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的日子能靠小費來「打賞」嗎?

2021-01-11 聯盟中國

一直屬於灰色收入的導遊小費可能將合法化。國家旅遊局等三部委聯合發文,明確提出,「旅行社要探索建立基於遊客自願支付的對導遊優質服務的獎勵機制」。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次想給就給的小費,這會是完美旅遊的「標配」嗎?

2015年,全國持證導遊為90多萬人,其中社會導遊佔70%左右。大多導遊的收入並不高,籤約導遊還算有保障,社會導遊的收入基本靠提成及帶團數量。因此,眼下的中國導遊生存現狀,是兩種抱怨:遊客抱怨導遊「素質差、亂收費」,導遊抱怨工作「很辛苦,沒地位」。雲南導遊辱罵遊客、麗江導遊帶團猝死等事件,將這種亂象以凌厲的矛盾,呈現在公眾面前。

不過,小費制真能改變中國導遊水深火熱的困局嗎?答案恐怕未必樂觀。

先來看看中國式的消費國情吧:一則,中國人習慣討價還價。給小費?在中國確實沒有文化基礎。二則,眼下的中國旅遊市場,畸形而異化。各種「1元團」、「零團費」、「負團費」沉痾泛起,驕縱了少數消費者無底線的貪便宜慣性。在這樣的語境下,要他們懂得自願給小費、賞識導遊的勞動價值,倒不如先把團費的帳單算算清楚。

再來說說小費制。起於18世紀英國的民俗,最早是當地酒店的餐桌上放個「保證服務迅速「的碗。客人錢放得越多,侍者服務越周到。「TIP」(即小費)的原則由此而來:一是小費與優質服務在一起;二是小費是自願的;三是小費流行的領域,一般從業者收入都偏低。

正因為缺乏對小費制的理解和認知,國內幾次「小費制」的嘗試都無疾而終。也因為當下旅遊環境,人們當然會擔心,「奉旨討賞」是否會成為不容商量的強制消費。在旅遊市場,恐怕比小費更重要的,還是重構出遊秩序,改革導遊薪酬,保障消費權益。

相關焦點

  • 你願意給導遊小費嗎?
    從小費的本質看,小費是出於顧客能享受優質、高效、快速、滿意的服務而作出的「打賞」。可看看我們的導遊業,一些導遊服務不周不說,還胡亂收費、強迫購物、譏諷謾罵遊客,遊客還有「打賞」小費的理由嗎?且不論有多少遊客會「打賞」小費,光小費收入就能保證導遊的收入正常嗎?何況國內遊客普遍無支付小費的習慣。再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導遊有了小費收入,恐怕同樣要追逐「導購抽成」等灰色收入,尤其是當購物回扣遠高於小費之時。這反而增加了公眾的旅遊成本。
  • 小費陽光化,好導遊值得打賞
    原標題:小費陽光化,好導遊值得打賞 「我是導遊,我不能慌亂,要出去尋找團隊的遊客。」8月8日晚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了7.0級地震,在不可抗力的天災面前,導遊肩負重責,在最新的媒體報導中,一位親歷九寨溝的導遊如是說。「這一刻,我覺得我的職業在發光。」
  • 你會給導遊小費嗎?
    今後,如果遊客覺得導遊幹得好,可以大大方方「打賞」,導遊可以堂堂正正笑納。
  • 討論:導遊到底該不該收小費?
    關於導遊該不該收小費的爭執由來已久,按理說,導遊屬於服務產業,服務業靠自己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而獲取小費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在國外,服務行業從業人員收取小費已經形成了一種常態文化
  • 【來議】導遊小費將合法化了,你願意給小費嗎?
    今天,商報君想和小夥伴們聊聊關於導遊小費合法化這件事。暑假期間,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選擇了外出旅遊。然而在旅行中,有沒有令你十分滿意而想要好好感謝一番的導遊呢?如果可以通過給小費的形式來答謝,你會願意給嗎?
  • 給導遊小費 你願意嗎?
    ;在國內,缺失「小費文化」,沒聽說過有人給過導遊小費,反而導遊辱罵遊客購物消費金額低、威脅遊客購物等負面新聞時有發生。遊客:付小費 豈不是增加旅遊成本?「我們老年團收取的費用本來就比普通團要高,還要單獨支付小費,不是大大更增加旅遊成本嗎?」旅遊是謝女士最大的愛好,自從退休後,每年春秋兩季都會外出旅遊。談及導遊小費時,謝女士有自己的看法,「參團費涵蓋了服務費用,夕陽團多收取參團費就是針對老年人購物消費能力低,增加了服務費,若還要另外付小費,豈不是給了雙份錢?」
  • 假如導遊小費合法化 你會買單嗎?
    近日,國家旅遊局等三部委聯合發布 《關於進一步加強導遊勞動權益保障的指導意見》,推廣導遊薪酬制被解讀為「導遊小費合理化」。隨後,以攜程網為代表的大型旅遊企業重啟三年前的「國內遊消費項目」,雲南省成立「導遊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統一導遊服務,而這是否真的能為導遊行業帶來一次全新的變革,效果猶未可知。
  • 北京餐廳現掃碼打賞小費,服務員每月可收三千餘元
    在外用餐,您願意以「打賞」的方式給服務員小費嗎?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著網際網路紅包的興起,北京多家餐廳悄然興起「掃碼打賞」機制。這些餐館的服務員佩戴著二維碼胸牌,如果顧客覺得他們的服務好,或者飯菜可口,就可以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進行「打賞」,金額多為3至5元。
  • 導遊服務好 你會給小費嗎
    那麼,如果導遊服務好,你會給導遊小費以示鼓勵嗎?  現狀 導遊小費水中月鏡中花  該不該給導遊小費,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出境遊,很多地方臨行前就會被告之按照慣例需付多少小費,以示對服務人員為旅遊人員付出勞動的尊重。但國內遊許多人認為,交了錢,旅行社和導遊提供滿意的服務是理所當然。
  • 南京餐館興起掃碼給小費 有人收入近半來自打賞
    業內人士分析,「打賞」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催化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增加其收入,但並非所有餐企都適用。市民孫小姐直接表示自己並不會「打賞」,她認為給小費本來就不是中國人的就餐習慣,這種「打賞」的花招,說白了就是讓客人多掏錢。還有人質疑,推行這樣的「打賞」制度,對於不給小費的食客來說,是否會吃到「黑臉」呢?餐企態度餐企員工靠「打賞」月入2000那麼,餐廳經營者又是如何看待「打賞」制度的呢?
  • 給導遊小費 他們就不會強制購物嗎?
    旅遊時,你有沒有遇到過有耐心、責任心,對旅客照顧無微不至的好導遊?你會選擇用支付小費的方式,以示對他工作的肯定嗎?你有沒有遇到過導遊向你索取小費的情況?近日,國家旅遊局等三部委聯合發文,首次從國家層面肯定並支持推廣導遊薪酬制,將導遊小費合法化,激勵導遊提供更優質服務。  意見怎麼說?
  • 美國遊客來旅遊,隨手給中國導遊小費,卻惹得導遊不開心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旅遊大國,有很多外國人都想來中國旅遊,可他們害怕自己的語言不通,所以很多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都會來中國尋找一位會說英文的導遊,讓這位導遊到處帶著他們去玩遍中國的景點,美國人是特別喜歡來中國旅遊的,因為美國作為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他們國民來到中國還是很容易的。
  • 如何破解導遊的收入難題,國內導遊是否也可以像西方實行小費制?
    3)、小費是因為對服務特別滿意而額外給出的打賞;讓顧客滿意是天經地義的,除非你很有錢,否則不能用小費來刺激。2、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主要有原因如下:旅遊淡旺季非常明顯:尤其一些季節性比較強的地方,如國內的東北、新疆、西藏、內蒙古等,旅行社通常只能經營3-6個月,其他大半年都是閒著,旅行社和導遊之間很容易達成兼職協議,旺季有團的時候帶團,工資也是有限的,得靠導遊自行創收,那就是帶著遊客去購物或者增加自費項目;淡季導遊可以找其它活兒來幹。這些地方的旅行社要讓他們給導遊長年發工資談何容易?
  • 如何破解導遊的收入難題,國內導遊是否也可以像西方實行小費制?
    1、國內大多數人對小費的理解:1)、小費是西方國家才有的習慣,中國沒有也不應該實行小費制。2)、小費是顧客支付給服務人員的額外費用,超出了本該支付的正常價格,增加了顧客的購買成本。3)、小費是因為對服務特別滿意而額外給出的打賞;讓顧客滿意是天經地義的,除非你很有錢,否則不能用小費來刺激。2、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
  • 如何看待導遊小費合法化?
    先扔結論:1.嚴格來講,小費並沒有合法化;(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體現了,好比我國有黑社會嗎?
  • 上海部分餐廳推二維碼「打賞」,服務員每月最多賺四千元小費
    業內人士分析,打賞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催化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增加其收入,但並非所有餐廳企業都適用。記者體驗:面對面掃碼給小費,一次3-5元「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認可,請用手機掃一掃打賞我們的服務員……」晚市,在黃浦區陝西南路上的很久以前連鎖燒烤店裡,廣播正在用餐間隙時間向食客們介紹店裡的「打賞」制度。
  • 【有用嗎】國內也開始推行導遊小費了,你給不給?
    缺乏明確支付標準此次,國家三部委聯合出臺的導遊薪酬制,將導遊小費合法化,激勵導遊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遺憾的是,卻沒有明確支付小費的標準。  「在國外旅遊,事先都會被告知,每天需要給打掃房間的服務員多少小費,付給司機、導遊多少小費。」
  • 導遊小費合法化你贊成嗎?海外導遊盡顯精明之處
    而對於收小費,美國的導遊們一點也不隱晦,還會展現一番語言上藝術。  尹莎:美國的導遊們對於收消費一點兒也不隱晦,他們說是旅行社並不給他們發工資,他們的服務,他們所付出的勞動,他們的生活來源,養家餬口的支出,全是靠小費來維持的,只不過索要的方式不盡相同,也因人而異。
  • 服務員靠「打賞」月入過萬 幫你揭開「打賞經濟」神秘面紗
    進入9月,她已打賞18元。2、吃貨:打賞者逾9成是80後南京市民陸先生近期在水遊城的西貝莜麵村看到,所有服務員的胸前都別著一塊帶有二維碼的徽章,寫著「感謝打賞」。顧客可以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把小費打入該服務員的微信帳號,打賞的金額為3元,這種方式類似於發紅包,而且都遵循自願原則。
  • 到朝鮮旅行,導遊會向遊客索要小費嗎?
    到朝鮮旅遊,能感受到朝鮮接待外國遊客非常用心。他們會用高檔酒店,高檔餐廳接待外國人。外國人接觸到的服務員,也多貌美如花。朝鮮旅行社是國營企業,到朝鮮旅遊只能跟團。外國遊客中,中國遊客佔多數。中國遊客熱衷於到朝鮮旅遊,主要是為了感懷往昔。歐美遊客到朝鮮旅遊,主要是為了獵奇。到朝鮮旅遊,除了參觀景點,導遊也會帶遊客到涉外商店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