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一共108人,如同現在的演藝明星一樣,也分三六九等,普通大眾只對一線當紅明星熟知,對那些二三流或不入流的基本沒印象。
梁山好漢中,算得上一線明星的也就十幾人,如武松、林衝、魯智深等。成為一線的標準當然是個人實力和排名,也就是說,武藝高強,排名靠前的自然名氣大。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時遷想必大家都知道,即便你沒看過水滸,也一定聽說過時遷的大名,讓很多人意外的是時遷只排107位。
同理,大刀關勝,一個並不是很火的名字,如果你沒有把原著完整讀一遍,幾乎不會對他有什麼印象。但是,關勝卻是一個絕對的王者,五虎將代表梁山武藝的最高水準,而關勝則是五虎將裡的第一人。
大刀關勝
梁山排名第五,也說明除了四位領導,關勝是地位最高的好漢。然而這樣一位大神級的人物,為什麼沒有多少存在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關勝出場比較晚,六十三回才露面。《水滸傳》一共120回,等於前半部書跟他沒有關係,有的版本還是100回,還有70回的,留給關勝表現的空間實在不多。
當然這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張清、董平比關勝出場還晚,但他倆的故事很精彩,尤其張清飛石打英雄,基本就是梁山聚義前的壓軸大戲。所以,總的來說,還是關勝的出場不夠華麗。
沒羽箭張清
關勝是關羽的後代,有這樣一位明星祖宗,關勝當然引以為豪,他也在刻意模仿關羽,赤兔馬、青龍偃月刀、五柳長髯,這些關公特有的標誌,關勝一樣不落全部繼承下來,就連燈下看書的姿勢也是一模一樣。
所不同的是,關羽剛愎自用,目空一切,關勝似乎要好一點,因為他沒有驕傲的資本,他以前只是一個蒲東巡檢。蒲東是今天的山西運城,關羽的老家,蒲東巡檢就是運城縣內軍隊的領導,頂多是營長級別。
關勝是有夢想的,他也想像關羽一樣和劉備平起平坐,不把孫權和曹操放在眼裡。可是夢想和現實差距太大,不要說和皇帝平起平坐,他連朝廷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但是關勝畢竟有絕技在身,是金子總會發光,這一天機會來了。梁山隊伍日益壯大,為了搭救盧俊義,宋江發兵攻打大名府,府尹梁中書支撐不住,向嶽父蔡京發出求救信。
蔡京看了信後,問另一個奸臣童貫該派誰出徵,這時關勝生命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出現了,他就是醜郡馬宣贊。
宣贊的經歷很奇葩搞笑,本來憑藉武藝高強得到王爺賞識,王爺把女兒嫁給他,可是郡主看他一眼後憤然自殺,意思是再也不想看到他了,簡直生不如死,可見宣贊醜到了一定境界。
醜郡馬宣贊
郡主死了,宣贊自然不是郡馬了,地位一落千丈,成為朝廷裡一名普通公務員,好在還有發言權,他向蔡京推薦了關勝。
蔡京聽了宣贊的描述後,眼前一亮,覺得關勝的確是一個被埋沒的人才,立即讓宣贊去請。
關勝面對突然襲來的機遇,高興壞了,二話不說收拾行李就動身,還帶上了他的助手郝思文。
蔡京封關勝為剿匪總司令,一下子連升數級,宣贊都成為他的屬下。宣贊這人挺有意思,他是關勝的伯樂,也是關勝的貴人,而此後多年,他一直都在關勝的領導之下,包括上梁山以後也是如此。也許這就是命吧。
關勝的首秀尚可,算不上精彩,只能說梁山軍表現太差。張橫立功心切,私自偷襲關勝大營,張順苦勸不聽。結果悲劇了,張橫被關勝生擒。
另外幾個水軍將領,三軟、李俊、童威童猛表現的更為魯莽,違反軍令去搭救張橫,被關勝狂虐,阮小七被抓。也就是說,關勝一人單挑曾經所向披靡的梁山水軍八頭領,取得完勝。
關勝為人正直,並沒有對張橫和阮小七用刑,只是裝進囚車送往京城,不像董平曾經暴打史進、鬱保四和王定六,以至於上梁山以後沒有朋友,關勝這一點做得很好。
雙槍將董平
為人耿直是優點也是缺點,關勝的缺點就是太容易相信人,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韜略不足。關羽在計謀方面就有所欠缺,關勝表現得更差。
宋江看到關勝是一員大將,武藝不在林衝之下,便千方百計要收降關勝。剛剛歸降不久的呼延灼來到關勝營中,只用了一個反間計和苦肉計,關勝就中計了。
呼延灼白天假裝打傷黃信,夜晚攛掇關勝偷襲梁山大營,關勝毫不懷疑,結果全軍覆沒,關勝、宣贊、郝思文都被生擒活捉。
宋江拿出老一套手法,讓關勝做梁山一把手,關勝自然不肯,不過確實被宋江的誠心所打動。
按理說朝廷對關勝不薄,關勝理應保持氣節,死扛到底,可是關勝和其他降將一樣,乖乖的投降了,水滸老話叫上應天星聚合。
關勝曾私下裡問宣贊:「你說我們該不該投降?」
宣贊跟他玩起了太極:「你是總司令,你說的算!」
關勝哼了一聲說:「我一直想如何報答你的知遇之恩,這下恐怕用不著了!」
宣贊說:「梁山封你做五虎將,跟你祖先一樣了,這不是你的夢想嗎?」
關勝說:「再怎麼也是一個賊!」
宣贊安慰他道:「先將就一下吧,我聽說老宋要走招安路線,過一段時間咱們又可以回到朝廷了嗎?」
關勝想了想也是,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投降後的關勝果然身手不凡,十回合擊敗索超,又勸降了單廷矽、魏定國,勸降的方式同樣是反間計,不過梁山並沒有完全信任他,而是留了一手,讓林衝跟在後面。
關勝沒有那麼多花花心眼,完全站在梁山這一邊,圓滿完成任務。
此後關勝率領宣贊、郝思文、單廷矽、魏定國,隨梁山南徵北戰,立功無數,可惜方臘一戰,只有關勝得勝回朝,那四人慘死沙場。宣贊沒有等到關勝的報答,就匆忙走了,給關勝留下太多的遺憾和想念。
然而,關勝的結局也不圓滿,回朝後被封為大名府總管兵馬,官職不低,相當於北京軍區司令員,也許是志得意滿,一次喝多了在馬上摔下來死了。
馬軍五虎將居然是這樣一種結局,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