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的寶庫

2020-12-11 藍鯨嘟嘟魚

一定要了解敦煌莫高窟,原因是它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它是融建築、繪畫、雕刻在一起的綜合藝術,它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可以研究不同時期的文化交融。

敦煌莫高窟開始鑿洞的時間是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其具有的藝術特色是將建築、繪畫和雕刻藝術融於一體的綜合藝術還吸收和加入了西域及外來的藝術手法。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價值在於它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

莫高窟通俗的被叫為千佛洞,它是在敦煌城東南25千米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開鑿的,它整體長度大概是1600米,一共有上下5層,最高地方可能是50米。根據唐代碑文的記載,莫高窟開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在唐朝時期大力擴建它,到武則天時期的時候,已經一共修建了1000多佛龕,所以它當時又被叫做 「千佛洞」。又因為唐朝時期這個地方的名字是「莫高裡」,因為這樣又被叫為「莫高窟」。現在的莫高窟保留了有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 唐、五代、宋、西夏、元,經歷了一千多年,所留下來的多種類型洞窟共有735個,裡面帶有壁畫和彩塑的洞窟就有492個。

它裡面的壁畫約為4.5萬平方米,彩塑大概有2400個,唐宋木構窟簷有5座。1900年,在藏經洞(現在編號為第17窟)裡面發現了西晉到宋代的經、史、子、集各種類別的文書和繪畫藝術創造的成品大約5萬件。莫高窟是現在世界上規模最浩大、裡面內容最豐富、具有最精湛的藝術造詣還是保留最完全的佛教石窟寺。它和山西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一起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石窟,同時還被叫作「三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莫高窟被國家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它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入到《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裡面。

莫高窟的各個窟都是包含了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其中的洞窟建築式樣最重要的都是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大像窟等等。雕塑和繪畫組合在一起幾乎都是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畫的內容種類十分的豐富,皆都能真實地反映了古代社會歷史。精美的彩塑和壁畫有條理地反映了每個時代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藝術的傳承及演變,都是擁有珍貴的歷史、藝術和科技價值。

佛傳「降魔成道」圖是唐代的壁畫,用的是絹本設色,全長144.4釐米,寬113釐米,現在被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著。這個圖屬於敦煌藏經洞裡面的壁畫,畫中所描畫的是釋迦降魔成道的故事內容。畫中佛陀坐在畫面的中央,手裡拿著降魔印,頭頂上有個巨大的華蓋。畫面左上方的雲彩上面有三面八臂的明王(降三世明王),整個壁畫的周圍描畫的是眾魔軍為了阻止佛成道並朝佛進攻的畫面。整圖的場景非常的浩大,用著很多的內容, 但是刻畫的細節並沒有缺少,而且人物的構圖和排列都是有條不紊的。

唐朝時期的佛像和南北朝時期的佛像是不一樣的,南北時期大多是「瘦骨清像」的,但是唐代的佛像一般都是「豐肌膩體」。就好比說第79 窟裡面的兩位菩薩,它們是屬於盛唐時期的作品,一個坐著一個站著,而且兩個佛像都是袒露著胸,裸著腳,形體不僅豐滿又圓潤,其神態上,顯得雍容華貴,它們採用的是唐代美人的經典形象,彎曲的美貌和豐滿的面部線條。原本在佛教中,菩薩就是不分男女性別的,而唐代的佛像通常是用美女作為雕塑刻畫的原型,明顯的是想要取悅大眾的意思,根絕世人的偏好而創作。這件作品在它們的衣著風格上依然還能看到是有受到印度佛像的影響,其餘佛像的整個人物形象都已經完全的偏向中原化了,這已經是中國佛教塑造佛像中非常優美的藝術作品了。

唐朝時期的泥塑佛像是極其著重刻畫人物的性格。比如迦葉、阿儺的塑像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第45窟中的阿儺像,整個身體側著倚靠著,兩隻手很隨便的放在肚子前面,儀態憨厚,意態憨厚,笑容滿面。 和阿儺像面對面的是迦葉像。第40窟中的迦葉像,身體姿態筆直,面部的眉頭緊鎖著,面容看著比較清瘦還是消瘦露骨的樣子、嘴角稍微帶著點嘲諷,仿佛它看著是一副讓人看著害怕的。

敦煌莫高窟是將建築、雕塑和繪畫匯集在一起的綜合藝術體,古代藝術家們在傳承了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還吸收了外來的展現方法在其中,變成了現在的很有中國民族風俗特點的敦煌莫高窟,同時還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 濟、文化、宗教、民族關係、中外友好往來等供給了珍貴資料,是人類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相關焦點

  • 敦煌莫高窟,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值得欣賞
    敦煌莫高窟,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值得欣賞 在中國偌大的版圖之上,從溼潤到乾旱各地風光都展現得一覽無餘,要看大漠風光大西北地區任你玩;要感受霧凇的美,東北雪地也可以去晃蕩;要想去看海,中國領海沿海城市也隨你逛。
  • 陳曉亞: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與佛教的傳播發展
    其次是政教合一,整個社會生活嚴格受王權、神權的控制,佛教的領袖在世俗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寺院既是佛教中心也是政治統治中心。最後是藏傳佛教具有強烈的神秘色彩。而漢地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最為獨立和充分,漢地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是印度佛教在中國與中國的文化相結合逐漸被民族化、本土化的過程,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代表了佛教在中國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 敦煌石窟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1987年12月,甘肅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敦煌石窟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3窟 元 金剛力士    被人們尊稱為"敦煌守護神"的常書鴻,二十年代是法國巴黎頗有名氣的畫家,一次在巴黎街頭看到敦煌畫冊激動不已,於是一九四二年回國並任敦煌研究院首任所長,為保護敦煌石窟藝術奉獻了畢生精力
  • 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
    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作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敦煌莫高窟是中國最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也是佛教藝術中心。古代人都比較的迷信,有人在這個地方發現奇觀,就散布傳言,說這是個吉地,組織募捐建造佛像,以保佑來往的商旅可以順利平安的旅行。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開幕
    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上午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三大石窟,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將在古都洛陽上演為期三個月的文化和視覺盛宴。
  • 「三大石窟」,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探秘
    雲岡石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合稱中國「三大石窟」;雲岡石窟,印度阿旃駝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並稱「世界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依山開鑿的雲岡石窟,氣勢磅礴、東西長達1公裡。雲岡石窟由東、中、西三部分組成;主要洞窟達51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2釐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米。「曇曜五窟」是最雲岡石窟的代表。
  • 中國石窟藝術之最——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後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莫高窟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後加麥積山石窟稱四大石窟。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
  • 走進敦煌莫高窟,看石窟藝術背後的歷史故事
    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處南枕祁連,襟帶西域;前有陽關,後有玉門。此處歷史悠久,自漢代起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漢代,此地是轄六縣的敦煌郡。東漢人應劭稱:「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兩千年後的今天,這一「繁盛大地」以其擁有的舉世無雙的石窟藝術、藏經文物而成為人類最偉大、最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 中國十大石窟,千年藝術寶庫
    無數藝術匠師們根據當時的宗教信仰、社會風尚並結合他們自身的生活感受,以及在吸收外來文化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有所創新,形成中國的特色,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集建築雕塑和繪畫藝術之大成。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 中國四大石窟之首,甘肅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中國4大石窟之一,世界文化遺產,位於中國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的嗚沙山東麓斷崖上 。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前秦建元二年(西元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地,見山上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
  • 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
    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龍門,自古就有魚躍龍門的傳說,那麼接下來讓我們去欣賞一下三大石窟藝術——位於河南省洛陽的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裡,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僅有2釐米,是東方雕刻藝術的瑰寶,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是世界文化遺產。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大型藝術聯展在洛陽開幕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實習生 張倩倩)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舉辦學術交流大會之際,10月18日10時,「絲路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開幕式在洛陽博物館舉辦。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舉辦的大型藝術聯展。
  • 景點介紹書:龍門石窟,中國石刻的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說到旅行,相信這是一件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事情,確實這是一件會讓人很享受的事情。這個景點就是洛陽的龍門石窟。說到石窟,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敦煌莫高窟,很正常,畢竟那是我國最大、榮譽最高的石窟,但是小編想說的是其實龍門石窟絲毫也不遜色於敦煌莫高窟。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中國三大石窟
    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三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一、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是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莫高窟是現存規模最龐大的「世界藝術寶庫」,197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藝術的特點表現在建築、塑像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
  • 2020寧夏省考常識積累:中國三大石窟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三大石窟」。   三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 莫高窟:敦煌的茫茫戈壁上中國佛教藝術的重要代表!
    文/高登權坐落在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的莫高窟,又稱千佛洞,是現存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文化。我們知道,敦煌的莫高窟與洛陽的龍門石窟和山西的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的三大石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莫高窟,名字的含義為沙漠的高處,是僧侶修行和居住的場所。敦煌的悠久歷史,與莫高窟的歷史有著密切的聯繫。莫高窟的1000多個人物畫像,為敦煌歷史的解讀提供了不少的依據。
  • 絲綢之路的明珠,佛教藝術的寶庫,莫高窟的美景舉世無雙
    提到莫高窟大家應該不陌生,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課本上,我們都經常可以看到莫高窟的身影。莫高窟的景色絕無僅有,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莫高窟的美。佛教石窟藝術並非中國獨有,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卻譜寫著整個佛教藝術術史上最壯闊輝煌的一頁。
  • 中國三大石窟、四大石窟、十大石窟,以及它
    中國的三大石窟是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東麓。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南郊伊河岸邊。一、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
    今年有幸把四大石窟遊了個遍,若非要給她們排個名次,在本人心目中必然會把敦煌莫高窟排在首位。不僅門票最貴,人氣也最高,旺季參觀需至少提前半個月在官網預約。在正式參觀莫高窟之前,先到數字中心看兩場數字電影對敦煌莫高窟的形成和精彩之處有個大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