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發表題為《中國將堅定走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的文章。4日至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外交部在北京舉辦「紀念《發展權利宣言》通過30周年國際研討會」,習近平主席向研討會發來賀信。據環球時報報導,令人遺憾的是,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以及歐盟成員國駐華大使們卻發出了自相矛盾的聲音。
環球時報報導稱,他們一方面肯定了中國的進步,如博卡斯所說,他「對中國改善自己公民生活的進步感到驚訝」,認為「中國人民現在有高得多的生活水平,享受好得多的獲得教育和醫療的機會」等,並稱他「目睹了中國為保護和加強其公民的個人自由所作的努力」,表示讚賞中國司法機構改革使得「司法制度方面有更加透明的趨勢」。
環球時報稱,但博卡斯似乎沒有把這一切歸入「人權」範疇,而是點了劉曉波、李和平、王全璋、謝陽、謝燕益、江天勇、扎西旺楚等人的名字,歐盟還點了伊力哈木、張海濤,認為中國對他們的司法追究是對人權的破壞。博卡斯還說,中國的人權方針直接影響到我們(中美)的整體雙邊關係。
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
環球時報就此發表署名為「單仁平」的評論文章:歐美駐中國大使把啥是人權搞偏了。
評論稱,西方對中國人權的指責乍一看像是鑽入了牛角尖,他們袒護的全都是觸犯了中國現行法律的人,似乎他們就是轉不過中國法律體系與西方法律體系不一樣這個彎。博卡斯在10日的聲明中表示,他要求中國釋放這些人不代表幹涉中國內部事務或者破壞中國的穩定。
那麼中國人難以理解的是,我們的法律體系一年要追究那麼多犯罪分子,包括不少官員。為何西方國家專盯著與中國政治體制對著幹,並因此犯了「顛覆國家政權」這類罪行的案例呢?
如果因為價值觀不一樣,西方有義務在一個多元的世界中尊重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中國司法機關依法剝奪劉曉波、伊力哈木等人的人身自由,西方則高調給他們頒獎,鼓吹他們是「英雄」,我們除了認為西方想搞垮中國的政治制度,攪亂我們的秩序,我們如何能有其他的理解?
中國人並沒有糊塗。正像博卡斯所承認的那樣,中國這些年取得那麼多進步,殊為不易。政府抓了數得過來的一批跟西方跑、以觸犯法律底線的方式與自己祖國政治制度作對的人,恰是為了保障這些成就的取得不被他們攪了。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廣大民眾從來沒有跟著西方輿論跑。
該抓誰不該抓誰,法律說了算。即使中西法律對此存在爭議,即使這種爭議在中西之間解決不了,在如此大的進步面前,這點爭議對一個時代來說又算得了什麼?歷史一定會給中國政府豎大拇指。
有多少國家因為西方一罵,就「換一種發展模式」,結果掉進戰亂、動蕩的深坑,人民付出慘痛代價。中國人民則是國家這幾十年發展道路的受益者。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所享有的醫療教育機會,包括個人自由都與幾十年前相比獲得了歷史性飛躍。
在國家前進的時候,那些極少數人非要去衝撞法律底線,對由此可能吃官司,他們大多是有精神準備的。那些人喜歡以身試法的冒險感覺,為能夠得到西方輿論的稱讚而自我陶醉,他們做了為中國民眾所不齒的另類選擇。
如果說赦免他們對國家發展大局無礙,那麼相信政府也不會為了這些極少數人的事情與西方長期僵持。但是他們衝擊的是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做出的是破壞社會秩序的示範。如果迫於西方壓力對他們綏靖,中國社會就很可能失序,走向與這幾十年蓬勃發展截然不同的另一條不歸路。
所以說,堅決依法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中國做得對。美國和歐盟大使集體在世界人權日發一通牢騷,指責我們一番,我們權當笑料和段子看看罷了。客觀說,近些年歐盟美國的人權記錄越來越差,也難為他們的駐華大使還能鼓起勇氣,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老生常談地指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