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個個都是武藝高強,戰鬥力很強。特別是梁山五虎將,更是壓倒眾人,深受眾人喜愛。可是在徵方臘的途中,身經百戰的梁山五虎將,卻傷亡慘重,五人中直接戰死兩人,他們分別是「霹靂火」秦明和「雙槍」董平!那為什麼梁山五虎將中,偏偏只有秦明和董平兩個被殺?
談及秦明和董平的戰死,實際上有兩個共同點,分析這兩個共同點並不難。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秦明和董平如何死去。
在徵方臘時期,秦明死於,排在梁山第七位,是梁山死士中地位最高的一位。那時關勝、花榮、秦明、朱同等四個大將為前隊,奉命向清溪縣進發,途中遇上方臘的侄兒方傑。秦明為人急躁,立即衝上去與方傑交戰,雙方三十回合無一勝。
這位方傑也是個厲害人物,在戰鬥中絲毫不輸於秦明,不過秦明也是不甘示弱,兩人打得昏天黑地,難分難解。此時情況突變,跟在方傑後面的杜微直接向秦明扔出了飛刀,而秦明為了躲避飛刀,自然是稍微分心了,這一分心,便被方傑給抓住了,一把戟刺下馬。
原:那方傑年紀後生,神志不清,那枝戟使精熟,與秦明連鬥三十合,不分勝負。二人正鬥到分際,卻不提防杜微那廝在馬後見方傑戰秦明不下,從馬背上閃出,掣起飛刀,望著秦明臉上早飛未來。秦明急躲飛刀,卻被方傑一方天戟聳下馬來,死了。
從與秦明和方傑的對決中我們可以看出,秦明和方傑的武藝並不差,而秦明最終還是落到了方傑的杜微手裡,要說秦明也真傻,看著對方兩人上陣,他還傻乎乎的衝上去,警惕度也太低了。
梁山軍經過獨松關時,遭到厲天閏等人阻擊。盧俊義見山嶺險峻,便派歐鵬、鄧飛、李忠、周通四人上山,結果正遇厲天閏下山,一刀將周通砍傷,李忠受傷,而董平見兄弟已死,欲復仇,卻被敵人大炮打傷手臂。按道理來說,受了傷,自然要退軍,但董平發揮出了火線上的輕傷不下的精神,不顧盧俊義的阻攔,與張清二人走去與方臘眾人作戰。結果厲天閏和其他兩個不敵者,都死在了敵人的刀下。
原:董平見砍倒張清,急令雙槍退戰,不料張韜卻攔腰攔住,將董平砍成兩段。
實際上董平還沒有出局,就已經出現了敗相。起先他很煩躁,不計後果地跑到敵關去大喊大叫,還被炮彈擊中手臂。事後不知收斂,不顧手臂受傷,戰力下降,竟再次徒步挑戰,結果打不贏厲天閏,跑了也跑不掉,最後因救張清而遭敵將張韜偷襲。看看秦明和董平的死訊,其實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兩人的共同之處,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有了各自的生命!
秦明和董平二人都是出了名的暴躁,遇事就衝上去大喊大叫,絲毫不顧及戰場環境,結果這一次他們都栽在了上面。秦明看著別人兩個人打了起來,還傻乎乎地衝了上去,想以一敵二,結果被斬。而且董平胳膊受傷後,也沒有冷靜下來,反而慫恿張清一起上陣,你說挑戰就挑戰,為什麼不騎馬?騎馬,不但能增加自己的戰鬥力,就算在戰敗時,以戰馬的馬力奔跑,也很難追上敵人啊,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可是偏偏他們兩人選擇了步行去,結果打輸了之後,想跑也跑不了。
還有人說,很可能是因為那個地方不適合騎馬行走,但董平第一次去叫陣,就是騎著戰馬,說明那個地方,完全可以騎馬前去。董平他們之所以選擇不騎戰馬,大概是怕被盧俊義發現,勸阻他二人的不明智行為吧!
梁山五虎將,分別指的是關勝、林衝、呼延灼、秦明、董平,其中秦明、董平的武功與其他三個不同,真以武功來看,他們兩個基本只能排在八騎之首。而且,由於他們兩個的力量比另外三個弱,所以在戰場上作戰時,他們兩個的力量不會佔上風。要是其它三個人面對這一場面,就不會有這一重大失敗!
徵方臘時,為什麼梁山五虎將中只有秦明和董平戰死,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的性格都有問題,遇事太衝動,一點也不顧及戰場的實際情況。另一種則是他倆的實力相對於其它三個人,還是差了一點,實力不行,自然表現不一樣。
假如我穿越宋朝,我會告訴宋江,不要接受招安,接受招安後,為宋朝南徵,消滅另一方的起義軍,也不能真正融入宋朝的上層,就會被賜下一杯毒酒,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上一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