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五虎將中,為何偏偏只有二人戰死?分析這兩個共同點不難理解

2020-12-18 李三三說歷史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個個都是武藝高強,戰鬥力很強。特別是梁山五虎將,更是壓倒眾人,深受眾人喜愛。可是在徵方臘的途中,身經百戰的梁山五虎將,卻傷亡慘重,五人中直接戰死兩人,他們分別是「霹靂火」秦明和「雙槍」董平!那為什麼梁山五虎將中,偏偏只有秦明和董平兩個被殺?

談及秦明和董平的戰死,實際上有兩個共同點,分析這兩個共同點並不難。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秦明和董平如何死去。

在徵方臘時期,秦明死於,排在梁山第七位,是梁山死士中地位最高的一位。那時關勝、花榮、秦明、朱同等四個大將為前隊,奉命向清溪縣進發,途中遇上方臘的侄兒方傑。秦明為人急躁,立即衝上去與方傑交戰,雙方三十回合無一勝。

這位方傑也是個厲害人物,在戰鬥中絲毫不輸於秦明,不過秦明也是不甘示弱,兩人打得昏天黑地,難分難解。此時情況突變,跟在方傑後面的杜微直接向秦明扔出了飛刀,而秦明為了躲避飛刀,自然是稍微分心了,這一分心,便被方傑給抓住了,一把戟刺下馬。

原:那方傑年紀後生,神志不清,那枝戟使精熟,與秦明連鬥三十合,不分勝負。二人正鬥到分際,卻不提防杜微那廝在馬後見方傑戰秦明不下,從馬背上閃出,掣起飛刀,望著秦明臉上早飛未來。秦明急躲飛刀,卻被方傑一方天戟聳下馬來,死了。

從與秦明和方傑的對決中我們可以看出,秦明和方傑的武藝並不差,而秦明最終還是落到了方傑的杜微手裡,要說秦明也真傻,看著對方兩人上陣,他還傻乎乎的衝上去,警惕度也太低了。

梁山軍經過獨松關時,遭到厲天閏等人阻擊。盧俊義見山嶺險峻,便派歐鵬、鄧飛、李忠、周通四人上山,結果正遇厲天閏下山,一刀將周通砍傷,李忠受傷,而董平見兄弟已死,欲復仇,卻被敵人大炮打傷手臂。按道理來說,受了傷,自然要退軍,但董平發揮出了火線上的輕傷不下的精神,不顧盧俊義的阻攔,與張清二人走去與方臘眾人作戰。結果厲天閏和其他兩個不敵者,都死在了敵人的刀下。

原:董平見砍倒張清,急令雙槍退戰,不料張韜卻攔腰攔住,將董平砍成兩段。

實際上董平還沒有出局,就已經出現了敗相。起先他很煩躁,不計後果地跑到敵關去大喊大叫,還被炮彈擊中手臂。事後不知收斂,不顧手臂受傷,戰力下降,竟再次徒步挑戰,結果打不贏厲天閏,跑了也跑不掉,最後因救張清而遭敵將張韜偷襲。看看秦明和董平的死訊,其實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兩人的共同之處,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有了各自的生命!

秦明和董平二人都是出了名的暴躁,遇事就衝上去大喊大叫,絲毫不顧及戰場環境,結果這一次他們都栽在了上面。秦明看著別人兩個人打了起來,還傻乎乎地衝了上去,想以一敵二,結果被斬。而且董平胳膊受傷後,也沒有冷靜下來,反而慫恿張清一起上陣,你說挑戰就挑戰,為什麼不騎馬?騎馬,不但能增加自己的戰鬥力,就算在戰敗時,以戰馬的馬力奔跑,也很難追上敵人啊,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可是偏偏他們兩人選擇了步行去,結果打輸了之後,想跑也跑不了。

還有人說,很可能是因為那個地方不適合騎馬行走,但董平第一次去叫陣,就是騎著戰馬,說明那個地方,完全可以騎馬前去。董平他們之所以選擇不騎戰馬,大概是怕被盧俊義發現,勸阻他二人的不明智行為吧!

梁山五虎將,分別指的是關勝、林衝、呼延灼、秦明、董平,其中秦明、董平的武功與其他三個不同,真以武功來看,他們兩個基本只能排在八騎之首。而且,由於他們兩個的力量比另外三個弱,所以在戰場上作戰時,他們兩個的力量不會佔上風。要是其它三個人面對這一場面,就不會有這一重大失敗!

徵方臘時,為什麼梁山五虎將中只有秦明和董平戰死,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的性格都有問題,遇事太衝動,一點也不顧及戰場的實際情況。另一種則是他倆的實力相對於其它三個人,還是差了一點,實力不行,自然表現不一樣。

假如我穿越宋朝,我會告訴宋江,不要接受招安,接受招安後,為宋朝南徵,消滅另一方的起義軍,也不能真正融入宋朝的上層,就會被賜下一杯毒酒,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上一小命。

相關焦點

  • 梁山徵討方臘死傷無數,五虎將的結局如何?誰得以倖存回京受封
    《水滸傳》中,梁山大聚義排定坐次後,又列出了馬軍五虎將、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他們可謂是梁山的精英人物,是梁山武力的象徵。其中馬軍五虎將又是精英中的翹楚。讀過《水滸傳》中都清楚,梁山招安後為朝廷東徵西討屢立戰功,先後徵討了遼國、田虎、王慶,不僅都取得了勝利,而且梁山一百零八位兄弟無一折損。
  • 梁山八驃騎戰力解析,2人實力超五虎,2人能戰平五虎,1人靠關係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中,宋江攻破了東昌府,沒羽箭張清歸順梁山。自此,108位梁山好漢,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算是湊齊了。於是,公明哥哥在梁山聚義廳大擺宴席,還跟吳用、公孫勝一起搞了塊從天而降的大石頭,把108位好漢的座次排好。此次大排座次,宋江分封了梁山五虎將、八驃騎、十六小彪將和步軍十大統領。
  • 如果宋江戰死,梁山好漢中誰能接他的班?這三人成熱門人選
    也正是因為晁蓋被殺,宋江才有機會成為梁山的老大,最終將梁山眾人引上了不歸路。但不知大家是否想過,如果宋江戰死,那誰最有可能接他的班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宋江第一人:盧俊義。盧俊義本是河北大名府的富商、地主,每天打打獵,旅旅遊,日子過得很舒坦。因為被宋江、吳用等人看中,所以將他逼上了梁山。原本按照晁蓋留下的遺言,誰抓住射死他的人,誰就能當梁山寨主。
  • 梁山五虎將誰最弱?武松不用出手,也有其他好漢能與五虎將一戰
    宋江和吳用這兩人雖說有心計,善謀略,會耍手段,但是卻不能將事情看得很遠,而且兩人在管理方面都是有些欠缺的。像馬軍五虎將就選的不太合適,這五位並不是都按能力去選的,甚至其他的一些梁山好漢們也能將其打敗。先說說這霹靂火秦明吧,秦明其實還是蠻可憐的,如果不是宋江執意讓秦明上梁山,秦明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在梁山其他人勸說秦明上梁山時,秦明已經拒絕了,宋江看來軟的不行,就開始耍手段,竟然找人假扮秦明去屠殺無辜百姓,這官府怎麼能不管,自然是認為秦明是投靠梁山做山賊去了,就將其妻兒一併斬首了,秦明真是有苦說不出。
  • 《水滸傳》梁山108將中,武功盧俊義排第一,那麼誰的武功排二?
    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武功首推的是玉麒麟盧俊義,而第二位我認為是關勝。水滸中,武力最高的三人,應當是杜壆、盧俊義,以及史文恭。其中,杜壆的武藝水平還要略勝盧俊義一籌。所謂馬步軍中推第一,丈二鋼槍無敵手。盧俊義率軍所到之處無往不利,但是在徵討王慶的時候,盧俊義和杜壆打了五十餘合而不分勝負,最後還要孫安前來助戰。
  • 五虎將中唯一戰死沙場,還具備了良好的洞察力,我看只有他了!
    也許因為他的年齡逐漸慢慢增長,所以他的排名也只能排在五虎上將的最後一名。但是他是五虎將中唯一一位戰死沙場的英雄,他犧牲的悲慘而又壯烈,不僅僅是讓當時三國的所有人感到敬佩,還讓現代了解三國的後人都感慨不已。那麼,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述一下黃忠的英勇善戰,無所畏懼的英雄偉績!我們所了解的的黃忠,字漢升。他是南陽郡南陽人,就是現在我們所編記的「河南南陽」。
  • 梁山馬軍五虎將的結局:三人陣亡一人病逝,還有一人死因離奇
    一百零八將齊聚梁山後,梁山隨即進行了一次分工,有五人被任命為梁山馬軍五虎將,這也是梁山好漢當中武藝最為高強的一個組合。這五人分別為:大刀關勝、豹子頭林衝、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和雙槍將董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在上梁山前都是官軍將領,個個驍勇善戰,為梁山的發展和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 水滸傳中,梁山八驃騎誰戰力最強?他連敗15位好漢,也只能排第二
    別說是十六小彪將了,梁山八驃騎裡面也有戰力不濟的,還很明顯,他就是沒遮攔穆弘。穆弘上山前是一個大惡人,魚肉鄉裡,把自己的家產全部帶上梁山,才換來這樣一個位置。梁山八驃騎中,出去沒遮攔穆弘之外,其餘七人都是有真本事的。那麼《水滸傳》中,誰才是戰力最強的梁山八驃騎呢?今天,史書凌軒閣就用這篇文章來聊聊這個話題。
  • 秦明位列五虎總翻車,樸刀才是梁山好漢最愛?水滸中兵器有答案
    在代表宋軍將領出身的好漢中,筆者從梁山「五虎」中,挑出比較有趣的兩位——「霹靂火」秦明和「雙鞭」呼延灼來講講。首先,作為梁山五虎中以被俘次數最多而聞名的梁山好漢秦明,他所使用的武器,正是狼牙棒。
  • 梁山五虎將關勝的悲慘結局:惡鬥悍將力保不失,卻死於暗器之下
    在《水滸傳》中,大刀關勝是個非常突出的人物。他頂著關羽後代的光環,長相、性格特點、使用的武器都和先祖一模一樣,是梁山馬軍五虎將之首。那麼,這樣一個威風八面的人物在《蕩寇志》中又有怎樣的表現呢?儘管《蕩寇志》中的主角均為梁山的對手,但關勝的表現依然非常出色,只不過結局非常慘烈。
  • 大刀關勝:梁山五虎將之首,武功一流名氣三流,趕不上小偷時遷
    梁山好漢一共108人,如同現在的演藝明星一樣,也分三六九等,普通大眾只對一線當紅明星熟知,對那些二三流或不入流的基本沒印象。梁山好漢中,算得上一線明星的也就十幾人,如武松、林衝、魯智深等。成為一線的標準當然是個人實力和排名,也就是說,武藝高強,排名靠前的自然名氣大。
  • 《水滸傳》中有一對鐵血兄弟,哥哥血染沙場,弟弟戰平五虎將
    與耶律兄弟一樣,這哥倆稱得上是一對鐵血兄弟,上陣就開打,但結果也非常悲慘。這對親兄弟便是滕戣和滕戡。滕戣和滕戡兄弟,都是紀山守將李懹的部將,官職也相同,均為虎威將軍,在王慶陣營素以武藝高強著稱。得知梁山大軍奪取了山南軍,正向紀山逼近。李懹便率領帶著滕氏兄弟和數萬兵馬進至紀山以北十裡處的山腳下,準備與梁山大軍決一死戰。
  • 梁山108將,如果重新排名,哪些梁山好漢會升遷?至少有7位
    所以,宋江必須請「外來的和尚」盧俊義坐在第二,哪怕盧俊義的勢力就只有燕青,外加是蔡慶和蔡福。站在全書即宋江的角度看,顯然梁山排位的調換意味著風險,甚至推翻了招安格局,是不能換的。不過,若從個人影響力、業務水平角度去觀察,梁山108將卻存在著不少可以調換的好漢。
  • 水滸有五虎將八驃騎,三國也有五虎將八驃騎,都是何許人也
    分封職位時,有五虎將、八驃騎、十六小彪。其中五虎八驃都是何許人也? 梁山五虎將分別是:大刀關勝、豹子頭林衝、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 關勝,梁山馬軍五虎將第一位,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代,精通兵法,慣使一口青龍偃月刀
  • 梁山108將排名,武松為何只能排名14?這一原因令人心寒
    實際上武松的武技非常驚人,是五虎將級別的,甚至更強。在我眼裡,武松甚至僅次於盧俊義一人而已。都是因為他跟魯智深楊志不是梁山的嫡系,又反對招安,所以才排十幾名,如果按實力排座次,以武松魯智深楊志的實力,妥妥的排進前十名。武松在梁山排名第十四我都覺得低了很多了。 梁山上,明確武藝超群,技壓群雄的只有一個棍棒天下無雙的玉麒麟盧俊義。
  • 如果把水滸中的梁山比作明教,教主、左右使和法王都是誰
    而由宋江統領的梁山,某種意義上也很像一個江湖中的教派,眾好漢替天行道,有自己的崇尚的綱領,完全是一個教義完備的組織。那麼,如果把梁山比作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梁山眾好漢都是教中什麼位置呢?今天我們試著說說看。首先強調一下,我們只看梁山眾頭領在山中的地位,而不是看他們的武藝,比如,宋江作為梁山首領,當然相當於明教的教主,和他武藝低微無關。
  • 林衝與魯智深之前稱兄道弟,為何到了梁山後,二人就不聯繫了?
    108將肯定互相都有知己,都有小故事,一本書是寫不過來的。重逢於梁山。魯智深見了林衝,這樣問道:「洒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信息否?」這句話中,魯智深稱林衝為「教頭」,等於是割袍斷義了。魯智深外號花和尚是情商高有女人緣的表現。梁山遇林衝第一句問的是嫂子的情況。作者己暗示魯深暗戀林夫人,此後不提林魯交集表達魯對林衝不能保護夫人心懷不滿。
  • 方臘只有8大將,憑什麼讓梁山108將損失70多位?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個個英雄,武藝高強,在和北宋軍隊的作戰中罕見傷亡,然而在他們徵伐方臘時,卻損失了70多位好漢,這是為何?當時的方臘明明只有8大將,看起來實力和梁山集團相差挺大的,為何會產生如此詭異的結局?其實這裡面主要有三個原因。
  • 水滸中,粗魯的梁山好漢為何愛在頭上戴花?這是什麼暗示嗎?
    細讀《水滸傳》,我們不難發現,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喜歡在頭上戴一朵花。在水滸原著(120回本,下同)第72回《柴進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鬧東京》中,皇宮中就大面積出現了這種別致的裝扮。村婦李鬼老婆在「髻鬢邊插一簇野花」,母夜叉孫二娘出場時也是「鬢邊插著些野花」,在書中更是比比皆是。
  • 《水滸傳》中為何阮小二自殺?方臘又是怎麼對待梁山的頭領?
    赤發鬼劉唐浪跡江湖,聽到關於生辰綱消息就想打劫下來 ,智多星吳用就去石碣村拉攏阮氏三兄弟,與晁蓋一起,在黃泥岡用蒙汗藥麻倒楊志,智取了生辰綱,最後一起上了梁山。他們一定想不到,以後這三兄弟只能活下來一個阮小七。阮小七,綽號「活閻羅」,一百零八將之一,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條好漢,梁山水軍八員頭領第六位,上應天敗星。阮小七在阮氏三兄弟中年紀最小,跟隨兩個哥哥行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