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小罐茶對外宣布即將推出多泡裝系列產品,進軍茶葉主流消費市場,價格是每罐150元,更多滿足自飲需求,開啟了小罐茶的2.0時代,發揮「飲品驅動」的力量。
其實,在小罐茶創立伊始就確立了產品多元化戰略,多泡裝是該戰略的又一次重要落地。小罐茶創始人、董事長杜國楹介紹道,小罐茶將根據產品多元化戰略,不斷推出滿足不同消費人群需求的茶品,讓更多人簡單、方便地喝到好茶。
場景拓寬:更多滿足自飲需求
在消費分級的背景下,不同消費者在不同的場景下,有著不同的消費需求。根據這些需求,小罐茶形成了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布局。
金罐系列主要針對待客用茶場景而打造,是茶行業高端產品。這一系列通過統一包裝、統一等級、統一規格、統一價格,初步建立起市場對中國好茶的認知標準,滿足了消費者對品質、乾淨、方便、尊榮的需求。而多泡裝主要針對更多茶葉自飲人群的飲用場景而打造,可以說,面向人群極為龐大的茶葉主流消費市場。多泡裝一罐容量40~50克,針對大罐裝茶葉不易長久保鮮儲存的問題,採用充氮保鮮、雙重密封和食品級密封罐體,保障茶葉不受到氧化、水分等外部影響,滿足的是消費者「大容量」「使用自由度大」「茶葉長久保鮮儲存」的需求,同時解決了大罐裝茶葉開罐使用後,剩餘茶葉如何更長久保鮮儲存的現實難題。
無論是金罐,還是多泡裝,它們都是在小罐茶統一的品質管控體系下進行生產。多泡裝一樣是由大師監製,制茶大師將從採摘、工藝到品控、審評等全流程,進行品質把控;此外,多泡裝從鮮葉到毛茶再到成品茶,要接受3次農殘檢測;從茶園到工廠還要經過6道挑茶工序,保證茶葉的潔淨度;在正式出廠前,還要再次接受專業的科學審評,只有通過審評合格的茶葉,才能被裝到罐內。從其品質和價格來看,可以說,小罐茶多泡裝是一款高性價比的好茶。小罐茶副總裁徐海玉表示,「小罐裝和大罐裝從茶園採摘到生產工藝、潔淨度和安全標準都是相同的,只是茶葉的採摘時間不同,成熟度有差異。」其還透露,多泡裝目前只有龍井茶、滇紅茶、大紅袍、普洱茶(熟茶)、鐵觀音和茉莉花茶6個品類,為的就是品質管控。從創立伊始,小罐茶就確立了產品多元化戰略,金罐系列是小罐茶的高端破局產品,接下來,小罐茶將主要滿足更多不同消費群體在不同場景下的自飲需求。此外,多泡裝的誕生也是小罐茶產品多元化戰略的一次重要落地,標誌著小罐茶正式進入2.0時代。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梅江稱,多泡裝的特點和優勢在於:
一是標準化。為滿足消費者一罐多泡、大容量、方便攜帶使用自由度大等個性化需求,每一罐多泡裝的重量統一在40~50克(大紅袍為40克),價格統一為150元/罐。通過大師監製的方式,保證多泡裝的統一品質要求等。二是保鮮度。多泡裝採用了充氮保鮮技術(大紅袍和熟普除外),進行雙重密封(罐口外鋁膜密封,罐蓋內附密封墊),使用食品級密封罐體(採用奶粉罐材質和加工工藝),防止茶葉受到氧化、水分等影響,更好地實現茶葉的長久保鮮存儲。三是新體驗。多泡裝延續了小罐茶對產品年輕化、時尚化的要求,整合了一流創意資源,經過深入洞察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推出了以簡約黑色為主色調,盡顯時尚、大氣的產品外觀;同時,與傳統大罐裝相比,多泡裝的體積、重量都恰到好處,攜帶比較方便,還具有很好的保鮮功能。以上種種,創新了消費體驗。
杜國楹表示,小罐茶的金罐系列產品,自上市以來就保持著高速增長。多泡裝上市後,金罐系列產品仍然會作為小罐茶的核心產品,繼續售賣。同時,基於讓更多人簡單、方便地喝到好茶的初心,小罐茶還會持續豐富產業鏈布局,不斷推出滿足不同人群的茶品,後續還會推出面向年輕群體的,更加酷炫、時尚的產品系列。
「從小罐茶產品線布局的金字塔結構來看,多泡裝正好是在整個金字塔的塔腰,塔腰會把受眾人群的深度和寬度都拉寬拉深。」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多泡裝的誕生能夠滿足新生代消費人群對於新事物的需求和訴求。
全產業鏈布局:推動行業標準化
「到茶農那裡買點茶簡單包裝一下,放到茶店裡就可以賣了,這是這個行業裡最常態的一種做法。但是小罐茶做的是品牌,產品批量上市,就必須實現規模化、標準化。」梅江介紹道,小罐茶走的是「全產業鏈+大研發」道路,深入到茶葉的生產和種植環節進行現代化布局和升級。為此,小罐茶成立了「茶葉工業裝備中心」和「茶葉研發中心」,分別聚焦茶葉工業化課題,以及研發具有高辨識度的茶葉產品。「小罐茶希望通過打通市場、研發、工廠和茶園等產業鏈環節,開啟中國茶的智能化、工業化、數位化時代。」
杜國楹分享了自己對於中國茶行業的觀察和思考。他提出,在中國以外的國家,茶都是在超市裡,挨著咖啡賣,但在中國,超市裡賣的茶不及整個行業規模的5%,國內的大賣場系統、便利店系統只佔整個茶行業的1/5。中國茶大部分還是在茶葉交易市場、茶城,甚至街邊的店面出售。基於這種現狀,小罐茶希望通過工業化手段,做出有標準的消費品。於是在小罐茶發展的前7年,即小罐茶1.0時代,推出小罐茶金罐系列產品,化繁為簡,通過給用戶提供統一品級、統一規格、統一價格的茶葉,確立起了消費者對於好茶的認知標準。
據了解,目前小罐茶的研發中心已集合了80多人的專業茶學力量,同時聯手國內高校的茶學、食品、醫學等院系以及部分茶葉專業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團隊,共同推動中國茶行業的創新升級。此外,小罐茶總投資15億元在黃山建設茶業領域工業4.0智慧工廠——黃山中央工廠。據了解,小罐茶也與AI巨頭IBM達成合作,IBM將為小罐茶量身定製AI自動除雜生產線,通過先進的認知視覺檢測(Cognitive Of Visual Inspection Analytics) 識別茶葉中的各類雜質,同時自動化地完成從上茶、輸送、拍照、分析、挑揀、復檢、收集等茶葉除雜的各個程序,從而實現小罐茶加工生產線的自動化與智能化。這對於中國茶業的創新升級意義重大。
徐海玉表示,高度重視研發的意義在於整合茶行業的上下遊資源,樹立好茶的標杆,搭建工藝、供應鏈的基礎,為之後橫向的多品牌布局做鋪墊。小罐茶隨後還會持續地在研發方面加大投入,每年拿出銷售額的一定比例專門投入到研發當中。
多泡裝的背後是小罐茶對消費者深層次需求的洞察,對茶葉標準化、品牌化、工業化、年輕化的探索,更是對讓更多人簡單方便喝到好茶的初心的踐行。而這些對行業發展具有很多啟發和示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