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其實水滸傳很多地方都和武俠小說非常像,裡面的好漢在江湖上打抱不平,也有諸多俠義之舉。而由宋江統領的梁山,某種意義上也很像一個江湖中的教派,眾好漢替天行道,有自己的崇尚的綱領,完全是一個教義完備的組織。那麼,如果把梁山比作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梁山眾好漢都是教中什麼位置呢?今天我們試著說說看。
首先強調一下,我們只看梁山眾頭領在山中的地位,而不是看他們的武藝,比如,宋江作為梁山首領,當然相當於明教的教主,和他武藝低微無關。然後,我們來看一下明教內部的組織結構,明教自教主以下,由高至低分別是副教主,光明左右使,護教法王,五行旗掌旗使等等,至於五散人,應該不是正式職位。再往下,就是上述這些人手下的門主,香主了。
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明教其實是有副教主的,光明頂一戰之前,五散人和韋一笑去找楊逍,其間他們提起過明教應該有副教主一事,不過這副教主只是教主不在之時應急的存在,如果教主手段強大,獨當一面,不設副教主也屬理所當然。第二,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有紫白金青四大法王,但這護教法王並非一定是四人,每一代應該有所不同。
好,我們開始說。
首先,剛才已經說過,教主肯定是宋江了。而副教主,當屬梁山第二把交椅盧俊義。梁山出兵,掛兩面旗幟,一面是山東呼保義,一面是河北玉麒麟,所以盧俊義地位雖在宋江之下,但兩人基本是一個等級的,都是梁山頭領中的頭領。
再看光明左右使。其實看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排名也能看出來,宋盧兩人之下,是吳用和公孫勝。這兩人一個是梁山的軍師,一個算是梁山的法師,地位算是兩人之下,萬人之上(包括梁山所有兵將)。倚天中,光明左使楊逍足智多謀,最得教主器重;光明右使範遙深謀遠慮,也讓韋一笑這樣的法王級別人物自嘆不如。而吳用和公孫勝,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
下面是護教法王。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有四大法王,而梁山上的法王數量要多一個,不錯,梁山的護教法王,毫無疑問就是馬軍五虎將,即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董平。論出身,地位,武藝,這五人可算是梁山上除盧俊義之外最強的人了。這五人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每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都能統領部隊,獨當一面的能力,他們居法王之位,當之無愧。
再就是五行旗掌旗使了。五行旗掌旗使武功參差不齊,強如莊錚,不在四大法王之下,而其他人則沒那麼突出。梁山上,論地位,五虎將以下就是八驃騎,這八人武藝也極高,但比起五虎將來要稍微差一些;還有步軍十位頭領,裡面不乏武松、魯智深等實力極強之人。另外,水軍頭領如李俊,阮氏三雄,也有獨到的本事。因此,不妨從上述諸人中挑出五位不同領域裡最強的人,作為五行旗掌旗使。綜合來看,以下五人比較合適:花榮,魯智深,武松,李俊,柴進。
再往下就是地位比較低的香主之類的人了,梁山一百單八將,不缺此類人才,這裡就不一一對號入座了。
最後說一個小細節,梁山第二任首領晁蓋,其實和陽頂天比較類似,二人豪氣幹雲,有領袖氣質,二人治下的梁山和明教,都很有霸氣。到了宋江時代和張無忌時代,梁山和明教從氣質上就軟了很多。梁山從晁蓋時期的聚義廳改為宋江時期的忠義堂——其實,細細想來,明教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