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港漂圈
作者:張超帥
這兩天香港確診有所下降,昨天86宗,今天69宗。
這麼看第四波疫情似乎開始緩和了?
確診數字是下來了,但實際疫情卻更嚴峻了。
還記得周二跟大家聊過香港疫情大洗盤吧?沒想到才幾天過去,疫情它又變了!
這幾天,香港多了一個疫情高發地:家裡。
如果有持續關注疫情,你會發現最近很多住宅大廈爆疫,比如:
周一爆出的葵盛西邨8座,累計22宗;
周二爆出的馬鞍山錦豐苑c座,累計5宗;
周三爆出的麗晶花園6座,累計7宗;
周四爆出的海怡半島,累計14宗;
周五爆出的觀塘達怡樓,累計7宗;
還有今天的黃大仙貴東樓,累計7宗......
疫情發布會上,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也特別提到「最近多個屋苑錄得多宗確診」。
沒錯,隨著第四波疫情擴散,過去有單個確診的住宅大廈,都開始出現多宗確診。
有數據統計,過去一個月香港至少29棟住宅出現4宗或以上個案。
部分大廈名單
為此港府也調整了政策:若同一棟大廈有4個單位出現不相識確診者,就可能發出強制檢測令。
疫情以來港府就號召減少社交,甚至把「全民居家抗疫」作為第四波疫情的主題,但.....現在連呆在家也不安全了嗎?
這樣的疫情趨勢,無疑讓很多市民都慌了,尤其是這棟大廈的居民。
麗晶花園成「疫區」
11月23日,麗晶花園6座出現第一宗確診,但和其他很多屋苑劇情一樣,由於是單個確診,沒有引起過多關注。
隨後這棟大樓陸續有確診,直到周二累計7例。
這個數字在香港眾多群組裡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數字背後卻有一個驚人的發現:所有確診者都位於D室單位。
很明顯,這不是巧合。
於是當晚港府就火速刊憲,把麗晶花園6座列為強制檢測對象。
第二天早上,多名專家趕到現場視察,隨後宣布麗晶花園6座為「疫區」,並決定撤離整棟D室住戶。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
下午警方就出動了大批警員協助撤離,期間有居民不願撤,政府還出動了談判專家。
在撤離同時,麗晶花園6座住戶的核酸檢測也緊張進行著。沒想到,就在檢測現場再發現1名確診。
如果翻看整個麗晶花園的疫情,還發現18座D室、4座E室也有感染。
看看下圖麗晶花園這個緊張的場面,你是否感到有些熟悉?
是不是像它:
沒錯,2003年非典時期,淘大花園E座因為爆疫整棟撤離,最後整個淘大花園有321人感染,42人死亡。
而麗晶花園撤離,不僅畫面與當年的淘大相似,就連爆疫原因也很像。
也因為這種相似,現在很多確診大廈都有同款擔憂,生怕自己的住所變成「翻版淘大花園」。
「翻版淘大花園」有多可怕?
我們就先看看淘大花園式的「恐怖」傳播。
淘大花園所有相同編號單位(例如D室),共用一條直立的汙水管。
這條汙水管連著家裡的馬桶、洗手盆、地面排水口等,並且是通過一個U型聚水器連起來的,像這樣:
U型聚水器有什麼用?
它能防止汙水管中的異味、汙水汽倒流,具有隔氣作用。
換句話說,U型聚水器一旦乾涸,隔氣作用就會失效。
當年,淘大一名不知自己感染SARS的男子,在上廁所時把帶有SARS病毒的糞便衝入馬桶,之後進入整棟大樓汙水管。
只要哪家廁所排水口的U型聚水器乾涸,帶有SARS病毒的水汽就有機會進入他家(尤其在換氣扇的抽氣作用下)。
後果,可想而知了。
淘大光E座就有130多人感染,42個死亡病例E座也佔了一半。
而麗晶花園和淘大花園一樣,廚房、廁所、浴室全部接同一條汙水管,並且視察時還發現有些單位沒有U型隔氣管。
換句話說,麗晶花園6座D室極有可能就是淘大花園式的傳播!
昨天,衛生署公布了麗晶花園涉事單位的22個環境樣本,發現8個陽性,位置正是渠口、抽風扇、廚房排水口等。
另外,淘大花園有這樣的天井設計,這個位置容易因為空氣動力學形成一個「煙囪」,導致空氣從下往上流。
好巧不巧,當年淘大E座排氣管上有一條裂縫,一直向天井排放SARS病毒水汽,並隨著「煙囪」效應一路向上入侵兩邊住戶。
所以當年E座的8號住戶有73%感染,7號住戶則42%中招。
好在麗晶花園6座的天井設計,並非淘大花園一樣圍封,並且檢查後發現喉管完好無缺,危險性比淘大花園低。
不過,這種「淘大花園」式危機並不限於麗晶花園,它正埋伏在香港很多住宅。
你的住宅也可能成為「淘大」
看到這相信你發現了,淘大式傳播必須要滿足1個條件,就是「單管式」的渠管設計。
而香港,95%的大廈都是用的這種設計。
換句話說,只要你的住宅有確診,就有渠管傳播的可能性,就像麗晶花園這樣。
又或者還會發生公共設施汙染傳播,就像葵盛西邨那樣。
尤其從第三波疫情開始,港府就不再公布每宗個案的流行病學關聯了,這使得很難推測同一大廈個案是否互相認識,具體在什麼位置,也因此加大了市民的恐慌。
當然,我們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
比如,專家就明確表示,如果你聞到衛生間有異味,就應該立即找專人檢查汙水渠了,上廁所時也要戴上口罩,還可以在衝廁前加入洗潔精,減少感染機會。
即便你的廁所沒有異味,也應該定期給U型聚水器注水,防止隔氣作用失效。
反正按現在這個局勢看,不是居家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屋內的防疫工作也得做足了!