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黑衣、飛鏢、來去無蹤……「忍者」能讓人聯想起不少這樣的神秘特徵,卻無法與63歲的日本老人川上仁一的外表所匹配。然而,曾經當過工程師的川上,18歲時就成為日本甲賀流派第21代掌門人,如今被視作日本「最後的忍者」。川上說,忍者根本不適合生活在現代,自己不打算招收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弟子,甲賀流派將終結於第21代。
採訪最後一名忍者
6歲拜師學藝
18歲成為掌門
不適合現代生活
不再收真正弟子
川上現擔任日本伊賀市伊賀流忍者博物館名譽館長,對外介紹忍者與忍術歷史,推廣忍者文化。
「我認為,我獲得(最後的忍者)稱號,是因為可能沒有其他(健在)人士還掌握所有(從忍術宗師那裡)直傳下來的技能。」川上告訴不久前探訪博物館的記者。
川上6歲就入門甲賀流派,拜師上一代掌門人伊志田正三(音譯)。他說,與師傅第一次見面印象模糊,只記得他當時穿著僧人服飾。他說:「我一直修煉,卻不知道我在做什麼,直到很久後發現我在練忍術。」練習內容包含身體技能、精神技能、化學物、天氣和心理等。
「以專注度訓練為例,我會盯著一根蠟燭的燭芯,直到感覺我確實在燭光之中;我還訓練自己聽針掉在地上的聲音。」川上說,「我被要求忍受酷熱與寒冷,痛苦和飢餓,訓練艱難而痛苦,沒有樂趣,但我沒有去問為什麼,訓練已經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18歲,川上成為第21代掌門人,繼承了忍者秘籍和忍術工具。
不適合現代生活
不再收真正弟子
川上10年前重拾舊業,開始在伊賀市傳授忍術。不過,在川上看來,這只能算是一種文化的傳播,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技能傳授,「真正的忍者已不存在。」
據川上介紹,忍者秘籍上有一些工具的草圖,但連他也沒有找出所有工具的細節。「不少傳統通過口口相傳,因而我們不知道這個過程中有沒有發生改變。」
此外,川上認為,不少忍術技能已經與現在社會格格不入,難以驗證。「我們不能嘗試謀殺和下毒,即使有這種指南,也不能嘗試。」「忍者根本不適合生活在現代。」川上說,自己不打算招收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弟子,甲賀流派將終結於第21代。
何為忍術
站在敵人的
睫毛上存活
在川上看來,忍術實質上是「全面的生存技能」。忍者雖然在電影和漫畫中顯得神秘且強大,但精髓不是暴力,而是抓住他人毫無防備的時刻。「人不會所有時間都保持警惕,總有一刻,他們會放鬆戒備,你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川上解讀說,忍者能夠取勝於更顯強大或者數量更多的對手,往往取決於他們最大限度利用別人的弱點;在寡不敵眾時,他們也能成功分散對手注意力,抓住難得的逃生機會。「如果你甩出一根牙籤,人們會順著方向去看它,給你逃跑的機會。」川上說,「我們還有個說法,你可以站在敵人的睫毛上存活下來,意思是你靠得太近,他們反而看不見你。」
據99新聞網報導
忍者後裔
利用祖先招攬遊客
在社會的發展中,已使得忍術及忍者的恐怖活動遭到世人的譴責,終於被明令取締。
而日本現在忍者家族聚居的地方不止一個,但名聲最為顯赫的當數伊賀上野,也就是今天的三重縣上野市一帶。星移鬥轉,這些忍者的後人們如今自然個個都成了守法良民,卻很為自己的祖先而驕傲。他們很聰明地利用祖先來招攬遊客,所以上野市便成為一個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可算獨一無二的以刺客和間諜這個招牌來吸引遊人的「忍者之鄉」。
熟悉又陌生的忍者
起源
主要執行間諜任務
忍者是日本自江戶時代開始出現的一種特殊職業身份,主要從事間諜活動。忍者盛行於日本古代「戰國時代」。
日本古代「戰國時期」就如同早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一樣,城邦分立,各自為政,到處都是兵荒馬亂和充滿血腥殘酷的殺戮及無情的戰火。而這些爭權奪利互相鬥爭的諸侯及軍閥們,非常迫切地需要培養一批專業化的滲透部隊,能快速潛入敵後進行偵察、刺探、暗殺、擾亂及破壞等間諜任務。忍者就是在這樣充滿動亂的環境下誕生的。直到德川幕府將其納入正式編制後,才進入最興盛的年代。
武器
十碼之內百發百中
為了矇混過關,忍者在旅途中,經常是農夫打扮。因此,有些忍者暗器,經常是改造自農具、日常必需用品等。現代人從各種忍術秘籍中所得知的忍術武器有:手裏劍、撒菱、忍刀、吹矢、忍杖、手甲鉤等。
其中,「吹矢」就是毒針,通常藏在笛子內,有時候忍者在旅途中扮裝成藝人,因此除了必須學吹矢手法,還得練習吹笛技術。「手裏劍」類似飛鏢,十碼之內可百發百中。多角型手裏劍主要依靠銳利的角殺傷敵人,殺傷力有限,所以忍者會在每個角上都塗上劇毒,是很危險的武器。
裝束
手套中暗藏兇器
忍者通常在新月或陰天夜晚潛入敵方城樓與宅邸,如果總是全身黑色裝束,輪廓反而會更顯突出,因此,經常的基本裝束顏色是深藍。碰到月明星稀的夜晚,便換成灰色或是茶色裝束。
忍者的內褲是日本傳統的兜襠布(一條細長白布)。只是,忍者的束法同一般人不同,長度也比較長。他們將兜襠布從脖子纏到胯下,最後綁在腰際。如此,可以隨時從脖子後抽出兜襠布,當做繃帶或繩子應急。他們的上衣裡頭有許多口袋,放一些不能淋溼的火藥、縫衣針、救急藥等;腰帶裡頭則放一些日用雜物。手套與綁腿,通常藏著暗器。
修煉
跳過插滿刀片的繩子
被視作「殺人之術」的忍術訓練要求必須從小開始,凡忍者家族成員,不拘男女老幼,均須無條件的繼承這一家庭職業傳統。訓練內容主要包括平衡、靈敏、力量、持久以及特殊技巧五個方面。
靈敏訓練中有跳過插滿刀片的繩子、危險障礙跑等,跑步途中布滿許多危險的障礙物,身法稍有不靈即受障礙物致傷。而特殊技巧訓練則包括潛水屏氣、劍道、暗器、化裝術、藥物術、施毒術等。要求最高的武技還是「隱身飛遁」之術。隱術,其實並無真正的隱身之術,只是訓練到手腳異常靈敏,縱跳奔跑能力很強,在別人未發現他時,忍者便已一縱即逝了。這項技能在中國詞語中冠以飛簷走壁之稱,是靠長期的跳、抓、登、越功夫才練出來的。
食物
幹芋頭串掛脖子上
由於得時時隱身在天花板上、地板下,甚至懸掛在樹上、屋內支柱上,要用手支撐自己的體重,因此忍者絕對不能「發福」。有種說法稱忍者體重不能超過60公斤。因此「忍者食」以穀物為主,低熱量、低脂肪、高蛋白質。會增強體臭的食物,例如韭菜、蔥等,一律列為禁品。
「攜帶食」也很重要。一旦接獲任務指令,無論是野外露宿,或是潛伏在敵方宅邸天花板上,忍者身上都必須有「攜帶食」,以便維持體力。乾燥的芋頭被串成項鍊,掛在脖子上;蒸熟的米,曬乾後,可以防腐。二者皆可用開水衝泡,成為快餐。
(責任編輯: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