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因何由男變女?竟與漢朝太監有關!

2020-12-14 非正經學者

導語:觀世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佛教還是在民間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漢朝的時候,胡僧鳩羅菩諦帶了兩尊開光的佛像來到京城,分別是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但是,鳩羅菩諦最初帶來的觀音像是徹底的男身男像,為什麼如今咱們看到的觀音菩薩是女像了?下面筆者就講講這個故事。

《西遊記》觀音劇照

東漢末年,胡僧鳩羅菩諦攜帶著兩尊開光過的佛像來到京城洛陽,這兩佛像分別是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鳩羅菩諦在西方天竺國遊歷多年,學習、弘揚佛法,也曾經在多地多國弘揚佛法,歷盡艱難,他深知 「不依國主,法事難立」 的道理。所以,當他來到中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到京城見皇帝,希望借皇帝之力,在中國宣傳佛教。

沒想到的是,當時的皇帝已經是個擺設了,真正掌握朝廷大權的是太監集團 「十常侍」。「十常侍」 中為首的是張讓與趙忠,鳩羅菩諦打探得知後,就直接去面見這兩個閹人了。

當時 「十常侍」 權傾朝野,一般人不可能想見就見得到。可是胡僧鳩羅菩諦一請求見面,張讓和趙忠還真答應了。是因為他倆想信佛、想普渡眾生嗎?當然不是。這兩個閹貨從小進宮,一輩子就沒怎麼出過皇宮,他們答應見鳩羅菩諦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想開開眼,見識一下這個從遙遠西域來的老僧能說出什麼新鮮事物;二是他們聽說胡僧掌握 「重生之法」,兩人都極其盼望著自己能再變為肢體健全的真男人。所以,鳩羅菩諦才有了入宮宣講的機會。

太監張讓

不料,鳩羅菩諦入宮後竟惹出禍事,差點命都保不住!鳩羅菩諦拜見了張讓與趙忠,然後開始隆重宣講佛法,四聖諦、六道輪迴、十善業、十二因緣、做功德修來生等等,這兩個大太監聽得入迷,心中特別嚮往佛界。當時張讓就問了:「我想出家,可以嗎?」 鳩羅菩諦竟然回答:「我佛祖釋迦牟尼曾經立下戒律,凡黃門(太監)不得出家為僧!黃門皆為閹人,不是真比丘!」 這一句話出口,就像一把刀子插入了張讓的心裡,他認為自己遭受了巨大的侮辱。張讓大怒,當即下令把這個老僧給拖出去殺頭。

生死存亡之際的鳩羅菩諦急中生智,馬上大聲說道:「太監雖不得出家為僧,卻另有更好的修德法門!」 張讓一聽,自己修行還有戲,就把鳩羅菩諦放開,讓他繼續說下去。鳩羅菩諦沒辦法,只好臨時現編故事了:「老僧我隨身帶了兩尊佛像來到中國,其中一尊就是觀音菩薩。他本是天竺舍衛國皇宮裡的太監,只因聆聽佛祖宣講法門而受點化,成菩薩後,專門保佑天下太監。如果兩位能夠誠心供奉觀音菩薩,一樣可以得到正果,升入我佛聖境。」

張讓和趙忠一聽,立馬心中狂喜,以為自己成佛有望了。他們不僅賞賜鳩羅菩諦無數金銀,還下令全國大量修建觀音菩薩佛像,讓所有百姓供奉。地方官員為了討好張讓,就把觀音的佛像塑造得面光無須,性別特徵不太明顯。當時的大漢朝,民間百姓正生活在困苦之中,為了早日脫離苦難,百姓就把希望寄托在了觀音身上,終日無數人燒香參拜。

多年以後,漢朝滅而晉國立,觀音菩薩的佛像依然是男身女像。隨著時間的流逝,百姓心目中的菩薩越來越女性化,直到今天咱們看到的觀音已經是徹底的女性形象了。

相關焦點

  • 變性手術男變女過程 讓你擁有完美女兒身
    泰國很多變性人,靠變性維持生活,也有因為變性而給自己生活以及觀念上做了很大改變的,那麼對於變性手術男變女過程大家了解多少呢?變性手術怎麼做的呢?今天就隨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不為人知的變性手術吧。我們把變性手術稱為整形外科之最一點也不過分。
  • 你可能不知道,觀音菩薩其實是男身
    如果我問你,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你可能會說,「當然是女的了。你看電視上《西遊記》裡的觀音菩薩,不就是女的嗎?」不過,我今天要告訴你一個有趣的故事。其實觀音菩薩在誕生的時候,是一個霸氣的男神形象。現在在音頻封面上顯示的,就是男性的觀音菩薩形象。誒?那後來觀音菩薩怎麼就從男神變成了女神呢?下面,就我給你說一說到底怎麼回事。觀音男身你肯定知道,觀音菩薩是佛教裡面的一個神仙。這佛教可不是咱們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起源於古印度,大約在漢朝時候傳到了咱們國家。這觀音菩薩呢,也就隨著佛教一起傳入了中國。
  • 觀音菩薩究竟是男身還是女身?
    如果有人問觀音菩薩究竟是男相還是女相,很多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女相啦,電視劇裡都是女菩薩!觀音娘娘還能是男相嗎?」長久以來,觀音菩薩左手託淨瓶,右手持柳枝,足踏蓮臺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民間傳說裡,觀音菩薩大多是溫婉慈悲的女相,不少寺院中供奉的觀音菩薩也是女相。那麼,家喻戶曉的觀音菩薩一定是女相嗎?
  • 明朝太監名聲臭,此權傾天下的太監做了什麼?竟讓史學家連連點讚
    皇帝稍微聽從太監的意見,就被認為是太監迷惑皇帝。稍微得勢的太監,就被稱專權宦官。當發生權力鬥爭時,太監又往往會被當作一股勢力來使用,並背下種種惡名。可以看出,太監留下諸多惡名,大多時候是因為其身份,而不是其行為。
  • 其實史上還有「女太監」的存在,製造過程殘忍,真相竟是這樣
    說起太監,大家就會想起電視劇中翹蘭花指、白臉皮、說話陰柔的「公公」形象。在大家的印象裡,太監似乎都是男人閹割後淨身而來,那麼你是否知道歷史上還有「女太監」的存在呢?「太監」一職產生的本意是為了幫助皇帝管理後宮,但實際上有許多大太監弄亂後宮的事情發生。
  • 說到皇宮裡面的太監,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你們知道女太監麼?
    太監舊稱宦官。一提起太監,人們就會在眼前立馬出現了,尖尖的嗓子沒鬍鬚的「男人」。對了,他們已經不能叫男人了,因為他們已經把最代表男人的那嘟嚕東西,一刀割掉了!中國京城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閹人,在東漢之後才完全使用閹人做宦官。男太監人們都知道,至於女太監,人們就知道的不多了。
  • 最全觀音菩薩講解,原來觀音菩薩起初竟是男性!
    當然是觀音菩薩了。中國人,哪怕是不信佛的,想必也都聽說過觀音菩薩的名號。而且觀音菩薩的名字早已經深入到中國人的生活當中,比如:鐵觀音、觀音山、觀音餅、觀音路等。那麼你對觀音菩薩了解多少呢?觀音的含義觀音菩薩全稱觀世音菩薩。
  • 觀音菩薩手上拿的是什麼?觀音菩薩手裡的瓶子叫什麼
    但也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們認為觀音菩薩手裡拿的最早的時候應該是密法中寶瓶印的三昧耶形寶瓶,為寶瓶印的一種象法,直到元代女像觀音才開始被密宗僧人大量描繪。明代的時候,女相觀音盛行,但是密宗已經歸西,寶瓶才被變化成符合中國佛學理念的淨瓶。而瓶中的楊柳,本是不存在的,乃是元明以後的人發明創造的。  那這柳枝和淨瓶沿用到現在,是有什麼用呢?
  • 知道觀音菩薩是男是女再去燒香才靈驗
    現通稱「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觀音」。「大士」是菩薩的別名,所以觀音菩薩又稱觀音大士。《悲華經》記載,阿彌陀佛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xún]。不眴在寶藏佛前發願說: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稱念我的名號,我即為其免除痛苦煩惱。寶藏佛說:「善男子!汝……發大悲心……我當字汝為觀世音。」古籍記載:「觀音大士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 太監的來歷是什麼,從哪個朝代開始興起的?
    太監古稱宦官,是對在宮廷中為君主及其親屬生活服役的官役人員的總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各國君主的宮闈中,已有使用宦者的記錄,但當時使用的宦官,並非都是閹人,也有生理正常的男性,而且真正管事的,往往還是生理正常的士人。
  • 觀音菩薩是男身還是女身?
    《楞嚴經》記載觀世音菩薩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根性及類別的眾生,可化現三十二種不同的身份,其中有男身、有女身為大家說法。觀音菩薩,為方便眾生,變化成女性。女性觀音菩薩的形象更受大眾的歡迎。正如經中所說,隨眾生心而化現。而《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世音菩薩立誓要利益一切眾生並生千手千眼,發願後果然具足千手千眼。
  • 古代的女太監是怎麼回事,要淨身嗎,原來真實情況是這樣!
    古代皇帝為了後宮的管理,後宮的男性都要經過淨身,成為宦官,才可入後宮扶持嬪妃,這種制度一直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古代很多家庭如果生活不是逼不得已,是不會把自己家孩子送進宮立當太監。但大部分都是男性為主,其實歷史上是有女太監的,但是這種女太監被稱為「女官」!
  • 明朝最耿直的太監,痛罵強姦宮女的外戚,卻被一代明君朱祐樘殺了
    太監由於其地位低下,素來名聲不好,明朝的太監也大多也被戴上專權亂政的帽子而惡名流傳於世,例如王振、魏忠賢等。雖然也有一些太監因其功績而得到後人的尊敬,包括鄭和,但畢竟是絕少數。這在古代絕對是大逆不道的,太監何鼎上前阻攔。弘治十一年,二張兄弟又一次入宮,居然在皇宮之中強姦宮女,何鼎大恕,手持金瓜(古代衛兵的武器),想把二張兄弟打死,被當時另外一名受到明孝宗寵信的太監李廣給阻止了。何鼎以二張兄弟以「無人臣禮」為由,將此事上奏明孝宗,要求明孝宗處罰二張兄弟。誰料明孝宗不但不處罰二張兄弟,反而讓錦衣衛將何鼎下獄。
  • 觀音菩薩的形象怎麼就從男性變成了女性呢?根本原因大揭秘!
    觀音菩薩的大名就無需多言了,可以說他在中國民間的影響力比釋迦牟尼佛還要大,可國人所拜的觀音菩薩,卻基本上都是女性形象,很多人更是親切稱其為「觀音娘娘」,而佛教中的觀音卻是男性,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慢慢看來。
  • 七本男主是太監的古言小說,三日成晶《我的皇夫是太監》必須上榜
    本期整理的是七本男主是太監的古言小說,三日成晶《我的皇夫是太監》必須上榜1,書名:《重生愛上九千歲》 作者:君驍小短評: 太監男主,性格陰鬱,佔有欲很強,見不得有人多看一眼女主,也見不得女主多看別的男/女人,而女主自帶萬人迷屬性,能打有謀略,吸引男人算了還招女人,男主嫉妒死了也是很好笑。
  • 一位太監的名字,竟成印尼最大城市名,洋人嘲笑,華人卻肅然起敬
    有時候甚至連這個名人是男是女都不一定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這樣一個名人。他是中國古代非常有名望的人之一,而且因為其出色的業務能力,就連印尼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都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只不過是另一個身份的別稱,而這另一個身份就是,太監。這個人你一定想不到,他就是,鄭和。是的,就是你歷史課本上見到的「鄭和下西洋」中的鄭和。
  • 佛教四大菩薩的觀音菩薩竟是男性?
    觀音菩薩是佛教裡的菩薩之一,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這裡僅從歷史方面探討在佛教傳入我國的過程中,觀音菩薩形象的變化。觀音菩薩,在我國民間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可謂是婦孺皆知。三教分別是三清中玉清元始天尊的闡教、上清通天教主的截教以及接引和準提二人的西方教也就是佛教,而太清道德天尊的人教因人數太少故而未上榜。而闡教十二金仙中有一位叫慈航道人的便是觀音菩薩的原身。在這場封神大戰中,被準提看中,並與佛教結下了因果。因此,大戰結束後,在太清老子安排下與闡教另四位金仙燃燈道人、懼留孫、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以及截教的多寶道人一起叛道入釋。並在之後歲月中,慢慢轉變為女身。
  • 皇宮中的女太監,竟是嬪妃導致出來,其殘忍手段甚是令人咋舌!
    在古時候的帝王是有非常多的嬪妃,為了保證皇室的血統的純正,這些伺候嬪妃飲食起居的下人,大部分都是宮女,其他的就是那些被閹割掉的男人,也就是太監這一角色。在歷史中,各個朝代皇宮中這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群體。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這些被閹割掉身體的南太監,而是生活在皇宮的女太監。想必看到這個你就會問了,女的還可以做太監嗎?
  • 觀音菩薩為什麼由男身化為女相?
    在這樣濃重的男尊女卑氛圍之下,觀音菩薩由男身化為女相,這背後的有什麼原因呢?觀音菩薩是人人皆知的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傳入中國的前期,觀音菩薩一直都是男身。《華嚴經》上還說,「勇猛丈夫觀自在」。可見觀音菩薩是一個猛男。隋唐時開始,觀音菩薩的「劫難」便開始了。首先,觀音菩薩被迫改了名。
  • 觀音菩薩為何收走黑熊精與紅孩兒,背後竟隱藏了這個天道法則
    或者換個說法,憑什麼他們三人能被觀音菩薩高看一眼呢?#1.拋開其他事情不說,咱們看看紅孩兒與黑熊精之間的一個共同點。通過這樣一番分析,我們就已經明白,觀音菩薩對於尊崇孝道之人非常重視。即使他們都曾經犯過很大的錯誤,即使他們都曾經剛強難伏。犯了錯誤,都可以改,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剛強難伏,可以用箍咒對他們進行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