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屆世界西商大會上,何金碧同柳傳志、周鴻禕、馮侖、張朝陽等一眾商界大佬榮獲「十大最具影響力西商」,而他的名字卻鮮有人知道。
這是為什麼?
隱秘富豪
對於何金碧,媒體給出的評價多為「神秘」。在西安,何金碧顯然不是一個「公眾」人物。
也許你聽過王子飯店,聽過陸港金融小鎮,聽過高新區的邁科中心,但說到何金碧這個人,卻很少有人聽過,而他確實又是這些「產物」的締造者。
何金碧的老本行是從事國內有色金屬貿易,被業界譽為「中國做銅第一人」。毫不誇張地說,何金碧在有色金屬貿易界的地位就如同馬雲、馬化騰在網際網路的地位。
何金碧一手打造的邁科金屬國際集團(以下簡稱邁科集團),到底有多厲害?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邁科集團在2016年,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以71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排名第192位;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排名第33位;在「服務業企業100強」榜單上,排名第13位。
時間追溯到2007年上海車展上,一位富豪購置了一輛邁巴赫,售價618萬元,加上牌照和契稅後近700萬元。而此人就是何金碧,作為中國炒銅期貨的「第一人」,700萬對他來說微不足道。
同年,陝西日報披露了一條理應是爆炸性新聞的文字:邁科集團僅在陝西一地銷售收入就達116億元,納稅10億元。但由於何金碧極少接受媒體採訪,知名度不足,這樣一條新聞影響並不大。
何金碧繼續低調地積累著他的財富。
在西安,從高階官員到三輪車車夫,王子飯店無人不曉。但即便是連鎖店遍布全國主要城市的王子飯店集團,其一年的收入,也不過是何金碧的邁科金屬國際集團幾天的流水。
「可以忽略不計。」何金碧霸氣地說。
歸鄉人的「爆米花理論」
低調如何金碧,不圖名,亦不圖利。何金碧掙那麼多錢難道就是為了帶動GDP?
他不醉心於數字遊戲,心裡卻藏著一份社會責任。
何金碧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他在民企打過工,自己開過小飯館,對西安始終有一種家的情結。1993年,從五萬元貸款起步,成立了邁科工貿公司,從事有色金屬銅為主的加工貿易。憑著堅韌的毅力和開闊的眼界在業內摸爬滾打,一下就是二十多年。
儘管是西安人,但何金碧的投資從來不帶有感情因素,他的投資一定是尋找有機會、有發展潛力的地方。
2006年的時候,何金碧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退出西安。
那個時候,從金融服務和市場結構上面來講,西安的環境不夠成熟,不具備發展的條件。隨後他進入了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發展。闊別家鄉多年後,何金碧與邁科在2011年重返西安,投資建設中國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旨在尋求萬億大市場,邁科的「二次轉型」來臨。
配圖:中國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奠基儀式
為什麼是西部?邁科集團發展重心為什麼要從深圳、上海回到西安?
歸鄉,是否因為「鄉愁」?是,也不是。
在何金碧的「爆米花理論」中,北上廣已經火熱開發了,「爆」了,但西部還是有個沒有爆開的米花,無論金融還是貿易領域,都有非常大的潛力。
當然,邁科的野心其實不止於此!
金融之魂
2016年,在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公布的《「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不僅將西安確定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而且將「支持西安建設國際陸港」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今年是「大西安元年」,從去年年底王永康書記來到西安這段時間,西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從政府的職能效率上,還是政府提出來的「店小二」精神、五星級服務意識也好,對企業的發展都是絕佳機遇。
何金碧自然也看到了這樣的機會。
過去,西安很多建築都成了城市的負擔。 在西安,經常會談到國際化大都市。而實際上,有很多建築從外觀設計、內部構建到策劃管理,跟國際化都存在著巨大差距。
一座傑出的建築,是城市坐標、藝術之美,更是文化和公共空間的體現 。好的 建築,甚至能成為城市符號。如果說,西安鐘鼓樓根植於幾千年的古都文化,那麼,如雨後春筍般落成的摩天大樓,又將如何將文化和公共空間功能發揮到極致?
未來的都市,商業中心總會與文化空間相互依存。這麼大一座城市,若無國際化產品,談國際化實在縹緲。
作為西安民營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 邁科集團身先士卒,大手筆打造「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
作為各入駐企業的辦公場所,「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提供了一個極具超現實主義感的環境。整座「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為7棟高約一百米的建築群體組成,項目由世界著名設計機構漢諾森承擔設計, 主視覺由象徵著21世紀新絲綢之路的支點「橋」和象徵著確保世界交易發展的「金印」的主樓構成。
而何金碧這次玩兒的,都是國際水準!
破「冰」之作
當然除了「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何金碧還投資了經開區藍海風中心以及高新區邁科中心。他不會把一籃雞蛋放在一個地方,而是分散經營,每個產品代表不同的產業。藍海風中心把它調整成商業綜合體,高新區邁科中心在錦業路一帶是最具投資潛力的一個中心。
▲配圖:經開區藍海風中心
6月30日晚,位於西安高新區錦業路CBD核心區邁科中心,終於把21層樓點亮了。這個連體雙子塔結構建成之前,國內還沒有一座全鋼結構雙子塔建築。
何金碧提出了一個叫「金融投資」的概念,請來的不是地產商,而是金融商,都是金融界的大佬,因為在他心裡做的是金融產品,而不是簡單的賣房子,邁科從來不賣房子。
「看到周邊的很多建築,我毫不客氣地講批評它們是建築垃圾,不適合人性。所以我們提出一個好的建築大師師要尊重建築,好的建築既然是尊重建築也就是尊重人的建築,一切建築以人為本,服務於人,而不服務於鋼筋混凝土。」何金碧說。
何金碧以自己的方式改變了西安的建築格局,是西安建築的3.0版本,打破傳統地產思路及做法,不僅建築風格、形態新穎,建築功能豐富,而且在地產金融應用上做了很大的創新。
任何產品不可能完全一樣,如果把上海做的作品、深圳做的作品,拿到西安來copy一個,繼續拿地繼續蓋樓,這都是對建築的不尊重、對城市的不尊重、對文明的不尊重。
▲配圖:高新區邁科國際中心
何金碧的財富「密碼」
何金碧為什麼能將邁科集團做得這麼大?
從他的企業發展角度講,就是一個借錢、發展、還錢、再借錢、再發展、再還錢的循環過程。想想多年來,在民營企業融資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何金碧卻總能夠相對容易地得到銀行的資金支持,奧秘何在?
說出來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字:誠信。
初創公司那年,何金碧第一次與銀行打交道,他非常珍惜與銀行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互信關係。哪怕企業資金再緊張、發展再困難,銀行的貸款到期必定如數歸還,決不拖欠。正是憑著這種抱誠守信精神,邁科集團得到了各大銀行的充分信任,推動了邁科的持續發展。
隨著邁科的發展壯大,這種誠信精神已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成為邁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何金碧寫的一首關於邁科文化的詩裡,一開頭便提到誠信。為弘揚邁科的這種精神,何金碧特意安排企業將這首詩刻在辦公區的牆上,寫進員工手冊,與廣大員工共勉。詩的開頭幾句是這樣寫的: 做企業如同做人, 誠則信,信則長, 哪怕細微的閃失, 遭受的傷害也無法估量。
從 2000 年至今,邁科集團連續四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單位,連續兩年被陝西銀行同業協會評定為陝西省「誠信企業」,先後被人民日報社認定為「全國誠信單位」,被陝西省企業信用評定委員會評定為「陝西省信用企業」,被西安高新開發區評為「模範納稅企業」。2007 年被西安高新開發區評為 「高新區 2006 年度納稅先進企業」與「2006 年度營業收入百強企業」。
這些,都是對何金碧誠信生意經的最大肯定。
▲配圖:何金碧致辭
不忘初心
多年的艱苦創業,何金碧在事業上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更沒有忘記企業對社會的責任。積極參與捐資助學、扶危濟困等社會慈善公益事業。幾年來,企業與何金碧個人通過各種途徑,為社會捐助總價值超過200萬元。 何金碧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以西安王子飯店、王子鉑金飯店等實體為依託,吸收了大量下崗失業職工到飯店就業。集團其他下屬企業也積極吸收下崗失業人員,努力為政府排憂解難。
為社會困難群體送溫暖,為貧困地區、受災地區人民獻愛心是何金碧熱心參與的又一項公益活動。
▲配圖:陸青攝影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企業對於社會責任的擔當永遠在路上,沒有完成時。
何金碧早已不再負責具體的操作,但他還是會大早上在電腦跟前查看最新的價格,這是他每天的習慣。 他一手建立公司,其長子也在邁科工作,但是對於邁科他並不堅持家族經營,他表示只要是對公司有利他將持有開放的態度。
從貸款5萬到身家20億,「銅」心同德,這就是何金碧不斷思變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