是很可怕的,因為老人容易生出各種慢性疾病,都要長期治療,將來醫保制度再進步,肯定也要自己承擔一部分費用,所以老人手裡一定要有一些應對不時之需資金,考慮到幾十年後通脹的因素,未來要存夠100萬才能真正養老。所以,年輕人要從現在開始,戒除負債,努力工作,爭取早日獲得財務自由,這樣才能老了後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